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學詩的說課稿

時間:2024-01-03 18:15:03 偲穎 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香菱學詩的說課稿(精選11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香菱學詩的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香菱學詩的說課稿(精選11篇)

  香菱學詩的說課稿 1

  《香菱學詩》選自《紅樓夢》,小說詳細叙述了黛玉指點學詩門徑,香菱談讀詩體會并苦心寫詩的經過。教學本文,力求從内容、寫法兩方面突破。

  内容上,着重探究香菱學詩成功的原因。既要考慮到香菱的“苦志”,也要考慮到黛玉的深厚學識和教育藝術,同時也要聯系大觀園優越寬松的環境。聯類引申,聯系實際,思考香菱學詩會對中學生學習語文有何幫助。體味作者對香菱這一形象傾注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紅樓夢》的主題思想,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寫法上,通過涵泳品味描寫香菱的有關語句,引導學生體會細節描寫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作用;通過揣摩寶钗、寶玉的話,理解側面烘托的表達效果。

  教學本文,宜采用小說五步閱讀法:泛讀,整體感知;精讀,理解文章内容;賞讀,學習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思讀課文,質疑問難,互動探究;延讀,拓展延伸,開闊視野,提高比較閱讀的能力。

  教學目标

  知識目标

  1.積累生字生詞,豐富語言積累。

  2.了解《紅樓夢》的藝術成就,不斷提高古典文學修養。

  能力目标

  1.讨論分析香菱這一人物形象,學習小說塑造人物的手法。

  2.體會作者的贊美之情,深入理解《紅樓夢》的主題思想,提高文學鑒賞能力。

  德育目标

  學習香菱虛心好學、刻苦勤勉的求學精神,要好學、樂學,更要善學、苦學。

  教學重點

  1.探究香菱學詩成功的原因。

  2.賞析小說塑造人物的手法。

  教學難點

  1.揣摩香菱這一形象,理解作者文中傾注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探讨香菱學詩對我們學習語文有何幫助。

  教學方法

  1.讨論法

  2.小說五步閱讀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了解作者、作品及人物形象;泛讀課文,積累詞語,整體感知;精讀課文,探究香菱學詩成功原因;賞讀課文,學習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高超技法;思讀課文,質疑問難,互動探究;延伸拓展,深層反思。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紅樓夢》第五回中,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翻看副冊時,隻見畫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幹,蓮枯藕敗,後面書雲:根并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緻使香魂返故鄉。這首判詞說的就是今天這篇小說的主人公——香菱。(闆書文題)多媒體播放《紅樓夢》香菱學詩片斷。

  二、資料助讀

  教師分發文字資料,資料内容如下:

  1.關于作者

  曹雪芹(約1724~1764),名露,字芹溪,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屬滿洲正白旗。曹家從清代初年起到雪芹這一代止,是一個“百年望族”。康熙二年(1663)清王朝設江甯織造,這是一個财賦要職,其第一任就是雪芹的曾祖曹玺,此後父子兄弟相次繼任,一共約60年。康熙帝非常信任曹氏父子,他在位期間五次南巡都以江甯織造署為行宮。到雍正初年,雪芹大約四歲的時候,其父曹撷因與宮廷鬥争有牽連,被免去江甯織造;過了一年,又被抄家。待到乾隆繼位。曹滿面春女得赦宥,起用為内務府員外郎,家道稍稍複興。到雪芹二十歲剛出頭的時候,曹家再次遭三重大打擊,從此這個“百年望族”就一敗塗地了。勢敗家亡之後,雪芹流落在北京西郊。住着破房子。他善畫,隻能靠賣畫來維持終年吃粥的上活。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冬之間。雪芹唯一的兒子病死,他因傷感太甚,于這年除夕那天病逝。《紅樓夢》就是這期間寫的——他隻寫了前八十回,後四十回是高鹗續寫的。

  2.《紅樓夢》簡介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它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要線索,描寫了賈家榮、甯二府由盛而衰的過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階級貴族集團腐朽本質及其必然沒落的曆史命運的同時,也歌頌了這個階級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隸的反抗行為。書中塑造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钗、晴雯、王熙風、襲人、香毛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藝術形象。全書規模宏大,結構嚴謹,不僅鏡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會晚期廣闊的現實生活圖景,而且廣泛地涉及我國古代的文化常識如官制、儀禮、建築學、醫學、音樂、繪畫等,有“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之稱。

  3.關于香菱

  香菱是個苦命女子,原籍姑蘇,出身鄉宦家庭。她三歲被拐,長大後被呆霸王薛蟠買去做妾,受盡乏辱、折磨。後随薛家進京,一直住在榮府的梨香院。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難得有空。這一次因薛蟠外出經商,寶钗便把她帶

  進了大觀園給自己做伴,這使得香菱有機會接觸大觀園内許多富于才情的少女們,萌發了強烈的精神追求。後來正妻金桂一來,她的命運更為不堪,很快便被折磨死了。

  三、泛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讀課文,結合注釋,把握文意,并積累文中重要的詞語及文學常識。

  多媒體顯示:

  需積累的詞語:

  起承轉合以詞害意地靈人傑誨人不倦

  挖心搜膽精血誠聚穿鑿揣摩

  需積累的文學常識:

  建安七子竹林七賢王維、杜甫、李白、陸遊

  2.學生利用圈點勾畫法,标示出香菱學詩的幾個階段,并畫出文中表現香菱專心學詩的語句。

  四、精讀課文,突破重點

  教師設計相關問題,指導學生研讨課文。

  多媒體顯示:

  1.請概括香菱學詩的過程。

  2.香菱學詩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3.黛玉給香菱指點學詩門徑時談到了哪些問題黛玉的教學方式有何特點

  4.香菱是一個怎樣的女子從哪裡可以看出來

  5.你對香菱的三首詠月詩怎麼評價

  學生分組讨論,然後各組選代表交流。

  明确:

  1.香菱學詩的過程可以有多種表達,有四分法:讀詩、悟詩、談詩、作詩;有三分法:拜黛玉為師、品味王詩、邊讀杜詩邊寫詩;有二分法:黛玉指導讀詩、香菱練習寫詩。

  2.香菱學詩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香菱“苦志學詩,精血誠聚”,再加上她良好的資質、較高的領悟力;其次是有較好的老師指點,特别是善教的黛玉;第三是與大觀園這個優雅、美好、潔淨的環境分不開的,環境造就人,香菱在這裡得到精神:上的解放,她的聰明才智才得以顯露出來。

  3.黛玉給香菱指點學詩門徑時主要談到四個方面的問題:重立意,不以詞害意;重内容。格調、規矩是末會“真景物,真感情”;讀李白的七絕,培養詩的個性和想象力。她強調自學,強調實踐、探究,重視能力的培養,力主創新,“隻管放開膽子去做”。

  4.香菱是一個精敏靈秀、悟性極高、心性拔俗的女子。

  香菱極富文學氣質,她早就想學詩了,但苦于沒有機會,隻好偷空看幾首舊詩。進入大觀園後,香菱深藏内心的饑渴一下子激發出來,“諸事不顧,隻向燈下一首一首地讀起來”,甚至到了“呆”“瘋”“魔”的程度。她對王維詩的品讀,足見她的領悟力極高。

  5.這是一道開放題,答案不拘一格,可從思想内容或寫作特點等方面進行評論,要求不宜過高,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即可。

  第一首隻說月兒美麗又明亮,可供觀賞。詩意淺顯,了無韻味;用詞陳腐,堆砌前人詠月辭藻;無真情實感,無新意。

  第二首隻說月色很美。能用花香、輕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簾”等情景烘托,較前一首有進步,但有些淡而寡味,不耐咀嚼。

  第三首“新奇而有意趣”,句句寫月,句句寫離别。她仿佛對月低吟,顧影自憐,把自己沉痛的遭遇融入寒月之中,結句的感喟本是自己的心聲,卻推給處境同樣寂寞的嫦娥,曲折含蓄。如果說對離愁這種深沉的感情的抒寫,那第一首是膚淺的,第二首是遊離的,第三首是實的,意境真切,餘韻悠長。

  五、賞讀課文,學習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教師提示:曹雪芹是橫絕千古的天才,他善于運用細膩準确的語言塑造人物。《紅樓夢》中400多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個個音容笑貌有别,性格鮮明獨特,給人一種強烈的藝術美感。人物出場入場、一颦一笑、來龍去脈、口角眉梢品頭話尾、舌尖牙縫、歌哭笑罵、正經胡調等沒有-處不是活靈活現的。

  香菱面聆黛玉教誨後,于是按要求借書吟讀。“香菱拿了詩,回至蘅蕪苑中,諸事不顧,隻向燈下一首一首的讀起來。寶钗連催他數次睡覺,他也不睡。”其苦心、專心如此,不能不令人贊歎。

  當香菱拿到寫作詩題後,“又苦思一回作兩句詩,又舍不得杜詩,又讀兩首。如此茶飯無心,或坐卧不定”終得一首,因措辭不雅要求重寫,“默默的回來,越性連房也不入,隻在池邊樹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摳土……皺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這段文字表現香菱構思時的專注神情,“出神”說明浮想聯翩;“摳土”說明反複斟酌;“皺眉”說明用字不妥:“含笑”說明有了奇句,感到滿意、欣慰。

  寫第三稿時,“挖心搜膽,耳不旁聽。目不别視”甚至夢中喊出了“可是有了,難道這一首還不好”香菱的苦心、專心、用心已到了癡迷的程度。對這樣一個一心撲在詩歌創作中的人物,作者準确描寫了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變化,聯系香菱的苦心學詩與她的悲慘身世,我們怎能不感歎造物者的不公。這種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态等細節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的藝術手法,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優秀傳統,值得我們借鑒。

  2.聚焦側面描寫,體會人物形象的豐滿、生動。

  學生解讀文中有關寶钗、寶玉的相關語言描寫,體會側面描寫的作用。

  如:寶钗:“你本來呆頭呆腦的,再添上這個,越發弄成個呆子了”“這個人定要瘋了”“可真是詩魔了”“你這誠心都通了仙了”……

  寶玉:“會心處不在多,聽你說了這兩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這正是‘地靈人傑’,老天生人再不虛賦情性的。我們成日歎說可惜他這麼個人竟俗了,誰知到底有今日。可見天地至公。”

  香菱學詩的說課稿 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香菱學詩》,下面我将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闆書設計等五個方面來說這節課的設計:

  一、說教材

  1、地位、作用和簡析

  人教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四課《香菱學詩》是一自讀課文,本單元所選的内容是古代長小說中幾個有名的片段,基于初三學生有了二年學習小說的經驗與方法,所以本單元的教學目地是進一步引發學生閱讀此類小說的興趣,培養學生對古代文化的熱愛。如何指導學生學好這課文,實現由“教到不教”,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是一個關鍵。

  《香菱學詩》選自我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紅樓夢》,它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愛情悲劇為主線,塑造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钗、晴雯、王熙鳳、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性格的藝術形象。本文主人公香菱是個苦命的女子,她文化底子不深,但她學詩終于取得成功,文中着重描寫了她的苦吟,我們應結合她學詩的全過程,作廣泛而深入的探究,以便從中獲取有益的啟迪。

  2、學習目标

  根據新課标的要求,結合自讀課的特點以及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如下的學習目标:

  (1)、知識與技能:整體把握文章的故事情節,學會作者以多種手法刻畫人物形象及香菱成功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掌握學習小說的要點與方法。

  (3)、情感态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本文,加深對《紅樓夢》藝術成就的了解,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

  (這一目标的設置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即整體感知——局部思維——遷移拓展。)

  3、學習重、難點:

  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标,結合學生的實際,我确定的重點、難點是:香菱學詩取得成功的原因及香菱的人物形象。

  (因為小說三要素的核心是人物,它是小說的靈魂所在;而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離不開生動的故事情節與社會環境的,它的制定符合小說這一作品的特點。)

  二、說教法

  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課文的實際特點,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我的具體做法是:

  1、情景設置法——激發感情,引起興趣

  2、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3、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其中點撥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謂點撥法就是在關鍵處,進行恰到好處的啟發引導,讓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三、說學法

  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也就是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态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展。具體學法如下:

  1、圈點勾畫法——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2、讨論法——積極參與,總結規律

  3、自主、合作、探究法——學生實踐,深入體會

  4、懸念法——帶着問題,鞏固提高

  (其中讨論法很重要,讨論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就教材的重點和疑點問題進行集體讨論以求明确重點、解決疑難,這種教學方法的最大特點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養成當衆說話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程序

  (一)激趣揭題,創設情境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頂峰之作,素有“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之稱。一首《紅樓夢》的片尾曲《枉凝楣》,就足以讓學生感受到藝術的魅力,索性我就用歌聲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由歌聲入手,引出金陵十二钗,特别是本節課的主人公香菱。這樣設計的原因是根據初三學生的年齡特點,用我的激情碰撞學生智慧的火花,巧妙地引出課題。

  (二)整體感知,讀中學讀

  1、介紹香菱,因為我們分析人物形象不能脫離社會大背景。

  2、學生複述課文,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3、“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學會發現、自主提問,老師把問題分類。

  (這一環節的設置,是想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積極參與,鍛煉口頭表達能力,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三)合作探究,精讀悟情

  香菱學詩取得了成功。為什麼能夠成功,這是關鍵,從香菱學詩中,你知道香菱是怎樣的一個人?學生四人一組進行探究,這一環節的設置依據是,分析問題從文章的重點着手。如果教學過程中更好地突出本課的重點,那麼所有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1、學生篩選描寫香菱專心學詩的語句,并作簡短點評。

  2、學生解讀文中有關寶钗、寶玉、黛玉的相關語言描寫,體會側面描寫的作用。小說中黛玉的主要性格是多愁善感、羸弱多病、驕傲尖刻,可是在本課中,完全顯示出了她的才情,她為香菱學詩指點門徑:講授要領、開列書目、講究讨論、指導寫作,這對我們學習語文有什麼借鑒作用?

  3、香菱學詩“癡、瘋、魔”,她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苦志,再加上她良好的資質、較高的領悟力;第二是有寶、黛這樣好的老師指點;第三是與大觀園這個優雅、美好、潔淨的環境分不開的,環境造就人,香菱在這裡得到精神上的解放,她的聰明才智才得以顯露出來。

  4、師生共同賞析香菱所作的三首詩,從學生的讨論中,我們感悟到香菱是一個精敏靈秀、悟性極高、心性不俗的女子。

  曹雪芹能夠把《紅樓夢》中的人物刻畫的栩栩如生,香菱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文本中有精彩的語段描寫了她的苦讀,師生共同體會,再賞讀文本的5、6自然段,從中,學生也能體會到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對于這樣一個一心撲在詩歌創作中的人物,作者準确描寫了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變化,聯系香菱的苦心學詩與她的悲慘身世,我們怎能不感歎造物者的不公?這種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态等細節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的藝術手法,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優秀傳統,值得我們借鑒。

  (這一環節應該是學生用時最長的,我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因為學生獲得知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很重視讓學生主動參與,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強調一些學習習慣的養成,在兼容并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陶情、啟迪心智、感悟積澱四重境界。)

  (四)拓展延伸,深刻感悟

  想一想、說一說:香菱、黛玉、寶钗,你更喜歡哪一個?試就她們的性格作分析。

  (我這樣設計的意圖是:針對新課标的三維度之中注重學生情感态度與價值觀的養成,使香菱、黛玉、寶钗的氣質品格化為自己學習的不竭動力,達到學以緻用的效果。)

  (五)總結遷移,形成積澱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給學生方法比教給知識更重要。”結合闆書,對本節課内容進行總結,使學生懂得學習小說的方法。

  黛玉教香菱學詩,可以看出她的詩詞功底很深。我出示上聯,引導學生對出下聯。

  上聯:黛玉多愁善感悲葬花

  下聯:香菱如癡如醉苦吟詩

  (我這樣設計的理念是抓住小說人物這一核心要素,把課上所掌握的知識進行遷移,形成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開放性。)

  闆書:

  天資執著專一

  聰明靈秀

  名師香菱苦志悟性極高

  心性拔俗

  靈地

  結束語:學生提問題,并帶着問題讀書,讀中解決問題,這僅僅是閱讀教學的淺層目标,而帶着疑問走出課堂是創新型學生應具備的素質,所以,一節閱讀課的結束也應該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開始,因此,我為學生布置的作業是:課外閱讀《紅樓夢》。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配上Flash動畫課件,完美展示。)

  香菱學詩的說課稿 3

  一、教材分析

  《香菱學詩》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最後一文章,本單元所選課文,都是從明清時期最有代表的白話小說裡節選出來的。編者按照成書時間将其依次排列,并且把我國古典小說的巅峰之作《紅樓夢》的節選《香菱學詩》作為壓軸目,真可謂是用心良苦。從《水浒傳》到《紅樓夢》,我國的古典小說經曆了從單一的鍊式結構到複雜的式結構,從人物塑造的臉譜化到人物塑造的立體化,從注重故事情節到注重人物内心情感的巨大變化過程。本單元所選的文章正可以帶領學生初步感受中國古典小說的曆史變遷,而作為壓軸之作的《香菱學詩》也就擔負起了展示古典小說非凡魅力的重任。

  學情分析

  基于初三學生有了兩年學習小說的經驗與方法,所以本單元的教學目的是進一步引發學生閱讀此類小說的興趣,培養學生對古代文化的熱愛。學生已經充分預習了課文,能夠較流利地複述課文,,即學生已經獨立地完成了個性化解讀。

  教學目标

  1、讨論分析香菱這一人物形象,學習小說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2、學習香菱虛心好學、苦學樂學的求學精神

  教學重點

  賞析小說塑造人物的手法。

  教學難點

  1、揣摩香菱這一人物形象。

  2、引導學生探讨香菱學詩對我們的.學習有何啟發。

  教學準備

  1、學生熟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教師查找資料并通過郵件的形式發給同學們;制作課件。

  教學方法

  1、情景設置法——激發感情,引起興趣

  2、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3、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同學們,每當我輕輕翻開那帶着濃濃墨香的《紅樓夢》時,我總是欽佩于作者的曠世之才,感傷于故事的離合悲歡,傷懷于人物的悲慘命運;每次讀到香菱,心中總有一種别樣的情感,萦繞心間,揮之不去,難以釋懷。今天我要和同學們一起再次走進《香菱學詩》,去感受那個孤獨靈魂背後的故事。

  二、文學常識

  1、關于詩社

  在《紅樓夢》中,大觀園裡成立了一個詩社,詩社是由探春倡議成立的。成立的地點是秋爽齋,詩社的名字是海棠詩社

  2、請說說下列别号分别指哪位詩人。

  陸放翁(陸遊)王摩诘(王維)李青蓮(李白)王右丞(王維)

  3、關于《紅樓夢》

  《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這部小說又名《石頭記》,它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着重描寫賈家榮甯二府由盛到衰的過程,反映了封建社會晚期廣闊的社會現實。

  據說《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删五次”,其開頭有一首詩:“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三、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内容

  1、快速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說詳細叙述了黛玉指點學詩門徑、香菱談讀詩體會及香菱苦心寫詩的經過。

  2、香菱學詩的過程可分為哪幾個階段?

  ⑴拜師⑵讀詩⑶論詩⑷寫詩

  四、精讀課文,分析人物形象

  1、體會“苦”

  ⑴、小說原标題與課文标題對比,體會“苦”。

  出示小說原标題“慕雅女雅集苦吟詩”并解釋其含義。(香菱進入大觀園以後,對其中衆多的才女心生羨慕,于是決心苦志學詩。)

  與課文标題對比,并且說說哪一個更能體現出香菱學詩的情狀,又是通過哪一個字體現的。

  ⑵在文中找出表現香菱學詩苦的語句,體會“苦”。

  速度,跳讀,在文中圈點勾畫出表現香菱學詩苦的語句,并用大屏幕上的格式進行交流展示。

  我找的句子在第______自然段,這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通過運用____________(詞語或描寫方法),表現了香菱學詩的“苦”。

  香菱拿了詩,回至蘅蕪苑中,諸事不顧,隻向燈下一首一首的讀起來。寶钗連催她數次睡覺,她也不睡。

  又苦思一回作兩句詩,又舍不得杜詩,又讀兩首。如此茶飯無心,坐卧不定。隻在池邊樹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摳土,來往的人都詫異。至三更以後上床卧,兩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便自己走志階前竹下閑步,挖心搜膽,耳不旁聽,目不别視。

  甚至夢中喊出了“可是有了,難道這一首還不好?”

  寶钗:“你本來呆頭呆腦的,再添上這個,越發弄成個呆子了”“這個人定要瘋了”“可真是詩魔了”“你這誠心都通了仙了”……

  寶玉:“會心處不在多,聽你說了這兩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這正是‘地靈人傑’,老天生人再不虛賦情性的。我們成日歎說可惜他這麼個人竟俗了,誰知到底有今日。可見天地至公。”

  老師把同學們找的句子經過整理,分成了兩類。請看大屏幕,思考老師為何這樣分。

  學習小結

  本文運用正面描寫(語言、動作、神态等)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細膩地刻畫出香菱的形象,表現出香菱學詩時的認真、刻苦、廢寝忘食的精神,使人物形象更豐滿,具體可感、仿佛立于眼前。

  播放電視劇《紅樓夢》相關視頻,體會香菱學詩之苦,也體會文章運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

  2、分析“笑”

  請同學們從文章當中找出一個經常挂在香菱臉上的表情,并找出相關語句,分析這些句子體現出香菱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溫婉、自信、好學、聰慧、執着

  香菱聽了,笑道:“既這樣,好姑娘,你就把這書給我拿出來,我帶回去夜裡念幾首也是好的。”

  香菱笑道:“據我看來,詩的好處,有口裡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有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香菱從夢中笑道:“可是有了,難道這一首還不好?”

  3、學為何

  (文中寶钗說說過這樣一句話:何苦自尋煩惱。都是颦兒引的你,我和他算帳去。你本來呆頭呆腦的,再添上這個,越發弄成個呆子了。”香菱這樣一個如此美麗的女子為什麼要如此自讨苦吃,如此癡迷的學詩呢?)

  (這個問題我們通過香菱所做的第三首詩來入手。結合香菱的身世,分析第三首詩好在哪裡。)

  ⑴探究香菱身世

  香菱身世:香菱,本名甄英蓮,是甄世隐的女兒。小時候生得極可愛,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三歲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燈時被騙子拐走,過了幾年,僥幸遇到個“風流人品”的馮公子馮淵真心正意地要買她,不料又碰到了薛蟠。薛蟠打死了馮淵,生拖死拽地搶走香菱。香菱被薛蟠強買為妾後,被改名為香菱。當薛蟠外出經商時,香菱得以跟寶钗一起住進了大觀園。後來在園子裡,周瑞家的問她:“你幾歲投身到這裡?”又問:“你父母在那裡呢?今年十幾了?本處是那裡的人?”香菱隻搖頭說:“不記得了。”

  ⑵朗讀第三首詩,品味該詩感情。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裡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博得應自問,何緣不使永團圓?

  這首詩首聯寫月光及餘額的形體;颔聯寫月下之景;頸聯寫思念親友之情,表達了作者的孤單感覺;尾聯歸結全詩主旨,表達離别之情。

  (把這首詩所表達出來的感情和作者的經曆聯系起來,我們就可以知道,香菱學習寫詩隻不過是為了圓她一個不能圓的夢而已,她在詩中表達的想和自己的親人團聚的這樣一個願望是永遠都不可能實現的,寫詩是她的精神寄托,她是在以詩言志。)

  香菱學詩就像一支清越的小夜曲,是她豐富醇美的心靈的一次曝光,是她精神自我的一次淨化和升華,是她生命價值一次難能可貴的“實現”。在學詩中,香菱表達了她脫俗入雅的高尚追求,浸透了她對人生的美好理想,迸發了她身上的美和生命的詩意!

  五、拓展延伸

  1、談一談香菱學詩給了你哪些啟迪學生交流後總結歸納

  有志者事竟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名師出高徒

  2、香菱這樣一個苦志學詩的女子在《紅樓夢》中有着怎樣的一個結局,作者曹雪芹對這個人物又寄予了怎樣的情感呢?

  探究曹雪芹在原著中給香菱的判詞,并且給出香菱的原名甄應憐以及她的諧音,判詞:根并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

  自從兩地生孤木,緻使香魂返故鄉。

  首句“根并荷花一莖香”寫的是蓮根荷花同長在一根莖上,一樣芳香。荷花也稱蓮花,這裡暗示香菱原名英蓮。“自從兩地生孤木”的“兩地生孤木”寓一個“桂”字,點出夏金桂的名字。最後一句“緻使香魂返故鄉”指的是死亡,暗示香菱被夏金桂虐待緻死。

  香菱原名甄英蓮(諧音:真應憐)

  六、作業:

  閱讀《紅樓夢》中下列與香菱有關的回目,以《我眼中的香菱》為題寫一作文

  第4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第48回濫情人情誤思遊藝慕雅女雅集苦吟詩

  第62回憨湘雲醉眠芍藥茵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第80回美香菱屈受貪夫棒王道士胡謅妒婦方

  香菱學詩的說課稿 4

  教學目标: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紅樓夢》的藝術成就,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2)分析香菱這一人物形象,學習小說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2、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學會品析小說的人物形象。

  (2)引導學生體會文章有關香菱學詩的神态和細節描寫的傳神之處。

  3、情感态度與價值觀

  學習香菱虛心好學、刻苦勤勉的求學精神,要好學、樂學、更要善學、苦學。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分析人物形象,學習小說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2、難點:體會文章有關香菱學詩的神态和細節描寫的傳神之處。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簡介《紅樓夢》)

  二、結合思考題,快速閱讀課文。

  三、整體感知,簡述香菱學詩的經過。

  四、合作探究:

  1、分析人物形象。

  2、品析語段,分析塑造人物的手法,品味其中精美語言。

  3、歸納鑒賞小說人物刻畫的方法。

  五、思維拓展:談感受。

  六、課後作業:寫一《香菱學詩》讀後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标:

  1、從香菱的身世,理解香菱對文學的精神寄托及對藝術的'追求。

  2、體會作者的贊美之情,從而深入理解《紅樓夢》的主題思想

  3、讨論香菱學詩成功的原因,從中獲得閱讀和寫作的啟發?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

  從香菱的身世,理解香菱對藝術的追求。

  2、難點:

  體會作者的贊美之情,從而深入理解《紅樓夢》的主題思想

  教學過程

  一、導入〈溫故知新〉

  二、閱讀課文,合作探究

  1、香菱為何如此刻苦學詩,你認為她是崇拜藝術,還是尋求精神上的寄托?

  2、體會作者在香菱身上所寄予的思想感情。

  三、解讀探究,思維拓展

  1、讨論香菱學詩成功的原因,從中對你的閱讀或寫作有什麼啟發?

  2、結合現實,分析“教”與“學”的關系

  四、朗讀美文,積累語感。

  香菱學詩的說課稿 5

  教學目标:

  1.理解人物形象的創作意義。

  2.學習多維觀照的閱讀方法。

  教學重點:

  多角度理解人物行為的意義。

  教學難點:

  作者創作人物形象的目的。

  主要方法:

  對話分析法。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有人說;“平生不讀《紅樓夢》,滿腹詩書亦枉然。”可見《紅樓夢》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為什麼這部書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我們且以其中的一個片斷來分析,這就是《香菱學詩》。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各自認真輕聲朗讀全文後,概括文章故事内容。

  三、閱讀課文,深入理解

  活動一:讀紅樓,知故事。

  紅樓故事會,香菱身世苦。

  香菱,原名英蓮,是鄉紳甄士隐的獨生女。五歲元宵節觀燈走失,幾經人販子拐賣,最後被呆霸王薛蟠強買作侍妾,年紀輕輕即得重病而亡。這樣一個苦命女子在《紅樓夢》裡卻不同凡響。她進入薛家後被薛蟠呼來喚去,飽受折磨。正巧薛蟠外出做生意,薛寶钗便将香菱帶進了大觀園。她一進園,“見過衆人之後,吃過晚飯……便往潇湘館中來”找黛玉學詩。一個普通的侍妾學作詩,大家會怎麼看呢?我們今天就不妨試試“另眼看香菱,衆口說學詩”,從下面幾個方面分析這一事件的意義。

  活動二:紅樓人物品詩論話。

  1.寶玉探、春寶論詩話香菱。

  請同學們找出文中表明寶玉、探春等人對香菱學詩看法的語句,并作概括。

  片段一:香菱品讀詩

  片段二:香菱初作詩

  片段三:香菱再作詩

  2.寶钗論詩話香菱

  “呆”“瘋”“魔”“仙”。

  3.黛玉論詩話香菱

  嚴格要求:“意思卻有,隻是措詞不雅。皆因你看的詩少,被他縛住了。把這首丢開,再作一首,隻管放開膽子去作。”

  黛玉為什麼願意這樣煞費苦心地教香菱學詩呢?真如她所說的“聖人說,‘誨人不倦’,她又來問我,我豈有不說之理”麼?顯然不是。原來黛玉與香菱都是寄人籬下,孤苦無依,而其内心又都有着強烈的詩意人生的.追求。孤寂病苦的日子裡,詩是林黛玉的良藥,是她忠實的夥伴,更是她心靈的寄托。所以,當身世相近的香菱找到黛玉要學詩時,黛玉不僅沒把香菱當下人,也沒把她看作普通的姐妹。而是将她引為同道了,她說:“你又是一個極聰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詩翁了!”要知道黛玉是很難得這麼由衷地肯定一個人的。

  4.作者對香菱學詩的看法。

  然而,香菱的命運在作者筆下又是極為蒼涼的,作者為什麼要寫她學詩呢?

  原來,美好的香菱正可以同苦難的香菱做個強烈的對比。還是老天不公啊,這樣的一個人竟落得“殘花敗葉付東流”,直讓人唏噓不已。那麼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香菱的一生呢?

  “香菱學詩”是作者拈在手中的一朵奇葩,是自由理想投射在苦難現實中的一抹亮色。

  四、自我體會,獲得啟迪

  至此,我們對“香菱學詩”的多角度觀照,已然可以告一個段落了,隻剩下一個人沒有談自己對“香菱學詩”的看法了,這就是我們這群當代的中學生。給大家一個題目:“香菱學詩——”請大家在破折号後填上自己的認識。老師借用清代袁枚的四句詩談談這個故事給我的啟示,也算為同學們帶個頭:

  香菱學詩——白日不到處,青春卻自在。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香菱學詩的說課稿 6

  教學目标:

  (一)知識目标:

  了解《紅樓夢》作者生平,了解本書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加深對《紅樓夢》藝術成就的了解。

  (二)能力目标:

  (1)運用語言動作神态等描寫方法,塑造人物。

  (2)側面描寫與正面描寫相結合。

  (3)讨論分析香菱這一人物形象,學習小說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三)情感、世界觀目标:

  (1)從香菱學詩,黛玉教詩中尋求學習的啟發;

  (2)體會作者的贊美之情,從而深入了解《紅樓夢》的主題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分析香菱學詩的過程。

  (2)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

  (3)細節描寫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作用。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作者簡介;作品簡介;故事背景;整體感知。

  教學過程:導入新課:

  教師激趣:在《紅樓夢》第五回,太虛幻境薄命司存有“金陵十二钗”正冊、副冊及又副冊。副冊首頁有詩一首:“根并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緻使芳魂返故鄉。”這是誰的判詞呢?發生在他的身上有些什麼故事呢?今天我們開始學習節選自《紅樓夢》中的一課文《香菱學詩》。

  一、曹雪芹簡介

  曹雪芹(1724?—1764),名,字芹溪,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屬滿洲正白旗。曹家從清代初年起到雪芹這一代止,是一個“百年望族”。康熙二年(1663)清王朝設江甯織造,這是一個财賦要職,其第一任就是雪芹的曾祖曹,此後父子兄弟相次繼任,一共約60年。康熙帝非常信任曹氏父子,他在位期間五次南巡都以江甯織造署為行宮。到雍正初年,雪芹大約四歲的時候,其父曹因與宮廷鬥争有牽連,被免去江甯織造;過了一年,又被抄家。待到乾隆繼位,曹得赦宥,起用為内務府員外郎,家道稍稍複興。到雪芹二十歲剛出頭的時候,曹家再次遭到重大打擊,從此這個“百年望族”就一敗塗地了。

  勢敗家亡之後,雪芹流落在北京西郊,住着破房子。他善畫,隻能靠賣畫來維持終年吃粥的生活。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冬之間,雪芹的唯一的兒子病死,他因傷感太甚,于這年除夕那天病逝。《紅樓夢》就是這期間寫的──他隻寫了前八十回,後四十回是高續寫的。

  二、《紅樓夢》簡介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它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要線索,描寫了賈家榮、甯二府由盛而衰的過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階級貴族集團腐朽本質及其必然沒落的曆史命運的同時,也歌頌了這個階級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隸的反抗行為。書中塑造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钗、晴雯、王熙鳳、襲人、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藝術形象。全書規模宏大,結構嚴謹,不僅鏡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會晚期的廣闊的現實生活圖景,而且廣泛地涉及我國古代的文化常識如官制、儀禮、建築學、醫學、音樂、繪畫等,有“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之稱。

  三、補充注釋

  ①〔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此說當存疑。很可能這是就詩境而言,如“織女機絲虛夜月,石鲸鱗甲動秋風”(杜甫《秋興·其七》),出句為虛境,對句為實境。如就詞性而言,隻能是實對實,虛對虛。

  ②〔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近體詩(律詩和絕句)詩句的平仄既有嚴格規定,又可以靈活處理。每句第一、三、五字為平聲者可以仄聲代,反之亦然;但第二、四、六字必須嚴守規定,不得随意改變。

  ③〔斷不可學這樣的詩〕這是黛玉對陸遊那兩個詩句的批評。按:所引陸詩出自《劍南詩集》卷引,原題是《書室明,終日婆娑其間,倦則扶杖至小園,戲作長句·其二》,據此可知這是休閑之作,說不上有什麼深邃的意境。古人雲:法乎其上,僅得其中;法乎其中,僅得其下。黛玉主張先學王維、杜甫、李白的詩,即有“法乎其上”之意;對休閑之作她是瞧不上眼的,所以說“斷不可學這樣的詩”。

  ④〔灣住〕停泊。灣,一本作“挽”。

  ⑤〔紫鵑〕黛玉的丫頭。

  ⑥〔會心處不在多〕“多”,當做“遠”。按:此語出自《世說新語·言語第二》:“簡文(東晉簡文帝司馬昱)入華林園,顧謂左右曰‘會心處不必在遠,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間想(指莊子的處世哲學)也。’”寶玉說這話的意思是,評論詩文當以個人内心體驗為主,不必舍近(個人體驗)求遠。

  ⑦〔十四寒〕我國古代的韻書把同韻的字歸為一部,每韻用一個字标目,按次排列。在《佩文韻府》裡,“寒”韻的次第排在上平十四位,故稱“十四寒”。下文“十五删”表明“删”韻的次第排在上平十五位。

  ⑧〔入畫〕惜春的丫頭名。

  四、故事發生的背景:

  香菱是個苦命女子,原籍姑蘇,出身鄉宦家庭。她三歲被拐,長大後被呆霸王薛蟠買去做妾,後随薛家進京,一直住在榮府的梨香院。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難得有空。這一次因薛蟠外出經商,寶钗便把她帶進了大觀園給自己做伴。環境的變化激發了香菱學寫詩的願望,寶钗笑她“得隴望蜀”,勸她“且緩一緩”,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黛玉。

  五、學生通讀課文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香菱是個苦命的女子,環境的變化激發了她寫詩的願望,在林黛玉的指導下,香菱先是讀詩,後來是練習寫詩,精血誠聚,終于寫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詩。~

  分析文章的結構:

  第一部分:(1~3段):寫香菱在黛玉的指導下讀詩。

  (1)(1段)談律師的章法、對仗、平仄、立意。

  (2)(2、3段)檢查香菱對王詩的理解程度。

  第二部分:(4~8段):寫香菱在黛玉的指導下寫詩。

  (1)(4段)第一稿“措詞不雅”。

  (2)(5、6段)第二稿“過于穿鑿”。

  (3)(7、8段)第三稿“精血誠聚”。

  第二課時

  教學任務:課文内容理解。人物形象分析。

  教學過程:第一闆塊

  (一)文章内容主要有兩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黛玉指導寫詩;第二部分:香菱練習寫詩。

  (二)分析黛玉指導寫詩的部分:

  學生讨論:黛玉指導寫詩主要有三次,這三次分别幹了什麼?試作概括。

  首先是指導讀詩:

  指導讀詩體現在兩次談話中:第一次,黛玉先略說律詩的章法、對仗和平仄,并強調“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使香菱深受啟發。循此繼進,黛玉又指出“立意”是詩的頭等大事,“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同時告誡香菱切不可愛那些淺近的詩,并給她開了一個書目,安排了讀的順序。在這次談話的末尾,黛玉又将王維的五言律詩集借給香菱,要求她見畫有紅圈的就讀,“有一首念一首”。第二次是在香菱讀完王維的五言律詩後進行的,黛玉稱之為“講究讨論”,實際上是要檢查香菱對王詩理解的程度。香菱果真不負所望,把王詩中的煉字功夫說得頭頭是道,說到“墟裡上孤煙”這一句,還聯系自己進京那年所見黃昏時分村落的景象,把詩境都說活了。而黛玉也不愧為“老師”,又把陶詩“暧暧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翻出來給香菱看,啟發她認識了脫化前人詩句的道理。

  其次是指導練習寫詩:

  香菱練習寫詩也是在黛玉指導下進行的,包括命題限韻、評論習作、指點門徑三事;寶钗也參與了指導。

  學生讨論:黛玉的教學方式有什麼特點?請舉例說明。

  [明确]:

  黛玉講詩的針對性很強,一開講就針對初學詩的人易受格律拘束的通病,指出有奇句則可以不管格律,又由此談及“立意”的重要性,這不僅為香菱破疑解惑,而且明确了讀詩的要領。接着又針對香菱喜愛淺近詩句的傾向,給她開列了書目,按照當時人們“詩必盛唐”的主張,将王維、杜甫、李白三位大詩人放在突出的地位,目的是提高香菱對詩的品味。待到香菱讀完王維的五言律詩後,黛玉又跟她“講究讨論”,一步步地深入詩的意境,真可謂循循善誘。

  黛玉指導香菱寫詩也頗有特色,例如命題後,又指定了韻部,這看起來嚴了一點,但屬“十四寒”的字相當多,不限字,這就有了很大的自由度。又如對香菱的前兩稿,她的批評很嚴厲,卻又鼓勵香菱“另作”,而如何“另作”,她一句也不說。這種指導方式可謂嚴而不苛,引而不發,對“苦志學詩”的香菱來說是很适合的。

  可以說,黛玉的正确指導也是香菱進步很快的一個重要原因。

  林黛玉在《紅樓夢》中,多愁善感,瘦弱多病,孤傲尖刻,但本文中的林黛玉的表現不能不讓我們另眼相看,這是為什麼?文章表現出林黛玉怎樣的性格特征?

  [探究]林黛玉為什麼會熱情地指導香菱寫詩?

  (1)對香菱的悲慘身世很同情。

  (2)想到自己的身世與香菱有同病相憐之感。

  (3)為香菱锲而不舍的執着所感動。

  (4)對香菱有好感。

  總結:她熱情指導香菱,不厭其煩,不顧勞累,顯現出光風霁月般的胸襟。從她給香菱開出的書目來看,她的學識積累又是何等的深厚呀!

  她熱情坦率,自信主動,才華橫溢,積累深厚,循循善誘。

  第二闆塊

  學習讨論:香菱學詩的部分

  A、香菱學詩部分主要寫了那幾個方面的内容?

  拜師請教→賞析詩歌→苦心創作

  B、本文在紅樓夢中的回目名稱是慕雅女雅聚苦吟詩,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香菱的苦吟?

  香菱的詩一共寫了三稿。第一稿是在“茶飯無心,坐卧不定”的情況下經過苦思寫成的。寶钗先看,說“這個不好,不是這個作法”;黛玉則認為“意思卻有,隻是措詞不雅”,指示她“丢開”這首,“放開膽子”另作一首。香菱得了這個指示,“連房也不入,隻在池邊樹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摳土”,“皺一回眉”,又“含笑一回”,簡直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可這樣寫出來的第二稿依舊不行,黛玉說“過于穿鑿,還得另作”,寶钗則認為它離了題,不是寫“月”,而是寫“月色”了。盡管又一次失敗,香菱毫不氣餒,便獨自走到階前竹下去構思她的第三稿。她“挖心搜膽”,絕無旁骛。以緻将探春說的“你閑閑罷”聽成“十五删的‘閑’字”,反過來說探春“錯了韻了”。這一天,香菱滿心想的都是詩,到晚間還是對燈出神,三更上床,到五更才胧睡去。最後,她居然在夢中把這首詩做成了,而且笑道:“可是有了,難道這一首還不好?”待到寶钗将她喚醒,她立即将詩抄寫下來──這就是她的第三稿,後來博得了衆姐妹的一緻稱贊:“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這“苦吟”二字正是全主旨,夢中成詩是“苦吟”的最鮮明的體現。

  C、從香菱的苦吟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锲而不舍的執着,勤奮好學的鑽研,天生優越的資質。

  D、探究香菱學詩取得成功的原因。

  香菱初學寫詩就寫出了那樣的好詩,決非偶然。作者認為這是由于她“苦志學詩,精血誠聚”,意思是她把全副精力都用在寫詩上,執着地追求實現自己的目标。這是她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但除此而外,也還有一些不可忽視的因素。其一,香菱有良好的資質,入園前盡管家務繁忙,卻能忙中“偷空兒”讀幾首詩,這證明她決非一個“俗人”;入園後聽黛玉講詩,她的反應極快,例如黛玉談到“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她立即悟出“格調規矩竟是末事,隻要詞句新奇為上”,這又證明她的感悟能力非同尋常。其二,有好的引路人,無論黛玉還是寶钗,對香菱的指導都用點撥的方式,三言兩語點出要害,使香菱知所取舍,逐步領悟詩中三昧。其三,大觀園是個美好的地方,跟園外黑暗、污濁的環境形成強烈的對比,香菱來到這裡,仿佛到了另一個世界,特别是寶玉、探春等人對她的關愛和贊揚,更使她感到人間的溫暖。她得到了精神上的解放,她的聰明才智終于顯露了出來。正如寶玉所說,“這正是‘地靈人傑’,老天生人再不虛賦情性的”。

  E、文章中的側面描寫。香菱苦志學詩,寶钗因和她同住蕪苑,所見最多,感受也最深切,她說的“這個人定要瘋了”“可真是詩魔了”“你這誠心都通了仙了”等語,都有從側面烘托的作用。此外,寶玉說的“我們成日歎說可惜他這麼個人竟俗了,誰知到底有今日”,也可以看做是香菱苦志學詩在周圍人們心上的折光反映。

  第三闆塊延伸拓展:

  下面是香菱試作的第三稿(即“夢中所得”那一首),仔細品味一番,說說跟前兩稿相比,這首詩好在什麼地方。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裡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

  博得嫦娥應自問,何緣不使永團圓?

  教師點撥:詩的主旨是寫離别之情。首聯寫月光及月的形體;颔聯寫月下之景;頸聯寫思念親友之情,表達了作者的孤單感覺;尾聯歸結全詩主旨。

  學生讨論以後明确:

  第一稿隻是說月兒美麗而又明亮,可供觀賞,意思淺顯,無餘味可尋,“詩人助興”二句确如黛玉所說,措詞不雅。第二稿語言近乎詩,雖用了鋪陳手法,但說來說去,無非是月色很美的意思,黛玉批評它“過于穿鑿”,可謂一語破的。這兩首詩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沒有把自己放到詩中去,其實是為寫詩而寫詩,讀起來難免使人感到淡而寡味。第三稿則不然,它句句寫月,又句句寫離别,最後更在嫦娥的“自問”中融入了作者的孤單無依的感情──這是她自三歲離開了父母到現在十多年間一直蘊積在心頭的感情。有了這種感情,詩中也就有了作者的自我形象,于是望月而生“魄自寒”之念,再看月下之最──“砧敲”“雞唱”“聞笛”“倚欄”,幾乎無一不引起她的故鄉之思和自傷身世的凄涼之意,的确是耐人尋味。衆姐妹說這首詩“新巧有意趣”,決非溢美之詞。

  香菱學詩的說課稿 7

  教學目标:

  1、知識與技能:整體把握文章的故事情節,。通過分析人物身世及人物學詩經曆,了解香菱的性格。鑒賞課文中的《詠月三首》,培養學生鑒賞詩歌語言的能力,揭示詩歌的話語蘊藉。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掌握學習小說的要點與方法。品味文中細節(空白處),深入挖掘小說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3、價值觀:通過學習本文,加深對《紅樓夢》藝術成就的了解,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

  教學重點:

  香菱的性格特點

  教學難點:

  《紅樓夢》中女性的悲劇命運

  教學方式:

  發現式審美體驗教學(填補空白、揭示話語蘊藉),情景設置法激發感情,引起興趣,問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二、學生自查資料,了解課文主人公香菱的有關信息及香菱學詩的背景。

  二、教學過程

  初讀詩,解個性

  ▲導入:在《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警幻仙姑盛情款待了寶玉,給他喝的茶名叫“千紅一窟”茶,這茶出自放春山的遣香洞,用仙花靈葉上所帶的露水燒成。寶玉他了覺得清香異常。讓他喝的酒是“萬豔同杯”酒,這酒用百花的花蕊,萬種樹木的汁液,釀制而成,因此名為‘萬豔同杯′酒。這酒清香甘冽,異乎尋常。那同學們來猜猜看,這“千紅萬豔”有沒有比喻義呢?(《紅樓夢》中所有的女子)

  ▲今天這堂課中,我們将認識到紅樓夢這千紅萬豔中的一位。她剛剛步入大觀園,第一次加入大觀園的生活,她就是?(香菱)。大觀園中最吸引她的是什麼?(寫詩歌)不錯,今天我們要學的就是《香菱學詩》

  ▲本文課題《香菱學詩》,那香菱學詩的過程是怎樣的呢?速讀全文,概括香菱學詩的過程。

  (學生思考回答後,教師總結:拜黛玉為師品味王詩、邊讀杜詩邊寫詩、經曆兩次失敗最終成功)

  ▲香菱為什麼要學詩,找出她自己原話來回答?得了空兒。我不過是心裡羨慕,才學着頑罷了。

  ▲香菱為什麼羨慕,羨慕的是什麼?(填補空白)寫詩是高雅的事,是有着高貴血統的人做的事。《紅樓夢》中并非所有的人都會寫詩,王熙鳳生就與詩無緣,普通的丫頭不會也不敢學詩,詩歌代表是真、善、美。所以這個章回原本的題目就是:慕雅女雅集苦學詩

  ▲香菱有沒有學會寫詩?有

  ▲讀一讀香菱所寫的三首詩,結合文中别人對它們的評價。說說讀過詩歌後的感受。

  (每一首各請一位學生進行朗讀)

  第一首:“措詞不雅”語言:語言膚淺,堆砌詞藻,落入俗套,用的都是現成話,隻是将前人詠月的詞藻進行堆砌,如“月”、“玉鏡”、“冰盤”等詞,湊成章,無新意。表現手法:采用了直接表現的手法。主旨:月亮很亮(這是緻命傷,詠物詩應該托物言志)。

  第二首:“不像吟月了,月底下添一個“色”字倒還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這一首過于穿鑿了”,用詞雅緻了。語言:語言遊離,刻意求雅,顯得生硬。表現手法:以花香,夜霧來烘托,側面描寫,脫開了前一首老形容月亮本身的束縛,膽子放大了一些。不足之處是對黛玉的“放開膽子”理解很表面,所以說“過于穿鑿了”。主旨:月色很美(這也是緻命傷,偏題了)

  第三首:含蓄(揭示詩歌的話語蘊藉)。首句:有氣勢,似一輪皓月,破雲而出。“精華難掩”,暗含自己才華終難埋沒,二句暗含自己的身世,顧影自憐,精神寂寞。(脂硯齋:細想香菱之為人也,根基不讓迎探,容貌不讓鳳秦,端雅不讓纨钗,風流不讓湘黛,賢惠不讓襲平。)第三聯借旅人思鄉,怨女思夫,寫得情景交融。結尾感歎本是作者自己的,卻借處境同樣寂寞的嫦娥發問,詩意曲折又緊扣詠月詩題,“團圓”二字将月與人合詠,自然雙關,餘韻悠長。語言:含蓄優美(含蓄是把似乎無限的意味隐含或蘊蓄在有限的話語中,使讀者從有限中體味無限);表現手法:含蓄,側面寫,全詩不着一“月”字,卻處處是月。主旨(蘊藉):托物言志,抒身世之感

  ▲香菱的這三首詩歌,是在幾天内完成的?(3天)

  ▲從第一首到第三首可以說她的進步是突飛猛進的,因為中間隻隔了兩天的時間,為什麼她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取是如此大的成就?文末哪幾個成語可以概括她學詩的狀态?

  苦志學詩精血誠聚(①解釋②對應本回的題目“苦學”)

  ▲從文章當中找出可以應證的句子:(并朗讀相應的句子,分組朗讀)

  ①“香菱拿了詩,回至蘅蕪苑中,諸事不顧,隻向燈下一首一首的讀起來。寶钗連催她數次睡覺,她也不睡。”勤奮好學,挖心搜膽,耳不旁聽,目不别視

  ②“如此茶飯無心,坐卧不定。”廢寝忘食,專心緻志

  ③“隻在池邊樹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摳土,來往的人都詫異。……隻見他皺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這段文字表現香菱構思時的專注神情。“出神”,是因為“神與物遊”(劉勰語),說明她此刻已浮想聯翩。“摳土”,有費盡心力之意,寫她在立意時的反複斟酌之态。“皺眉”也許是因為所用字眼不好;“含笑”,大約是有了奇句,因而感到滿意。

  ④“至晚間對燈出一回神,至三更以後上床卧下,兩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達到忘我之境,失眠

  ⑤隻聽香菱從夢中笑道:“可是有了,難道這一首還不好。”香菱的好詩絕非夢中偶得,而是苦讀冥思後的成果

  ▲學生解讀文中有關寶钗、寶玉的相關語言描寫,體會側面描寫的作用。如:寶钗:“你本來呆頭呆腦的,再添上這個,越發弄成個呆子了”“這個人定要瘋了”“可真是詩魔了”“你這誠心都通了仙了”……

  這一環節應該是學生用時最長的,我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因為學生獲得知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很重視讓學生主動參與和互相學習、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強調一些學習習慣的養成,在兼容并舉中力求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陶情、啟迪心智、感悟積澱四重境界。

  ▲個人的主觀勤奮确實最為重要(内因),那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原因嗎?外因:一是有優秀的老師:(林黛玉)二是有良好的環境:大觀園是美好的地方,特别是寶玉、探春等人對她的關愛和贊揚。

  小結:在香菱學詩的過程中,我們認識了一個可愛可敬的香菱。

  ▲從香菱的學詩經曆中,你有何所獲?(小組讨論,然後各抒己見,意對即可)

  如:第一,學習要有興趣。第二,學語文要專注執着。第三,要有盡可能質高量大的閱讀。第四,要讀寫結合。第五,寫作上既要有格調規矩,又要不受拘束,而以立意為主,講究意趣真實。第六,要老老實實向老師學習。

  這樣設計的意圖是針對新課标的三維度之一注重學生情感态度與價值觀的養成,使香菱的氣質品格化為自己學習的不竭動力,達到學以緻用的效果。

  次讀詩,探身世

  ▲對于香菱的'學詩寫詩,作為紅樓夢的男主角寶玉是如何評價的?(填補空白)

  這正是“人傑地靈”,老天生人再不虛賦情性的。我們成日歎說可惜他這麼個人竟俗了,誰知到底有今日。可見天地至為公。

  ▲為什麼香菱不學詩就“可惜”了呢?(補白香菱身世——可憐)

  《紅樓夢》第五回中,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翻看金陵十二钗副冊時,隻見首頁畫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幹,蓮枯藕敗,後面書寫着這樣的内容:根并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緻使香魂返故鄉。你知道這是寫誰的嗎?(香菱)哪位同學能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她的情況?

  脂硯齋對“香菱”精辟的分析,說:“細想香菱之為人也,根基不讓迎探,容貌不讓鳳秦,端雅不讓纨钗,風流不讓湘黛,賢惠不讓襲平”(從出生、外貌、氣質、才華、品德五方面來評價香菱,可見她是一個完美的女子)

  香菱是小說中出場最早的薄命女,根基不讓迎探一句說明香菱本來就是富貴人家的孩子,本名甄英蓮,本來血統高貴,曹雪芹的美學觀認為,詩歌應該是上等人中的佼佼者的專利品,詩歌使人更真、更善、更美,憑香菱這樣的人品,憑曹雪芹對她的同情态度,不能讓她不會寫詩,所以寶玉的觀點也就是作者的觀點。而香菱自幼被拐,幼年罹禍,命運乖蹇,緻為側室。十幾歲時被呆霸王薛蟠強買為妾;後來正妻夏金桂一來,她的命運就更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緻死了。

  香菱孤苦無依的身世、淪為妾侍的身份,在大觀園學詩的這段時光,恐怕是她一生中難得的幸福時光了。所以她感到由衷的快樂,由衷的幸福。所以她廢寝忘食、如饑似渴、如醉如癡!無情的命運非但沒有讓她沉淪麻木,反而使她對精神的追求益發執着,可謂癡心不改。當這樣一個女子被賦予詩歌性靈般的光輝時,她的形象在紅樓大舞台上便熠熠生輝了!

  小結:可憐的香菱

  ▲一路讀來,現在你感受到香菱是怎樣的一個女子呢?聰明、悟性好,好學,刻苦鑽研,锲而不舍,善良,可愛,再讀詩,悲命運

  ▲再讀香菱寫的第三首詩,也就是我們共認的最成功的一首,說說你還從中讀出了什麼?(全班有感情地齊讀)

  作者在詠月中傾注了真情,她仿佛對月低吟,顧影自憐,把自己沉痛的遭遇融入寒月之中,結句的感喟本是自己的心聲,卻推給處境同樣寂寞的嫦娥,曲折含蓄。

  總結:從詩歌中我們讀出了香菱的思念、盼團圓,她可能想和自己的親生父母團聚,但從種種意象表明,她更有可能她已經開始思念遠在他鄉的丈夫了。

  ▲從詩歌當中我們了解到了香菱很熱愛她的丈夫,很盼望和丈夫的團聚,事實上,薛蟠值得香菱如此為他牽腸挂肚嗎?

  不值得。薛蟠:薛蟠,表字文龍,外号“呆霸王”,薛姨媽的兒子。因幼年喪父,寡母又縱容溺愛,終日唯有鬥雞走馬,遊山玩水而已。雖上過學,不過略識幾個字,雖是皇商,卻全然不知經紀世事。他驕橫跋扈,倚财仗勢,強買英蓮〈即英蓮〉為妾,喝令手下豪奴打死馮淵;他荒淫無恥。在一次去南邊置貨時,途經一小酒店喝酒,因堂倌換酒遲了些,就一時性起,拿起酒碗照他打去,一下子就把堂倌打死了。這次薛蟠被判了死罪,後因賈、薛兩家托人和賄賂,又被放出。此乃粗鄙無恥無情無義之人。

  而當這樣一個女子終究難逃其悲劇宿命,香魂返歸故鄉之時,作為讀者,我們怎能不為之扼腕、歎息,怎能不掬一把清淚?

  有人說,紅樓夢是女子的悲歌,亦是女子的贊歌,文中塑造了百餘位女子形象,她們或巧笑倩兮,或眉目盼兮,或袅娜風流,或娴雅貞烈,她們就那樣一個個走進讀者的心中,卻又是那樣的一個個令人心碎地去了,直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幹淨!”

  香菱是可悲的,悲其出身仕宦,卻年幼無依,淪落紅塵,緻為呆霸王薛蟠這等人的妾室,飽受淩辱,最終香消玉殒之命運;

  小結:可悲的香菱

  ▲香菱苦志學詩不僅使她成為紅樓夢中會作詩的丫鬟,被大觀園中衆人所喜愛、佩服,而且連我們今人也不禁喜歡上這位玲珑剔透、冰雪聰明的女子,可是這樣一位受人歡迎的人,結局卻如此悲慘,令我們不得不懷疑曹雪芹的用心,他塑造香菱這一形象,想要傳達怎樣的感情呢?

  作者以飽蘸深情的筆,讴歌了香菱這個精華靈秀所鐘的薄命女子。香菱這樣的人竟然和薛蟠生活在一起!而且受他的淩辱作踐。那薛蟠隻會胡扯“女兒愁,洞房裡撺出了大馬猴”之類,是極端粗陋鄙俗之人。香菱的境遇又那麼值得同情惋惜!封建社會如此扼殺人才!不公平到這等地步!這正是需要讀者明白的道理,也正是作者美學觀點之體現。

  香菱是可贊的,贊其娟娟之影,孤寒之魄,面對多舛的命運,恒守清新純淨的本質,癡心不悔地追求精神世界的豐盈,終究“精華難掩”,完成了一個詩性女兒對詩性理想的癡心追求!

  ▲因而,有人說,“《紅樓夢》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贊歌”。請說說還有哪些女子的遭遇也折射出這句話的含義?還記得這堂課開始了時候,賈寶玉在太虛幻境中所喝到的茶是“千紅一窟”茶,飲到的酒是“萬豔同杯”酒,聯系到曹學芹在整部小說中所采用的諧音的手法,那就是”千紅一哭,萬豔同悲”。

  我們可以看出《紅樓夢》中,不是某一個女性在某一個問題上的悲劇,而是那個社會裡女性的普遍悲劇,隻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才貌兩全者如黛玉,德才兼備者如寶钗,闊達豪放者如湘雲,柔弱和順者如迎春,聰慧果敢者如探春,膽大潑辣者如熙鳳,美麗率真者如晴雯,謙和忍讓者如襲人,軟弱糊塗者如尤二姐,性情剛烈者如龍三姐,遠離紅塵者如妙玉……等等,她們的人生無一不是以悲劇收場。而且她們身受痛楚而不自知,這又是怎樣的悲哀呀!

  《紅樓夢》塑造了一個悲劇群像,最能體現《紅樓夢》悲劇典型意義的是“金陵十二钗”,她們幾乎無一能逃脫紅消香斷,花殘春落的結局,作者統統把她們歸結到“薄命司”中,聽憑她們的眼淚由秋流到冬、由春流到夏。她們帶着一切美好的追求、美好的情感、青春陽光的生命,前赴後繼地奔向“薄命司”,完成了“千紅一窟”“萬豔同杯”的宿命。

  ▲結束語:在這堂課就要結束之際讓我們在《紅樓夢》的序曲中一起來朗讀這樣一首詩歌:

  憶紅樓,怨夢裡紅樓若夢;

  思紅顔,歎煙中紅顔如煙。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隻見得滿目殘紅,隻聽得悲歌如泣!

  歌畢,劇終。

  夢一場,怎一個愁字了得!

  ▲布置作業

  由語文學習領域拓展到一切領域,你還可以得到哪些啟示和收獲?以“香菱學詩的啟示”為副标題,寫一随筆。

  香菱學詩的說課稿 8

  教學目标:

  1.細品黛玉指點香菱學詩門徑、香菱談讀詩體會和香菱苦心寫詩的經過,從中得到閱讀和寫作的啟發;

  2.體會文章有關香菱學詩的神态和細節描寫的傳神之處;

  3.分析香菱這一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悲劇氣韻;

  4.走進《紅樓夢》,推介小說經典片段,借助絡,浏覽紅樓夢相關站。

  教學重點:

  1.品味詩學傳薪,把握寫作津梁;2.把握神态、細節描寫。

  教學方法:

  1.反複品讀課文,至少精讀三到四遍,以寫作角度為突破口,把握全

  2.借助絡,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大多數初讀者都會被它的博大精深、紛繁複雜、深奧難懂所吓倒,常常是肅然起敬,望而生畏。沒有進人紅樓,就永遠不知它的真正偉大。

  2.走進主人公——香菱。

  二、探究以下問題:

  ①香菱有着怎樣的身世和處境?

  明确:香菱是一個從官宦小姐淪為奴婢的悲劇人物。她有着不幸的命運:從小遭受災難,被拐賣,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裡,終于淪為侍妾,受盡淩辱和折磨。薛蟠遭打外出後,香菱住進了大觀園,有機會接觸大觀園内這許多富于才情的少女們,特别是像林黛玉這樣的才女,萌發了強烈的精神追求,本文就是從香菱刻苦學詩寫起的。

  ②結合作品内容讨論:香菱是一個怎樣的人?從哪裡可以看出來?找出文中有關香菱學詩的神态和細節描寫,加以分析。

  明确:精華靈秀,悟性極強。學詩時“挖心搜膽,耳不旁聽,目不别視”,已到了“呆”“瘋”“魔”的程度。原來香菱是一個極富文學氣質的人,她早就想學詩了,但苦于沒有機會,隻好自己弄本舊詩,偷空看兩首。進人大觀園後,深藏在内心的精神饑渴一下子勃發起來,進園的當晚就來找黛玉,希望向黛玉學詩。黛玉熱情指導,列舉名作讓香菱閱讀。香菱拿了詩回來“諸事不顧,隻向燈下一首一首地讀起來。寶钗連催他數次睡覺,他也不睡。寶钗見他這般苦心,隻得随他去了”。在黛玉的誘導下,香菱的視野不斷擴大,當她進人創作沖動狀态時,形象光彩奪目:“連房也不人,隻在池邊樹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摳土,來往的人都詫異”;寫第三稿時“挖心搜膽,耳不旁聽,目不别視”,甚至夢中喊出:“可是有了,難道這一首還不好?”對這個一心撲在詩歌創作中的人物,作者準确地描繪出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變化。精神食糧的大量攝人,使香菱的内心充實豐富起來,她悟出了一些道理。香菱的藝術感受力很高,她一讀詩,眼前就能出現詩歌中那動人的形象。

  ③通過塑造香菱這一形象,作者寄予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确:在本文中,作者以飽蘸深情的筆墨,漚歌了香菱這個為精華靈秀所鐘愛的薄命女子。香菱這樣的人竟然和薛蟠生活在一起!而且受他的淩辱作踐。那薛蟠隻會胡扯“女兒愁,洞房裡撺出了大馬猴”之類,是極端粗陋鄙俗之人。香菱的境遇是值得同情和惋惜的。封建社會男女是如此的不平等!

  ④有人說“《紅樓夢》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贊歌”,試作分析。

  明确:《紅樓夢》在描寫人物時,女性無疑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有人評價說“《紅樓夢》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贊歌”。曹雪芹以其精細的雕塑力,創造出許多個性鮮明、優美動人的女性形象。他不僅對袅娜風流的林黛玉,對有着炭火一般熱情而被生生撲滅了的晴雯,而且對那個不惜用生命來證明自己清白的尤三姐都充滿了強烈的同情和贊美。和封建社會蔑視女子、虐待女子的`腐朽思想相反,曹雪芹提出了尊重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的新思想,并且歌頌了女子的多才多藝,贊揚了女子反迫害反虐待的鬥争精神。他曾這樣寫到:“凡山川日月之精秀,隻鐘于女子,須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把女子提高到比男子更高的地位。推崇女子,鄙棄男子,這就把幾千年來“男尊女卑”的地位颠倒過來,這樣的思想認識對封建統治階級宣揚的“男尊女卑”“夫為妻綱”的倫理綱常是一個猛烈的沖擊,充分體現出曹雪芹反對封建禮教的超人勇氣和遠見卓識。

  第二課時

  一、要求學生默讀課文一至兩遍,整體感知課文。

  香菱學詩黛玉教詩

  香菱求教理論講解

  香菱談詩欣賞指導

  香菱做詩創作扶持

  二、要求學生耐心再讀課文一至兩遍,歸納作品的主要内容。

  1.在文中畫出黛玉精要概括律詩要點的句子——講究基本格律、詞句新奇為上、立意要緊,意趣要真、新、深。

  2.用自己的話進行概括,完成填空:是形式,是表象,隻有才是精髓。(律詩、詞句、立意)

  3.歸納概括黛玉指導香菱從事學詩實踐活動的要點。多讀,“讀詩百遍,其義自見”;讀名家,精讀詩禅、詩仙、詩聖的作品,打好“底子”;要大膽創作,要敢于想像。從以上歸納中,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自己的理解和獨特體驗。

  三、從文章中,我們不僅可以得到詩歌欣賞和創作的相關知識,還可以拓展到語文學習的其他領域,閱讀下面兩個片段,說說你得到哪些啟示。

  香菱學詩的說課稿 9

  一、憶一憶:

  1、在《紅樓夢》裡,大觀園成立了一個詩社,詩社是誰倡議成立的在大觀園的什麼地方成立的詩社的名字叫什麼他們第一次詩賽在大觀園的什麼地方舉行的詩賽的題目是什麼誰取得了第一名。

  2、大觀園成立的這個詩社有幾名成員,分别是誰?

  參考答案:

  1、秋爽齋偶結海棠社蘅蕪院夜拟菊花題(37回)林潇湘魁奪菊花詩薛衡蕪諷和螃蟹詠(38回)

  2、海棠社成員名單:

  稻香老農(李纨)、蕉下客(探春)、潇湘妃子(黛玉)、蘅蕪君(寶钗)、怡紅公子(寶玉)、菱洲(迎春)、藕榭(惜春)[7人]

  二、說一說:

  1、黛玉給香菱講了哪些詩詞知識

  2、香菱原先懂得哪些詩詞理論香菱聽了黛玉的講解後,又悟得了哪一點

  3、聽了香菱的感悟後,黛玉又給她進一步講解了哪些知識4、黛玉認為學詩就應從哪裡做起三、品一品:“香、黛論詩”

  1、黛玉認為讀詩之人怎樣做才能長進v“講究讨論,方能長進。”(黛玉名言)

  2、香菱認為好詩的好處在哪裡

  “詩的好處,有口裡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有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香菱名言)

  3、香菱是怎樣鑒賞品味這些詩句的v“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v“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v“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

  四、議一議:

  1、齊讀香菱做的`第一首詩。你認為好不好,為什麼

  2、女生齊讀香菱做的第二首詩。大家認為怎樣樣,為什麼3、在看看香菱做的第三首詩,完成下列各題。《吟月》之三閱讀題

  1、這首詩的真正作者應是曹雪芹,他名(),字(),号(),又号()、()。

  2、據說《紅樓夢》“批閱十載,_____”,其開頭有一首詩:“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_______,_______。”

  3、這首詩的颔聯用了什麼手法尾聯用了什麼手法4、《紅樓夢》裡當時在場看到這首詩的人都說這首詩“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你認為這首詩好在什麼地方?

  參考答案

  新巧:除首聯外,句句都似非寫月,但句句與月有關。用詞典雅含蓄。對仗工整。

  有意趣:立意新穎别緻,言淺意深,精妙。情景交融。詩意曲折,連綿深遠,緊扣詠月詩題。

  最大的特點:切合自己的身世,借月詠懷,流露了自己的真實感情(才華雖難埋沒,但一生孤苦、幽怨、寂寞、可悲可歎!)。

  五、思一思:

  曹雪芹為什麼要寫“香菱學詩”這個片段

  ★引導:

  1、回顧紅樓裡香菱的故事。

  2、香菱判詞:

  根并荷花一徑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緻使香魂返故鄉。

  3、脂硯齋精辟的分析:

  “細想香菱之為人也,根基不讓迎探,容貌不讓鳳秦,端雅不讓纨钗,風流不讓湘黛,賢惠不讓襲平,所惜者幼年罹禍,命運乖蹇,緻為側室。且曾讀書,不能與林湘輩并馳于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豈可不入園哉。故欲令入園,終無可入之隙,籌劃再四,欲令入園必呆兄遠行後方可。”

  ★明确:曹雪芹寫香菱學詩的目的↓↓

  在《紅樓夢》所描繪的諸位女子當中,香菱位居《金陵十二钗副冊》首位,可見是相當重要的人物。

  作者寫她學詩,也是為了擡高她的身份,增加讀者對她的好感。

  當她被無情的命運折磨緻死時,就使她的杯具性更為強烈了。

  六、布置作業:

  1、課外閱讀《紅樓夢》的有關章節,淺析黛玉性格的複雜性。

  2、香菱與寶钗是姑嫂關系,同住一室,香菱為什麼不跟寶钗學詩

  3、寫一讀後感:香菱學詩的啟示。

  香菱學詩的說課稿 10

  教學目标:

  1.通過學習本文,初步了解《紅樓夢》的藝術成就,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

  2.讨論分析人物形象,學習小說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進一步明确鑒賞人物的方法。

  3.學習香菱苦志學詩的勤奮與堅韌的精神

  教學重點:

  分析人物形象,明确小說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分析香菱學詩成功的原因

  教法學法設計:這是一自讀課文,内容淺近,人物形象鮮明,因此本文以自學為主,讓學生在充分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通過課堂合作交流來分析人物鮮明的個性,欣賞作品塑造人物的高超的方法。進一步明确鑒賞人物的方法。

  教學時數:

  一課時

  自學指要:

  1、收集有關曹雪芹資料。了解《紅樓夢》梗概。

  2、閱讀《紅樓夢》中有關香菱的章回,全面了解香菱的身世遭遇。

  3、觀看錄像《香菱學詩》

  3、認真閱讀《香菱學詩》,理清情節,把握主題。

  4、分析人物形象,寫閱讀筆記。

  教學步驟:

  一、考一考,導入課文

  1、被譽為我國“古代小說頂峰之作”的一部小說是

  2、請說出小說中的一個人物,并說出一個與之相關的情節。

  人物:

  情節:

  3、(出示香菱圖片)還記得她是誰嗎?昨天我們看的是錄像,是視覺的藝術,今天我們來欣賞文字的藝術。

  二、理一理,故事情節

  問:概述香菱學詩的過程。

  拜師——讀詩——論詩——寫詩學生說出其他答案,隻要合理即予肯定。

  三、賞一賞,人物形象

  理清了小說的情節,我們說人物。人物是小說的重點,是作者傳達心聲的必需,關注人物,我們就會與作者貼得更近。今天這節課,就是一節文學欣賞課,要賞的便是這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1、請拿出你的閱讀筆記,說說你眼中的香菱。

  學生交流:香菱聰明、悟性好,好學,刻苦鑽研,锲而不舍,執着、可愛等等(此處把學生說的闆書于黑闆上,說得合理即鼓勵)。

  2、在學生分析人物的同時,教師适當引導學生明晰:作者運用了什麼描寫手法?這些描寫對刻畫人物有何作用?

  3、議一議,問題探究(小組讨論)

  香菱學詩成功的原因是什麼?(香菱的.刻苦、黛玉的指導、大觀園的環境)

  從香菱的學詩經曆中,你有何所獲?你覺得該怎樣對待語文學習呢?

  4、這樣一個精華靈秀,可愛可敬的女子,在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卻看到暗示她的一生的判詞是“根并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緻使香魂返故鄉。”香菱其實是《紅樓夢》中出場最早的一個悲劇人物。判詞中說其“平生遭際實堪傷”。你能說說香菱的“平生遭際”嗎?

  5、請你總結一下,你在分析人物形象是用了什麼方法?

  四、小結

  《紅樓夢》是一部奇書,毛澤東稱之為中國“第五大發明”,當代作家王蒙說:“《紅樓夢》幫助你體驗人生。讀一部《紅樓夢》,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何不讀讀《紅樓夢》豐富我們的人生,延長我們的“壽命”?

  五、布置作業

  1、讀過《紅樓夢》的人都說,林黛玉是羸弱多病、多愁善感、孤傲尖刻的。書中也說她“孤高自許、目下無塵”,可我們的課文中并沒見到這樣的黛玉,你覺得文中的黛玉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請按照課堂上的分析方法,寫一《香菱學詩中黛玉性格分析》于作文練習本上。

  2、《紅樓夢》中人物衆多,各個栩栩如生。學習這課文後,希望大家有興趣,也能鑽進去,瞧瞧更精彩的内容。

  香菱學詩的說課稿 11

  知識目标

  了解曹雪芹和《紅樓夢》等文學常識。

  能力目标

  分析人物形象,掌握小說塑造人物的方法。(重點)

  情感目标

  學習香菱虛心好學、刻苦勤勉的求學精神

  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導入一一場悲金悼玉的《紅樓夢》,引得四百餘位癡男怨女紛紛登場,又都黯然離去。香菱——列副冊首位的女子,是這幕人生大戲中公認出場最早、最孤苦無依、最薄命的一個。在第四十八回,曹雪芹通過寫她“學詩”這一情節,給予這個女子一種怎樣的诠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香菱學詩》,細細地品讀吧。

  導入二有人說:“平生不讀《紅樓夢》,滿腹詩書亦枉然。”可見《紅樓夢》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為什麼這部書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我們且以其中的一個片斷來分析,這就是《香菱學詩》。

  自我研學生成新知

  1、《紅樓夢》簡介: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頂峰之作。它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要線索,描寫了以賈家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興衰史,反映了封建社會晚期的廣闊的社會現實。有“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之稱。

  2、作者簡介:

  曹雪芹(1715-1763),名霑,号雪芹,是我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

  《紅樓夢》是他“披閱十載,增删五次”的産物,“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可惜,在他生前,全書沒有完稿。今傳《紅樓夢》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絕大部分出于他的手筆,後40回則為高鹗所續。80回以後他已寫出一部分初稿,但由于種種原因沒有流傳下來。

  3、字詞積累:(注意字形并給加點字注音)

  仄聲(zè)庾信(yǔ)胡謅(zhōu)蘅蕪苑(hénɡ)(wú)(yuàn)

  三昧(mèi)暧暧(ài)請柬(jiǎn)颦(pín)

  嘟哝(nonɡ)姊妹(zǐ)怔怔(zhènɡ)暖香塢(wù)

  畫缯(zēnɡ)鳏鳏(ɡuān)阮(ruǎn)鮑(bào)

  4、詞語解釋:

  造化:福氣;運氣。

  膩煩:因次數過多或時間過長而感到厭倦。

  揣摩:反複思考推求。

  謅:編造言詞。

  鳏鳏:形容憂愁失眠的樣子。

  穿鑿:非常牽強的解釋,把沒有某種意思的`說成有某種意思。

  地靈人傑:山川靈秀,人物傑出。

  自暴自棄:自己甘心落後,不求上進。

  起承轉合:舊時寫文章常用的行文順序。

  5、整體感知:

  (1)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說詳細叙述了黛玉為香菱指點學詩迷津,香菱談讀詩體會及苦心寫詩的經過。

  (2)概述香菱學詩的三個過程。

  拜師:拜黛玉為師,黛玉指導她讀詩。

  論詩:香菱讀詩後,與衆人談讀詩體會。

  寫詩:香菱在黛玉的指導下,苦心作詩。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理解内容,分析人物

  1、本文題為“香菱學詩”,香菱是怎樣學詩的?通讀全文,根據你的理解,把“香菱________學詩”補充完整,并結合課文相關内容,談談你的發現和見解。

  示例:香菱癡心學詩。

  如:“香菱因笑道:‘我這一進來了,也得了空兒,好歹教給我作詩,就是我的造化了!’”香菱先是向寶钗求師,被委婉拒絕後,又熱切地向黛玉求師,

【香菱學詩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香菱學詩》06-17

香菱學詩教案09-14

香菱學詩教學設計06-04

《香菱學詩》的教學設計06-26

《香菱學詩》教學設計07-02

語文教案:香菱學詩02-15

香菱學詩優秀教案優秀02-13

關于《香菱學詩》的教學設計06-26

課文《香菱學詩》教學設計06-26

人教版《香菱學詩》教學設計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