《滑動摩擦力》說課稿

時間:2023-12-27 08:38:04 曉鳳 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滑動摩擦力》說課稿範文(通用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滑動摩擦力》說課稿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滑動摩擦力》說課稿範文(通用10篇)

  《滑動摩擦力》說課稿 1

  一、說教材

  摩擦力是高中力學重要的性質力之一,正确認識摩擦力有助于後面的受力分析、牛頓運動定律及動能定理等知識的學習,而且摩擦力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

  本節内容是在初中摩擦力知識基礎上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本章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由于摩擦力的不可觀察性,在許多情形下似乎是方向不定,使學生對摩擦力的方向分析有一定的難度。教材将這節内容安排在重力和彈力之後,以生活實例展開,以實驗探究摩擦力的規律為主線,安排了學生猜想、設計實驗、實驗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學過程,很好地體現了新教材讓學生在體驗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的精神。很好地體現了新課程“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二、說教學目标

  1、知識與技能:

  ①能歸納出滑動摩擦力産生的條件,會判斷滑動摩擦力的方向。

  ②通過實驗探究能發現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壓力與接觸面性質。

  ③能知道動摩擦因數μ與哪些因素有關。

  ④會利用公式F=μFN計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2、過程與方法:

  ①進一步熟悉實驗探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②注重實驗探究方案設計的思考與改善。

  ③通過參與實驗探究能進一步熟悉控制變量法。

  3、情感态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參與觀察、敢于實驗,體會實驗在探索物理規律中的作用和方法;

  2、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的科學态度,養成嚴謹、細緻、耐心的實驗修養。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滑動摩擦力産生的條件,通過實驗探究得出F=μFN。通過初中的學習,學生隻知道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有哪些,知道他們之間的定性關系,而通過這節課的探究,我們就能得到這些量之間的定量關系,所以選此為這節課的重點。

  難點:滑動摩擦力方向判斷。因為摩擦力的方向許多情形下似乎是不定的,使學生對摩擦力方向的分析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将摩擦力方向的判斷作為本節課的難點。

  四、說教學方法

  探究式教學法和實驗教學法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

  五、說學法

  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自己觀察、描述實驗現象,思考、讨論、分析原因,自己總結得出結論。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領會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同時得到科學思維方法的訓練。

  六、說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看錄像導入摩擦力,通過兩個視頻對比,讓學生了解摩擦力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激發他們學習摩擦力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舉出生活中摩擦力的例子,體現物理來源于生活并能應用于生活教學理念。

  2、探究摩擦力:

  (1)先讓學生通過實驗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師生共同做如下實驗:

  ①小木塊從傾斜的木闆上滑下後在水平方向上運動一段距離後靜止。

  ②将一紙條夾入書中向外拉。

  ③将手平放在桌面上向前推(在部分學生手上塗洗潔精)

  讓學生主動參與,成為學習主體,在體驗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在動手中開始思考摩擦現象,為下面的探究打基礎。

  在上面實驗的基礎上,老師引導學生從例子中找尋它們的共同特征,并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得出摩擦力的概念和産生條件。學生通過對上面實驗的研究、讨論、分析得到摩擦力的方向,從而突破本節課的難點。

  (2)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

  學生動手體驗摩擦力的大小,老師引導學生,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要通過實驗來探究。

  再現物理實驗探究的流程:提出問題——讨論猜想——設計實驗——驗證猜想——分析總結歸納。老師要求每小組将自己的探究過程、注意事項、成果及存在問題寫成實驗報告并向全班彙報。在讨論過程中,要求是設計的實驗方案一定要是科學的;通過相互交流,發現其它小組設計的優點和缺點,可強化學生的發散思維,這是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前提。通過探究實驗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尊重實驗結果。

  通過探究得到滑動摩擦力與壓力成正比F=μFN

  F為滑動摩擦力,FN為壓力(對物表面的垂直作用力),μ為動摩擦因數。

  通過實驗我們還得知動摩擦因數μ的數值與相互接觸的材料、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課件給出幾種材料間的動摩擦因數)。

  通過思考題的設置,不僅對上節課的靜摩擦力進行了複習,而且更加深了學生對這節課的理解,使學生對摩擦力有進一步的認識。

  最後老師有針對性的整理網絡上的相關資料,不僅可以擴展學生的'視野而且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想将來有一天找出摩擦力的本質),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求的精神。

  七、說闆書設計

  第3節滑動摩擦力

  1.滑動摩擦力的定義

  2.産生條件

  3.方向

  4.大小:Ff=μFN

  通過羅列式的闆書設計,使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能夠一目了然。

  八、說教學反思

  本堂課是一堂設有探究實驗的新課,學生對探究的對象——摩擦力并不陌生,能舉出很多生活中的例子,但他們對探究的内容——滑動摩擦力與什麼因素有關的認識還停留在一個猜想的層面上,并沒有很深的了解,這樣的情況對課堂教學來說,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學生有了一定淺層面的了解後,在強烈的求知欲望和自己解決問題的好勝心的驅使下,肯定會開動腦筋,積極地思考出自己的實驗方案,并通過實驗,自己得出問題的結論。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将自己擺在了課堂主人翁的位置上,老師僅僅是起了一定的引導作用,但卻能更好地培養高素質的學生。新課程理念就是要體現這樣一種學生為課堂主人的教育方式來達到一定的教育功能。所以,我認為在這一節的教學中,加設探究實驗能更好地發揮教學功能,培養出能力強、科學素養高的學生。

  《滑動摩擦力》說課稿 2

  教學目标

  【知識與能力】

  探究得出滑動摩擦力産生的條件和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計算公式。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了解滑動摩擦力的存在,實驗探究産生滑動摩擦力的條件以及影響其大小的`因素,提高實驗技能和探索能力。

  【情感、态度和價值觀】

  學生能提高實事求是的科學實驗态度,鍛煉思維能力、抽象能力,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現象。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滑動摩擦力産生條件和計算式。

  【難點】

  實驗探究的過程。

  教學方法

  觀察法、實驗法、讨論法、問答法等。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展示幾個情景:孩子玩滑梯、火車急刹車、冰壺運動等。

  通過提問這些情景中的現象,引導學生思考,從而得出滑動摩擦力的概念,導出新課。

  (二)科學探究

  問題1:滑動摩擦力什麼情況下才會出現?結合前面學的靜摩擦力條件進行讨論。

  學生讨論:需要有壓力、粗糙的接觸面以及相對運動。

  問題2:為什麼冰壺、火車、孩子受到的滑動摩擦力不同呢?

  實驗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猜想:與壓力有關,與速度有關,與質量有關,與粗糙程度有關等等。

  2.設計實驗:用彈簧秤拉動木塊,可通過加減砝碼改變壓力,改變拉動速度,更換接觸面,例如玻璃、木闆、石闆、毛巾等。彈簧秤示數便是滑動摩擦力示數,設計表格進行記錄。

  3.進行實驗:6人一組進行實驗,注意小組内部的分工問題,教師巡視。

  4.得出結論: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5.交流讨論:分享實驗中的數據和實驗細節,誤差處理等;讨論控制變量法的注意事項,即控制無關變量相同,隻改變探究的物理量等;實驗安全問題、保護器材問題等等。

  6.總結:結合實驗結論和教材,得出滑動摩擦力的計算公式,f=μN

  問題3: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如何判斷呢?結合示例分析并讨論。

  示例:木塊在地面上滑動、木塊在木闆上滑動并帶動木闆一起滑動。

  學生讨論:滑動摩擦力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相對運動方向有時并不是運動方向。

  問題4:滑動摩擦力有什麼作用呢?舉例說明。

  回答: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可以見到滑動摩擦力,車輛的刹車系統是利用滑動摩擦力進行減速,打磨東西也是利用了滑動摩擦力,同時機器中的滑動摩擦力會損耗器材,所以需要使用潤滑油來減小滑動摩擦力等等。

  (三)鞏固提高

  給出适當例題,運用公式求解摩擦力大小,判斷摩擦力方向。

  (四)小結作業

  小結:淺談本節課收獲。

  作業:課下繼續探索,拓展科學知識。

  《滑動摩擦力》說課稿 3

  教學設計思路

  根據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制定“滑動摩擦力”的教學設計方案。

  對于“滑動摩擦力産生的現象、機理及其應用”部分,主要是采用接受性學習(了解)的方式,具體思路是:先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有關滑動摩擦力的例子,引出滑動摩擦力;接着介紹摩擦力是怎樣産生的;再說明滑動摩擦力的特點(方向等);最後說明生活中的應用(利與弊)。

  對于“滑動摩擦力公式”部分,主要采用實驗探究學習的方式,具體設計思路是:把學生分成三組,自己設計實驗分别探究不同接觸面性質、接觸面積和接觸面壓力情況下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然後一起分析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公式;最後舉例鞏固一下。

  學習任務分析

  滑動摩擦力是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物理1(必修)第四章第三節的内容,主要是滑動摩擦力。該内容是學習了重力與重心和形變與彈力的基礎上,繼續學習摩擦力。其主要特點是實驗探究學習“滑動摩擦力”,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強化學生分析和論證的能力;強調滑動摩擦力的實際生活應用,為以後動力學的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1)教學重點

  1、通過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并尋找其中規律,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公式;

  2、加深對“滑動摩擦力”的理解(條件與方向);

  3、正确理解滑動摩擦力的産生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2)教學難點

  1、學會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

  2、了解滑動摩擦力的産生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學習者分析

  學生是普通水平的高一學生。

  1、已學習了重力與重心、形變與彈力;

  2、平時重視課本知識的學習,但對知識的.實際應用了解甚少,比如滑動摩擦力的日常應用(利與弊);

  3、學生對自己動手實驗有着較濃厚的興趣,利用實驗探究的學習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激起學生的求知欲。

  教學目标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探究、理解滑動摩擦力;

  2知道滑動摩擦力與哪些因素有關,尋找其中規律并導出滑動摩擦力的公式;

  3知道滑動摩擦力的産生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生活中的實例了解摩擦現象的普遍存在,并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2通過實驗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初步體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數據的能力;

  3通過實驗探究生活中的摩擦現象培養學生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能聯系實際探究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養成勇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道理與原理的精神;

  2培養學生實踐-----認識(規律)-----實踐(解決實際問題)的思想;

  3通過探究活動和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善于将自己的見解公開和與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教學設備

  砝碼(若幹個)木闆貼有砂紙的木闆木闆(長寬高不等)彈簧秤

  闆書設計

  滑動摩擦力

  一定義:滑動摩擦力是當兩個物體彼此接觸和擠壓,并發生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上産生的一種阻礙相對滑動的力。

  二條件接觸擠壓相對滑動

  方向阻礙相對滑動-----與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二決定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壓力大小(N)接觸面粗糙程度(μ)(将教學過程設計中的表格畫在黑闆上)

  三公式:f=μN(0<>

  四應用

  教學過程設計

  (1)複習彈力、導入新課

  複習彈力,聯系實際說明——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相互作用時的現象(例如:一個彈簧闆上放着一個物體,當換放一個更重的物體時,彈簧闆的形變量會增大,說明物體和彈簧闆間的彈力變大;與此相對應的另外一種現象是,當我們用力推講桌時,我們會感覺到好象有一種阻礙的力量(老師實驗)。我們知道,這種力量決不是彈力,但它一定和彈力有關系,因為當我們推一個較小的物體時,我們就會覺得很輕松。那麼,這種力到底是一種什麼力呢?)馬拉雪橇在冰道上滑行卻能拉很重的貨物,在普通路面卻不行。走路時在光滑的路面容易摔倒。這些是為什麼?引入。

  師:當兩個物體彼此接觸和擠壓,并發生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上産生的一種阻礙相對滑動的力稱為滑動摩擦力。(闆書)

  師:從定義中可以知道滑動摩擦力産生的條件和方向。提問。

  生1:條件是接觸、擠壓、相對滑動。

  生2:方向是阻礙相對滑動的力,即與相對滑動的力方向相反。

  (2)探究思考

  師:那讓我們實驗探究一下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呢?

  生1:彈力。

  生2:接觸面大小。

  師:很好!其實呢,老師認為還與接觸面的性質有關。那我們現在對其進行實驗探究,分别對它們進行探究,看看我們的推測是否正确。

  老師把學生分成甲乙丙三組,完成下表中的實驗,并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在實驗過程中,老師要下來觀看同學實驗,并指導。)

  根據每組同學們測出的數據填入以下表格;

  壓力N

  摩擦力f

  作出壓力N與摩擦力f的圖像,尋找其規律。并對實驗過程和結論進行評估和交流吧!

  師:好!那從圖像中我們得出什麼呢?

  生:壓力與摩擦力成正比。

  師:對。其比例系數由接觸面得材料決定,我們稱之為動摩擦因數,記為μ。即有:μ=f/N。(闆書)故f=μN。(補充說明:μ跟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的材料有關,還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從式子中可知μ沒有單位并由大量的實驗證明0<>

  師:下面我們舉幾個題目鞏固一下。

  題1.課本73頁的例題。

  題2:課本77頁作業的第一題。

  題3:一個橡皮繩,原長為l0,用它懸挂一本書,靜止時測出橡皮繩的長度為l1。用橡皮繩沿水平方向拉書使書做勻速運動,測得橡皮繩的長度為l2。設橡皮繩伸長的長度要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求出書與桌面的動摩擦因數。(μ=(l2--l0)/(l1--l0))

  師:下面談談滑動摩擦力的應用。運用我們今天課堂上學的知識,同學們可以提出增大有益摩擦和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嗎?

  生1: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或增大物體之間的壓力。

  生2:減少有害摩擦的方法有:減少接觸面得粗糙程度或減少物體之間的壓力。

  師:生活的運用有:加潤滑油,使用氣墊;釘鞋,在輪胎上刻花紋等。

  (拓展:如果時間充足的話講課本中的信息窗與同學們分享一下。)

  作業:課本77頁第二、四題。

  教學總結

  更為精确的實驗表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成正比,也就是跟兩個物體間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摩擦力與接觸面面積大小和滑動的速度大小無關。如果f表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用N表示壓力的大小,則有f=μN,其中μ表示滑動摩擦因數,它跟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的材料及粗糙程度有關,是一個無單位的物理量,能直接影響運動狀态和受力情況。其取值範圍是0<>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考慮到科學探究的難度和學生的實際基礎上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假設猜想、設計實驗師生共同探究。由學生小組自行進行探究,最後形成結論。實現學科核心向學生核心的轉移,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通過具體事例将知識應用于生活和生産,讓學生體會物理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态度和價值觀,不會由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太多而不敢過分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探究,從而制約了學生的進步和創新。

  教學設計後記

  1.通過生活的例子引入滑動摩擦力,并了解其産生的條件和其方向;

  2.通過互動實驗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改變“以往以定論式的結論告訴學生”的教學,使學生對公式有更深刻的理解;

  3.探究過程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滑動摩擦力》說課稿 4

  一、教學目标

  【知識與技能目标】

  1、知道滑動摩擦力的概念、産生條件;

  2、能判斷并運用決定滑動摩擦力的因素及數學表達式。

  【過程與方法目标】

  掌握控制變量的研究方法,在實驗中培養觀察操作、歸納和表達能力。

  【情感态度價值觀目标】

  通過實驗探究,養成嚴謹、創新、理性、求真、協作的科學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的探究過程。

  【難點】

  實驗中控制變量法的理解和使用。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實驗導入:前面學習的牛頓第一定律中強調:物體在不受力的時候總保持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即處于平衡狀态,換句話說,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的原因,那為什麼我們在推桌子的時候桌子并沒有動呢?在桌面用彈簧拉動物塊使其做勻速直線運動,物塊受到拉力為什麼還會是勻速直線運動呢?引出課題《滑動摩擦力》。

  環節二:建立概念

  1、學生分組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桌面上的木塊,感受滑動摩擦力的存在,并仔細觀察彈簧測力計上的示數,并根據觀察到的現象嘗試描述滑動摩擦力的的定義、方向、大小。教師之後根據學生的認知和觀察進行總結明确概念定義: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滑動時,會受到另一個物體阻礙它滑動的i,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方向總是阻礙物體運動,故與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2、回憶舊知,歸納滑動摩擦力産生條件:

  (1)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并存在擠壓力;

  (2)接觸面粗糙;

  (3)有相對運動。

  通過幾組演示實驗來驗證以上條件,如不接觸的兩個物體間是否存在摩擦力?接觸但沒有相互擠壓力的情況,學生也可自行嘗試驗證,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滑動摩擦力産生條件得記憶和理解。

  (2)教師明确說明摩擦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根據以往對力的探究過程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環節三:深化概念

  【滑動摩擦力影響因素的探究】

  1、小實驗:

  a、将手放在桌面上輕輕滑動,用力!再用力!再用力!感覺滑動摩擦力不斷增大;

  b、 将手放在紙上重複上述動作。

  2、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

  (2)實驗器材:滑塊、砝碼、彈簧測力計、棉布、紙等。

  (3)實驗步驟:

  a、提出問題: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b、作出假設:

  ①跟作用在接粗面的正壓力有關系

  ②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系

  ③跟接觸面積大小有關系

  ④跟運動速度有關系

  c、證明假設:利用彈簧測力計測滑動摩擦力

  d、分析得出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成正比

  學生四人一組進行實驗,教師首先強調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然後進行實驗,教師進行巡視指導。

  實驗結束後,小組代表上台進行數據分享,最後得出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成正比:

  環節五:小結作業

  1、教師引領學生回顧本節課學到了什麼,對摩擦力有怎樣的認識。

  2、作業:如何改變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1)什麼時候需要增加滑動摩擦力?怎麼辦?

  (2)什麼時候需要減小滑動摩擦力?用什麼方法?

  方法歸納:

  (1)改變動摩擦因素μ

  (2)改變正壓力

  四、闆書設計

  《滑動摩擦力》說課稿 5

  一、教學目标

  根據“科學課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曆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的課程理念,我确定了以下三維目标: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産生摩擦力的條件;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光滑程度和物體重量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學會測量摩擦力的大小;

  (2)通過科學探究活動學習設計實驗檢驗摩擦力與接觸面和重量的關系,會做摩擦力大小的對比實驗;

  3、情感态度與價值觀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形成認真實驗。根據數據得出結論的科學精神。

  二、教學重點

  1、知道摩擦力的概念;

  2、用實驗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三、教學難點

  做摩擦力大小的對比實驗。

  四、教學準備

  彈簧測力計、砝碼,能拉動的小車、木闆、毛巾。

  五、教學過程

  1、創景激趣

  引出課題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導入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注意力,更難拉住學生的思維,引發思考。教學一開始,就設置了一個小遊戲(如PPT圖5、圖6)。先讓兩位同學把兩本書的少部分頁碼交錯在一起,讓這兩位同學拉這兩本書,他們很輕松的就拉開了。接下來,再讓這兩位同學把兩本書的全部頁碼交錯在一起,讓兩位同學拉。這個時候,無論這兩位同學費了多大的力氣也拉不開這兩本書。這時,老師追問:到底是什麼什麼樣神秘的力量使這兩本書拉不開呢?就就是摩擦力的力量呀。從一個小遊戲,引出摩擦力,進入今天的新課學習。

  2、學習概念

  初步感知

  學習摩擦力的概念和感知摩擦力是本課的一個難點,為了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一個小活動(如PPT圖7、圖8)。讓兩位同學把手放在空中,移動一段距離。在讓這兩位同學把手緊壓桌面,移動相同的距離。讓他們比較一下兩次手移動距離的難易程度,這兩位同學感受到,手緊壓桌子運動時,受到了阻礙,移動起來比較困難。其實,這個時候是産生了摩擦力,所以手移動起來很困難,從而得到摩擦力的概念是: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會産生摩擦,這時産生的力我們把它叫做摩擦力。

  3、提出猜想

  設計方案

  同學上節課已經學習了力的大小的測量,今天這節課又學習了摩擦力。那麼你們分小組測量身邊物體在桌面上運動時受到摩擦力大小,并記錄數據。同學們發現不同的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一樣,這是由什麼原因導緻的呢?接下來,我們設計研究摩擦力大小的兩個對比實驗。實驗一: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光滑粗糙的.關系實驗二: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重量的關系實驗一步驟如下:

  (1)在實驗前老師先準備實驗器具:有彈簧測力計(8隻)、能拉動的小車(8隻)、砝碼、木闆、毛巾若幹。老師出示材料,學生設計實驗;

  (2)老師提示:既然是對比實驗,那麼要改變的是接觸面的光滑和粗糙,不變的是物體的重量;

  (3)各個小組交流實驗方法;

  (4)學生實驗,教師指導(每種測量三次,減小誤差,填寫記錄單);

  (5)得出數據,總結實驗結論。

  實驗二步驟如下:

  (1)老師出示實驗材料,學生設計實驗;

  (2)老師提示:既然是對比實驗,那麼要改變的是物體的重量,不變的是接觸面的光滑和粗糙;

  (3)各個小組交流實驗方法;

  (4)學生實驗,教師指導(每種測量三次,減小誤差,填寫記錄單);

  (5)得出數據,總結實驗結論。

  4、實驗驗證得出結論

  實驗一結論:

  (1)物體間接觸面光滑,摩擦力小;

  (2)物體間接觸面粗糙,摩擦力大;

  實驗二結論:

  (1)物體重,運動時摩擦力大;

  (2)物體輕,運動時摩擦力小。

  5、課堂總結實踐延伸

  (1)小結:我們知道了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接觸面的光滑程度和物體的重量。

  (2)在我們生活中該怎樣來增大或減小摩擦力,使之為我們服務。

  可以通過汽車輪胎上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紋來增大摩擦力。或者機械手表戴久了要給它上油,減小摩擦力

  六、教學反思與自我評價

  根據科學課程強調,要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在科學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培養學生的探究質疑精神。課堂教學中,我沒對學生進行生硬的科學知識講授,而是引導學生自己觀察、自己發現、自己思考、自己設計、自己操作,在實驗中去獲得科學知識與體驗。

  在課堂教學中,我通過“提出猜想,設計方案”實驗中這一步驟,培養學生的自主創作精神;我通過分組實驗,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通過對比實驗,培養了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整堂教學流暢,教學目标達成,但反觀課堂覺得也有缺憾的地方。在實驗時,我的教學時間把握不夠好,由于我的經驗尚淺,我的教學應變能力還有待提高。

  《滑動摩擦力》說課稿 6

  一、教學目标

  1、能說出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及可以計算物體的滑動摩擦力。

  2、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提升合作交流分享能力。

  3、樹立嚴謹認真的科學态度,體會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設計

  【難點】對于實驗數據的分析處理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創設情境:用手分别輕輕和用力在桌面上滑動、手輕輕地在桌面以及粗糙的衣服表面滑動,所受到的.阻礙作用大小有什麼區别?安排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從而引出本節内容,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環節二:新課講授

  1、猜想假設

  教師根據學生導入環節的實驗操作,引導學生猜想,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及壓力有關。

  2、設計實驗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實驗過程中涉及到多個變量,應該采用控制變量法;研究滑動摩擦力需要用到彈簧測力計,安排學生以同桌兩位為單位進行讨論,如何根據已有的知識和條件進行設計實驗并安排學生代表進行發言:設置兩組實驗,分别用彈簧測力計緩慢拉動木塊,其中一組在木闆上拉動,保證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在木塊上增減砝碼,隻改變木塊重力;另外一組保證物塊重力相同,分别在木闆和毛巾上拉動,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教師進行總結歸納,将具體的實驗步驟呈現在多媒體上,安排學生以物理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

  3、進行實驗收集數據

  教師在學生實驗過程中注意巡視指導,提示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緩慢或者勻速直線拉動木塊,确保讀數準确,并注意在實驗過程中注意做好數據記錄工作,以便分析。

  4、分析與論證

  教師邀請小組代表進行發言,根據記錄的表格數據,可以看出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對接觸面的壓力均有關系。當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對接觸面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當對接觸面的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環節三:鞏固提高

  學生思考在騎自行車的時候,減速往往用力捏手刹,這是用了怎樣的原理。

  學生回答:用力捏手刹,增大刹車皮與輪胎的壓力,從而增大滑動摩擦力。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由學生回顧總結本節課程内容。

  作業:課後思考,本節課程的實驗有沒有更完善的操作方法來減小誤差。

  《滑動摩擦力》說課稿 7

  【設計理念】

  摩擦力一節的課堂設計宗旨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原理的興趣,體現物理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道理。

  摩擦力定義的引出是本節的一個難點,為突破這一難點,采用了透鏡式教學。通過教師的演示,學生列舉日常生活、生産中物體受摩擦力的事例,學生讨論、分析摩擦力的共同特點,然後讓學生根據這些特點,給摩擦力下定義。這樣安排的目的是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歸納分析能力。

  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本節的重點,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學。通過實驗讓學生提出問題,進行猜想,學生讨論設計實驗,學生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最後進行評估交流。整個過程全部放手給學生,由學生自己完成,讓學生親自體驗探究的樂趣,成功的喜悅。教師隻起引導組織作用。

  增大、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是本節設計的一個亮點。将辯論引入課堂。教師通過巧妙的設計,将學生分為正、反兩方進行辯淪。通過辯論學生自己總結得出增、減摩擦力的方法。這樣安排的目的,一是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二是培養了學生的競争意識,三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結不僅讓學生總結本節學到知識,而且提煉出了所用到的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和思維程序。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教材分析】

  教學目标

  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什麼是摩擦力?

  ②通過實驗探究并了解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③知道摩擦力在實際中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①經曆影響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研究

  ②學習從實驗數據歸納簡單的物理學規律,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樂理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池原理的興趣,體現物理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道理。

  教學重點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

  教學難點

  壓力與重力的區别,摩擦力的定義

  教學方法

  對摩擦力的定義采用透鏡式教學模式“對影響摩擦力大小因素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對增大、減小摩擦力的方法采用猜想與反駁教學模式。

  教具和媒體

  教師演示用:小車、彈簧秤、木塊、金屬塊、實物投影

  學生演示用:小車、長木闆、毛巾、彈簧秤、木塊、金屬塊

  【教學過程實錄】

  一、複習提問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哪兩種力?

  生:重力、彈力

  師:什麼是重力?什麼是摩擦力?

  生:思考回答。

  二、引入新課

  師:請看實驗:老師把小車放在桌面上,此時小車處于什麼狀态?當用手推小車時,小車怎樣呢?(教師演示,學生觀察回答)

  生:開始處于靜止狀态,後來小車慢慢停下來。

  師:為什麼運動的小車會慢慢停下來?

  生:小車受到阻力(讨論、回答)

  師:這個力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摩擦力。

  闆書:第三節摩擦力

  三、進行新課

  師:日常生活中哪些現象說明物體也受到了摩擦力?(提出問題)

  生:讨論舉例(搜集事例)。

  師:(副闆事例)運動的小車、汽車、足球等這些物體它們都受到了摩擦力。他們都有什麼共同特點呢?

  生:讨論回答。

  師:點撥、歸納(兩物體是否接觸,在什麼位置,是運動還是靜止)。(歸納分析)

  (說明:通過摩擦力事例,讨論其共同特點,對初中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此時教師應及時充當優秀學生的角色,參與讨論。)

  師:根據剛才的分析,同學們讨論一下,給摩擦力下個定義。

  生:讨論、回答,補充(得出結論)

  師:闆書定義。

  (說明:摩擦力定義的得出,主要采用了提出問題──搜尋事例──歸納分析──得出結論的創造性思維程序進行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師:明确了摩擦力的定義,對于摩擦力,同學們還想知道哪些内容呢?(提出問題)

  生:(讨論,并提出問題)摩擦力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作用點在什麼地方?方向向哪兒?

  師:同學們提出了這麼多問題,由于時間關系,今天我們重點研究摩擦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首先來解決摩擦力的作用點、方向。請同學們看摩擦力的定義,然後讨論一下就能找到答案。

  生:(讨論、回答)摩擦力的作用點在物體表面上,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師:(闆書摩擦力的作用點、方向,并舉例鞏固。)小車在桌面上向右運動時,桌面對小車的摩擦力向左。解決了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點,再來重點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請同學們猜想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關呢?

  生:(讨論、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觸面、重力、速度、接觸面的面積……(猜想或假設)

  師:(副闆書)摩擦力可能跟這些因素有關,要研究跟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應該采用什麼方法進行研究?

  生:(讨論回答)控制變量法。

  師: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跟這些因素有關,首先應該測出摩擦力的大小,那麼如何測木塊在桌面上滑動時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呢?用什麼方法。

  生:(讨論、回答)講桌上展示實驗方案。(其他學生現察進行評估、補充)(設計實驗)

  (說明:在測量摩擦力時,物體怎樣運動?為什麼勻速?怎樣判斷?教師應及時參與讨論,并找出研究問題的方法──轉換法。)

  師:明确了摩擦力的測量方法,下面我們先來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與重力和接觸面這兩個因素是否有關呢?

  生:(讨論設計實驗方案)展示實驗方案并進行評估,找出最佳方案。

  師:明确了實驗方案,各小組先讨論、設計好實驗表格,并進行實驗,将實驗數據記錄在表格中,随後交流。

  (說明:在明确了研究目的的基礎上,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完整地設計出方案,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生: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搜集實驗數據。)(進行實驗)

  師:(實物投影展示實驗數據)請同學們觀察這幾組同學設計的表格與你設計的是否一緻,不一緻遞給老師,(展示并進行評估)根據這幾組表格的内容,同學們讨論一下,你能得出什麼結論。

  生:(讨論,個别回答并補充)摩擦力與重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重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師:對剛才的結論,同學們有沒有疑問?(評估交流)

  生:思考、讨論。

  師:(教師充當優秀學生的角色參與讨論)老師對摩擦力和重力有關有疑問,認為不大确切。為什麼呢?請同學随老師一起做一個小實驗來體驗一下你就能找到答案。

  師生實驗:請同學們伸出右手食指,并将食指放在桌面上①輕輕向前推手指;③用力向前推手指。手指向前推動的過程中感覺有什麼不同?哪位同學談一下體驗。

  生:(實驗談體會)手指前進越來越困難(受摩擦力越來越大)。

  師:什麼原因使摩擦力變大呢?

  生:(讨論回答)手對桌面所施加壓力不同,壓力大、摩擦力大。

  師:因此,我們對上述結論應做怎樣的修改呢?

  生:(讨論回答)摩擦力大小應改為與壓力大小有關。

  師:當物體放在水平面上時,物體受的重力和它對桌面壓力大小是相等的。有關壓力的知識我們後面再學習。(闆書)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度有關。

  師:摩擦力與物體運動速度和接觸面面積是否有關,請同學利用桌面器材繼續實驗。(提示:研究接觸面積時,兩個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應控制相同。)

  (說明:實驗完全放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設計并進行實驗,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親自體驗成功的喜悅,探究的樂趣。)

  師:(學生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通過實驗你得到了什麼結論?

  生:摩擦力與物體運動速度和接觸面面積無關

  師:通過實驗探究可知:摩擦力的大小隻跟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現在老師有一問題:摩擦力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學生讨論,舉手示意,教師對兩種不同觀點的學生,進行分組,開一個辨論會,認為摩擦力越大越好的是正方,認為摩擦力越小越好的是反方,老師是主持人。正、反雙方在辯論時,一次一人發言,各舉一例證明自己的觀點,自由辯論。)

  生:自由辯論。

  師:由于時間關系自由辯論此結束,請正反雙方各派一名代表做總結性發言。(學生代表發言)

  師:通過辯論可以看出,摩擦力有時大好,有時小好,都有有利一面,也有不足之處,有利的在日常生活中要設法增大,為我們服務,有害的我們要千方百計減小。那麼增大和減小 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呢?(學生讨論回答)

  師:(闆書)增大、減小摩擦力的方法

  (說明:以上将辯論引入課堂,學生興趣高漲,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培養了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小結

  (讓學生讨論小結)本節課:

  (1)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2)我們主要采用了幾種研究問題的方法?(轉換法和控制變量法)

  (3)在研究問題時,采用了幾種思維程序?

  (①提出問題──搜尋事例──歸納分析──得出結論)

  ②提出問題──猜想──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論證──得出結論)

  (說明:小結不僅要總結知識,更重要的是将本節研究問題的方法及思維程序提煉出來,學生初步學會這些方法并體會到它們在解決問題中的巨大作用,從而實現教學的真正目的。)

  五、思考題

  1.自行車在設計、制造、使用的過程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摩擦力的知識。

  2,下雪天,路很滑,易發生交通事故,請同學們利用所學的物理知識想辦法幫助解決,并說明這樣做的理由。

  六、作業

  以“沒有摩擦力的世界”為題,寫一篇想象作文。

  《滑動摩擦力》說課稿 8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安排在學習了重力與彈力之後,教材以生活事例展開,以實驗探究摩擦力的規律為主線,安排了學生猜想、設計實驗、實驗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學過程。很好地體現了新教材讓學生在體驗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的精神。很好地體現了新課程“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二、教學的重難點

  知識掌握方面:

  重點是摩擦力産生的條件、大小和方向規律,難點是滑動摩擦中壓力與重力的區别。靜摩擦是否與重力有關?

  能力培養方面:

  重難點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探究過程中掌握“控制變量”的方法。

  三、教學設計思路

  1.對靜摩擦力的學習以生活中的事例創設情景引入課題,探究了有關靜摩擦力的有關知識後,啟發學生說出生産生活中應用靜摩擦力的例子,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2.為了加強這節課的探究性,體現課改精神,這節課我主要安排學生分組進行探究實驗。将全班分為三個大組,分别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其中一個因素。

  四、教學目标

  按照新課程标準,本節的教學目标如下:

  1.知識與技能

  知道兩種摩擦力的産生、方向、大小如何判斷;了解滾動摩擦;進一步熟悉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通過探究教學,加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分析綜合能力。養成動手、動腦、互相合作、互相交流的科學探究方法。使學生掌握如何獲取知識,發展思維能力,學會學習,讓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在交流合作中發展能力。

  3.情感、态度、價值觀

  ①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地進行實驗的科學态度和科學精神,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②通過對我國磁懸浮列車和乒乓球知識的介紹,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和奮發學習的精神。

  五、教學準備

  學生:探究摩擦力改進儀器一套(上附一個彈簧測力計和最大靜摩擦力指示條)、一個摩擦塊、一塊木闆(上下表面不同材料)、一塊長布條、四個鈎碼。

  教師:與學生相同外,另加兩組演示教具。

  六、教學實施

  (一)靜摩擦力——本部分主要突出“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1.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以兩個富有趣味性和神秘色彩的演示實驗(提米實驗和拉書實驗),激發起學生的探究欲,同時引入課題。引入時注意引導學生應用二力平衡的知識,為下面的學習提供了知識準備。

  摩擦力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有關摩擦力的知識。(投影課題名)

  2.體會感覺,明确問題

  首先讓我們來體會一下摩擦力,把一本書提在手中體會一下我們對書的摩擦力。引導學生從摩擦力的産生處、物體具有何種狀态時、摩擦力起到了什麼效果等方面來讨論分析。從而給出靜摩擦力的定義,找到靜摩擦力的方向和産生條件。(投影靜摩擦力的定義、方向及産生條件)

  3.觀察體驗,提出猜想

  投影推木箱的圖片,引導學生讨論靜摩擦力的大小如何變化?進而組織學生通過推課桌來體驗靜摩擦力的大小,提出對靜摩擦力大小特點的猜想。(投影圖片)

  4.實驗探究,驗證猜想

  剛才同學們的觀點是随着推力的增大摩擦力跟着增大,并且存在一個最大值,這種猜想是否正确呢?下面讓我們通過實驗來探究一下。(展台投影)展示實驗器材,小紙片的作用是什麼?提示操作過程要點。請同學們明确分工,協調合作。(老師繼續巡視參與交流,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注意提醒學生運用二力平衡的知識)

  5.讨論分析,得出結論

  我們從上面的實驗中可以發現摩擦力的大小有什麼特點呢?你的理由是什麼?随機提問幾個同學發表一下他們小組實驗的結論。(投影靜摩擦力的大小)

  6.應用結論,走向實踐

  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對摩擦力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家想想實際生産生活中還有哪些利用靜摩擦力的例子。随機提問幾名同學。(投影奧運圖片)

  (二)滑動摩擦力——本部分主要突出探究式教學的理念—自主、探究、合作。

  1.承上啟下,引出課題

  回放剛才的圖片,在上面的事例中箱子被推動後,受到的還是靜摩擦力嗎?提示學生仿照靜摩擦力的定義來确定滑動摩擦力的定義。以推書為例分析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産生條件。(投影滑動摩擦力的定義、方向、條件)

  2.創設情景,鼓勵猜想

  讨論并猜想一下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呢?今天,我們隻對三個猜想進行實驗探究。并将全班分為ABC三個大組,每組用實驗探究一個猜想。A組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與壓力有關?B組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與接觸面的材料有關?C組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與接觸面面積的大小有關?

  3.設計實驗,驗證假設

  ①制定探究計劃,确定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

  既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個,我們應選用什麼研究方法呢?

  ②選定所需器材,明确基本步驟

  确定實驗方法後,我們還需要考慮選用哪些實驗器材,如何進行操作,記錄哪些實驗數據,完成實驗表格等等。

  ③分組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

  實驗方法,探究計劃确定以後,開始分組實驗。實驗前,各小組認真閱讀學習指導卡的内容。注意與剛才的操作不同之處:實驗時要固定附有彈簧測力計的支架,水平拉動木闆。因為拉動彈簧測力計難于控制勻速,讀數不穩,造成誤差過大,而拉動木闆對勻速沒有要求。(展台投影操作演示)四名同學明确分工,協調合作,共同分析實驗數據。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巡視各實驗小組,幫助學生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

  4.分析結果,得出結論;表達交流,積極評價

  組織學生讨論分析實驗數據,老師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幫助學生在得出結論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在每個大組抽取了一個實驗小組,公布自己的實驗數據、實驗結論。将各組的結論彙集在一起,引導學生一起總結出滑動摩擦力大小的規律。(投影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分析公式中各量的物理意義。

  5.應用遷移,指導實踐

  組織學生進行讨論,鼓勵他們找出學習生活中存在滑動摩擦力的事例。(投影滑冰圖片)進而引出雪橇的事例。

  通過人在有沙的地面上容易滑到的事例,插入滾動摩擦力,(投影滾動摩擦力的定義)并請同學們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應用滾動摩擦的事例。(投影滾動軸承圖片)

  6.分層練習(備選)

  每小組從三個練習中任選一個完成。(投影練習)

  7.課堂小結(投影小結)

  ①獲得了哪些知識:

  ②掌握了什麼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

  ③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你最深的體驗是什麼?

  8.課外探究,把學習引向課堂以外

  回扣開始的拉書實驗,很重的課桌我們可以推動,問什麼輕輕的兩本書卻拉不開呢?(投影問題)

  七、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再一次完整地體會探究實驗的整個過程,體驗探究實驗中的快樂和成就感,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對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最重要的是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把摩擦力與前面學過的相對運動有機的結合起來,找出了更合理、更好的實驗方案,真正做到了學以緻用。同時,通過小組每個成員的通力合作,讓學生認識到團結協作精神在學習中的重要性,為創建和諧校園奠定基礎。通過探究實驗,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潛能,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通過争論“摩擦好不好”,使學生了解生活、生産中利用有益摩擦和防止有害摩擦的事例以及增大和減小摩擦的途徑,養成用所學知識聯系生活、生産問題的習慣,加強了物理與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聯系,從而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物理教學理念。

  附:闆書設計(适時投影)

  第三節 摩擦力

  一、靜摩擦力

  1.定義:當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之間具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在接觸面上産生的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叫做靜摩擦力。

  2.方向:總是沿着接觸面,跟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3.産生的條件:相互接觸,有相對運動趨勢,接觸面不光滑,有壓力。

  4.大小:0 根據二力平衡确定實際的大小。

  二、滑動摩擦力

  1.定義:當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之間發生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産生的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2.方向:總是沿着接觸面,跟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3.産生條件:相互接觸,接觸面不光滑,有壓力,有相對運動。

  4.大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成正比,與接觸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關。表達式:分析各量的物理意義。

  三、滾動摩擦

  滾動摩擦是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滾動時産生的摩擦。當壓力相同時,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

  《滑動摩擦力》說課稿 9

  一、教學目标

  (一)知識與技能

  1、能根據生活體驗認識摩擦力;

  2、能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用彈簧測力計粗略測量水平運動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

  3、通過實驗探究,了解改變滑動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4、認識摩擦在生産和生活中的利用與防止,并能正确說出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曆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過程,能表述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所受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

  2、通過科學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控制變量法在物理研究過程中的應用,培養學生樂于參與、勇于創新的意識和設計實驗、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與價值觀

  1、通過觀察與實踐使學生了解摩擦在實際中普遍存在,既有利也有弊。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辯證觀點;

  2、通過生活中實例的研究,激發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熱情。

  二、教學重難點

  本專題是在彈力、重力之後,研究第三種常見的力──摩擦力。彈力、重力等知識的學習可以對摩擦力的學習起到正向遷移的作用,另一方面,本節的知識又為力的概念的形成起到鞏固和深化的作用。

  本節内容由“摩擦力”和“摩擦的利用與防止”兩部分内容組成。教學的重點是測量水平運動的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這個實驗是《課程标準》中規定的必做的'測定性實驗。為突出重點,選取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作為探究性實驗,這需要學生具有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實驗技能。另一方面,它又是一個難得的訓練學生開展科學猜想、實驗檢驗、分析論證的好選題。因為學生雖然對摩擦現象不陌生,但對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卻不清楚。

  摩擦現象在生活中很常見,有些摩擦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有益的摩擦應該增大,有害的摩擦應該減小。針對這些問題的讨論,有助于學生領悟客觀事物之間的辯證關系。

  三、教學策略

  對摩擦現象,學生們有豐富的感性認識。可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摩擦現象引入新課。例如可先向學生提問:自行車在水平道路上滑行時,無論路面多麼光滑,總會慢慢停下來,為什麼?(回答:受到地面的摩擦力。)通過讨論使學生認識: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時,接觸面間就産生摩擦力阻礙相對運動。這裡不要解釋動摩擦和靜摩擦的問題。

  要探究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及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需要解決三個問題:摩擦力的測量問題,實驗的研究方法問題以及實驗器材的選擇問題。摩擦現象學生比較熟悉,要先引導學生對摩擦與哪些因素有關做出猜想,然後讓學生按照課本提示,獨立完成實驗,包括自己設計實驗,自己設計表格記錄實驗數據,自己得出實驗結論等等。教師隻需提供必要的實驗設備即可。

  摩擦與我們息息相關。指出有時摩擦是有益的,有時是有害的。應該研究增大摩擦和減小摩擦的方法。然後讓學生閱讀這段課文。讀完課文後,通過讨論先得出增大摩擦的方法并舉出實例;再得出減小摩擦的方法并舉出實例。對利用滾動減小摩擦,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做實驗,親自感受一下利用滾動可以減小摩擦。對加潤滑油減小摩擦,學生比較熟悉。但對利用氣墊減小摩擦,學生不熟悉,教師可适當做些說明。

  四、教學資源準備

  多媒體、彈簧測力計、帶挂鈎的木塊(側面積不同)、砝碼(或鈎碼)、長木闆、棉布、毛巾等。

  五、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體會物理與生活的密切關系,激發學習興趣。播放視頻:足球在草地上滾動越來越慢,最後停下來;礦泉水學生觀賞并導入的瓶蓋上有許多豎紋;運動員賽跑時穿着帶有鐵釘的跑鞋;汽思考,初步了新課車在雪地上行走艱難,而當輪胎上裹有鐵鍊後就能前進自如解摩擦力,它生鏽的鐵鎖打不開,當加了幾滴油後就可以打開了等等)。可能是阻力,也可能是有分鐘)思考:這些現象都與什麼有關?摩擦總是阻力嗎?摩擦總是有用的動力。害嗎?新課(一)摩擦力學生動手實驗,說出自己充分發揮教學30先請同學們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一起來做幾個小實的體驗,初步實驗在物分驗。了解摩擦力理教學中鐘)及其産生。

  (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運動,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

  (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動,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

  (3)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動,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學生觀察、思教師演示實驗:用二個長毛刷,毛對毛合在一起,并産生相對考、讨論後總運動。讓學生看到二個毛刷的毛分别産生向不同方向的彎曲。結得出結論:

  思考:

  (1)摩擦力是在什麼情況下産生的?

  (2)摩擦力的作用點在哪裡?

  (3)摩擦力向什麼方向?

  (4)摩擦力的作用是什麼?在此基礎上得出摩擦力的定義,了解摩擦力的作用點在兩個物體的接觸面上。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摩擦力作用: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時,會在接觸面上産生阻礙物體相對運動力,這個力就叫摩擦力。的促進作用,幫助學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這裡采用的方法是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形象到抽象概括,由淺入深,符合初中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測量滑動摩擦力通過思考讨培養科學論讓學生明探究能力演示:把木塊放到水平桌面上,彈簧測力計通過繩子拉着木塊确:測滑動摩前進。思考: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哪些力?畫出力的示意圖。怎擦力的工具樣知道木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是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測量的是拉力,不能直接測量摩擦力;測量時應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識。圖1進一步提問讓學生思考:用什麼工具來測量滑動摩擦力?彈簧測力計能直接測量滑動摩擦力嗎?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原理是什麼?測量時要讓拉力與滑動摩擦力相等,木塊必須做怎樣的運動?拉力的方向必須滿足什麼條件?桌面不水平行不行?總結:隻有把物體放在水平支持面上,讓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着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才等于彈簧測力計示數。

  (三)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學生思考,回培養科學答。探究能力

  (1)提出問題:根據你的生活經驗,請你猜想一下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關?每次隻改變可能影響滑

  (2)猜想或假設:滑動摩擦力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動摩擦力大可能與壓力有關,可能與物體運動速度有關,可能與接觸面積小因素中的的大小有關。一個,其他因素保持不變

  (3)設計實驗: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個,測出滑動摩那我們在設計實驗時應該注意運用怎樣的科學研究方法?如擦力大小并果我們先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應記錄。怎樣改變壓力大小?怎樣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請設計實驗步驟和實驗記錄的表格。下面的實驗記錄表格供參考。實驗次數1 2 3 4 5接觸面的材料木塊與木闆木塊與棉布木塊與毛巾木塊上放1個鈎碼,再放到木闆上木塊上放2個鈎碼,再放到木闆上壓力變化情況摩擦力f摩/n不變不變不變變大最大

  (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按設計好的步驟進行實驗,将實驗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5)得出結論:在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摩擦力與物體運動速度和接觸面積是否有關,請同學們繼續探究。下面的實驗記錄表格供參考。實驗木塊放接觸面積次數置方式1 2 3平放側放立放大小大小最小彈簧測力計示數摩擦力f摩/n學生彙報:摩擦力與物體運動速度和接觸面面積無關。引導學生總結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的大小。滑動摩擦力大小與速度大小、接觸面積大小無關。思考、回答,培養分析動手實驗。思考能力。讓學生回憶或回放剛開始上課時的視頻,思考并回答:摩擦總

  (四)摩擦的利用與防止是阻力嗎?摩擦總是有害嗎?怎樣增大和減小摩擦?實驗:用滾動代替滑動能減小摩擦。

  (1)将一個實驗小車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使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記錄示數大小。

  (2)将小車倒過來,輪子朝上放在水平桌面上,再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使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記錄示數大小。

  (3)比較兩次彈簧測力計示數,能得出什麼結論?通過聯系生産和生活中的摩擦實例,認識生活中摩擦無處不在,有些摩擦對我們有益,有些有害,并能正确說出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在實驗探究中又存在哪學生可以個課堂些問題?還有什麼想探究的問題?别回答,或相小結互交流,在交(5流的基礎上分進行學習小鐘)結。促進知識的鞏固掌握。提升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

  實驗:用滾動代替滑動能減小摩擦。

  (1)将一個實驗小車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使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記錄示數大小。

  (2)将小車倒過來,輪子朝上放在水平桌面上,再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使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記錄示數大小。

  (3)比較兩次彈簧測力計示數,能得出什麼結論?通過聯系生産和生活中的摩擦實例,認識生活中摩擦無處不在,有些摩擦對我們有益,有些有害,并能正确說出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在實驗探究中又存在哪學生可以個課堂些問題?還有什麼想探究的問題?别回答,或相小結互交流,在交(5流的基礎上分進行學習小鐘)結。

  促進知識的鞏固掌握。提升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

  《滑動摩擦力》說課稿 10

  教學目标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摩擦力如何産生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麼因素有關

  3.知道摩擦的利與弊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感知摩擦力的存在,培養一定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過實驗,探究摩擦力跟物體表面受到的壓力以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培養一定的實踐能力。

  三、情感态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經曆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教學難點

  摩擦力的定義

  教學方法

  觀察、分析法:通過直觀地感受手在桌面上的運動,感覺摩擦力的存在,分析摩擦力的方向及作用點;

  探究法:通過探究活動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理解增加摩擦和減小摩擦的方法;

  教具準備

  木闆、投影儀、毛巾、棉布、木塊、砝碼、彈簧測力計、摩擦力演示儀等;

  課時安排

  1 課時

  主要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播放視頻:NBA 籃球場上兩名球員相撞後在地闆上長距離滑行的視頻

  2.觀看圖片:老師在學校塑料草坪打球及滑到後膝蓋受傷的照片

  3.提出問題:老師腿受傷是什麼惹的禍?——摩擦力

  (二)新課教學:

  一、摩擦力

  1.學生活動:手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力向前推,談談感受。

  2.對照上面的活動讓學生試探性歸納摩擦力的定義,教師可提示性提問:

  (1)談某個力至少需要涉及幾個物理?(2)是否需要接觸?(3)摩擦力有什麼作用效果

  3.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産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做摩擦力。

  4.摩擦力的實質:

  活動:通過展示用顯微鏡不同倍率放大後的手背的'照片,說明摩擦力的實質是由于接觸面間的凹凸不平産生的

  備注:觀看視頻,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利用生活現象,引發學生的思考

  設計小實驗,讓學生體驗摩擦力,引起學生的思考

  二、探究摩擦力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

  1.猜想:

  通過前面展示的老師在籃球場上膝蓋受傷的照片以及用手推桌面的活動體驗,結合生活實例讓學生猜想摩擦力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

  (1)與接觸面所受壓力

  (2)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3)與接觸面的面積

  (4)與物體運動的速度

  (5)………

  2.設計實驗

  (1)怎樣測量摩擦力的大小?

  學生活動:根據手中的器材(木塊、砝碼、棉布、長木闆、彈簧秤),由學生自行設計一個測量摩擦力的方法。

  實驗方案:用彈簧秤勻速拉動木塊,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識,由彈簧秤的示數即可表示摩擦力的大小。

  (2)設計實驗:

  思考:怎樣驗證接觸面所受壓力大小與摩擦力的關系?

  怎樣驗證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與摩擦力的關系?

  怎樣驗證接觸面的面積與摩擦力的關系?

  想一想:要用到什麼科學方法?

  備注:教師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猜想

  教師引導學生設計實驗

  3、動手完成實驗

  主要設計表格參考:

  表一:控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研究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系:

  備注: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演示實驗,學生完成實驗數據記錄

  4、實驗結論: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粗糙程度一定時,接觸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備注: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實驗數據,得出結論

  三、摩擦與我們

  問:你認為摩擦力都是有害的嗎?

  答:有利有弊

  問:怎樣減少有害摩擦;怎樣增大有益摩擦?

  說一說:汽車在冰面上打滑,我們可以怎麼辦?

  考一考:以下是駕照交通規則考試的一道試題:

  動腦筋:同一水平面上有長方體木塊和鐵塊各一個,現想探究木塊和鐵塊的下表面誰更粗糙,請你隻利用一個量程滿足實驗要求的彈簧測力計,,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你的猜想.試給出實驗的設計方案。

  備注:提出與生活有關的例子,讓學生學以緻用。

  四、收獲了什麼?

  1、什麼是摩擦力

  2、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壓力的大小

  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3、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

  五、練習

  書本動手動腦學物理

  備注:教師進行小結,回顧本節課的内容。

【《滑動摩擦力》說課稿】相關文章:

《滑動摩擦力》教案04-18

滑動摩擦力方向05-31

《滑動摩擦力》教學設計06-08

滑動摩擦力教學反思03-13

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教案05-14

《滑動摩擦力》教學設計7篇06-08

高中物理《滑動摩擦力》的教學設計06-21

初中物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教學設計06-30

《運動與摩擦力》物理說課稿10-16

初中物理《摩擦力》說課稿(精選17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