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說課稿

時間:2024-01-06 21:55:03 飛宇 地理說課稿 我要投稿

初一地理說課稿(精選17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一地理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一地理說課稿(精選17篇)

  初一地理說課稿 1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海陸的變遷》,我将從以下七個方面來展開說課:一說教材分析,二說學情分析,三說教學目标,四說教法學法,五說教學過程,六說闆書設計,七說作業設計。

  一、說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海陸變遷”一課是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承接第一節對地球面貌認識的進一步深化。讓學生明白地球表面是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今天海陸的分布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隻是地球發展史中的一幕。

  (二)教材内容

  本節教材包括地表形态變化、大陸漂移假說、闆塊構造學說、火山與地震四部分内容。教材首先運用實例揭示地形的滄桑變化,指出地球表面處于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之中。接着利用大陸漂移的過程、六大闆塊示意圖及世界火山與地震分布圖形象生動地演繹地球的變化。

  二、學情分析

  學生剛剛學習了“大洲和大洋”,知道了七大洲四大洋分布概況和世界主要的山脈分布,為本節課的學習提供了必備的知識基礎。初一學生根據其年齡、心理特點和已有知識水平,要順利完成本節課的學習目标,仍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更應該注意方法的運用。

  三、說教學目标

  (一)知識與能力

  (1)、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陸的變遷,掌握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

  (2)、了解大陸漂移學說和闆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

  (3)、說出世界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闆塊運動的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分析教材的示意圖,培養學生讀圖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運用闆塊運動理論解釋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發布。

  (三)情感态度價值觀

  通過大陸漂移---闆塊構造學說的發展變化,進行科學史教育及科學興趣、科學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養。着重培養學生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探究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依據新課标要求和初一學生特點,确定本節課的:

  重點:闆塊構造學說的基本内容,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規律。

  難點:大陸漂移,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與闆塊運動的關系。

  四、教法學法

  “教無定法”,應“以學定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是新課标“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以此為出發點,本節課根據我确定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以及學生年齡特征,我選擇以下的'教法學法:

  教法:故事導入情景教學法,讀圖分析法,模拟演示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學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交流展示法。

  五、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講故事辨别真僞,從而引出課題《海陸的變遷》

  (二)新知探究

  出示三組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海陸的變化,并根據所出示的三組圖片歸納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海平面的升降和人類的活動,并強調人類的活動對地貌的改變非常微小。

  承轉:海陸在變遷曾經有人發現了嗎?他是怎樣發現的呢?設疑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出魏格納生病時的偶然發現。他發現南美洲和非洲輪廓非常吻合,魏格納受到啟發提出大陸漂移假說。接着我再播放課件點擊大陸漂移的動态過程,讓學生觀察:

  1、兩億年前的地球有幾塊大陸?

  2、6500萬年前這塊大陸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3、現在地球的海陸輪廓如何?

  4、大西洋是怎樣形成的?太平洋的變化趨勢如何?學生通過上述活動,了解大陸漂移假說的基本内容。

  正确的論斷需要科學的依據來支持。有哪些證據能證明該假說成立?教師利用道具模拟演示,引導學生得出三個有力的證據——輪廓相似、有相似的古底層、有相同的陸地生物,證明大陸漂移說是成立的。引導學生認知魏格納在科學探索之路,并學習他的毅力和勇氣,滲透情感目标。

  承轉:許多地理科學研究結果表明大陸确實在漂移。大陸為什麼會漂移?引導學生思考,引出闆塊構造學說。

  這部分内容我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我首先指導學生分組活動,自學教材“闆塊的運動”框題,歸納總結闆塊學說的基本理論。然後讓學生拿出課前備好的世界海陸分布圖和描好的六大闆塊輪廓圖,組織學生進行六大闆塊的剪圖拼圖遊戲活動,讓學生在描、剪、拼的動手動腦的實際操作中掌握六大闆塊的名稱及分布。最後問各小組:在“六大闆塊和世界火山地震圖”上你們發現了什麼現象?學生看圖交流,明确火山地震的分布與闆塊運動的關系。第二步不僅火山地震的分布與闆塊構造有關,世界上許多地理現象的形成也和闆塊運動有關。指導學生讀課本圖“紅海東非大裂谷分布圖”“地中海、阿爾卑斯山和喜馬拉雅山分布圖”,并讓學生代表利用道具演示(闆塊相對運動拱起成山,相背運動分裂成海),引導其他學生觀察并思考:

  1、紅海的面積為什麼在不斷擴大?紅海是怎樣形成的?

  2、地中海、阿爾卑斯山和喜馬拉雅山的分布有什麼特點?喜馬拉雅山是怎樣形成的?

  3、闆塊發生張裂拉伸地表會産生什麼現象?闆塊碰撞擠壓地表會發生什麼變化?最後讓學生總結概括闆塊運動産生的地理現象。

  通過多媒體課件把滄海桑田的漫長曆程瞬間演示,将地表事物的靜态分布和動态形成同時呈現,直觀形象的幫助學生理解闆塊運動如何引起海陸變遷。

  (三)拓展延伸

  地震是怎樣産生的,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談一談地震帶來的災難及怎樣逃生,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四)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我是這樣這樣安排的:

  地球上海陸輪廓的形成和分布都是闆塊運動的結果,同學們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我在學生交流學習成果的基礎上,指出本節學習的主要内容:運用實例說明海陸變遷,知道闆塊學說的主要理論。

  (五)鞏固練習(随學随練,加強學生的記憶效果,提高課堂效率)

  六、闆書設計

  闆書設計是條框式,簡單明了,條理清楚,教師邊講解邊闆書便于學生鞏固掌握。

  七、作業設計

  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和基礎的不同,我設計了必做題和選做題。選做題針對學有餘力并對地理感興趣的學生。

  初一地理說課稿 2

  各位評委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我今天要說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二節地球的公轉。我認為說課應該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圍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四個環節進行。首先,我對本節教材做以下的分析:

  地球的運動包括兩方面内容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地球的公轉是地球自轉的延伸,也為以後深入學習地球的運動奠定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教材圍繞“地球公轉的定義、方向、周期、特點及意義”這一主線而展開,圖文并茂,體現了新課程标準中"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因此本節課是教材的重點。

  根據新課程标準的要求和學生的知識基礎及認知能力我确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标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知識技能目标:掌握地球公轉運動的方向、周期和特點,知道四季的形成和五帶劃分是由于地球公轉而産生的,了解地球上的五帶的劃分的依據。

  二是過程方法目标:通過教學能使學生能夠通過讀圖說出四季的劃分的依據和五個熱量帶的名稱範圍。

  三是情感态度與價值觀目标:通過觀察地球的運動,說明物質是運動的,物質的運動是有規律的。并通過學習使學生養成科學的學習态度,初步樹立正确的科學宇宙觀。

  依據新課程标準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節課的重點内容:四季形成和五帶劃分。

  本節教材難點内容是四季形成和五帶劃分原因,我确定這個難點的依據一是四季形成和五帶劃分與地軸傾斜和地球位置有關,十分抽象,本身就是很複雜的問題。二是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還比較差,對此不容易理解。

  重點和難點已經确定,怎樣處理教材就水到渠成了。本節課詳講的内容是四季形成和五帶的劃分。

  那麼,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标呢?那就要采用适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法的`選擇要根據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和以學為法的原則,這是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

  在本節課教學活動中,我采用講練結合的啟發引導式教學方法和結合多媒體動畫演示法。

  我采用這種教法的依據有三:

  一是現代教學研究證實真正的理解是學習者對知識的主動再構建。知識再構建依靠提出問題,引導推測,鼓勵大膽猜測與想象,解決問題,主動建構知識體系。

  二是根據“二期課改”精神,教師轉變課堂角色,由知識的傳播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合作者與促進者。

  三是把抽象的地理事物通過直觀的動畫表現出來,變難為易,學生更容易理解。

  在教學手段上,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多媒體信息如文字、圖像、聲音等有機集成并顯示在屏幕上,以強化教學的直觀性,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提高教學課堂效率。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教是手段,學是中心,會學才是目的。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授之于漁”,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實現新課程理念終生學習的目标。基于以上考慮,本節課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滲透學法:

  首先,在生理上,青少年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表現自己,抓住這一生理特點,創造多種機會和條件,讓學生參與進來,提出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這樣可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掌握比較、分析綜合,歸納總結等科學的學習方法。

  其次,有效利用互聯網和圖書館知識量豐富、資源共享這些優點,我鼓勵學生從互聯網和圖書館中獲取知識,向學生介紹一些網站,搜索引擎和關鍵詞,教給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方法。

  本節課教學總的思路是以知識結構為線索,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師生問答,把教師的認知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整個教學過程我将圍繞“地球公轉的方向、周期、特點及意義”這一主線來組織教學,通過構建三大問題情景,兩次合作讨論而完成。

  本節課在導入過程中,首先複習地球的自轉的方向、周期、特點及意義,那地球公轉是什麼樣的情況呢?這節課我們也從這四個方面來學習。我采用這種導入法的依據是地球自轉和公轉在教材結構上有相似之處,複習地球自轉既鞏固上一節課的内容,又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本節内容。

  本節教材第一部分内容是地球公轉的定義、方向和周期,我将結合多媒體課件進行講解,通過觀察動畫,讓學生回答下列問題:

  (1)、什麼是地球的公轉?地球繞着太陽的運動叫做地球的公轉。

  (2)、地球公轉的方向是如何的?(西向東繞太陽轉公轉方向和自轉方向相同)地球自轉和公轉同樣自西向東運轉,有哪些不同呢?(自轉——以地軸為中心,公轉——以太陽為中心,自轉、公轉同時進行。)

  (3)、地球是正着身子還是斜着身子圍繞太陽轉的?

  (4)、什麼是地球的公轉周期呢?地球的公轉周期是多少呢?這個問題讓學生看課本回答。這樣處理條理清晰,知識點明确,有利于培養學生觀察地理現象獲取信息的能力。

  地球運動是自轉運動和公轉運動兩者同時進行,自轉運動産生了晝夜交替,那公轉運動産生了什麼地理意義呢?引出地球公轉的意義,首先是四季的形成,學習四季的形成要先知道南北回歸線,這個問題我讓學生觀察動畫以問題的形式解決。

  通過觀察動畫,引導學生找出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上移動的範圍。進而得出結論:一年中,太陽直射點總是在北緯23.5度和南緯23.5度之間來回移動,南北緯23.5度稱為南北回歸線。引出南北回歸線的概念,為學習四季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四季的形成這一部分内容,我采用結合圖片,講解春季的形成,然後啟發引導學生總結夏季、秋季和冬季的形成,使學生不但學會還要會學。

  3月21日前後,太陽光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晝夜長度相等,這一天稱為春分日,春分日前後的3、4、5三個月是北半球的春季,春季北半球獲得的太陽光熱适中,氣溫溫和。

  那什麼時候是夏至日呢?夏季包括哪幾個月呢?光熱狀況如何呢?讓學生看課本并結合現實生活回答。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這個難點解決後,我設計了一個表格對這部分内容進行總結,以強化學生的記憶效果。

  接下來是五帶的劃分。五帶的分界線是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南北回歸線這個知識點學生已經知道,要想學習五帶還要先讓讓學生知道南北極圈。這個問題我先讓學生看圖,我再結合圖表進行講解。

  夏至日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北極圈及以内地區出現極晝;冬至日北半球夜最長,晝最短,北極圈及以内地區出現極夜。南北緯66.5度是出現極晝極夜的界限,所以稱為極圈。北緯66.5度緯線稱為北極圈。南緯66.5度緯線稱為南極圈。這樣也就突出了地理學科的特點既從地圖中獲取知識,在地圖中消化理解知識。

  這樣五個熱量帶的分界線知道了,解決五帶的劃分就容易了,南北回歸線之間為熱帶,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之間為溫帶,南北極圈和南北極點之間為南北寒帶。

  那五個自然帶各有什麼天文特征和氣候特征呢?這個問題我同樣是結合一個圖形并以問答的形式解決。首先在熱帶地區有太陽的照射狀況和氣候的特征是怎樣的呢?這個難點我同樣設計了一個表格幫助學生歸納總結理解記憶。

  為了鞏固本部分内容我設計了一個練習題:

  結合現實生活回答下列問題:

  (1)一年之中,南陽每天中午太陽都升得一樣高嗎?什麼季節升得高一些?什麼季節比較低?

  (2)一年之中,南陽每天白晝的時間一樣長嗎什麼季節較長什麼季節較短。

  本節課,我設計了兩類練習題,一是填空題,考查學生的記憶能力和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二是綜合題,考查學生讀圖、用圖、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這兩類練習題,起到了鞏固本節内容,考查學生掌握情況,反饋教學效果的功能。這些練習題确定的原則是:遵守教學大綱,突出思想性、基礎性和教學重點、難點;訓練量适中。

  對于課後總結這一環節,我的理解是,他不應該僅僅為知識的簡單羅列,而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所以我設計了以下三個問題: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

  1、你學到了什麼?

  2、你的體驗是什麼?

  3、你掌握了什麼?

  其總的設計意圖是回顧知識,強化記憶。

  布置作業:查閱資料看看我國大部分地區位于哪一個溫度帶,這些溫度帶對人民的生産生活有什麼影響?上交一篇作文。

  這樣有有利于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還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有效的手段學習并積極參與、

  初一地理說課稿 3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内容是魯教版初一下冊地理第七章第一節《日本》,下面我就從說教材、說重難點、說學情、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和說反思這六個環節來對本節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1)、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第一節内容《日本》,是在第六章《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之後學習的第一個亞洲國家,也是學生第一次學習國家地理,從教材編排的位置和順序來看本節内容十分重要;之後将要學習印度、俄羅斯等中國的鄰國,那麼這節課如何學習?采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方法有怎樣的效果?看起來就非常重要了!這節課的學習方法将會為後邊國家地理的學習起到重要的指導和示範作用!

  (2)、說教學目标

  依據教學大綱和教學特點,我确立了以下教學目标:

  知識與能力目标

  ① 明确日本的地理位置、領土的構成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② 了解日本的自然環境特征。

  ③ 掌握地震火山發生的原因和了解防震方面的知識。

  過程與方法目标

  ① 學生通過自制日本輪廓圖熟練掌握相關知識。

  ② 學生之間相互讨論讀圖分析、合作探究得出問題結果。

  情感态度價值觀

  ① 教給學生學習地理的方法。

  ② 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③ 培養學生的防震意識,使他們懂得如何進行自我保護。

  二、說教學重難點

  依據以上教材和三維目标分析,我确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

  ① 日本的地理位置、領土的構成和主要城市。

  ② 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教學難點:

  ① 确定一個國家或地區地理位置的方法。

  ② 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三、說學情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七年級學生,從學生自身的特點來看:七年級學生剛剛升入初中,對初中生活比較好奇,往往出現想要表現自己卻又害怕表現自己的現象,一般來說,他們對問題的思考比較表面,比較膚淺,對問題的也不能夠深入研究,在思想上不是很成熟。從學生知識的儲備來看:通過上一學期地理課的學習,學生有了一定的讀圖、析圖、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而且我們剛剛學習了《亞洲》,為本節課我國鄰國《日本》的學習做好了鋪墊,所以隻要在教師的正确引導下學生完全有能力通過相互合作較好掌握本節内容。

  四、說教法和說學法

  針對具體的學情,依據新課标的理念,我确定了具體的教學方法:讀圖導學法是學習地理的基本方法,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小組之間帶着問題去認真讀圖——讀出圖中都有哪些信息。比如看圖例,什麼顔色的海拔是多少?看經緯度,這個國家的範圍是多少?學會析圖——找出規律,分析特點。比如海拔中不同的顔色變化有什麼的規律?這樣的規律将會有什麼樣的特點?從地圖中獲取需要本節課所需要的地理信息——提煉本節課都需要的信息。如何将這些信息進行整合?如何将這些信息進行總結?等等。小組之間通過合作探究,可以對某些問題進行分解,然後共同合作完成,也可以一塊共同完成。比如分析英國和日本同為島國,這兩個國家所跨經緯度範圍有何不同,對地理環境有何影響?那麼就可以把這個問題進行分解:每組中兩個同學研究日本的經緯度?兩個同學分析英國的經緯度?然後共同探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這樣學生之間相互讨論得出的結果學生記憶非常深刻,不僅增強他們之間的團隊的合作意識,而且培養學生的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其實學生之間的競争意識特别強,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常常出現學生想要突顯出自己組是最棒的,沒有讨論完就急急忙忙舉手回答,回答結果不是很完整或者答案可能有偏差,這時需要教師正确的引導和鼓勵性的評價,最終使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得出完整的答案。比較教學法也是地理經常用到的教學方法,通過自己熟知的某一地區的'知識來分析與此有相關其他地區的相關知識,進行比較學習,比如分析中國是不是一個多地震國家?多地震的原因是什麼?就可以借鑒學習日本多地震的原因的方法來分析。總之,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的目的是給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主宰課堂,把課堂交給學生,重視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讓學生學習“有法可依”使學生在興趣中學習,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的過程體現效率!

  五、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導課是由四名學生自導自演小品“日本國旗——太陽旗的由來”導入新課,新穎的導課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下進入課堂。

  2、小活動:“擊鼓傳話”活動

  “擊鼓傳話”,此時傳的“話”為關于學生自己知道的或課前查到的關于日本方面的小知識,學生在進入新課之前說了很多日本方面的知識,展示了自己淵博的課外知識。從對本節課的作用來看,使學生明确本節課的所要研究的對象,對本節課的内容将不會陌生,為新課講解做好鋪墊;從遠期的作用來看,根據初中生特有的好強心的特點,他們一般會特别羨慕别人淵博的課外知識,為學生課外知識的大量閱讀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3、講授新課

  ⑴日本的位置,展示《世界地圖》,通過設疑,所處環境範圍由大到小層層深入,進一步确定:

  ① 日本位于世界的哪個大洲?

  ② 日本在亞洲的什麼方位?周圍有哪些大洋?

  ③ 日本與哪些國家隔海相望?

  遞進式的問題,使學生明确日本的地理位置。同時指出另一地區,讓學生分析其所處的位置,教給學生确定一個地方或國家地理位置的方法,對知識進行拓展延伸。

  ⑵日本的領土構成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學生課前繪好《日本輪廓圖》,上課時小組合作讨論,并能熟練填寫日本的四大島和主要城市的分布,學生合作探究日本主要城市分布方位的原因,為下個知識點的學習做好鋪墊。

  ⑶日本的自然特點

  主要通過日本的《地形圖》和《氣候圖》,小組之間通過讀圖分析、合作讨論分析日本的地形和氣候特點 。以此為基礎,對上個問題日本城市分布方位的原因進行解釋,聯系其他國家城市的分布特點進行比較學習,教給學生分析城市分布的方法,對知識進行拓展延伸!

  在這一塊将兩大島日本和英國地圖進行比較,分析跨經緯度的大小,引導學生探究經緯度的範圍大小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⑷探究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出示《六大闆塊示意圖》《世界火山地震帶圖》和《富士山圖》,學生合作探究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并明确旅遊勝地富士山是活火山。把中國和日本進行比較,分析中國是不是個多地震國家?并探究其原因。并提出一般在什麼地方可能會發生地震?對知識進行拓展延伸。

  聯系“5.12”汶川大地震、玉樹地震,模拟地震中,如何自救?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4、課堂小結

  學生小結:這節課你都學到了哪些内容?

  教師總結,再次強調本節課重、難點

  六、說反思

  本節課從教材所處位置來看,是學生所接觸的第一個國家地理,地位重要;從内容來看,為後面俄羅斯、印度等國家地理的學習起到重要的指導、示範作用。所以對于本節課應如何教?教師怎樣教?學生如何學?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在本節課中,我以新課程理念為依據,重視給學生創造機會,把課堂還給學生;重視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重視知識的拓展、延伸,使學生學習“有法可依”真正體現新課标的理念。大部分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掌握知識,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樣也存在的問題,在對兩大島國英國和日本進行比較教學時,發現學生對經緯度有嚴重遺忘現象,學生合作讨論時間過長,由此可見我課前準備工作還不夠充分,應該在課前進行調查,準确評估學生的學習能力,做到有的放矢,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初一地理說課稿 4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本節課是選自七年級地理第一章第四節,本節課是在學習地圖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圖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如何在地圖上辨認地面上的高低起伏,初步具備較系統的地圖知識,為下一章各大洲地形基本特征的學習打基礎,本節也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等值線,為以後其他等值線的學習打下基礎。

  2、教學目标

  根據新課程标準,并結合初一學生的實際,本人拟定了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标。

  (1)知識與技能

  課程标準要求學生初步學會運用地圖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識别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在地形圖上識别五種主要地形的類型。對于“識别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這一标準,雖然标準中隻列出了三個地形部位,但是其它的地形部位也應作為教學的要求,否則學生将不能完整地讀懂等高線地形圖。

  (2)過程與方法

  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指點,小組合作互動等形式,進行知識的構建。

  (3)情感态度與價值觀

  課程标準要求學生初步養成健康的情感,積極地态度和正确的價值觀。這一部分内容看似理論性很強,不容易進行這方面的培養,所以本人在新課的導入和課堂的練習中注意了内容的選擇。

  3、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等高線形态的識别及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坡度陡緩的辨别。在幾種常見的地形部位中,山峰、鞍部、陡崖都是比較容易識别的,山脊和山谷的區分較難一些,本課的難點是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别山脊和山谷。

  二、學情分析

  “興趣是的老師”。初一學年的學生對地理的學習積極性很高,思維活躍,學生已經初步具有閱讀教科書的能力,并能理解一些比較淺顯的問題。初中一年級學生正處于從感性認識向理性思維的過渡時期,初一學生的年齡普遍偏小,所以思維方式中,感性思維占主導作用。

  三、說教法

  教師不隻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更是學生構建知識的幫助者、促進者。教學中,我讓學生伸出左手形象演示,把手伸開就是平面的等高線圖。握住拳頭就是立體的地形,這樣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坡、緩坡等都能一目了然。基于上述教法,需要教師準備一些教具:課件,橡皮泥,水彩,等高線示意圖,等高線模型,小刀等。

  四、說學法

  從學習過程來看,學生所用到的學習方法,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資料搜集、展示成果等。

  五、說教學程序

  1、導入

  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新課開課前,我用電影《紅河谷》裡的片段進行引入。内容是:紅河谷裡的藏族人抓到兩個勘探地形的英國人,搜查出來的就是等高線地形圖,但是他們說謊說是捉蝴蝶的,藏族人真的相信他們畫的`是一隻隻蝴蝶。收留了這兩個人在族裡,而且還和他們成為了朋友。但這幾張蝴蝶圖後來卻帶來了英國的軍隊。我相信講到這裡的時候,同學們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到課堂上,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新課。

  2、新課學習

  新授課内容分成四部分,首先學習海拔和相對高度,接着學習等高線地形圖,然後再學習分層設色地形圖,最後是學習地形剖面圖。

  學生首先自學概念,并觀察、分析地圖。為了防止學生盲目看書,我首先提出問題,對重要語句、關鍵字詞要認真領會,例如強調海拔的參照物是海平面。對于在自學中困難較大的學生,我會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接下來學習等高線地形圖,這一部分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所在,時間分配約二十五分鐘左右,可以根據各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适當調整。首先,用課件展示等高線示意圖及模型,理解概念。接着課件演示繪制過程,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通過問題: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如何判斷海拔的高低?過渡到等高線地形圖。通過課件演示等高線形态示意圖,和學生按小組制作成山頂、山脊、鞍部、山谷、陡崖地形模型,自己總結各種地形的等高線地形特點。主要是想通過感知和體會,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進而上升到理性認識。然後學生觀察等高線形态與地勢高低、坡度陡緩的關系,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觀察分析能力,學生觀察分析有困難時,教師要進行必要的指導,再結合用手來形象演示突破重點。

  形象演示:讓學生伸出左手,手背向上平扣在桌面上。用筆在手背上畫等高線,手背部關節突起的部位相當于山頂,關節凹陷的部位相當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當于山脊,手指縫相當于山谷。在指頭縫之間用粗的墨水描藍了,表示水順着山谷流下了。小指和拇指的外側相當于陡崖。把手伸開就是平面的等高線圖。握住拳頭就是立體的地形。這樣等高線形态與地勢高低,坡度陡緩的關系就可以一目了然了。演示時,師生共同參與。邊指部位,邊提問,邊回答,充分發揮學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接着展示山體模型,指認不同部位的地形。再展示一張複雜的地形圖,判讀地形。指圖要準确到位,問題要精妙,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以此來突破難點。

  接下來學習分層設色地形圖。學生參照教材的圖1.42分層設色地形圖和地形素描圖,在等高線圖之間繪出不同的顔色,目的是通過學生的感知體會,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進而上升到理性認識。然後說出圖中各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海拔,并且總結分層設色地形圖的着色有什麼規律?

  最後引出地形剖面圖。學生自己得出地形剖面圖能直觀的表示某條線上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緩的結論。然後通過學生切割地形剖面圖,觀察剖面,閱讀教科書圖1.43地形剖面圖的繪制方法,最後通過同桌合作或小組合作完成地形剖面圖的繪制。

  3、課堂小結

  先由學生小結,再由我補充,給他們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内容。

  4、練習

  以讀圖題為主,以填充和繪制為輔,當堂完成,目的是檢測、反饋和強化。

  5、闆書

  本課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沒有在黑闆上演示闆書。

  初一地理說課稿 5

  一、說教材

  1、承上啟下的地位和作用

  地球運動是初中階段地理學習的基礎,是地理教學中的難點之一,也是中考的重點内容。對後面知識的學習,比如有關氣候知識、地理環境分異等有着重要意義。

  2、三維目标

  ①知識與技能:理解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以及四季五帶的形成,運用地球運動的有關知識解釋生活現象和分析實際問題。

  ②過程與方法:學會根據光照圖分析說明地球上不同地帶晝夜長短、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及季節變化,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

  ③情感态度與價值觀:理解事物之間是聯系發展變化的。進行唯物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教學重點與難點:

  理解和掌握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四季、五帶的形成和劃分。

  二、說學生

  高一學生尚未學習立體幾何,空間思維能力較差,對于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有一定感性認識,但理性的認識很少。但本節知識在現實中作用很大,對學生來說具有新鮮感,

  學習熱情高,教學中要多加利用和保護。

  三、說教法

  教師導學法、對比分析法、自主探究法、讀圖導析法、多媒體演示法。

  四、說學法

  1、自主探究

  通過制作地球光照模型、晨昏儀模型,加強對抽象知識的形象化理解。

  2、學會讀圖、繪圖、用圖

  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的圖形都内含于地球運動的圖示之中,多且複雜。所以應加強這方面的指導。

  3、理論聯系實際

  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是生活中可以體驗到的,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系,用所學理論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有利于更好的掌握理論。

  4、及時歸納總結

  适時對地理現象進行歸納總結,提高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并增強記憶。

  五、說教學過程

  聯系生活,導入新課——(作息時間的調整、俄羅斯與美國的夏時制、夏季為何有午休等)

  1、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造成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的直接原因是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掌握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規律,是理解本節内容的關鍵。

  2、晝夜長短的分布和變化:

  (1)比較任意一點位于晝半球和夜半球的時間長短,使學生掌握判斷一地晝夜長短的方法,即隻要判斷所求地晝弧與夜弧的長短即可。

  (2)展示“二分二至日太陽照射地球的光照圖”,讓學生讀圖分析二分二至日全球晝夜長短随緯度的變化情況。

  (為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我将通過提問來督促。分析完晝夜長短的緯度變化規律後,播放全球晝夜長短随太陽直射點移動而變化的動畫,讓學生觀察動畫分析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規律,最後歸納總結出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并補充晝長、夜長的計算方法及日出、日落時間的計算方法)

  (3)晝夜長短的分布、變化規律———由于這部分知識空間性強,為利于學生掌握,要求學生在課下制作晨昏儀模型(二分日的比較簡單,隻要做一個夏至日的就夠了,翻過來就是冬至日的).

  空間分布規律

  ①太陽直射北(或南)半球,則北(或南)半球晝長夜短,且越往北(或南),晝越長,夜越短;

  ②太陽直射赤道,則全球晝夜等長。

  時間變化規律

  ①太陽直射點往北(或南)移動,則北(或南)半球晝漸長,夜漸短。

  ②赤道上始終晝夜等長。

  極晝與極夜:

  ①太陽直射北(或南)半球,則北(或南)極附近出現極晝現象,另一極點出現極夜。

  ②從春分到夏至與從秋分到冬至,極晝極夜區的.範圍逐漸擴大;

  從夏至到秋分與從冬至到春分,極晝極夜區的範圍逐漸縮小。

  講完這部分内容後布置一個探究活動,即南極圈内地區與北極圈内地區相比,其同緯度地區的極晝、極夜天數是否一樣長,為什麼?

  3、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與變化

  (首先通過提問“一天中有幾個太陽高度?何時太陽高度?”來幫助學生理解太陽高度、正午太陽高度的概念。)

  結合“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示意圖”,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正午太陽高度随緯度的分布規律及随季節的變化規律,通過公式“正午太陽高度差=直射點與所求點的緯度差”計算一些特殊點、特殊時刻的正午太陽高度,然後歸納總結出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

  空間分布規律

  任意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對程度較好的班級可以指出:在任意時刻,太陽高度由直射點向四周遞減,且每111公裡遞減1度。)

  時間變化規律

  當太陽直射點朝向地球上某條緯線移動時,則該緯線上的正午太陽高度漸大;反之漸小。

  推論:夏至日那天,______(範圍)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值;_________(範圍)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那天,__________(範圍)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值;_________(範圍)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小值。

  4、四季和五帶的劃分

  由于此部分内容比較簡單,學生可以自學完成目标,為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加強知識的體系性我設計了下面幾個問題:

  (1)四季的劃分依據是什麼?若黃赤交角不存在還有四季嗎?

  (2)五帶的劃分界限和劃分依據是什麼?若黃赤交角增大或減小3度,五帶将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5、課堂練習

  ①自主探究今天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同時掌握直射點移動的量的規律。)

  ②讀某日太陽照射示意圖,填空:

  (1)指出A、B、C、D、F、H、L、N、S各點的晝夜長短關系并按晝長由長到短的順序排列;

  (2)說出極晝極夜的緯度分布範圍;【參考答案:極晝——(90-a)oN及其以北地區;極夜——(90-a)oS及其以南地區】

  (3)說出C、J兩點的太陽高度;(設計意圖:強化太陽高度與正午太陽高度的區别)

  (4)已知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為aoN,計算N、G、H、I、J、K、L、F各點的正午太陽高度。(設計意圖:力圖給學生一個一般規律,,産生整體印象而不是把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正午太陽高度割裂開來)

  【參考答案:N— ao、G—2 ao、H—23o261 ao、I—66o341 ao、J——90o、K—(90-a)o、L—66o341- ao、F—0o】

  初一地理說課稿 6

  一、說教材

  1.本節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教材是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九章西半球的國家中重點介紹的一個國家,它的經濟發展過程、社會背景、文化特點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發展過程和社會現狀,了解認識巴西就等于了解拉丁美洲。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縮影。

  2. 編者的意圖:力求以貼近生活的方法來幫助學生感知世界。

  3. 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點:

  (1)本節教材以人種作為切入點,誘導學生思考世界人種的分布,但巴西人的膚色又不同于世界三大人種,從而引出了民族大熔爐的縮影的内容。 教材在舉例中采取"引而不發"的方法,讓學生來總結巴西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經濟地理等方面的地理基礎知識。

  (2)在掌握了足夠的基礎知識後,教材要求學生學會運用巴西的自然條件、人口分布、曆史背景、經濟發展等因素對巴西農業和工業布局進行分析。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聯系實際能力。

  (3)在聯系實際貼近生活的内容中,教材又提供了大量的閱讀資料及圖片,培養學生從直觀的角度來認識巴西。

  4.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巴西過去與現在經濟結構差異的對比,了解巴西經濟的發展曆程。讓學生認識到殖民主義統治對巴西的影響及當今世界的發展中國家建立健全獨立經濟體系的必要性。

  難點: a.使學生懂得保護熱帶雨林的重要意義。

  b.熱帶雨林的成因及亞馬孫河水量大的原因分析。

  5. 教學目标:

  (1)認識目标:

  a.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b.能說出熱帶雨林對巴西的環境效益、開發目的及生産的環境問題。

  c.能說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區劃及主要氣候特征。

  d.能說出巴西工農業生産的特征。

  e.能讀圖說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區。

  (2)能力目标:

  a.分析獨特的拉丁文化的成因。

  b.認識到殖民統治對巴西種族的構成及政治、經濟、文化的深遠影響。

  c.學會分析巴西熱帶雨林的成因及,亞馬孫河水量大的原因,提高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

  d.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過程中帶來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3)情感目标:

  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增強環保意識。

  二、說學生

  巴西是足球王國,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并不很陌生,現代媒體手段先進,同學們可以通過上網、報紙、雜志查找各種資料進一步認識巴西。

  初一年學生思想活躍,感情豐富,求知欲強,好勝心切,在接受知識上往往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樂于接觸有趣的感性知識,因此,在講授巴西時,要多用一些激趣的方法,要多舉例,多要以實圖展示,增強學生印象。

  三、說教法

  1、教學方法的組合

  a.本節課運用談話、閱讀、讨論、學習競賽等多種教學方法。尤其是學習競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多種能力。本節又采用了知識結構圖法,使學生的地理思維随着教師的講解而步步深入,且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

  b.整節課主要貫穿"學為主體、教為主導、思練結合"的教學思想,讓學生獨立自主親身參與、體驗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教師注意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的恰當引導,學生從不斷演示中觀察問題,探究現象,解決問題。

  2、教學手段

  運用多媒體教學将一些靜态信息加工成聲、情、形的動态信息,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奮點,喚起強烈的求知欲,強調重點,攻破難點。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果。

  3、教具選擇

  多媒體課件。

  四、說學法

  1、依據教學目标,快讀課文,整體把握,明确重點。

  2、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理解和記憶。

  3、理論聯系實際,結合日常生活經驗,積極思考,培養能力。

  五、課時安排:2課時

  六、說教學程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主要内容是p.89—92民族大熔爐的縮影和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兩節。

  教學目标:

  1、了解巴西的面積人口、經濟水平。

  2、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

  3、了解巴西的人種文化、工業農業。

  教學重點:巴西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狀況

  教學、難點:

  ①巴西的位置、地形、氣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關系。

  ②巴西的經濟、文化、人種與殖民主義的關系。

  1、引課設計

  根據世界杯足球賽主題音樂,引出課題:第九章 第二節 巴西(版書),之後,介紹主席出訪巴西,讓學生認識到巴西與中國的友好關系。主要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突出本課學習的主要内容。

  2、學生自學,整體感知,重點把握。

  自學3分鐘,學習方式自由,要求學生盡量多的發現問題,發現有價值的問題,找出答案,準備競答與競提。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地理自學能力,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生的自信心、進取心、合作意識、集體榮譽感、團隊精神等。

  3、教師主持,問題競答與競提。

  這一活動由教師主持,學生比賽提問題,教師從量和質兩方面為學生所提問題打分,分組比賽,決出勝負。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對地理及對地理課學習的興趣。活動中,教師可尋機插入點撥講解,在學生興趣盎然的氛圍中,教師盡情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強調重點,突破難點。

  4、總結鞏固,随堂練習。

  總結重在綜合概括,使知識條理系統。随堂練習意在鞏固本課所學知識與技能。

  七、設計的理論依托:

  地理新課程标準中提出的"改變地理學習方式""構建開方式地理課程""學習結果與過程并重""發現閃光點、鼓勵自信心"等基本理念。

  八、闆書設計:

  粉筆闆書與電子闆書相結合。粉筆闆書采用詞語式闆書;電子闆書采用結構式。粉筆闆書如下圖。"咖啡之國""文明古國""足球王國""狂歡之國"四個關鍵性詞語,基本反映本課的教學内容,能引起學生的思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

  初一地理說課稿 7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季風氣候顯著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點之一,它與人們的生活和我國的農業生産有着密切的聯系,是培養學生智能,激發學生愛國情感的好素材。本節内容是對前面所學的我國氣溫與降水的總結與深化,為進一步學習中國的區域地理打下基礎。

  2.教學目标:

  ⑴知識目标:了解我國季風氣候的影響範圍、特點以及季風帶來的利弊。

  ⑵能力目标:通過讀冬夏季風圖、各地氣候曲線和降水柱狀圖,提高學生讀圖能力,從中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比較等能力;掌握分析氣候特征的方法。

  ⑶情感态度與價值觀目标:通過評價季風氣候對人類活動産生的影響,逐步樹立辯證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習我國的災害性天氣,幫助學生初步樹立防災減災的意識。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我國季風氣候的基本規律及季風氣候的影響範圍,季風給我國帶來的好處及不利影響。

  難點:鋒面雨的形成。

  二、說教法

  1.探究式教學:在教學中,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激勵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探究,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地理實踐能力。

  2.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方式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又能增強學生競争意識,提高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3.計算機輔助教學:利用課件大師等軟件制作地理課件,将文字、圖形、動畫等媒體綜合在一起,創設直觀性與探索性相結合的教學情境,以強化教學的直觀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說學法

  1.培養學生從各種地理圖像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掌握比較、分析綜合等科學的探究方法。

  3.通過小組讨論,培養學生的互動能力,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初一地理說課稿 8

  一、本節課在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主要内容:

  1、本節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本節課的内容位于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一章的第三節,本節課的學習内容為第一課時。

  2、本節内容在教材中的作用。地圖是一種信息的載體,也是信息的傳遞工具,在生産、生活有着極為廣泛地用途。同時,地圖也是地理課的第二語言,是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重要源泉。因此,教材從聯系實際出發,把掌握地圖的基本知識、學會使用地圖的基本技能作為重點。同時,本節内容的學習也為後續課程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3、本節課的主要内容:本節課主要學習第三節的第一框“學會閱讀地圖”,

  教材主要介紹了地圖的含義,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同時還進一步介紹了比例尺的含義、公式、表示方法;判斷方向的三種形式;一些常用的圖例。

  二、本節課的學習目标:

  1、《初中地理新課程标準》中對于本節教材内容的說明和要求:

  (1)《初中地理新課程标準》“第二部分課程目标”中的相關說明:

  ①知識與技能:掌握閱讀和使用地圖和地理圖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學會簡單的地理觀測、調查統計以及運用其他手段獲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

  ②過程與方法嘗試運用已獲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做出判斷。

  ③情感、态度與價值觀初步形成對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初步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态度和地理審美情趣。

  (2)《初中地理新課程标準》“第三部分内容目标中對于地圖”這一部分的相關說明和要求:①學會運用地圖辨别方向、量算距離。②根據需要選擇常用地圖,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養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地圖的習慣。

  2、根據《初中地理新課程标準》的相關要求,本節課的學習目标主要是:

  (1)能知道地圖的含義和分類。

  (2)能記住比例尺的`含義、公式、表示方法,能根據比例尺的公式計算兩點間的實地距離。

  (3)能記住判斷方向的三種形式,學會在地圖中判斷方向。

  (4)能認識常用的圖例,學會在地圖上區别不同類型的地理事物。

  三、本節課的學習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學習重點為:比例尺的公式、判斷方向的三種形式本節課的學習難點為:運用比例尺計算兩點間的實地距離

  四、本節課的教法:

  根據《初中地理新課程标準》和“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要求,本節課主要運用了“閱讀、觀察、歸納、讨論”等多種教學方法,通過指導學生觀察地圖,閱讀文字資料,使學生能夠從文字資料中獲取有用的信息、初步學會和掌握閱讀、觀察地圖的基本的方法和技巧。通過以上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觀察和使用地圖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使學生初步掌握地理課程學習的方法。

  五、本節課的學法:

  本節課主要采用“獨學、群學”的學習方法。在“自主學習”部分,主要提倡學生采用“獨學”的方式思考完成問題。在“合作探究”部分,主要采用“群學”方式,小組成員共同讨論完成問題。

  六、本節課的教學程序:

  1、導入新課:從生活中應用地圖的例子引入本節新課。

  2、認識“學習目标”、使學生了解本節課的“學習目标”,使學生知道本節課學習什麼知識。

  3、自主思考完成“自主學習”部分的題。全部反映了本節課的基礎知識,通過學生閱讀課本,思考完成活動題,能夠充分地預習本節課的内容。在此部分,主要采用“獨學”方式,要求學生以自學為主。

  4、針對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知識,這些題都有一定的難度,需要講練結合的方式解決。在此部分,主要采用“群學”方式。

  5、思考完成“課堂檢測”部分的練習題。部分選用的練習題為課本上重點知識,這個題的設計剛剛對應了本節課的“學習重難點——運用比例尺公式計算兩點間的實地距離”和在地圖上辨别方向,通過此題可以使學生具體運用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的問題,同時也起到檢測本節課學生的學習情況的目的。

  七、教學反思:

  以上就是我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對于我今天所講這節課的課堂教學情況,希望各位老師多提出寶貴意見。

  初一地理說課稿 9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課題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一節《大洲和大洋》。我的說課将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等方面進行。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内容是九年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地理》七年級第二章第一節的内容,本節教材主要講述兩方面的内容:世界海陸分布的特點;七大洲和四大洋。内容聯系緊密,脈絡清晰,與以往的教學大綱相比,新課程标準大大降低了難度,并且具有一定的彈性。課本中出現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較多,但大多數是學生在小學已經學過的,或在日常生括中已經了解的。培養學生從圖中能直接讀取地理信息,概括描述,分析比較,進而獨立說明,這是本節重要的教學任務。這樣既鞏固了以前所學地球和地圖的知識,又對學生今後學習世界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本節教材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學目标

  根據新課程标準,本節課我設定了如下教學目标:

  ①知識與技能:要求學生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理解大陸、大洲、、半島、島嶼、海、洋、海峽等概念,并能判别。

  ②過程與方法:要求學生學會在地球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閱讀圖文和空間想象能力。

  ③情感态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和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激發學生熱愛人類家園——地球的感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①教學重點: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及分布。這是每次考試的必考内容。

  ②教學難點: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确定。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落實到圖上一向是學生的弱項,并且七年級的學生還未掌握确定地理位置的方法以及記憶地圖的方法,因此這是本節課的難點。

  二、說教法

  本節課是學生在學習地球和地圖的基礎知識上展開的,學生對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本節課需要記憶的知識點較多,方位感較強,加上七年級學生好動的特點,教學過程力求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通過各種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讀圖分析能力,已達到課程标準的要求。基于以上分析,我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講授法:講授難點,如何确定事物的地理位置。通過講授,讓學生歸納總結七大洲的地理位置。

  2、讀圖分析法:指導學生讀圖析圖,提取信息、總結規律。

  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基礎,通過多媒體課件生動形象的展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學生易于接受。

  三、說學法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本節課學生的學習方法如下

  1、動手實踐、合作探究法:通過學生分析海陸分布圖,合作讨論海陸分布比例、及七大洲四大洋等相關問題,引導學生動手動腦,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意識。

  2、對比歸納法:通過學生對比幾組海陸分布圖,引導學生對比歸納海陸分布特征。通過學生讀大洲大洋分布圖,對比歸納出個大洲分布的位置。培養學生閱讀地圖,綜合對比歸納地理問題的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我在教學過程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景,導入本課

  創設“地球還是水球?”的問題情景導入新課。

  地球是我們生活的家園,早已廣被接受,但宇航員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卻是一個蔚藍色的美麗的星球。他說:“我們給地球起錯了名字,它應叫做水球。”然後組織讨論:那麼到底它應該叫地球還是水球?

  設計意圖:直觀生動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通過對問題的讨論和交流,讓學生發表見解,培養語言表達的能力,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

  (二)動手觀察,探究新知

  引導學生旋轉地球儀,觀察地球衛星圖片,觀察任何半球是陸地大,還是海洋大?最後得出結論: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活動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和提高學生讀圖的能力及快速獲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的能力。并讓學生體會人類的認識世界是需要不斷的探究和拼搏的。

  (三)觀察思考,深入自學

  學生讀圖,了解陸地和海洋的各種表現形式。教師指導學生區分不同地理概念之間的區别。

  設計意圖:讓學生提取信息、分析資料,學會運用地圖判别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和海峽。這些地理概念雖然多,但都不需要背誦,隻要了解其表現形式就可以。

  (四)師生互動、突出重點

  1、帶領全班學生認識七大洲、四大洋。

  2、讨論分别位于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大洲。

  3、按面積大小給七大洲排名。(口訣: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4、通過填圖進一步明确七大洲、四大洋的輪廓和位置。設計意圖:組織學生深入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能力。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從“學會”發展到“會學“,掌握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發展,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

  (五)鞏固練習趣味填圖。

  設計意圖:中學生好勝心強,用競賽的方式,引發競争意識,這樣能使學生增強自信心,激發學習熱情,同時通過課堂練習,啟發學生從書本知識回到社會實踐,學以緻用,落實教學目标。

  (六)小結本課布置作業

  1、總結并記錄重點難點

  2、記錄作業内容并做作業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通過書面作業對所學知識加以鞏固。

  五、教學反饋:

  本節課以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為指導思想,在對教材處理中,創設教學情景,化抽象為具體,并提出富有啟發性和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歸納,以化解教學重點、難點,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同時通過讨論、課堂練習競賽活動等一系列教學活動,使學生動口動腦,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感知和理解,增強學生的交流合怍和分析探究能力。注意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的機會,多使用鼓勵性語言,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

  初一地理說課稿 10

  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日本》,本節内容選自湘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三章走進國家第一節日本第一課時"日本的自然地理"部分教學内容。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湘教版教材編寫由"大洲----地區----國家"組成,層層遞減。本節是在認識大洲,了解地區這後走進的第一個國家。因此,本課從内容上是前面知識的延伸與應用,學好它又為今後學習其他國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2、教學目标:

  (1)知識與技能:

  A、能說出日本的位置與領土組成。

  B、了解日本的地形特征及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理解日本的海洋性季風氣候特征。

  (2)過程與方法:

  A、運用地圖和資料,了解自然地理特征,培養學生的讀圖、析圖的能力。

  B、運用闆快構造學說,解釋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初步掌握學習國家地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節學習,學會描述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并會分析一個國家自然環境對人類的影響。使學生樹立"事物是聯系的,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3、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日本位置、領土組成,地形特征。

  (2)教學難點:氣候類型及形成原因。

  二、說學情

  初一學生正處于思維邏輯發展的關鍵時期,邏輯能力尚不夠強,但思想活躍,感情豐富,求知欲強,好勝心切,接受知識上往往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樂于接觸有趣的感性知識,因此,在講授日本時要多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多以圖片展示,并盡量聯系實際,以增強學生印象。

  三、說教法:

  針對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及本節課教材特點,根據教學基本原則和規律,為實現上述目标,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我準備采取以下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A、在教學形式上力求突破"為了學地理而學習地理"的思想瓶頸,關注學生感興趣的、熟悉的話題或生活常見現象,設置問題情境,創設懸念,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B比較分析法,通過對照得出區域地理特征。

  C 運用多媒體教學将一些靜态的信息加工成聲,情,形的動态信息,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奮點,喚起求知欲,強調重點,攻破點。

  四、說學法:

  根據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獲得必需的地理知識和技能,本節課将對學生進行如下學法指導:

  (1)探究能力指導:

  學生對日本較為熟悉,因此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經過思考、讨論來解決問題,重在參與積極思考的這一過程,以培養自我的學習探究能力。

  (2)利用生活中的地理:

  利用學科知識在生活中的衍生性,引導學生發現、分析周圍的地理事物,從生活中學習地理,也把地理理論知識用到生活中去,兩者要相結合,相促進。

  (3)重視地圖的作用:

  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應該引導學生注重地圖在地理學習中的作用,養成從圖中提取信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五、說教學程序:

  通過一系列學生所熟悉的日本的景觀,創設一個生動、誘人情境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夠輕松愉快地進入新課的學習當中。

  以前我們已經學習了大洲、地區兩種範圍大小不同的區域地理,如何利用地圖判讀一個區域的位置、範圍呢?今天我們用{觀察地圖}要求學生自習觀察地圖,通過地圖中了解日本的位置,領土組成。

  以小組分組讨論計算的方式讓學生動手計算日本人口密度,并與中國進行比較,引導學生得出日本地狹人稠的特點。

  展示日本富士山圖片,因富士山為活火山,導出日本這個國家多火山地震、火山。提問思考"日本為什麼多火山地震"演示日本由于處于亞歐闆塊與太平洋闆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因而多地震、火山。這樣圖片導入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

  聯系實際,學生分組讨論遇到地震時,我們該怎麼辦?聯系實際讓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及利用日本的兩個象征之一"櫻花"引入氣候的教學,過程中結合視頻,利用其直觀的視覺效果及豐富的内容讓學生對氣候有心理感受。

  出示日本氣候類型圖

  為了體現日本氣候的海洋性特征,把其氣溫、降水以柱狀圖形式體現與北京進行對比,得出"與亞洲同緯度相比,夏季較涼爽,冬季較溫暖,全年降水量較多"的特征。

  為了鞏固課堂學習我布置了一下練習:

  1、課本66—67活動題。

  2、搜集日本風俗民情材料,使學生更全面了解國家。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這篇初一地理說課稿:《日本》說課稿就介紹到這裡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初一地理說課稿 11

  一、教學目标

  本章教材對應《地理課程标準》中的以下要求:

  1、認識世界地區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

  2、了解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内容、教材在整個區域地理教學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學生學習的實際,我們可以把教學目标作進一步的細化,提出更具體的要求:

  (一)知識與技能:

  1、記住世界前六位的國家及輪廓

  2、記住世界人口超億的前十個國家

  3、理解世界各國的政治及經濟劃分類别

  4、運用數據和實例,說出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5、運用地圖指出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地區分布特點

  6、用實例說出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7、能用實例說出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在國際合作中的作用。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生分析材料,結合課本知識得出結論,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2、通過圖片和材料,深入了解課本知識,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嘗試體驗式的教學,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3、通過識讀世界政區分布圖,提高閱讀地圖的能力,學會使用柱狀圖及扇形統計圖,從而提高分析統計圖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與價值觀:

  懂得正确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原則,明确一個國家的主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國家無論大小都一律平等,樹立世界各國平等相處,求得共同進步與發展的觀念;理解改革開放與發展國際合作的關系。

  二、教學内容解析

  這一章是七年級上冊的最後一章,前四章介紹了地理基礎知識,了解了世界的自然環境特征,居民與聚落的情況,但世界各地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整個世界是在不斷的發展與變化中的,最後一章首先介紹了世界的國家和地區,了解它們的差異,最終是要尋求更好的合作。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學好這一章也是為學好世界地理打好基礎。

  本課由國家與地區,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國際合作三部分組成。

  第一框題“國家和地區”,首先教材通過對不同國家間在面積、人口政治制度等方面進行比較,使學生很直觀的感受到各國家,地區間存在着很大的差異。

  第二框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其中國家間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是本課中讓學生認識了解的重點,象邊界與領土間問題一樣這樣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已經成為世界上許多予盾與沖突的根源。

  第三框題“國際合作”,這部分内容中首先學生了解到和平發展是當今我們這個時代的主題,但這一目标的'實現需要各國家在廣泛的領域開展合作。通過對具體事例的分析,讓學生了解到國際合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懂得國際的價值。

  樹立學生的全球意識,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了解國際合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是本課的重點。

  國際組織是國際合作的重要形式,其作用是協調成員間的活動,随着國際合作的深入國際組織的作用日益重要,但國際組織在國際中的作用,特别是聯合國在國際合作中所發揮的作用是學生掌握本課内容的難點,了解中國具有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能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學習重點:

  領土的概念;世界主要國家的分布;世界主要國際組織

  四、學習難點:

  國界線的劃定及國界糾紛;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

  五、教學過程展開

  [新課引入]

  同學之間會不會産生矛盾?國與國之間呢?我們班有50多個同學,人數少會産生矛盾、紛争。世界這麼大,有多少國家和地區?她們分布在世界的什麼地方?

  [學生回答]220多個國家和地區,分布在除南極洲以外的其餘各大洲。

  [分組讨論]世界各國之間有什麼不同?教師肯定學生的讨論結果,并進一步講解。

  (闆書)

  一、國家和地區

  1、國與國的差别:

  面積大小

  人口多少

  政治制度

  經濟發展程度

  [投影] “世界政治地圖”,你能在地圖上找出面積比較大的國家嗎?

  (學生)學生看圖,在老師的引導下一一指出面積前六位的國家。

  [投影]“世界上面積位于前六位的國家輪廓圖”,以上幾個國家各屬于哪個洲?

  [提問]有面積“大”國,就會有面積“小”國。你能在世界政治地圖上找出幾個面積比較小的國家嗎?

  (學生)學生說不出,老師在投影幕上展示,并做簡單介紹。

  (提問)請同學們認真看“世界政治地圖”,看看在俄羅斯境内那條紅色的界線是什麼界線?說明什麼問題?

  (學生回答)大洲與大洲的分界線。說明俄羅斯的國土跨了亞洲、歐洲兩大洲。

  (提問)除俄羅斯外,世界上還有哪些國家也是一國跨兩洲的嗎?引導學生完成書P87活動1。

  (學生)

  (承轉)有國家就會有國界。

  [提問]什麼是國界線?一個國家的領土包括哪幾部分?我國政府宣布的我國領海寬度為多少海裡?劃分國界線有什麼重要意義?(自讀課本後回答)

  (闆書)2、國界

  國界是本國與鄰國之間的界線。國界線以内的陸地、領海、領水和領空總稱領土。1958年,我國政府宣布的我國領海寬度為12海裡。因此,國界确定了一個國家行使主權的管轄範圍,一個國家的領土是不允許别國侵犯的。

  [讀圖]閱讀教材中“美國與加拿大之間的國界線”、“法國和西班牙之間的國界線”、“埃及和蘇丹、利比亞之間的國界線”圖。

  [讨論]美國與加拿大,法國和西班牙,埃及和蘇丹、利比亞分别是以什麼劃定國界的?

  [歸納]美、加兩國東段邊界以湖泊中心為界。法國和西班牙則以比利牛斯山為界,埃及和蘇丹則以緯線為界,埃及和利比亞以經線為界。還有一些國界線是根據民族、語言、宗教、曆史、社會政治等原因來劃定的,如我國與俄羅斯東段的邊界是根據中俄雙方簽定的《尼布楚條約》确立下來的。一般來說,兩國的陸上邊界線往往設立界碑、界牆、栅欄、哨所等作為邊界的标志。出示“中國與巴基斯坦國界線上的界碑”圖。

  [講述]由于國界線是确定一個國家領土範圍的依據,因此,邊界問題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處理不當極易引起國家的糾紛,甚至引發戰争。

  我國政府一貫主張用和平談判的方法,協商解決邊界争端,反對用武力和強權單方改變國界。

  (承轉)你知道世界上的人口大國是哪幾個國家嗎?

  [指導讀圖]讀人口在1億以上的國家柱狀統計圖。教師講解橫縱坐标的選擇和基本畫法,學生讀出主要國家的人口數字,對照《世界政區地圖》找出上述國家所在大洲,并在此基礎上歸納出哪個洲這些國家最多。

  [教師總結]世界上,人口1億以上的國家有10個,亞洲占6個,并且它們教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南部,對照世界人口的分布圖可以看到,亞洲東部和南部正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

  [講述]此外,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也不一樣,當今世界上主要有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社會制度。

  [總結]目前全球共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可用歌訣來把握:

  世界國家一百八,面積俄加中最大,

  領陸領水和領空,兩邦之間國界劃。

  政治制度分社資,多數國家不發達;

  國際交往要平等,五項原則維護它。

  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讀圖)“羅斯一家的照片”和“納米亞的照片”,知道在不同國家人們的生活狀況不一樣。

  (投影)埃塞俄比亞、印度、德國、美國四個國家在經濟、教育、居民生活上的差異

  過渡到:世界各國按經濟發展水平,可以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讀圖]世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口和工農業總産值比較圖。

  [提問]這兩幅圖說明什麼問題?

  [歸納]發展中國家的人口是發達國家的3倍多,而發展中國家的工農業産值卻僅是發達國家的1/5,說明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有極大的差距。

  (讨論)為什麼發展中國家主要集中分布于亞洲、非洲、拉丁美洲?

  二戰前,廣大的亞、非、拉地區是英、法、美、日等國的殖民地,長期的殖民統治,使這些地區經濟無法發展。二戰後,由于殖民地人民的不懈鬥争,紛紛宣布獨立發展本國經濟。

  (讨論)發展中國家比發達國家落後的原因?

  ⑴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長期受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侵略和剝削,大量資源被掠奪,導緻其産品種類單一、經濟發展滞後、人民生活貧困。

  ⑵在國際經濟貿易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合作不平等。

  (提問)什麼是南南合作和南北對話

  學生讨論後,教師補充歸納: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所以人們常用一個“北”字概括發達國家的分布大勢;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所以常用一個“南”字來表示發展中國家的分布大勢,因此國際上也把這種經濟差異說成是“南北之差”。 “南北對話”就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有關經濟、政治等方面共同問題的商談;而“南南合作”則是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

  三、國際合作

  (1)理解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2)閱讀材料,了解世界重要的國際組織;

  (3)了解世界最大的國際組織的概況;

  (4)了解國際合作涉及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

  [歸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經濟上是不平等的。發展中國家仍受到發達國家的控制和剝削,通過 “南北對話”,以達到改革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使發展中國家同發達國家的經濟關系符合公平合理和互利的原則,以利于世界經濟的持續發展。同時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也是發展中國家謀求共同發展所不可缺少的。

  初一地理說課稿 12

  地理是初一學生剛接觸的新學科,在教學中是通過大量的幻燈圖片,從學生接觸到的地理知識或地理現象入手,使學生直觀的感知地理,引導學生認識地理,親近地理,進而熱愛地理。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并初步知道學習的方法,就是我這節課的主要目的。

  本節課分三大模塊來進行:

  一、“什麼是地理”。

  “天有日月星辰謂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謂之理”我國東漢王允對天文、地理有深入的研究。在西方,地理的意思是“大地的記述”。

  教學中,我運用多媒體播放我們居住的地球以及學生感興趣的圖片,對地理的概念有了一定的印象。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的科學。它包括自然地理:如地貌、地質、天文、水文、氣候、土壤等;人文地理:如人口、人種、宗教、城市、經濟等合作探究:談談我們身邊的地理

  二、“為什麼要學地理”?

  (一)解開地理之“謎”

  運用圖片展示學生熟悉的`地理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想一想:你還知道哪些地理問題?

  (二)地理與日常生活

  教學中從吃穿住行等方面入手,展示地理與生活息息相關,引導學生學習身邊的地理知識。

  合作探究:我國南方、北方居民的主食有何不同?為什麼?

  (三)地理與生産建設

  主要從農業生産、工業生産等入手,重點列舉了歐洲發達的國家“荷蘭的風車”,讓學生認識到地理環境對荷蘭農牧業的影響。

  想一想:建設服裝廠、乳品加工廠該如何選址?

  (四)地理與風土人情

  展示大量的地理圖片,從服飾、體育活動等入手觀看不同地區的風俗活動。在授課時,我以“阿拉伯服飾”為重點,分析服飾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學生對千姿百态的風土人情非常感興趣,老師引導學生學好地理能更好的做到“入鄉随俗”。

  三、“怎樣學習地理”

  地理是初中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對學生提出必要的學習要求:

  1、課前:準備好《地理課本》、《地理填充圖冊》、《地理圖冊》。

  2、課堂上:

  (1)會聽,根據預習情況有針對性的聽講,聽重點、難點。

  (2)會看,看地圖是學習地理的基本途徑,養成“一手書一手圖”的習慣

  (3)會記:對重點知識做好标記,同時也要做好筆記。

  3、課下:及時複習所學知識,認真完成作業。

  初一地理說課稿 13

  教學目标:

  知識與技能:

  說明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了解人口總數,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淨增加數之間的關系;理解由于人口過多所帶來的資源和環境等問題;了解亞洲多種多樣的地域文化特點;了解亞洲個國家之間的經濟發展差異。通過分析各國産生經濟差異的原因,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亞洲人文地理環境的學習,初步掌握搜集各個國家資料的方法,通過交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情感态度與價值觀:通過認識亞洲人文環境,增強環境意識,懂得尊重不同國家的文化,樹立正确的人口觀。

  教學重點:

  亞洲的人口問題、環境問題以及文化特點

  教學難點:

  亞洲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

  教學過程

  [複習提問]

  1、亞洲的地形有何特點?

  2、地形如何制約河流的流向?

  3、亞洲的氣候具有什麼特征?

  導入新課:

  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之下,亞洲的人們怎樣生活呢?

  顯示亞洲不同地區民族服飾

  根據第一節所學習的亞洲自然環境的特征猜一猜它們分别分布在亞洲的哪些區域?

  服飾為單一薄裙———分布在亞洲南部、東南部的熱帶地區;

  服飾為白色裹物———分布在太陽輻射強烈的西亞地區;

  服飾為各式長袍—分布在氣溫年較差大内陸地區(上身袖管穿脫方便);

  服飾為皮衣皮靴———分布在寒冷的亞洲北部。

  很顯然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之間存在着密切的關系,自然環境深深地影響着人文環境。

  人文環境常指人口、經濟、城市、建築、文化、藝術、風俗習慣等。

  一、人口最多的大洲

  我們來看一看亞洲的人口情況,上學期我們學習了有關人口的一些情況,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是從哪些方面來了解人口狀況的?比如人口的自然增長率與出生率和死亡率有什麼關系?人口密度是怎麼計算的?世界上哪些地區人口特别稠密?

  [讀圖]6.13“亞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和圖6.14“2000年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

  [提問]1、2000年世界總人口數是多少?(60.55億)

  2、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總數是多少?(12.95億)

  3、目前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幾個?(10個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俄羅斯、孟加拉國、日本、尼日利亞)

  其中亞洲有幾個?(6個)分别是哪些國家?(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日本)

  [活動]

  1、按人口數多少,給各大洲排隊(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州)

  2、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高低,各大洲排隊(非洲、拉丁美洲、亞洲、大洋州、北美洲、歐洲)

  3、按1995----2000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世界平均為1.3%),計算2001年亞洲的淨增人口數和世界淨增人口數;看看世界每增加100人,其中有多少人在亞洲?

  [提示]2000年世界人口總數х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世界淨增人口數(60.55億-1.3%=0.79億),所以2001年世界淨增人口0.79億,而亞洲2000年人口總數36.8億-1.4%=0.52億,所以每增加100人中有66人在亞洲(0.52/0.79-100=66)。

  [小結]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提問]1、我們剛才用了哪些方法說明亞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亞洲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自然增長率)

  2、我們還能想想其他方法可以說明這個問題嗎?(亞洲的人口密度)

  [讨論]

  分組讨論亞洲的這些國家人口為什麼這麼多?(從氣候、地形、曆史、經濟角度分析)

  [讨論]亞洲這麼多人口對資源和環境會産生什麼影響?

  [展示材料]人口擁擠、開墾山坡、水土流失、莊稼枯萎等。

  [小結]人口過多會導緻資源不夠用,從而又轉化為對環境産生很大的壓力,甚至對環境産生破壞作用,還會産生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人是物質财富的創造者,同時又是資源的消費者,隻有處理好這兩者的辨證關系,人類社會才會順利進步。(即要理解“兩隻手”和“一隻口”的關系)

  閱讀材料“亞洲人口增長對土地的壓力”

  根據閱讀材料按因果關系填入框圖中

  A、要求增産糧食B、開墾坡地和幹旱地帶

  C、糧食産量下降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

  E、惡性循環F、土壤肥力下降

  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呢?怎樣才能進入良性循環呢?

  造成這種惡性循環的根本問題是人口的過快增長,解決途徑包括控制人口增長和依靠科學技術等。

  學生繪制良性循環圖

  [活動]

  以“亞洲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席”的身份,組織小組讨論對亞洲人口發展的建議,站在全球角度,體驗人口問題的緊迫性,并推選代表發言。

  二、多樣的地域文化

  1.列舉一些簡單的文化現象。

  2.讀圖6.17完成活動1。要求學生解釋自然地理環境是如何影響這些文化現象的。

  (1)日本由于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多地震,所以日本的建築有很多防震設計。

  (2)從亞洲地形圖中可以看出,也門位于丘陵地帶,所以也門的住房大都依山而建,農田也基本上是梯田。

  (3)印度尼西亞的加裡曼丹島地處熱帶雨林氣候區,終年高溫多雨,為了防潮,他們的房屋是高腳屋。由于過的是聚居生活,所以他們的房屋很長,可達200米。

  (4)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區之一,終年濕熱,河網密布,所以這裡的居民出門乘船,以捕魚為生。

  (5)西伯利亞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區之一,為了禦寒他們身着毛皮服裝,大面積的亞寒帶針葉林為建造木屋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終年的積雪使雪橇成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6)沙特阿拉伯地處熱帶沙漠氣候區,終年炎熱幹旱。由于氣溫很高,他們身着寬大的袍子,以便散熱。幹旱的草場适于發展畜牧業。牧人們采取遊牧的形式,所以他們身居帳篷。

  闆書設計:

  一、亞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二、多樣的地域文化

  第六章

  第二節人文環境第2教時

  教學目标:知道亞洲各國經濟發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并理解不平衡的原因。

  了解三類産業的劃分。

  教學重點:亞洲各國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的原因。

  教學難點:亞洲各國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的原因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如果一周後要到某國去,那麼,你這一周将做哪些準備?

  學生回答

  經濟發展差異

  展示圖片: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在工業現代化、農業機械化、教育科技水平、建築、服裝等方面的圖片。

  這兩幅圖片有什麼區别?

  經濟發展水平不同。

  為什麼不同呢?

  播放印度建國前經濟狀況的影視素材。

  長期遭受殖民統治,獨立前經濟貧困,工業落後,基礎薄弱,這樣就給建國後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困難。

  這是影響經濟發展的什麼條件呢?

  曆史條件

  播放新加坡、韓國、中國經濟發展的影勢素材:20世紀70年代開始,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泰國等東亞、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工業,推進了本國經濟的發展。尤其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這是影響經濟發展的什麼條件呢?

  社會條件。

  播放波斯灣沿岸國家石油生産和出口的影視素材:沙特阿拉伯熱帶沙漠國家,工農業生産不發達,卻成為亞洲較富裕的國家。

  這是影響經濟發展的什麼條件呢?

  自然條件

  展示某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有關材料

  影響經濟發展水平高低的原因是什麼?

  [小結]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是受自然、社會、曆史等多方面條件的影響的,各國要根據自己國家的國情,并結合世界政治、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大環境來确定其經濟發展戰略。根據經濟發展水平,世界上的國家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亞洲,少數國家是發達國家,如日本;而大多數國家屬于發展中國家。即使同為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差異也很大

  [活動]

  将圖6.18亞洲部分國家1998年人均國民生産總值按從大到小排序。

  找出人均國民生産總值超過10000美元和低于500美元的國家。

  估算日本的人均國民生産産值是尼泊爾的多少倍?

  說一說亞洲國家人均國民生産總值的差異。

  看看中國在亞洲各國的經濟發展處于怎樣的水平?

  [學生小結]1、人均國民生産總值超過10000美元的國家是日本、新加坡、以色列,低于500美元的國家有印度、蒙古、孟加拉國、越南、尼泊爾;

  2、日本的'人均國民生産總值是尼泊爾的154倍;

  3、亞洲各個國家的人均國民生産總值的差異較大。較高的發達國家有很少,如日本;衆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差異也很大。如:人均國民生産總值新加坡達到30170美元,尼泊爾僅為210美元,前者是後者的144倍;

  4、中國在亞洲各國的經濟發展中處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與其他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經濟發展還有困難。我們既不可因成績巨大、水平提高而盲目自大,也不可因還有差距、道路曲折而妄自菲薄。我們應立足現實、腳踏實地、因地制宜、縮短差距。作為中學生我們肩負着昌盛祖國的重任,一定要練就建設祖國的本領,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閱讀材料“三大類産業的劃分”

  以日本為例,教給學生如何解讀國家國内生産總值三大類産業構成圖

  活動:完成P16活動2

  顯示1998年亞洲五國國内生産總值三類産業構成(%)

  讨論觀察亞洲各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與三類産業比例之間的關系怎樣?

  [小結]經濟落後的國家以第一産業為主,随着經濟的不斷發展,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的比重逐漸較少。現在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大多數第一産業的比重很小,第三産業的比重。目前我國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第三産業,推進第二産業,重視第一産業,優化産業結構,努力發展經濟。

  [總結]第二節主要講授了亞洲的人文環境,其特點為亞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有“多樣的地域文化”,存在着巨大“經濟發展的差異”。我們通過大量的圖表數據,分析了形成這些特點的原因,使我們學會了運用資料分析地理現象的方法,掌握了如何從地圖和數據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亞洲是絢麗多彩的,它是面積人口最多的大洲,它有複雜的地形和氣候,有多樣的文化和民族,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廣闊。讓我們全亞洲人民攜起手來,共同把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建設得更加美好!

  初一地理說課稿 14

  一、導入。

  〔導語〕“古往今來曰宇,天地四方曰宙”。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曆了一個漫長的過程。1969年美國阿波羅11号宇宙飛船,帶着太陽女神的問候和祝福,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印入船長阿姆斯特朗上校眼簾的地球是一輪藍色的圓圓的星球。〔投影:地球衛星照片〕人類是怎樣逐步地認識到地球的形狀的呢?〔設問導入,闆書課題〕。

  二、新授。

  1、天圓地方。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生活的空間: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投影:天圓地方〕

  2、古代印度人:地球是一隻漂浮在大海中的巨大海龜。

  〔雄偉高大的喜馬拉雅山隔斷了古印度同亞洲其它地區的陸上聯系,孟加拉灣、印度洋、阿拉伯海三面環繞,使古印度人無法理會海外的世界。〕

  3、有趣的地理現象:

  〔1〕在海邊看到有帆船的遠方駛來,總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時,地球的影子遮住了月亮,影子的邊緣是圓的。

  4、地球是球狀的樸素地理思想的産生。

  〔1〕古代人們在沿着任一直線上的不同地點,每天同一時刻觀察天象,天空星辰高度有規律地升降。說明地球是球狀的`〔理解的地面相當于現今的大地水準面〕。

  〔2〕人們觀察到太陽、月亮的形狀是球狀的,推測地球是個球體。

  〔3〕如果地球是球狀體,那麼沿着一定方向航海,一定能回到出發點〔起點〕。為證明這一點,航海冒險家們進行了艱苦的冒險曆程。

  哥倫布發現西印度群島〔美國以其姓名命名哥倫比亞州、哥倫比亞特區〕。

  亞美利加發現美洲大陸〔以其姓名命名的大洲:南、北亞美利亞洲〕。

  5、麥哲倫探險船隊完成環球航行--劃時代的地理意義。

  〔放錄音:麥哲倫船隊的環球航行〕麥哲倫船隊,以近200名航海家的生命為代價,實際證明了地球是圓的,具有劃時代的地理意義。

  6、人造地球衛星升空和大地測量技術的突飛猛進,從理論和實際上證明了地球是球體這一客觀事實。

  〔過渡:從七千萬年前的第三紀結束人類誕生以來,人們從來沒有放棄過對自然的探索,亞裡士多德、哥白尼、布魯諾、開普勒、伽利略、哥倫布、亞美利加、牛頓、阿姆斯特朗,我們永遠記住了這一串名字。那麼已得到證明的球狀的地球有多大呢?〕

  7、地球的大小:〔投影:地球的大小〕

  引導學生讀出相關數據:

  R=6371km〔記憶:在祖國風景秀麗的廬山上吃魚的感覺一定是很美妙的〕。

  C=40000km〔毛澤東:坐地日行八萬裡〕。

  S=5.1億平方km

  三、小結:

  1、人類為探索地球的形狀進行了不懈地努力。

  2、地球是一個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的大球體,其5.1億平方千米的表面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

  四、教學反饋與發散思維訓練:

  1、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體會“天圓地方”的說法。

  2、從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談談自己的感受和感悟。

  五、基本訓練:

  1、首次完成環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2、地球的平均半徑是千米,赤道周長是千米,表面積是平方千米。

  六、闆書設計:(略)

  七、教學反思。

  初一地理說課稿 15

  教學目标

  1、讓學生說出兩極地區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自然環境特征,理解在兩極地區開展科學考察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2、使學生學會判讀極地投影圖,并能根據兩極地區的氣溫特征比較兩極自然環境的差異。

  3、通過書中實例,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家熱愛科學,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強他們保護兩極地區環境的意識和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極地地區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的特殊性。

  2、在兩極地區開展科學考察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兩極自然環境的特殊性。

  教學準備

  教師

  計算機或實物投影儀、兩極地區投影圖。

  學生

  1、收集有關兩極地區的自然景觀和生物資源的圖片、資料。

  2、曆史上人類對兩極考察活動的圖片。

  3、日本捕鲸的資料、照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設計

  師生活動 提示和建議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教師:前面我們學過分别位于東半球和西半球的國家和地區,今天我們來學習同時位于東半球和西半球的地區──極地地區。

  問題:

  1、假設我們要建一座四面朝南的房子,應建在何處?相反要建四面都向北的房子呢?

  2、同學們了解兩極地區嗎?說說你們對南極和北極地區的印象。

  3、南極和北極地區的代表動物分别是什麼?

  闆書:一、冰雪覆蓋的地區

  極地地區的位置和範圍。

  教師:挂兩極地區的投影圖,指導學生看教材P100~101,讀圖10.1“北極地區”和圖10.2“南極地區”。

  學生活動步驟

  1、找出北極圈和南極圈,并說出北極地區和南極的緯度範圍。

  2、研讨緯度位置對極地地區自然環境的影響?

  3、對圖10.5(“南、北極地區氣溫比較”)進行對比分析。

  4、讓學生将南北極的氣溫和人體體溫以及水的冰點來對比,突出極地地區環境的惡劣程度。

  通過提問來引導學生對極地地區産生興趣。讓學生學會在極地地區辨别方向的方法。

  展示各組收集的有關兩極的資料和圖片,并展開讨論,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讀圖,指出環繞北冰洋的大洲和環繞南極大陸的大洋名稱。

  極地地區位于66.5°~90°的廣大地區,緯度位置屬于高緯度,這對極地地區自然環境有着直接的影響,造成兩極地區氣溫低下。通過對比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的`氣溫,使學生了解南極地區的平均氣溫和最低氣溫均比北極地區低。

  兩極地區自然環境特征。

  讓學生閱讀P102的兩則閱讀材料,并展示自己收集的有關極地地區的資料、圖片。比較兩極自然環境的異同。

  學生活動步驟

  1、把學生分成兩個大組,一個組代表北極地區,一個組代表南極地區。

  2、給5分鐘時間讓學生閱讀教材内容和閱讀材料。

  3、各組選代表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和圖片,并進行對比,讨論。

  4、用紙列表比較出北極地區、南極地區在自然環境上的異同點。

  教師:下面請小組代表上黑闆填寫下表。

  附表 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自然環境的對比

  異同點 北極地區 南極地區

  相同點

  不同點

  教師小結

  北極中心──北冰洋;南極中心──南極大陸。兩極地區終年嚴寒,即使是在暖季時,也是冰天雪地。相比之下南極地區的環境更加惡劣,被稱為地球上的“寒極”,因大部分地區覆蓋着很厚的冰層,素有“冰雪高原”之稱,另外還被稱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風庫”。 讓學生借助書上的描述、材料和自己找的資料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并能通過對比,找到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在自然環境上的異同。

  提醒學生注意比較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地表的不同,以及兩地在降水量、風速等方面的差異。

  表格畫在黑闆上,學生填完後注意訂正和點評。

  第二課時

  新課導入

  教師:同學們通過前面知識的學習,可能會感到兩極地區的自然環境與我們所生活的地方有很大的不同,充滿了神秘之處。正因為如此,長期以來,人類從未停止對它的認識過程。

  闆書:二、科學考察的寶地

  教師:南極遠離人類的居住地,自然條件又非常惡劣,但每年都有大批科學家去考察。下面給每組布置一個題目,分組讨論後,推出一個代表發言。

  第一組:人們最初去南極是出于什麼目的?現在的目的又是什麼?

  第二組:南極有哪些自然資源?南極大陸地下的煤是怎麼形成的?反映了什麼樣的氣候環境?

  第三組:南極大陸的冰雪具有什麼科研和利用價值?

  第四組:為什麼把南極地區稱為“天然實驗室”?

  學生活動步驟

  1、猜想。

  2、組内讨論發言。

  3、老師巡察提示。

  4、小組代表發言。

  5、其他同學補充或發表不同看法。

  6、老師參與總結。

  (微機或投影儀展示)

  圖片1我國考察隊員手舉五星紅旗站在南極大陸上。

  圖片2我國“長城站”和“中山站”的照片。

  圖片3“雪龍号”考察船航行在大海上的照片。

  教師:同學們在平時讀書、看電視中,可能知道我國在南極建立的兩個考察站的名稱。下面,我們請兩個同學來發布下面兩條新聞,大家在聽的時候請思考下面的問題。

  (問題)1、為什麼兩次建站的時間都選在2月?

  2、我國南極考察船從我國出發時,應該選擇什麼季節最好?

  學生活動步驟

  1、(老師啟發)南極被稱為“寒極”“冰雪大陸”和“風庫”,因此在建考察站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2、(學生回答)避開大風大雪溫度最低的季節。

  3、(老師啟發)南半球的季節在月份上與北半球有什麼不同?

  4、(學生回答)與北半球相反。2月份是南半球最溫暖的季節,而且2月份南極大陸白晝時間長。

  5、(老師啟發)我國考察船到南極要行駛1~2個月。

  6、(學生回答)考察船應該在我國冬季(12月或1月)出發最好。

  (把全班同學分成四大組)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合作學習能力。增強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興趣。

  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對各種答案盡量進行鼓勵。

  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提示學生在圖10、2上找到“長城站”和“中山站”。

  教師:北極地區中間是北冰洋,周圍是陸地和島嶼,終年冰封,但不如南極冷。随着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發現和開采,加上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人類對北極地區的科考越來越頻繁。

  下面按剛才的分組,每組推舉兩個同學上台來展示收集的兩極地區考察活動的圖片并作介紹。

  學生活動步驟

  1、選最好的圖片和一次考察活動介紹。(其中第一組介紹書上的閱讀材料“穿越南極”,第二、第三組另選一次南極考察活動介紹,第四組介紹北極考察活動)

  2、每組兩人上台介紹,其他人可補充。

  3、要求介紹完後談談自己的體會和收獲。

  三、極地的保護與和平利用

  教師:兩極地區有大量的生物資源,比如南極地區的鲸魚,北極地區的北極熊、海豹、海象、海獅等。近年來,由于商業利益的驅動,南極地區鲸魚遭到濫捕濫殺,已陷入危機之中。人類應該怎樣合理利用兩極地區的資源?我們中學生在環保上應該怎麼做呢?

  下面我們舉行一場辯論賽,一、二組為正方(綠色和平組織),觀點是進行科學研究并不需要每年如此大規模地捕鲸,更何況現代科研手段并不需要通過被殺死的鲸來進行科學研究;三、四組為反方(日本),觀點是捕鲸是為了科學研究,而鲸肉食品隻是科學研究的副産品。

  學生活動步驟

  1、每方四個選手,根據收集的資料準備。

  2、雙方陳述觀點。

  3、自由答辯。

  4、結束陳述。

  5、教師點評并小結:面對着最後一塊淨土,我們應該采取什麼措施?一是簽訂條約,比如《南極條約》的簽訂。和平利用,共同保護兩極的生态環境;二是加強個人的環保行為。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應該在環保上做出自己的貢獻。 在提前布置收集資料、圖片的時候,有目的地按小組布置。該活動着重檢查學生收集資料的情況,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同時讓學生理解科學家不畏艱難,勇攀科學高峰的精神。

  将第一排桌子反轉,作為辯論席。

  每個環節時間一般控制在2~3分鐘。

  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觀點。

  我國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極條約》。

  初一地理說課稿 16

  一、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的第一節大洲和大洋,是學習陸地和海洋的基礎與鋪墊。本節教材内容包括海陸分布、七大洲四大洋和各大洲的分界線三部分内容。

  1、海陸分布:教材利用文字和圖從兩方面來說明世界海陸分布及其特點,使學生了解“地球”“水球”稱謂的依據。

  2、七大洲和四大洋:首先從大陸、島嶼、大洲的基本概念入手,然後說明通常情況下,人們把全球陸地劃分為七大洲。通過“讀圖”,分别認識七大洲的名稱、大小和位置,進而通過文字和圖來介紹連接在一起的大洲的界線。另外,還通過“活動”來啟發學生用簡單的幾何圖形表示大洲基本輪廓,引導學生通過輪廓來認識各大洲。四大洋:首先說明地球上的海洋既被陸地分割,又相互連通。然後介紹了四大洋的名稱,進而通過圖表對比四大洋的大小,最後通過“閱讀”介紹大洋、海、海峽。

  3、各大洲的分界線:利用圖片來說明各大洲的分界線。

  二、學生情況

  學生已經學習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經緯網、五帶的劃分和地圖等内容,在學習過程中已經涉及到若幹本節課的内容,尤其是前幾節中出現的地球人造衛星照片、半球圖等,使學生具備了學習本課的基礎,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不斷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總之,隻要加以适當的情景創設、問題引導和學法指導,就可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達到預期的效果。由于初一的學生在小學中已學過一部分地理知識,所以對本節課的内容并不陌生,但學生在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認識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與不足,針對這些情況,在學習時主要利用地圖和學生的參與,培養讀圖分析能力,并指導學生用“圖上記憶法”記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

  三、教學目标

  知識目标:用地圖說明全球海陸分布特征在地圖上能判别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和海峽等。

  在地圖上能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點。

  能力目标:通過觀察各種地圖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看圖、析圖、繪圖的能力,學會使用地理的語言──地圖。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展示提高等形式掌握基礎知識

  3、情感目标:通過“地球”“水球”的争論,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積極探究自然界奧秘的精神、通過讀圖、繪圖等熟悉七大洲、四大洋的空間分布狀況

  情感、态度與價值觀,感悟人類探索地球面貌的曆程

  四、教學重點

  1、地球表面海陸面積比例。

  2、識别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大洋、海和海峽。

  3、七大洲的名稱、面積排序。

  4、四大洋名稱、面積排序。

  五、教學難點:

  1、識别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大洋、海和海峽。

  2、海峽的概念及其重要作用

  六、課型

  新授課

  七、說教學方法

  教法:講授法,讀圖分析法,讨論法,啟發,互動,提問?

  學法:學生緊跟老師的思路,學會分析地圖,及時動手記筆記。

  八、教學工具

  教具使用:多媒體課件,大洲輪廓圖卡片、地球儀、地理圖冊

  九、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居住在這個美麗星球上可是我們真的了解它麼?接下來跟着老師一步一步的探索和了解地球吧。同學們,你們知道的中人類第一個乘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人是誰呢?(蘇聯宇航員(加加林)),那中國第一個登入太空的宇航員又是誰?(楊利偉)

  播放PPT,展示太空中拍攝的地球的圖片。提問:看這張圖片有沒發現什麼特點?

  藍色是海洋,綠色是平原及地勢較低的地方,(越綠地勢越低)黃褐色是山地及海拔較高地,(越黃地勢越高),白色是雲團。我們可以看到藍色居多,在太空裡看地球是一個是不是總體蔚藍色的星球

  那麼人類給地球起名字的時候,為什麼叫它是地球,而不叫它水球呢?

  如果你是一名宇航員,當你在太空中遨遊的時候,你會發現地球上有什麼?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的第一節大洲和大洋(闆書)。

  1、設計目的:以加加林、楊利偉等事迹提出地球像一個水球的觀點,使學生感覺真實,既創設了本節課的學習情景,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二)講授新課

  步驟一:世界海陸分布

  教師:翻開課本26頁,我們一起來看下P26圖2、1“世界海陸分布”,學生觀察海洋和陸地的面積後回答:“海洋面積大還是陸地面積大?”

  學生:(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2、教師;通過看P26圖2.2“世界海洋和陸地面積比較”,我們是不是清清楚楚的看到海洋和陸地各占地表的比例是多少,快速記憶,七分海洋,三分陸地(地表的海陸分布:海洋:71%;陸地:29%)(闆書)

  教師提問:觀察地球儀說明,南北半球海洋和陸地的分布有何不同?

  學生回答:略

  教師:世界海陸分布并不是均勻地分布在地球表面上的,而是陸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邊說邊在地球儀上指示)

  教師:讀教材P27圖2.3“地球還是水球”,請同學們來選擇一下,你們覺得這個星球應該叫地球還是水球?

  學生:(叫水球,因為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叫地球,因為人類生活在陸地上的;可是古人在給地球起名的時候為什麼不叫水球?因為古人生活的範圍很小,居住在大陸兩岸的

  人們沒有交流,海洋被視為天地的盡頭,他們根本不知道地球的全貌。)

  (目的:以小組讨論的形式,談談對地球名稱的看法,不是讓學生争議地球的名稱是否科學合理,而是通過學生讨論、運用地球儀和地圖求證,加深對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的認識。)

  3、教師:下面閱讀下書本“人類探索地球面貌的曆程”部分,談感想。

  學生:略

  教師總結:?人類對地球的認識經曆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早期的時候科技不夠發達,人類對地球的探索是艱苦的。在這過程,需要敢于冒險,渴望新知的人去勇于探索,人類地球面貌的探索不會停止·····

  (目的:了解人類探索地球面貌的艱苦曆程,知道我們今天能夠從課本上認識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的大勢,這是無數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險家、外交使節拼搏奮鬥和科學探究的結果,培養勇于探索的精神。)

  步驟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教師:講完對人類地球的探索過程,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人類對地球母目前的探索的結果,一起認識下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大洋、海和海峽

  2、首先,讀課本圖2.5,認識下“大陸、半島、島嶼與海洋”

  (課件展示)大陸:指地球表面面積廣大的大陸塊;

  半島:指陸地延伸進海洋的部分;

  島嶼:指與大陸分離,面積較小的陸地;

  海洋:面積廣大且包圍大陸的水系

  教師:了解了這些概念後,下面我們來思考一道題,大家看圖,思考下圖中的abcd分别代表的是什麼,小組讨論三分鐘後回?答

  初一地理說課稿 17

  知識目标:

  (1)利用地圖了解世界海陸分布的特點。

  (2)能夠在圖中識别七大洲和四大洋,并能靈活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點。

  (3)通過學習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養成讀圖、填圖、繪圖等運用地圖解決地理問題的習慣,培養用圖能力。

  能力目标:

  參與式開放型教學,“以學生參與為标志,以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核心”,根據教學進度的需要,設置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盡可能給學生提供動腦、動手、動口的機會,發揮教師主導作用,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情感目标:

  通過對地球的名稱“地球”與“水球”的讨論,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積極探究自然界奧秘的精神。通過了解人類探索地球面貌的艱苦曆程,認識到今天正确反映在地圖上的海陸面貌是無數人科學探究與拼搏奮鬥的結果,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eq avs4al(教學重點)

  (1)學生能夠在各種地圖中識别七大洲和四大洋,并能靈活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點。

  (2)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

  eq avs4al(教學難點)

  能夠利用地圖,說出各大洲、大洋的.地理分布和相對位置。

  eq avs4al(?教學設計)(設計者:)

  eq x(教)eq x(學)eq x(過)eq x(程)eq x(設)eq x(計)

  eq avs4al(●導入新課)

  1957年10月4日,原蘇聯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太空,開創了人類探索宇宙空間的新篇章;1961年4月12日,一個名叫尤裡·加加林的原蘇聯宇航員乘坐宇宙飛船環繞地球軌道飛行,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加加林遨遊地球軌道時說過一句有意思的話,你知道他說了一句什麼話嗎?“人類給地球取錯了名字,不該叫它地球,應叫它水球。”

  研究顯示:

  水星無水,地球少地。是不是真的給地球起錯名字了呢?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陸地到底是如何分布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讨一下地球的真實面目。

  eq avs4al(●合作探究)

  (一)世界海陸分布

  [課件]展示“人類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和“人造地球衛星所拍攝的衛星照片”,然後,指着照片問,藍色代表什麼?(海洋。)黃色代表什麼?(陸地。)讓學生對比兩圖,然後提問:兩幅圖中的陸地面積大還是海洋面積大?(學生回答:都是海洋面積大。)

  [活動]指導學生先把地球儀上的“地球”拆下,然後随意地把“地球”抛向上空,讓地球儀轉動,當用手接住“地球”後,注意觀察你右手大拇指的位置——是按在了陸地上還是按在了海洋上,另一位同學統計分别按住陸地和海洋的次數,并計算出海洋、陸地各占的比例。

  [教師]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已經知道按在了海洋上的次數要多一些,當然,由于我們班隻有幾十個人,加上抛地球儀的次數有限,所以我們算出的海陸比例是不準确的,那麼根據科學家的計算,海洋和陸地各占全球面積的多少呢?

  [課件]展示“世界海陸面積比較”圖,問:人類是如何了解地球上的海陸分布的呢?尤其在過去交通不發達而且各種勘測、探測手段還很落後的情況下。(指導學生看書中的閱讀材料回答)(學生看書回答:隻能靠遠行,如絲綢之路;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鄭和七下西洋;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麥哲倫環球航行等等)。

  [承轉]這些古代的遠行活動,可以說對人類認識世界做出了貢獻。目前我們已經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陸分布。那麼分布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展示“世界海陸面積比較”圖,引導學生回答并闆書。)

  [闆書]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課件]接着提問“地球?水球?”

  [教師]同學們對地球的名稱有什麼不同的看法?(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并為學生的奇思異想加油)

  [教師]根據人們的計算,我們知道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面積僅占29%,按這個比例來說,地球其實應該叫作“水球”,對嗎?那為什麼我們還叫它地球呢?(學生回答,教師及時評價。)

  [師生總結]由于地球上海洋的面積(占71%)大于陸地的面積(占29%),概括地說“七分海洋,三分陸地”,所以可以将地球改叫為“水球”;稱它為地球是因為古人當時并不了解地球的整體面貌,不知道地球表面水體面積遠遠大于陸地面積,所以叫它“地球”。

  [課件]依次展示“南北半球”“東西半球”“水陸半球”上海洋與陸地的分布特點,讓學生觀察得出世界海陸分布特征。

  [教師]通過剛才課件的演示,我們知道世界上海洋和陸地的分布是不均勻的。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而且無論我們怎樣劃分,地球的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的面積大于陸地的面積。不信,你們可以在地球儀上試一試。

  [闆書]世界海陸分布特點(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則大多在南半球。)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課件]展示“世界海陸分布”圖。

  [過渡]從地圖上看,全球的陸地都被海洋包圍着,并被分割成幾塊面積廣大的部分和許多面積較小的部分;面積廣大的海洋也被陸地分割成幾大片。我們也經常聽到大洲、大洋、大陸、半島、島嶼、海洋等衆多的稱謂,這些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讓學生讀教材第32頁圖2.5“大陸、半島、島嶼與海洋”,從圖上自學“大陸、半島、島嶼、海峽”等地理名詞的含義。

  [課件]依次點擊畫面上的大陸、半島、島嶼、海峽等地理名詞便會進入相應的地圖以及各地理名詞的解釋。

  [課件]展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圖,指導學生讀圖回答:世界上有哪幾大洲和哪幾大洋?

【初一地理說課稿】相關文章:

初一上冊地理說課稿11-06

初一地理說課稿11-03

初一上冊地理說課稿6篇11-06

地理說課稿01-10

地理說課稿11-02

初一上冊地理說課稿(通用11篇)12-05

初一地理說課稿12篇11-03

初一地理說課稿(12篇)11-03

地理說課稿模闆說課稿模闆高中地理03-09

初中地理說課稿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