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光中經典散文

時間:2022-07-22 13:04:42 散文 我要投稿

餘光中經典散文(精選23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經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叙類文學體裁。想要學習寫散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餘光中經典散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餘光中經典散文(精選23篇)

  餘光中經典散文 篇1

  驚蟄一過,春寒加劇。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即連在夢裡,也似乎有把傘撐着。而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潇潇的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連思想也都是潮潤潤的。每天回家,曲折穿過金門街到廈門街迷宮式的長巷短巷,雨裡風裡,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這樣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個中國整部中國的曆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片頭到片尾,一直是這樣下着雨的。這種感覺,不知道是不是從安東尼奧尼那裡來的。不過那—塊土地是久違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紀,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萬山,千傘萬傘。十五年,一切都斷了,隻有氣候,隻有氣象報告還牽連在一起,大寒流從那塊土地上彌天卷來,這種酷冷吾與古大陸分擔。不能撲進她懷裡,被她的裙邊掃一掃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這樣想時,嚴寒裡竟有一點溫暖的感覺了。這樣想時,他希望這些狹長的巷子永遠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門街到廈門街,而是金門到廈門。他是廈門人,至少是廣義的廈門人,二十年來,不住在廈門,住在廈門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過說到廣義,他同樣也是廣義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兒,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時代了。再過半個月就是清明。安東尼奧尼的鏡頭搖過去,搖過去又搖過來。殘山剩水猶如是,皇天後土猶如是。纭纭黔首、紛紛黎民從北到南猶如是。那裡面是中國嗎?那裡面當然還是中國永遠是中國。隻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遙指已不再,劍門細雨渭城輕塵也都已不再。然則他日思夜夢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裡呢?

  在報紙的頭條标題裡嗎?還是香港的謠言裡?還是傅聰的黑鍵白鍵馬恩聰的跳弓撥弦?還是安東尼奧尼的鏡底勒馬洲的望中?還是呢,故宮博物院的壁頭和玻璃櫃内,京戲的鑼鼓聲中太白和東坡的韻裡?

  杏花,春雨,江南。六個方塊字,或許那片土就在那裡面。而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中國也好,變來變去,隻要倉颉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當必然長在。因為一個方塊字是一個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漢族的心靈他祖先的回憶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憑空寫一個“雨”字,點點滴滴,滂滂沱沱,淅淅瀝瀝,一切雲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視覺上的這種美感,豈是什麼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滿足?翻開一部《辭源》或《辭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顔千變萬化,便悉在望中,美麗的霜雪雲霞,駭人的雷電霹雹,展露的無非是神的好脾氣與壞脾氣,氣象台百讀不厭門外漢百思不解的百科全書。

  聽聽,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傘上這城市百萬人的傘上雨衣上屋上天線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峽的船上,清明這季雨。雨是女性,應該最富于感性。雨氣空而迷幻,細細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點點薄荷的香味,濃的時候,竟發出草和樹林之後特有的淡淡土腥氣,也許那竟是蚯蚓的蝸牛的腥氣吧,畢竟是驚蟄了啊。也許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許古中國層層疊疊的記憶皆蠢蠢而蠕,也許是植物的潛意識和夢緊,那腥氣。

  第三次去美國,在高高的丹佛他山居住了兩年。美國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裡幹旱,天,藍似安格羅薩克遜人的眼睛,地,紅如印第安人的肌膚,雲,卻是罕見的白鳥,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飄雲牽霧。一來高,二來幹,三來森林線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國詩詞裡“蕩胸生層雲”或是“商略黃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難睹的景象。落基山嶺之勝,在石,在雪。那些奇岩怪石,相疊互倚,砌一場驚心動魄的雕塑展覽,給太陽和千裡的風看。那雪,白得虛虛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皚皚不絕一仰難盡的氣勢,壓得人呼吸困難,心寒眸酸。不過要領略“白雲回望合,青露入看無”的境界,仍須來中國。台灣濕度很高,最饒雲氣氛題雨意迷離的情調。兩度夜宿溪頭,樹香沁鼻,宵寒襲肘,枕着潤碧濕翠蒼蒼交疊的山影和萬綴都歇的俱寂,仙人一樣睡去。山中一夜飽雨,次晨醒來,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靜中,沖着隔夜的寒氣,踏着滿地的斷柯折枝和仍在流瀉的細股雨水,一徑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彎彎,步上山去。溪頭的山,樹密霧濃,蓊郁的水氣從谷底冉冉升起,時稠時稀,蒸騰多姿,幻化無定,隻能從霧破雲開的空處,窺見乍現即隐的一峰半塹,要縱覽全貌,幾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上山兩次,隻能在白茫茫裡和溪頭諸峰玩捉迷藏的遊戲。回到台北,世人問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問,故作神秘之外,實際的印象,也無非山在虛無之間罷了。雲縧煙繞,山隐水迢的中國風景,由來予人宋畫的韻味。那天下也許是趙家的天下,那山水卻是米家的山水。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筆像中國的山水,還是中國的山水上隻像宋畫,恐怕是誰也說不清楚了吧?

  雨不但可嗅,可親,更可以聽。聽聽那冷雨。聽雨,隻要不是石破天驚的台風暴雨,在聽覺上總是一種美感。大陸上的秋天,無論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驟雨打荷葉,聽去總有一點凄涼,凄清,凄楚,于今在島上回味,則在凄楚之外,再籠上一層凄迷了,饒你多少豪情俠氣,怕也經不起三番五次的風吹雨打。一打少年聽雨,紅燭昏沉。再打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三打白頭聽雨的僧廬下,這更是亡宋之痛,一顆敏感心靈的一生:樓上,江上,廟裡,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場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該是一滴濕漓漓的靈魂,窗外在喊誰。

  雨打在樹上和瓦上,韻律都清脆可聽。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樂,屬于中國。王禹的黃岡,破如椽的大竹為屋瓦。據說住在竹樓上面,急雨聲如瀑布,密雪聲比碎玉,而無論鼓琴,詠詩,下棋,投壺,共鳴的效果都特别好。這樣豈不像住在竹和筒裡面,任何細脆的聲響,怕都會加倍誇大,反而令人耳朵過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濕濕的流光,灰而溫柔,迎光則微明,背光則幽黯,對于視覺,是一種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鱗鱗千瓣的瓦上,由遠而近,輕輕重重輕輕,夾着一股股的細流沿瓦槽與屋檐潺潺瀉下,各種敲擊音與滑音密織成網,誰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輪。“下雨了”,溫柔的灰美人來了,她冰冰的纖手在屋頂拂弄着無數的'黑鍵啊灰鍵,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黃昏。

  在古老的大陸上,千屋萬戶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來這島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黯了下來,城市像罩在一塊巨幅的毛玻璃裡,陰影在戶内延長複加深。然後涼涼的水意彌漫在空間,風自每一個角落裡旋起,感覺得到,每一個屋頂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雲。雨來了,最輕的敲打樂敲打這城市。蒼茫的屋頂,遠遠近近,一張張敲過去,古老的琴,那細細密密的節奏,單調裡自有一種柔婉與親切,滴滴點點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時在搖籃裡,一曲耳熟的童謠搖搖欲睡,母親吟哦鼻音與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澤國水鄉,一大筐綠油油的桑葉被齧于千百頭蠶,細細瑣瑣屑屑,口器與口器咀咀嚼嚼。雨來了,雨來的時候瓦這幺說,一片瓦說千億片瓦說,說輕輕地奏吧沉沉地彈,徐徐地叩吧撻撻地打,間間歇歇敲一個雨季,即興演奏從驚蟄到清明,在零落的墳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億片瓦吟。

  在舊式的古屋裡聽雨,聽四月,霏霏不絕的黃梅雨,朝夕不斷,旬月綿延,濕黏黏的苔藓從石階下一直侵到舌底,心底。到七月,聽台風台雨在古屋頂上一夜盲奏,千層海底的熱浪沸沸被狂風挾挾,掀翻整個太平洋隻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壓下,整個海在他的蠍殼上嘩嘩瀉過。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煙一般的紗帳裡聽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撲來,強勁的電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彈動屋瓦的驚悸騰騰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牆上打在闊大的芭蕉葉上,一陣寒潮瀉過,秋意便彌濕舊式的庭院了。

  在舊式的古屋裡聽雨,春雨綿綿聽到秋雨潇潇,從少年聽到中年,聽聽那冷雨。雨是一種單調而耐聽的音樂是室内樂是室外樂,戶内聽聽,戶外聽聽,冷冷,那音樂。雨是一種回憶的音樂,聽聽那冷雨,回憶江南的雨下得滿地是江湖下在橋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濕布谷咕咕的啼聲,雨是潮潮潤潤的音樂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因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樂從記憶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樂器灰蒙蒙的溫柔覆蓋着聽雨的人,瓦是音樂的雨傘撐起。但不久公寓的時代來臨,台北你怎麼一下子長高了,瓦的音樂竟成了絕響。千片萬片的瓦翩翩,美麗的灰蝴蝶紛紛飛走,飛入曆史的記憶。現在雨下下來下在水泥的屋頂和牆上,沒有音韻的雨季。樹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楓樹,柳樹和擎天的巨椰,雨來的時候不再有叢葉嘈嘈切切,閃動濕濕的綠光迎接。鳥聲減了啾啾,蛙聲沉了咯咯,秋天的蟲吟也減了唧唧。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這些,一個樂隊接一個樂隊便遣散盡了。要聽雞叫,隻有去詩經的韻裡找。現在隻剩下一張黑白片,黑白的默片。

  正如馬車的時代去後,三輪車的夫工也去了。曾經在雨夜,三輪車的油布篷挂起,送她回家的途中,篷裡的世界小得多可愛,而且躲在警察的轄區以外,雨衣的口袋越大越好,盛得下他的一隻手裡握一隻纖纖的手。台灣的雨季這麼長,該有人發明一種寬寬的雙人雨衣,一人分穿一隻袖子此外的部分就不必分得太苛。而無論工業如何發達,一時似乎還廢不了雨傘。隻要雨不傾盆,風不橫吹,撐一把傘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韻味。任雨點敲在黑布傘或是透明的塑膠傘上,将骨柄一旋,雨珠向四方噴濺,傘緣便旋成了一圈飛檐。跟女友共一把雨傘,該是一種美麗的合作吧。最好是初戀,有點興奮,更有點不好意思,若即若離之間,雨不妨下大一點。真正初戀,恐怕是興奮得不需要傘的,手牽手在雨中狂奔而去,把年輕的長發的肌膚交給漫天的淋淋漓漓,然後向對方的唇上頰上嘗涼涼甜甜的雨水。不過那要非常年輕且激情,同時,也隻能發生在法國的新潮片裡吧。

  大多數的雨傘想不會為約會張開。上班下班,上學放學,菜市來回的途中。現實的傘,灰色的星期三。握着雨傘。他聽那冷雨打在傘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索性把濕濕的灰雨凍成幹幹爽爽的白雨,六角形的結晶體在無風的空中回回旋旋地降下來。等須眉和肩頭白盡時,伸手一拂就落了。二十五年,沒有受故鄉白雨的祝福,或許發上下一點白霜是一種變相的自我補償吧。一位英雄,經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額頭是水成岩削成還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廈門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與記憶等長,—座無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盞燈在樓上的雨窗子裡,等他回去,向晚餐後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記憶。

  前塵隔海。古屋不再。聽聽那冷雨。

  餘光中經典散文 篇2

  德國的鐘聲是音樂搖籃,到處搖我們進夢。當代的空間越來越窄,能在工夫上來回古古,多一點彈性,仍是好的。鐘聲是一程回首之旅。但德國另有一種聲音令人轉頭。從巴登巴登去佛洛伊登希塔特(Freudenstadt,歡喜城之意),我們脫越了整座烏叢林,一路尋覓著名的夢寐湖(Mummelsee)。過了霍尼斯格林德峰,才發明已過了頭。本來夢寐湖是黑叢林公有的一面小鏡子,以杉樹叢為茶青的寶盒,人不知鬼不覺地躲在濃陽的深處,現代騎士們策其賓士與寶馬一掠而過,怎會注重到呢?

  我們在如幻如惑的湖光裡迷了一陣,才帶了利欲熏心重上南征之路。臨去前,在湖邊的`小店裡買了兩件會收聲的工具。一件是三尺多長的一條淺綠色塑膠管子,上裡印着一圈圈的凸紋,舞動如輪的時刻會咿嘤出聲,渾俗可聽。我借覺得是誰這麼好興趣,居然在湖邊吹笛。因而以四馬克購了一條,一起上泊車在林間,拿出來揮弄一番,濃淡的音韻,險些召來牧神戰樹粗,兩人相瞅而笑,渾不知身在那邊。

  另一件倒是一匣灌音帶。我問夥計有沒有Volksmusik,她就拿這一匣給我。名叫DeutschlandSchnHeimat,正是"德意志,斑斓的故裡"。我們一路南行,就在車上聽了起來。第二面的歌最有特點,詠歎的盡是南邊的風土。腳風琴婉轉的韻律裡,艱深而沉洪的男高音緩緩唱出"從阿爾亢斯山地到北海邊",那聲音,充足之中躲藏着磁性,令人光榮這十塊馬克花得相稱值得。《黑森林谷地的磨坊》、《陳腐的海德堡》、《波定湖上的好日子》…一尾又一首,知足了我們的等候。我們的車頭一路向南,正指着水光潋滟的波定湖,聽着LustigeTageamBodensee飛揚的音調,更删壯遊的勞興,加快中,黑森林的黛綠釀成了驚濤駭浪而來。是果為發生貝多芬與瓦格納的國家嗎?為何連江湖上的平易近謠也揚起激越的号聲與鼓聲呢?末了一首鼓号交鳴的《橫越德國》更動聽激情,而林木開處,佛洛伊登希塔特的紅頂白牆,漸已琳琅可看了。

  餘光中經典散文 篇3

  每個人的童年未必都像童話,但是至少該像童年。若是在都市的紅塵裡長大,不得親近草木蟲魚,且又飽受考試的威脅,就不得縱情于雜學閑書,更不得看雲、聽雨,發一整個下午的呆。我的中學時代在四川的鄉下度過,正是抗戰,盡管貧于物質,卻富于自然,裕于時光,稚小的我乃得以親近山水,且涵泳中國的文學。所以每次憶起童年,我都心存感慰。

  我相信一個人的中文根抵,必須深固于中學時代。若是等到大學才來補救,就太晚了,所以大一國文之類的課程不過虛設。我的幸運在于中學時代是在純樸的鄉間度過,而家庭背景和學校教育也宜于學習中文。

  一九四○年秋天,我進入南京青年會中學,成為初一的學生。那家中學在四川江北縣悅來場,靠近嘉陵江邊,因為抗戰,才從南京遷去了當時所謂的“大後方”。不能算是甚麼名校,但是教學認真。我的中文跟英文底子,都是在那幾年打結實的。尤其是英文老師孫良骥先生,嚴謹而又關切,對我的教益最多。當初若非他教我英文,日後我是否進外文系,大有問題。

  至于國文老師,則前後換了好幾位。川大畢業的陳夢家先生,兼授國文和曆史,雖然深度近視,戴着厚如醬油瓶底的眼鏡,卻非目光如豆,學問和口才都頗出衆。另有一個國文老師,已忘其名,隻記得儀容儒雅,身材高大,不像陳老師那麼不修邊幅,甚至有點邋遢。更記得他是北師大出身,師承自多名士耆宿,就有些看不起陳先生,甚至溢于言表。

  高一那年,一位前清的拔貢來教我們國文。他是戴伯瓊先生,年已古稀,十足是川人慣稱的“老夫子”。依清制科舉,每十二年由各省學政考選品學兼優的生員,保送入京,也就是貢入國子監。謂之拔貢。再經朝考及格,可充京官、知縣或教職。如此考選拔貢,每縣隻取一人,真是高材生了。戴老夫子應該就是巴縣(即江北縣)的拔貢,舊學之好可以想見。冬天他來上課,步履緩慢,意态從容,常着長衫,戴黑帽,坐着講書。至今我還記得他教周敦頤的《愛蓮說》,如何搖頭晃腦,用川腔吟誦,有金石之聲。這種老派的吟誦,随情轉腔,一詠三歎,無論是當衆朗誦或者獨自低吟,對于體味古文或詩詞的意境,最具感性的功效。現在的學生,甚至主修中文系的,也往往隻會默讀而不會吟誦,與古典文學不免隔了一層。

  為了戴老夫子的耆宿背景,我們交作文時,就試寫文言。憑我們這一手稚嫩的文言,怎能入夫子的法眼呢?幸而他頗客氣,遇到交文言的,他一律給六十分。後來我們死了心,改寫白話,結果反而獲得七八十分,真是出人意外。

  有一次和同班的吳顯恕讀了孔稚珪的《北山移文》,佩服其文采之餘,對紛繁的典故似懂非懂,乃持以請教戴老夫子,也帶點好奇,有意考他一考。不料夫子一瞥題目,便把書合上,滔滔不絕,不但我們問的典故他如數家珍地詳予解答,就連沒有問的,他也一并加以講解,令我們佩服之至。

  國文班上,限于課本,所讀畢竟有限,課外研修的師承則來自家庭。我的父母都算不上甚麼學者,但他們出身舊式家庭,文言底子照例不弱,至少文理是曉暢通達的。我一進中學,他們就認為我應該讀點古文了,父親便開始教我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母親也在一旁幫腔。我不太喜歡這種文章,但感于雙親的諄諄指點,也就十分認真地學習。接下來是讀《留侯論》,雖然也是以知性為主的議論文,卻淋漓恣肆,兼具生動而铿锵的感性,令我非常感動。再下來便是《春夜宴桃李園序》、《吊古戰場文》、《與韓荊州書》、《陋室銘》等幾篇。我領悟漸深,興趣漸濃,甚至倒過來央求他們多教一些美文。起初他們不很願意,認為我應該多讀一些載道的文章,但見我頗有進步,也真有興趣,便又教了《為徐敬業讨武裡檄》、《滕王閣序》、《阿房宮賦》。

  父母教我這些,每在講解之餘,各以自己的鄉音吟哦給我聽。父親誦的是閩南調,母親吟的是常州腔,古典的情操從鄉音深處召喚着我,對我都有異常的親切。就這麼,每晚就着搖曳的桐油燈光,一遍又一遍,有時低回,有時高亢,我習誦着這些古文,忘情地贊歎骈文的工整典麗,散文的開阖自如。這樣的反複吟詠,潛心體會,對于真正進入古人的感情,去呼吸曆史,涵泳文化,最為深刻、委婉。日後我在詩文之中展現的古典風格,正以桐油燈下的夜讀為其源頭。為此,我永遠感激父母當日的啟發。

  不過那時為我啟蒙的,還應該一提二舅父孫有孚先生。那時我們是在說來場的鄉下,住在一座朱氏宗祠裡,山下是南去的嘉陵江,濤聲日夜不斷,入夜尤其撼耳。二舅父家就在附近的另一個山頭,和朱家祠堂隔谷相望。父親經常在重慶城裡辦公,隻有母親帶我住在鄉下,教授古文這件事就由二舅父來接手。他比父親要閑,舊學造詣也似較高,而且更加喜歡美文,正合我的抒情傾向。

  他為我講了前後《赤壁賦》和《秋聲賦》,一面捧着水煙筒,不時滋滋地抽吸,一面為我娓娓釋義,哦哦誦讀。他的鄉音同于母親,近于吳侬軟語,纖秀之中透出儒雅。他家中藏書不少,最吸引我的是一部插圖動人的線裝《聊齋志異》。二舅父和父親那一代,認為這種書輕佻側豔,隻宜偶爾消遣,當然不會鼓勵子弟去讀。好在二舅父也不怎麼反對,課餘任我取閱,縱容我神遊于人鬼之間。

  後來父親又找來《古文筆法百篇》和《幼學瓊林》、《東萊博議》之類,抽教了一些。長夏的午後,吃罷綠豆湯,父親便躺在竹睡椅上,一卷接一卷地細覽他的'《綱鑒易知錄》,一面歎息盛衰之理,我則暢讀舊小說,尤其耽看《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浒傳》,甚至《封神榜》、《東周列國志》、《七俠五義》、《包公案》、《平山冷燕》等等也在閑觀之列,但看得最入神也最仔細的,是《三國演義》,連草船借箭那一段的《大霧迷江賦》也讀了好幾遍。至于《儒林外史》和《紅樓夢》,則要到進了大學才認真閱讀。當時初看《紅樓夢》,隻覺其婆婆媽媽,很不耐煩,竟半途而廢。早在高中時代,我的英文已經頗有進境,可以自修《莎氏樂府本事》(TalesfromShakespeare:byCharlesLamb),甚至試譯拜倫《海羅德公子遊記》(ChildeHarold'sPilgrimage)的片段。隻怪我野心太大,頭緒太多,所以讀中國作品也未能全力以赴。

  我一直認為,不讀舊小說難謂中國的讀書人。“高眉”(high—brow)的古典文學固然是在詩文與史哲,但“低眉”(low—brow)的舊小說與民謠、地方戲之類,卻為市并與江湖的文化所寄,上至騷人墨客,下至走卒販夫,廣為雅俗共賞。身為中國人而不識關公、包公、武松、薛仁貴、孫悟空、林黛玉,是不可思議的。如果說莊、騷、李、杜、韓、柳、歐、蘇是古典之葩,則西遊、水浒、三國、紅樓正是民俗之根,有如圓規,缺其一腳必難成其圓。

  讀中國的舊小說,至少有兩大好處。一是可以認識舊社會的民俗風土、市井江湖,為儒道釋俗化的三教文化作一注腳;另一則是在文言與白話之間搭一橋梁,俾在兩岸自由來往。當代學者概歎學子中文程度日低,開出來的藥方常是“多讀古書”。其實目前學生中文之病已近膏育,勉強吞咽幾丸孟子或史記,實在是杯水車薪,無濟于事,根底太弱,虛不受補。倒是舊小說融貫文白,不但語言生動,句法自然,而且平仄妥帖,詞彙豐富;用白話寫的,有口語的流暢,無西化之夾生,可謂舊社會白語文的“原湯正味”,而用文話寫的,如《三國演義》、《聊齋志異》與唐人傳奇之類,亦屬淺近文言,便于白話過渡。加以故事引人入勝,這些小說最能使青年讀者潛化于無形,耽讀之餘,不知不覺就把中文摸熟弄通,雖不足從事甚麼聲韻訓诂,至少可以做到文從字順,達意通情。

  我那一代的中學生,非但沒有電視,也難得看到電影,甚至廣播也不普及。聲色之娛,恐怕隻有靠話劇了,所以那是話劇的黃金時代。一位窮鄉僻壤的少年要享受故事,最方便的方式就是讀舊小說。加以考試壓力不大,都市娛樂的誘惑不多而且太遠,而長夏午寐之餘,隆冬雪窗之内,常與諸葛亮、秦叔寶為伍,其樂何輸今日的磁碟、錄影帶、卡拉OK?而更幸運的,是在“且聽下回分解”之餘,我們那一代的小“看官”們竟把中文讀通了。

  同學之間互勉的風氣也很重要。巴蜀文風頗盛,民間素來重視舊學,可謂弦歌不辍。我的四川同學家裡常見線裝藏書,有的可能還是珍本,不免拿來校中炫耀,乃得奇書共賞。當時中學生之間,流行的課外讀物分為三類:即古典文學,尤其是舊小說;新文學,尤其是三十年代白話小說;翻譯文學,尤其是帝俄與蘇聯的小說。三類之中,我對後面兩類并不太熱衷,一來因為我勤讀英文,進步很快,準備日後直接欣賞原文,至少可讀英譯本,二來我對當時西化而生硬的新文學文體,多無好感,對一般新詩,尤其是普羅八股,實在看不上眼。同班的吳顯恕是蜀人,家多古典藏書,常攜來與我共賞,每遇奇文妙句,辄同聲啧啧。有一次我們迷上了《西廂記》,愛不釋手,甚至會趁下課的十分鐘展卷共讀,碰上空堂,更并坐在校園的石階上、膝頭攤開張生的苦戀,你一節,我一段,吟詠甚麼“颠不刺的見了萬千,似這般可喜娘的龐兒罕曾見”。後來發現了蘇曼殊的《斷鴻零雁記》,也激賞了一陣,并傳觀彼此抄下的佳句。

  至于詩詞,則除了課本裡的少量作品以外,老師和長輩并未着意為我啟蒙,倒是性之相近,習以為常,可謂無師自通。當然起初不是真通,隻是感性上覺得美,覺得親切而已。遇到典故多而背景曲折的作品,就感到隔了一層,紛繁的附注也不暇細讀。不過熱愛卻是真的,從初中起就喜歡唐詩,到了高中更兼好五代與宋之詞,曆大學時代而不衰。

  最奇怪的,是我吟詠古詩的方式,雖得閩腔吳調的口授啟蒙,兼采二舅父哦歎之音,日後竟然發展成唯我獨有的曼吟回唱,一波三折,餘韻不絕,跟長輩比較單調的誦法全然相異。五十年來,每逢獨處寂寞,例如異國的風如雪夜,或是高速長途獨自駕車,便縱情朗吟“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或是“長洪鬥落生跳波,輕舟南下如投梭,水師絕叫凫雁起,亂石一線争磋磨!”頓覺太白、東坡就在肘邊,一股豪氣上通唐宋。若是葉起更高古的“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意興就更加蒼涼了。

  《晉書》王敦傳說王敦酒後,辄詠曹操這四句古詩,一邊用玉如意敲打唾壺作節拍,壺邊盡缺。清朝的名詩人龔自珍有這麼一首七絕:“回腸蕩氣感精靈,座容蒼涼酒半醒。自别吳郎高詠減,珊瑚擊碎有誰聽?”說的正是這種酒酣耳熱,縱情朗吟,而四座共鳴的豪興。這也正是中國古典詩感性的生命所在。隻用今日的國語來讀古詩或者默念,隻恐永遠難以和李杜呼吸相通,太可惜了。

  在年十月,我在英國六個城市巡回誦詩。每次在朗誦自己作品六七首的英譯之後,我一定選一兩首中國古詩,先讀其英譯,然後朗吟原文。吟聲一斷,掌聲立起,反應之熱烈,從無例外。足見詩之朗誦具有超乎意義的感染性,不幸這種感性教育今已蕩然無存,與書法同一式微。

  去年十二月,我在“第二屆中國文學翻譯國際研讨會”上,對各國的漢學家報告我中譯王爾德喜劇《溫夫人的扇子》的經驗,說王爾德的文字好炫才氣,每今譯者“望洋興歎”而難以下筆,但是有些地方碰巧,我的譯文也會勝過他的原文。衆多學者吃了一驚,一起擡頭等待下文。我說:“有些地方,例如對仗,英文根本比不上中文。在這種地方,原文不如譯文,不是王爾德不如我,而是他撈過了界,竟以英文的弱點來碰中文的強勢。”

  我以身為中國人自豪,更以能使用中文為幸。

  餘光中經典散文 篇4

  在一切文學的類别之中,最難作假,最逃不過讀者明眼的,該是散文。我不是說詩人和小說家就不憑實力,而是詩人和小說家用力的方式比較間接,所以實力幾何,不易一目了然。詩要講節奏、意象、分行等技巧,小說也要講觀點、象征、意識流等等的手法,高明的作家固然可以運用這些來發揮所長,但是不高明的作家往往也可以假借這些來掩飾所短。散文是一切文學類别裡對于技巧和形式要求最少的一類:譬如選美,散文所穿的是泳裝。散文家無所依憑,隻有憑自己的本色。

  詩人的筆下往往是自言自語:“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這樣的話并不一定要說給誰聽,好像是無意間給人聽到的。許多詩真像心靈的日記,隻取其神,不記其貌,詩人眼前似乎沒有讀者,可謂“目中無人”。小說家對讀者的态度也可謂“目中無人”,反之,讀者目中也不應該有小說家。小說家應該像劇作家,盡量讓他的角色發言,自己隻能躲在幕後操縱。有些小說家不甘寂寞,跑到他的人物和讀者之間來指指點點,甚至大發議論,這種夾叙夾議的小說體便有散文的傾向。這種小說家如果真是散文高手,則這種夾叙夾議的筆法卻也大有可觀。拿張愛玲和錢鐘書的小說比較一下,便可見張無我而錢有我:錢鐘書的小說裡充滿了散文家錢鐘書的個性。

  散文家必須目中有人,他和讀者往往保持對話的關系,可以無拘無束,随時向讀者發言。老派的詩人雖然也可以偶爾來一句“君不見”,而舊小說家也可以直接對讀者叫一聲“列位看官”,但在一般情形之下,詩人和小說家畢竟另有職務,不便像散文家這麼公然、坦然地面對着讀者。反之,讀者面對散文家也最感親切、踏實,因為散文家是為自己發言,而所說的也是“亮話”,少用烘托、象征、反諷之類的技巧。

  散文分狹義與廣義二類。狹義的.散文指個人抒情志感的小品文,篇幅較短,取材較狹,分量較輕。廣義的散文天地宏闊,凡韻文不到之處,都是它的領土,論其題材則又千彙萬狀,不勝枚舉,論其功能,則不出下列六項:

  第一是抒情。這樣的散文也就是所謂抒情文或小品文,正是散文的大宗。情之為物,充溢天地之間,文學的世界正是有情的世界。也正因如此,用散文來抒情,似乎人人都會,但是真正的抒情高手,或奔放,或含蓄,卻不常見。一般的抒情文病在空洞和露骨,淪為濫情,許多情書、祭文、日記等等,也在此列。直接抒情,不但失之露骨,而且予人無端說愁的空洞之感。真正的抒情高手往往寓情于叙事、寫景、狀物之中,才顯得自然。

  第二是說理。這樣的散文也就是所謂議論文。但是和正式的學術論文不盡相同,因為它說理之餘,還有感情、感性,也講究聲調和辭藻。韓愈的《雜說四》,王安石的《讀孟嘗君傳》,蘇轼的《留侯論》,都是說理的散文,但都氣勢貫串,聲調铿锵,形象鮮活,情緒飽滿,絕非硬邦邦冷冰冰的抽象說理。每次讀《過秦論》,到了篇末的“然秦以區區之地……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一句長問,竟用斬釘截鐵的短答斷然煞住,真令人要拍案詫歎,情緒久不能平。精警的議論文不能無情。

  第三是表意。這種散文既不是要抒情,也不是要說理,而是要捕捉情理之間的那份情趣、理趣、意趣,而出現在筆下的,不是鞭辟入裡的人情世故,便是匪夷所思的巧念妙想。表意的散文展示的正是敏銳的觀察力和活潑的想象力,也就是一個健康的心靈發乎自然的好奇心。“家居不可無娛樂。衛生麻将大概是一些太太的天下。說它衛生也不無道理,至少上肢運動頻數,近似蛙式遊泳。”這種雅舍小品筆法,既無柔情、激情要抒,也沒有不吐不快的議論要發,卻富于生活的諧趣,娓娓道來,從容不迫,也能動人。到了末句,更從觀察進入想象,最有英國小品的味道。

  第四是叙事。這樣的散文又叫作叙事文,短則記述個人的所經所曆,所見所聞,或是某一特殊事件之來龍去脈,路轉峰回;長則追溯自己的或朋友的生平,成為傳記的一章一節,或是一個時代特具的面貌,成為曆史的注腳,也就是所謂的回憶錄之類。叙事文所需要的是記憶力和觀察力,如能再具一點反省力和想象力,當能賦文章以洞見和波瀾,而跳出流水賬的平鋪直叙。組織力(或稱條理)也許不太重要,因為事情的發展原有時序可循,不過有時為求波瀾生動,光影分明,不免倒叙、插叙,或是舉重遺輕,仍然需要剪裁一番的。

  第五是寫景。所謂“景”不一定指狹義的風景。現代的景,可以指大自然的景色,也可以指大都市小村鎮的各種視覺經驗。高速公路上的千車競駛,挖土機的巨鏟揮螯,林蔭道的街燈如練,港口的千桅成林……無一非景。一位散文家的視覺經驗如果還限于田園風光,未免太狹窄也太保守了。同時,廣義的景也不應限于視覺:街上的市聲,陌上的萬籁,也是一種景。景存在于空間,同時也依附于時間,所以春秋代序、朝夕輪回,也都是景。景有地域性:江南的山水不同于美國的山水,熱帶的雲異于寒帶的雲。大部分的遊記都不動人,因為作者不會寫景。景有靜有動,即使是靜景,也要把它寫動,才算能手。“兩山排闼送青來”,正是化靜為動。“鬓雲欲度香腮雪”也是如此。隻會用形容詞的人,其實不解寫景。形容詞是排列的,動詞才交流。

  第六是狀物。物聚而成景,寫景而不及物,是不可能的。狀物的散文卻把興趣專注于獨特之某物,無論話題如何變化,總不離開該物。此地所謂的物,可以指生物,譬如草木蟲魚之類,也可以指非生物,譬如筆墨紙硯之屬,甚至可以指人類的種種動态,譬如彈琴、唱歌、開會、賽車。也許有人會說,寫開會的散文應該歸于叙事之列。我的回答是:如果一篇散文描寫某次開會的經過情形,當然是叙事,但是如果一篇散文談論的隻是開會這種社會制度或生活現象,或是天南地北東鱗西爪的開會趣聞,便不能算是叙事了。狀物的文章需要豐富的見聞,甚至帶點專業的知識,不是初搖文筆略解抒情的生手所能掌握的。足智博聞的老手,談論一件事情,一樣東西,常會聯想到古人或時人對此的隽言妙語,行家的行話,或是自己的親切體驗,真正是左右逢源。這是散文家獨有的本領,詩人和小說家争他不過。

  我把散文的功用分為上述六項,隻是為了讨論的方便,并不是認為真有一種散文純屬抒情而不涉其他五項,或是另有一種散文全然叙事,别無他用。實際上,一篇散文往往兼有好幾種功能,隻是有所偏重而已。例如叙事文中,常帶寫景,寫景文中,不妨狀物,而無論是叙事、寫景或狀物,都可以曲達抒情之功。抒情文中,也未必不能稍發議論,略表意趣。反之,說理文也可以說得理直氣壯,像梁啟超那樣,筆鋒常帶感情。

  情、理、意、事、景、物六項之中,前三項抽象而帶主觀,後三項具體而帶客觀。如果一位散文家長于處理前三項而拙于後三項,他未免欠缺感性,顯得空泛。如果他老在後三項裡打轉,則他似乎欠缺知性,過分落實。

  抒情文近于詩,叙事文近于小說,寫景文則既近于詩,亦近于小說。所以詩人大概兼擅寫景文與抒情文,小說家兼擅寫景文與叙事文。我發現不少“正宗的”散文家大概拙于寫景,遇到有景該寫的場合,不是一筆帶過,便是避而不談;也有“正宗的”散文家拙于叙事,甚至不善抒情。我認為:能夠抒情、說理的散文家最常見,所以“入情入理”的散文也較易得;能夠表意、狀物的就少一點;能夠兼擅叙事、寫景的更少。能此而不能彼的散文家,在自己的局限之中,亦足以成名家,但不能成大家,也不能稱“散文全才”。前舉的六項功能,或許可以用來衡量一位散文家是“專才”還是“通才”。

  餘光中經典散文 篇5

  德國的音樂已經是西方之最。從巴哈到貝多芬,從瓦格納到施特勞斯,那樣宏壯的音樂,哪個國度發得出來?人傑,是由于地靈嗎?該邦的最頂峰楚克希匹澤(Zugspitze)還不到三千米。萊茵河悄悄地流,并不怎麼宏偉,反而有幾分清秀。黑森林的名氣大得吓人,連我常吃的一種蛋糕也借勢其台甫,真令人駭怪,那一帶不知該如何地暗無天日,出沒龍妖。到了跟前,那滿山的杜緊黛綠盈眸,針葉之密,果真是如如鬟,平行拔豎的樹幹,又密又齊,像是一排排的梳齒。然則要比壯碩建偉,怎麼攀附得上減州巨杉的大巫身段呢?

  萊茵河固然不怎樣浩大,可是《齊格非萊茵之旅》卻寫得那樣壯烈,天天聽到,我城市情不自禁地熱血翻騰而豪傑氣衰。隻惋惜史詩已成盡響了。我在西德租車觀光,曾向平常的人家投宿。這種路旁人家總有空屋三兩,丈婦多已退戚,太太歸正忙着,便歡迎過路車客,供給當晚一宿,次朝一餐,免費之廉,隻要普通大旅店的三分或四分之一。在西德的城道上開車,瞥見路旁橫一小牌,寫着Zimmer frei的,即是這類人家了。在巴登巴登(Baden Baden)南郊,我們住在格洛斯家。第二天早飯的'時分,格洛斯太太的廚房裡正放着支音機,德文唱的風行直素昧平生;側耳再聽,居然學好國盛行曲的曼妙吟歎,又有點像披頭的咕咕調。巴哈的先人天天就聽如許的曲調嗎?尼采聽了會怎樣說呢?

  餘光中經典散文 篇6

  德國還有一種聲音令人記憂,鳥聲。粉牆白瓦,有人家的處所肯定有花,萬紫千紅,不是在盆裡,就是在架上。花外就是樹了。家栗樹、菩提樹、楓樹、橡樹、杉樹、蘋果樹、梨樹…很少看見屋宇陳整的人家有這麼多樹,用這麼稠密的嘉陰來祝願。有樹就有鳥,樹是無行的祝願,鳥,百啭千啾,即是有聲的頌詞了。絕對的'沉寂不免難免單調,膠原蛋白的作用,若加三兩聲鳴禽,便脈脈有情起來。

  聽鳥,有兩種情境。一種是渾然之境,聽覺一片透明流利,若隐若現地意想到沒有什麼器械在順耳忤心,卻未決心去追随是甚麼在稱道悄悄。另外一種是專注之境,在動聽的稱心當中,俯向頭頂的翠影去尋覓長尾細爪的飛蹤。如果找到了那"聲源",望見它回頭飽舌的姿勢,就更教人興奮。或是在綠陰裡側耳靜待,等近處的啁啁弄舌告一段落,遠處的枝頭便有一隻本家用類似的節拍來回覆。我們當然不曉得是誰在問,誰在答,乃至有無問答,但是那樣一來一往再參也不透的"高談",卻真能令人忘機。

  在漢堡的湖邊,在萊茵河與内卡(Neckar)河邊,在巴登巴登的天國泉(Paradies)旁,在邁瑙島(mainau)的美麗花圃裡,在那很多靜境裡,我們成了百禽的知音,不知其名的知音。至于一進黑森林,那更是大飽耳禍,目不暇接了。

  餘光中經典散文 篇7

  在我讀了餘光中的散文花鳥後,我立刻對小小的鹦鹉起了由衷的喜歡之情,甚至把本人當做作者,給鹦鹉喂食、打理羽毛。但也為人類的殘忍而感到慚愧。

  在我讀“藍寶寶菜市上六塊買來的,在我一切禽緣裡,它是最乖巧最可愛的一隻,如今即便有誰出六千元我也舍不得舍棄它的。”的時候,我深深的感遭到了作者對藍寶寶的喜歡之情,由于藍寶寶是最乖巧可愛的。從“如今即便有誰出六千元,我也不肯舍棄它”寫出了藍寶寶對我的重要性。小小的.鹦鹉也有仇必報,有恩必報的心思。如果你平時對它不好,他隻需能出來必定就回去咬你,如果你對他好的話,它不但會用小喙親吻你的手指,還會把 “雀栗”與你一起分享。在我讀“人類之間,禁止他人發言或強迫從千口一詞,也就英武的了,又何必向禽獸去行人道呢?”的時候,我感遭到了人類的殘忍,為了讓人語推廣而違犯了人道。這無所不載無所不容的世界屬于人,也屬于花、鳥、魚、蟲。咱們不能為了私欲而破壞這個世界。

  我覺得:咱們應該保護好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小生物,不要再獵殺它們了,他們也有生命,它們也想人一樣,有本人的父母。不要再讓一個個無辜的生命慘死于人手!

  保護動物就是保護本人,讓咱們舉動起來,為保護動物獻一份力,讓生活變得更美妙!

  餘光中經典散文 篇8

  在我讀了作家餘光中的散文花鳥後,我立刻對小小的鹦鹉起了由衷的喜愛之情,甚至把自己當做作者,給鹦鹉喂食、打理羽毛。但也為人類的殘忍而感到羞愧。

  在我讀“藍寶寶菜市上六塊買來的,在我所有禽緣裡,它是最乖巧最可愛的一隻,現在即使有誰出六千元我也舍不得舍棄它的。”的時候,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作者對藍寶寶的喜愛之情,因為藍寶寶是最乖巧可愛的。從“現在即使有誰出六千元,我也不肯舍棄它”寫出了藍寶寶對我的重要性。小小的鹦鹉也有仇必報,有恩必報的心理。如果你平時對它不好,他隻要能出來必定就回去咬你,如果你對他好的話,它不但會用小喙親吻你的.手指,還會把 “雀栗”與你一同分享。在我讀“人類之間,禁止别人發言或強迫從千口一詞,也就威武的了,又何必向禽獸去行人道呢?”的時候,我感受到了人類的殘忍,為了讓人語推行而違反了人道。這無所不載無所不容的世界屬于人,也屬于花、鳥、魚、蟲。我們不能為了私欲而破壞這個世界。

  我覺得:我們應該保護好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小生物,不要再獵殺它們了,他們也有生命,它們也想人一樣,有自己的父母。不要再讓一個個無辜的生命慘死于人手!

  保護動物就是保護自己,讓我們行動起來,為保護動物獻一份力,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餘光中經典散文 篇9

  西德敗北那一早,我們固然睡得早些,第兩天卻一早就給吵醒了。說吵醒,實在不合錯誤。我們是給教堂鐘聲從夢裡悠悠搖醒的。醉于音樂當然分歧醒于樂音,況且那音樂來自鐘聲,一波波搖漾着舒緩取舒适,給人中世紀的幻覺。一天就那樣起頭,老是使人欣喜的。德國很多小城的鐘樓,每過一刻鐘就當當問答聲震四鄰天播告工夫之易逝。時候的節拍要動用那樣盛大的标點,總難免使人驚古道熱腸,且有點傷感。就算是中世紀之少吧,也經不起它一遍各處敲挨。

  那樣的鐘聲,在德國四處可聞。印象最深的,除達森海姆以外,還有巴登巴登的邊鎮史坦巴赫(Steinbach,石溪之意)。北歐的仲夏,傍晚出格悠久,要等九點半今後夕照才隐去,西天留下半壁霞光,把一片赤素豔燒成斷斷續絕的沉紫與滞蒼。那是斷腸人在海角的時辰,和我存在車少人密的長街上閑閑漫步,開伉俪兩心之緊密親密,竟也難抵暮色四起的苦楚。仿佛一切都淪陷了,隻留下一些紅瓦漸暗的屋頂在向着晚空。最初隻留下教堂的鐘樓,灰紅的鐘面上閃着金色的羅馬數字,餘霞之平分外埠幻同。遽然鐘響了起來,吓了兩人一跳。萬籁皆寂,隻聽那老鐘樓喉音沉洪地、慎重而笃實地敲出節奏清楚的十記。以後,全鎮都告淪陷。這一切,那時有一顆青星,熱眼幹證。

  最絢麗的一次是在科隆。那天開車進城,遠近就眺見那威赫的單塔,一對巨靈似的鎮守着科隆的天空,塔尖嶄露頭角,塔脊棱角峥嵘。那氣淩西歐的大教堂,我存聽我誇過不曉幾次了,終究帶她一同來企盼,在露天茶座上正面瞻仰了一番,頸也酸了,氣也促了,但繞到南側面,隔着一片空蕩蕩的廣場,以較為舒緩的斜度沉着不雅覽它的橫體。要把那一派爾虞我詐的峻橋陡樓看出個體系來,不是三眼兩眼的事。恰是禮拜六将盡的下戰書,傍晚欲來不來,天光欲歪不正,家家的晚飯都該上桌了。突然之間——老是突如其來的——巨靈在半空開腔了。又吓了我們一跳。先是一鐘獨鳴,不遲不疾而怡然自得。結果是歐洲大名鼎鼎的大教堂,晚鐘锵锵在上界頒布發表些甚麼,齊城高上下低遠遠遠近的塔樓和窗子都擡頭凝聽,一切的雲都轉過了臉來。不暫有其他的鐘聞聲呼應,一問一答,遙相呼應,曲到鐘樓上全部的洪鐘都插手晚禱,寡響成潮,卷起一波波的.聲浪,金屬高卑而陽剛的和叫相蕩相激,彙成勢不成擋的滾滾狂瀾,一會兒就使全城沒了頂。我們的耳神經在鐘陣裡驚慌而又高興地動懾着,如一束盤旋的火草。鐘聲是金屬堅毅的祈禱,銅喉銅舌的崇奉,一記記,全背高處叩奏。飛騰處竟似有長頸的銅号成排吹起,有軍容壯盛之勢。

  "号聲?"我存細心再聽,然後笑道:"沒有啊,是人的幻覺,你累了。"

  開了一天車,正本是乏了。這鐘聲太壯不雅了,令我又高興,又撫慰,像有所啟迪——

  "你說什麼?"她在大水的海嘯裡用手掌托着耳朵,恍忽地說。

  兩人相對愚笑。泛博而坐體的空間沖動着騷音,我們的心卻一片澄靜。二十分鐘後,鐘潮才逐步退去,把科隆古城還給現代的七月之夜。我們從中世紀的沉酣中醒來。鴿群像音符一樣平常,紛繁落回空中。萊茵河仍然向北流着,人在異鄉,已是吃晚餐的時辰了。

  餘光中經典散文 篇10

  德國的鐘聲是音樂搖籃,到處搖我們進夢。當代的空間越來越窄,能在工夫上來回古古,多一點彈性,仍是好的。鐘聲是一程回首之旅。但德國另有一種聲音令人轉頭。從巴登巴登去佛洛伊登希塔特(Freudenstadt,歡喜城之意),我們脫越了整座烏叢林,一路尋覓著名的夢寐湖(Mummelsee)。過了霍尼斯格林德峰,才發明已過了頭。本來夢寐湖是黑叢林公有的一面小鏡子,以杉樹叢為茶青的寶盒,人不知鬼不覺地躲在濃陽的深處,現代騎士們策其賓士與寶馬一掠而過,怎會注重到呢?

  我們在如幻如惑的湖光裡迷了一陣,才帶了利欲熏心重上南征之路。臨去前,在湖邊的小店裡買了兩件會收聲的工具。一件是三尺多長的一條淺綠色塑膠管子,上裡印着一圈圈的凸紋,舞動如輪的時刻會咿嘤出聲,渾俗可聽。我借覺得是誰這麼好興趣,居然在湖邊吹笛。因而以四馬克購了一條,一起上泊車在林間,拿出來揮弄一番,濃淡的音韻,險些召來牧神戰樹粗,兩人相瞅而笑,渾不知身在那邊。

  另一件倒是一匣灌音帶。我問夥計有沒有Volksmusik,她就拿這一匣給我。名叫Deutschland Schn Heimat,正是"德意志,斑斓的'故裡"。我們一路南行,就在車上聽了起來。第二面的歌最有特點,詠歎的盡是南邊的風土。腳風琴婉轉的韻律裡,艱深而沉洪的男高音緩緩唱出"從阿爾亢斯山地到北海邊",那聲音,充足之中躲藏着磁性,令人光榮這十塊馬克花得相稱值得。《黑森林谷地的磨坊》、《陳腐的海德堡》、《波定湖上的好日子》…一尾又一首,知足了我們的等候。我們的車頭一路向南,正指着水光潋滟的波定湖,聽着Lustige Tage am Bodensee飛揚的音調,更删壯遊的勞興,加快中,黑森林的黛綠釀成了驚濤駭浪而來。是果為發生貝多芬與瓦格納的國家嗎?為何連江湖上的平易近謠也揚起激越的号聲與鼓聲呢?末了一首鼓号交鳴的《橫越德國》更動聽激情,而林木開處,佛洛伊登希塔特的紅頂白牆,漸已琳琅可看了。

  餘光中經典散文 篇11

  在德國,我還去過兩個地方,兩個以聲音著名于天下的中央,卻沒有聽到聲音,或可以說,無聲之聲勝于有聲,更令報酬之低回。

  其一是在巴登巴登的北郊裡赫登塔我(Lichtental),臨街的一個小山坡上,石級的絕頂把我們帶到一座三層黑漆樓房的門前。牆上的記念銅牌正在光陰的侵犯下,依然看得出刻着兩止字:"一八六五年至一八七四年約翰僧斯?布推姆斯曾居此屋。"那恰是巴鄉著名的Brahmshaus。

  布拉姆斯屋要下晝三點才開放,我們進得門去,隻見三五旅客。樓梯和二樓的地闆都吱吱有聲,昔時,在巨匠的足下,也是這樣的不和諧碎音烘托他弘大而盤旋的交響樂嗎?前期浪漫主義最敏感的心靈,果然在這空寂的樓上,看着窗中的菩提樹葉九度綠了又黃,不斷到四十一歲嗎?白紗沉掩着半窗仲夏,深深淺淺的樹陰,曾是最音樂的樓屋裡,隻傳來細碎的鳥聲。

  我們沿着萊茵河的東岸一路南下,隻為了逃尋傳說裡那一縷蠱人的歌聲。過了馬克司古堡,那一袅女妖之歌就悄悄地襲人而來,安靜的萊茵河水,青綠世界裡蜿蜿北去的.一灣褐流,仿佛也藏着一渦危急了。

  幸虧我們是駕車而來,不是行船,不然,又要抵禦水上的歌聲袅袅,又要防備發上的金梳耀耀,怎麼躲得過旋渦裡布下的治石呢?

  萊茵河滔滔向北,向現代流來。我們的車輪滔滔向南,深切傳說,沿着海涅迷幻的音韻。過了聖瓜豪森,山路盤盤,把我們接上坡去。到了山頂,又有一座小小的看台,把我們推到絕壁的額際。萊茵河道到腳下,轉了一個大直,俯眺中,回沫翻渦,公然是船楫的畏途,幾隻平底貨船過處,也都謹慎躲避。正驚奇間,一艘白舷平頂的遊舫逆流而下,雖在千尺腳底,滿船河客的婉轉歌聲,仍模糊可聞,唱的正是洛麗萊(Lorelei):

  她的金發梳閃閃發光;

  她一面還曼唱着歌曲,

  令聞聲的民氣神恍恍:

  苦甜的音調沒法順從。

  盤桓了一陣,意猶未盡。再下山去,沿着一道半裡長的河堤走到終點,就為了花崗石砌成的一台像座上坐着那河妖的背影。銅雕的洛麗萊漆成玄色,從後面,隻見到水藻與長發披肩而下,不停環繞糾纏到腰間。轉到正面,才在半疑半懼的忐忑之中仰瞻到一對赤露的飽乳,圓硬的小背下,一腿夷但是揭地,一腿則昂然弓起,膝頭上倚着右手,那姿式,野性之中帶着妖媚。她半垂着頭,在午日下不輕易細讀臉色。我舉起相機,在調解間隔和角度。溘然,她的眼睛半開,向我無聲地轉來,似嗔似笑,吐露出一棱暗藍的冷光。

  驕陽下,我心神恍恍,情不自禁地一陣搖顫。她的歌頌些什麼呢,你問。我不克不及報告你,由于這是德意志的忌諱,萊茵河千古之謎,傷害而且哀麗。

  餘光中經典散文 篇12

  體系博大、思慮精純的哲學名家不少,但是文筆清暢、引人入勝的卻不多見。對于一般讀者,康德這樣的哲學大師永遠像一座牆峭塹深的名城,望之十分壯觀,可惜警衛嚴密,不得其門而入。這樣的大師,也許體系太大,也許思路太玄,也許隻顧言之有物,不暇言之動聽,總之好處難以句摘。所以翻開任何諺語名言的詞典,康德被人引述的次數遠比培根、尼采、羅素、桑塔耶納一類哲人為少。叔本華正屬于這澄明透徹易于句摘的一類。他雖然不以文采斐然取勝,但是他的思路清晰,文字幹淨,語氣堅定,讀來令人眼明氣暢,對哲人寂寞

  而孤高的情操無限神往。夜讀叔本華,一杯苦茶,獨斟千古,忍不住要轉譯幾段出來,和讀者共賞。我用的是企鵝版英譯的《叔本華小品警語錄》(Arthur Schopenhauer:Essays and Aphorisms):

  “作家可以分為流星、行星、恒星三類。第一類的時效隻在轉瞬之間,你仰視而驚呼:‘看哪!’——他們卻一閃而逝。第二類是行星,耐久得多。他們離我們較近,所以亮度往往勝過恒星,無知的人以為那就是恒星了。但是他們不久也必然消逝,何況他們的光輝不過借自他人,而所生的影響隻及于同路的行人(也就是同輩)。隻有第三類不變,他們堅守着太空,閃着自己的光芒,對所有的時代保持相同的影響,因為他們沒有視差,不随我們觀點的改變而變形。他們屬于全宇宙,不像别人那樣隻屬于一個系統(也就是國家)。正因為恒星太高了,所以他們的光輝要好多年後才照到世人的眼裡。”

  叔本華用天文來喻人文,生動而有趣。除了說恒星沒有視差之外,他的天文大緻不錯。叔本華的天文倒令我聯想到徐霞客的地理,徐霞客在遊太華山日記裡寫道:“未入關,百裡外即見太華兀出雲表;及入關,反為岡隴所蔽。”太華山就像一個偉人,要在夠遠的地方才見其巨大。世人習于貴古賤今,總覺得自己的時代沒有偉人。凡高離我們夠遠,我們才把他看清,可是當日阿羅的市民隻看見一個瘋子。

  “風格正如心靈的面貌,比肉體的面貌更難作假。模仿他人的風格,等于戴上一副假面具;不管那面具有多美,它那死氣沉沉的樣子很快就會顯得索然無味,使人受不了,反而歡迎其醜無比的真人面貌。學他人的風格,就像是在扮鬼臉。”

  作家的風格各如其面,甯真而醜,毋假而妍。這比喻也很傳神,可是也會被平庸或懶惰的作家用來解嘲。這類作家無力建立或改變自己的風格,隻好繃着一張沒有表情或者表情不變的面孔,看到别的作家表情生動而多變,反而說那是在扮鬼臉。頗有一些作家喜歡标榜“樸素”。其實樸素應該是“藏巧”,不是“藏拙”,應該是“藏富”,不是“炫窮”。拼命說自己樸素的人,其實是在炫耀美德,已經不太樸素了。

  “‘不讀’之道才真是大道。其道在于全然漠視當前人人都熱中的一切題目。不論引起轟動的是政府或宗教的小冊子,是小說或者是詩,切勿忘記,凡是寫給笨蛋看的東西,總會吸引廣大讀者。讀好書的先決條件,就是不讀壞書:因為人壽有限。”

  這一番話說得斬釘截鐵,痛快極了。不過,話要說得痛快淋漓,總不免帶點武斷,把真理的一筆賬,四舍五入,作斷然的處理。叔本華漫長的一生,在學界和文壇都不得意。他的'傳世傑作《意志與觀念的世界》在他三十一歲那年出版,其後反應一直冷淡,十六年後,他才知道自己的滞銷書大半是當作廢紙賣掉了的。叔本華要等待很多很多年,才等到像瓦格納、尼采這樣的知音。他的這番話為自己解嘲,痛快的背後難免帶點酸意。其實曲高不一定和寡,也不一定要久等知音,披頭的歌曲可以印證。不過這隻是次文化的現象,至于高文化,最多隻能“小衆化”而已。轟動一時的作品,雖經報刊鼓吹,市場暢售,也可能隻是一個假象,“傳後率”不高。判别高下,應該是批評家的事,不應任其商業化,取決于什麼排行榜。這其間如果還有幾位文教記者來推波助瀾,更據以教訓滞銷的作家要反省自己孤芳的風格,那就是僭越過甚,誤會采訪就是文學批評了。

  餘光中經典散文 篇13

  這本散文集是餘光中自選集,前大半部是遊記,後半部是知性散文和小品文。就我而言,我更喜歡餘光中的知性散文,以中外各名家的生平事件或一些古今舊事娓娓道來,即诙諧且識性較強,慢慢的讀來能在這樣的散文裡找到與自己共同的興趣和愛好,也能在心靈上引起共鳴,借着餘光中的博聞和廣見,也可以接間的在他的書中認識更多的“新友”。

  或許,作者在國外居住的時間較長吧,從這本書中可以了解到餘光中的趣味很廣,且叙事大多都用在國外各名家的生平事件上和引用他們的名言名句上。這也許是一些文人的通病吧,自以為覺得隻要在自己的文裡雕刻上些國外的一些大家的名言,文裡文外再引用這些國外大家的一些名句裝飾于自己的文裡,這樣就會覺得高人一等,或自視學識博廣以資博識深厚吧。當然,我并非眼界淺窄到非要把中外文化分個一清二楚,非要搞個國界文化分明,楚河漢界,中是中,西是西,中國人就得用老子莊子孔子孟子才算是正統,用了西方的文化和前人的思想就是媚外,就是崇洋,就不地道。但是我總覺得如果一本文集裡大部分都是引用西方前哲們的思想如何如何,那麼,我想此文不旦失去了美感,也失去了自己思想的厚重力量,讓人含在觜裡如嚼雞肋,味淡且難以飽腹棄之還又覺不忍,畢竟書都是花自己的血汗錢所購來的。

  餘中光的遊記初見一兩篇時會覺得他對景物的比拟很新鮮,很有特點,對天地萬物的識見讓人有種非常人性的.生命存在,在他的筆觸下天地萬物的悲喜歡歌都是那麼情趣盎然,那麼風花雪月,萬種風情。但大半部分若都是一樣的情味,一樣的喻拟,讀久了也會讓人感覺平平仄仄,千篇一律,陳陳相似的味道,再往後讀下去也就覺得愈來愈乏味了。

  這或許一成為職業寫作人,因寫而寫,因書而書,天天筆耕不辍,文流難免也有斷流不續時吧。從文中還發現很多語句讀着别扭、拗口,如這一句,我讀了幾遍還是不順:“車在勢蟠龍蛇黛黑糾纏着皎白的山道上盤旋上升……”不知此處的“勢”是錯别字還是另有他意?明明是雪天,如上句……

  餘光中經典散文 篇14

  今天無意間讀到了餘先生的一篇美文《我的四個假想敵》,一改我對先生的印象。在文中,先生的語言诙諧幽默,讓人忍禁不禁。字裡行間流露出對女兒的深沉的愛。

  餘先生看着四個女兒相繼成長會少女,心中又喜又怕。為女兒的成長高興,為她們即将離開自己而傷感。這恐怕是每一個父親的心聲吧。

  “冥冥之中,有四個少男正偷襲來,雖然蹑手蹑腳,屏聲止息,隻等時機一到,便會站在亮處,裝出僞善的笑容,叫我嶽父。我當然不答應他。哪有那麼容易的事。我想一個果樹,天長地久在這裡站立了多年,風霜雨雪,樣樣有份,換來果實累累,不勝負荷。而你,偶爾過路的小子,竟然一伸手就來摘果子,活該蟠地樹根拌你一腳”

  讀到此處不覺笑出聲來,此時的先生像個孩子般說着天真的話,看來嶽父和女婿真的是“情敵”哦,呵呵在發笑之餘我們讀出了父親得情懷。雖然餘先生語言至此,但他隻是抒發一下感慨,他會相信女兒能很好的生活。他還是會做一個開明的父親,僞作輕松。

  恰好昨天看了一部電影《大學遊記》講述的也是一個類似餘先生的父親。餘先生隻是有四個假想敵而已,而Jamn則把所有可能的情景都看作危險,他想和女兒像小時候一樣親密,希望女兒永遠在自己設置的安全線内生活。他是太愛女兒了,以至于害怕她離開自己的視線。可正如他的'母親所說:“你知道嗎?當你去當兵時,我也害怕、擔心。我時時都在承受煎熬,我希望你就在我身邊。但我知道我必須讓你離開,我必須相信你可以獨立生活的好。我必須相信你,雖然我的内心是那麼的不安。”(意思大緻是,記不得原句了)說這些時,老奶奶眼裡含着淚水,這是一個母親的心聲。

  另外,jamn雖為人夫、人父,再前行的路上仍需要母親的支持。一個内容簡單的電影引起我們内心深處的情感,感動……在生命終結之前,每個人都是一個學習者,學習如何生活,這與年齡無關,因為生命是一次沒有返程的旅行。

  寫着寫着發現離題目已經很遠了,姑且就這樣吧。

  餘光中經典散文 篇15

  《聽聽那冷雨》是餘光中的散文代表作,正如《荷塘月色》之于朱自清。初讀《聽聽那冷雨》,不禁大驚:散文可以如此寫?細讀之則手不釋卷。餘光中曾戲稱:“右手寫詩,偶爾左手寫散文,算是副産品。”但這樣的副産品在當代散文家中有幾人能出其右?詩一樣的充滿騰躍聯想的言語是《聽聽那冷雨》的最大特征。作者在文中大量動用了叠字句。

  文章開始,就對雨作縱情的描繪: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一句就寫出雨的形聲。接着他騰躍聯想,寫道:······即便在夢裡,也似乎把雨傘撐着······這句奠定了整篇一種“憂傷”的基調。馬上,他大膽想象:整個中國整部中國曆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片頭到片尾,不斷這樣下着雨。此時,我窒息般地感覺到餘光中心坎那種深深的鄉愁以及愛國情懷。本文恰似一首長詩,字字句句,充滿令人驚奇的詩的意象。作者筆下的雨時而是“黑白片子”,時而是“宋畫”,時而是“一滴濕漉漉的靈魂”,時而是“溫柔的灰美人”等等。作者憑非凡的.才力和傑出的想象力,把鄉愁化為種種意象,而意象又于作者的某段人生遭逢及心靈曆程相連相融。堪稱情絲和雨絲交錯。餘光中用詩樣的言語對雨進行視覺、聽覺、嗅覺等多方面感覺進行描寫,字裡行間,新詩神韻俯拾即是,例“牧童遙指”,“劍門細雨渭城輕塵”,“杏花春雨江南”。

  喜好古典文學者看本文,時時會心一笑。而喜歡古代風格的讀者也不會失望,例“雨是潮潮濕濕的音樂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一句,已令許多所謂的古代詩人汗顔。言語是思維的載體,言語沒有音樂味,何能成為作家?異樣,思維不深邃,更是不成作家。餘光中将思維完美融入言語,正如他所說:一位出色的散文家,當他的思維和文字相遇,美如鹽撒于燭,會噴出七色的火花。我讀書,常愛劃句,但是讀《聽聽那冷雨》,居然摘不下一句,由于每一句話都這麼美。

  文壇宿耆柯靈說:《聽聽那冷雨》直接用文字的雨珠,聲色光影,密密層層,犬牙交錯而成。這也答應以協助咱們對中國文字和古代文學的體現力添加一點決心,也應該承認這在五四以來的散文畛域中,算是别辟一境。評論毫無過獎,也深刻公道。

  餘光中經典散文 篇16

  飛行袋鼠“曠達士”(Qantas)才一展翅,偌大的新幾内亞,怎麼竟縮成兩隻青螺,大的一隻,是維多利亞峰,那麼小的一隻,該就是塞克林峰了吧。都是海拔萬呎以上的高峰,此刻,在“曠達士”的翼下,卻纖小可玩,一簇黛青,嬌不盈握,虛虛幻幻浮動在水波不興一碧千哩的“南溟”之上。不是水波不興,是“曠達士”太曠達了,俯仰之間,忽已睥睨八荒,遊戲雲表,遂無視于海濤的起起伏伏了。不到一杯橙汁的工夫,新幾内内亞的郁郁蒼蒼,倏已陸沉,我們的老地球,所有故鄉的故鄉,一切國恨家愁的所依所托,頃刻之間都已消逝。所謂地球,變成了一隻水球,好藍好美的一隻水球,在好不真實的空間好緩好慢地旋轉,晝轉成夜,春轉成秋,青青的少年轉成白頭。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水汪汪的一隻藍眼睛,造物的水族館,下面泳多少鲨多少鲸,多少億兆的魚蝦在暖洋洋的熱帶海中悠然擺尾,多少島多少嶼在高敢的夢史蒂文森的記憶裡午寐,鼾聲均勻。隻是我的想象罷了,那淡藍的大眼睛笑得很含蓄,可是什麼秘密也沒有說。古往今來,她的眼裡該隻有日起月落,星出星沒,映現一些最原始的抽象圖形。留下我,上天無門,下臨無地,一隻“曠達士”鶴一般地騎着,虛懸在中間。頭等艙的鄰座,不是李白,不是蘇轼,是雙下巴大肚皮的西方紳士。一杯酒握着,不知該邀誰對飲。

  有一種叫做雲的騙子,什麼人都騙,就是騙不了“曠達士”。“曠達士”,一飛沖天的現代鵬鳥,經緯線織成密密的網,再也網它不住。北半球飛來南半球,我騎在“曠達士”的背上,“曠達士”騎在雲的背上。飛上三萬呎的高空,雲便留在下面,制造它騙人的氣候去了。有時它層層疊起,雪峰竟拔,冰崖争高,一望無盡的皚皚,疑是西藏高原雄踞在世界之脊。有時它皎如白蓮,幻開千朵,無風的岑寂中,“曠達士”翩翩飛翔,人蓮出蓮,像一隻戀蓮的蜻蜓。仰望白雲,是人。俯玩白雲,是仙。仙在常中觀變,在陰晴之外觀陰晴,仙是我。哪怕是幻覺,哪怕僅僅是幾個時辰。

  “曠達土”從北半球飛來,五千哩的雲驿,隻在新幾内亞的南岸息一息羽毛。摩爾斯比(PortMoresby)浸在溫暖的海水裡,剛從熱帶的夜裡醒來,機場四周的青山和遍山的叢林,曉色中,顯得生機都勃,綿延不盡。機場上見到好多巴布亞的土人,膚色深棕近黑,闊鼻、厚唇、凹陷的眼眶中,眸光炯炯探人,很是可畏。

  從新幾内亞向南飛,下面便是美麗的珊瑚海(CoralSea)了。太平洋水,澈澈澄澄清清,浮雲開處,一望見底,見到有名的珊瑚礁,綽号“屏藩大礁”(GreatBarrierReef),迤迤逦逦,零零落落,系住澳洲大陸的東北海岸,好精巧的一條珊瑚帶子。珊瑚是淺紅色,珊瑚礁呢,說也奇怪,卻是青綠色。開始我簡直看不懂,雙層玻璃的機窗下,奇迹一般浮現一塊小島,四周湖綠,托出中央一方翠青,正覺這小島好漂亮好有意思,前面似真似幻,竟又浮來一塊,形狀不同,青綠色澤的'配合則大緻相同。猜疑未定,遠方海上又出現了,不是一個,而是一群,長的長,短的短,不規不則得乖乖巧巧,玲玲珑珑,那樣讨人喜歡的圖案層出不窮,令人簡直不暇目迎目送。詩人侯伯特(GeorgeHerbert)說:

  色澤鮮麗

  令倉促的觀者拭目重看

  驚愕間,我真的揉揉眼睛,被香港的紅塵吹翳了的眼睛,仔細看一遍。不是島!青綠色的圖形是平鋪在水底,不是突出在水面。啊我知道了,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所謂”屏藩大礁”了。透明的柔藍中漾現變化無窮的青綠群礁,三種涼涼的顔色配合得那麼諧美而典雅,織成海神最豪華的地氈。數百叢的珊瑚礁,檢閱了一個多小時才看完。

  餘光中經典散文 篇17

  餘先生的作品須慢慢品味。每一句話所蘊含的養分,隻有細細咀嚼、盡情想象才能吸收,吸收之後還會引來許多聯想——它不提醒,人卻自發聯想。經過咀嚼、想象、聯想這樣的過程,速度自然快不起來。不必心急,即使身為現代人,我們讀慣了新聞、時評或者網絡文學,練就了一目十行的本領,即使我們的意圖僅僅是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多讀幾本書,也不要心急。對于餘先生的作品,如果一目十行,必然要漏掉許許多多的趣味和許許多多豐富的.内涵,那真是讀了等于沒有讀;如果貪多求快,卻囫囵吞棗讀完一本也不如精讀一篇所吸收的東西多。其實不隻餘先生的作品如此,優秀的詩歌、散文皆是如此。一加一大于二雖然在數學裡不成立,卻在文學中随處可見。

  因此,詩歌和散文最能怡情冶性。靜下心來讀幾段,不,讀幾段就會靜下心來,而後平心靜氣地享受生活,興緻勃勃地發現和創造諸多樂趣。從這個角度來看,詩歌和散文竟有了養生的效用。養生必先養心,每日讀兩篇怡情冶性的文學作品,順順心,靜靜氣,便是為養生積下了大功德。

  餘光中經典散文 篇18

  不知道我們這一生究竟要講多少句話。如果有一種工具可以統計,像步行鍛煉的人所帶的計步器那樣,我相信其結果必定是天文數字,其長可以繞地球幾周,其密可以下大雨幾場。具體情形當然因人而異。有人說話如參禅,能少說就少說,最好是不說,一切盡在不言中;有人說話如蟬鳴,并不一定要表達什麼,隻是無意識地做口腔運動而已。說話,有時隻是鼓唇搖舌,有時是為了表情達意,有時,卻也是一種藝術。許多人說話隻是為避免冷場,并不是要表達什麼思想,因為他們的思想本就不多。至于說話而成藝術,一語而妙天下,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要記入《世說新語》或《約翰生傳》才行。哲人桑塔亞那就說:“雄辯滔滔是民主的術,清談娓娓的藝術卻屬于貴族。”他所指的“貴”不是階級,而是趣味。

  最常見的該是兩個人的對話,其間的差别當然是大極了。對象若是法官、醫師、警察、主考官之類,對話不但緊張,有時恐怕還頗危險,樂趣當然是談不上的。朋友之間無所用心的閑談,如果兩人的識見相當,而又彼此欣賞,那真是最快意的事了;如果雙方的識見懸殊,那就好像下棋讓子,玩得總是不暢。要緊的是雙方的境界能夠交接,倒不一定兩人都要有口才,因為口才宜于應敵,卻不宜用來待友。甚至也不必都健談,而最宜一個健談,一個善聽。談話的可貴之處在于共鳴,更在于默契。真正的知己,就算是默默相對,無聲也勝似有聲:這種情形當然也可以包括夫妻和情人。

  這世間如果盡是健談的人,就太可怕了。每一個健談的人都需要一個善聽的朋友,沒有靈耳,巧舌拿來做什麼呢?英國散文家海斯立德說:“交談之道不但在會說,也在會聽。”在公平的原則下,一個人要說得盡興,必須有另一個人聽得入神。如果說話是權利,聽話就是義務,而義務應該輪流承擔。同時,仔細聽人說話,輪到自己說時,才能充分切題。我有一些朋友,迄今未養成善聽人言的美德,所以跟人交談,往往像在自言自語。是音樂家,一定得能聽音辨聲,先能收,才能發。仔細聽人說話是表示尊重與關心。善言,能赢得聽衆;善聽,才能赢得朋友。

  如果是幾個人聚談,又不同了。有時座中一人侃侃而談,衆人睽睽恭聽,那人不是上司、前輩,便是德高望重之輩,自然擁有發言權,甚至插口之權。其他的人就隻有斟酒點煙、随聲附和的分兒了。有時見解出衆、口舌便捷的人,也能獨攬話題,語驚四座。有時座上有二人焉,往往是主人與主客,一來一往你問我答、你攻我守,左右了全席談話的大勢,也能引人入勝。

  最自然也最有趣的情況,乃是滾雪球式。談話的主題随緣而轉,愈滾愈大,衆人興之所至,七嘴八舌,或輪流坐莊,或旁白助陣,或争先發言,或反複辯難,或怪問乍起而舉座愕然,或妙答迅接而哄堂大笑,一切都是天機巧合,甚至重加排練也不能再現原來的生趣。這種滾雪球式,人人都說得盡興,也都聽得入神,沒有冷場,也沒有冷落了誰,卻有一個條件,就是座上盡是老友;也有一個缺點,就是良宵苦短,壁鐘無情,談興正濃而星鬥已稀。日後我們懷念故人,那一景正是最難忘的高潮。

  衆客之間若是不甚熟稔,雪球就滾不起來。缺乏重心的場面,大家隻好就地取材,與鄰座不鹹不淡地攀談起來,有時興起,也會像舊小說那樣“捉對兒厮殺”。這時,得憑你的運氣了。萬一你遇人不淑,鄰座遠交不便、近攻得手,就守住你一個人懇談、密談,更有趣的話題、更壯闊的議論,正在三尺外熱烈展開,也許就是今晚最生動的一刻。明知錯過了許多賞心樂事,你卻不能不收回耳朵,面對你的不芳之鄰,在表情上維持起碼的禮貌。其實呢,你恨不得他忽然被魚刺鲠住。這種性好密談的客人,往往還有一種惡習,就是名副其實地交頭接耳,似乎他要鄭重交代的',句句都是肺腑之言,恨不得回其天鵝之頸,伸其長蛇之舌,來舔你的鼻子。你吓得閉氣都來不及了,哪裡還聽得進什麼肺腑之言。此人的肺腑深幾許,尚不得而知,他的口腔是怎麼一回事,早已有各種菜味,酸甜苦辣地向你來告密了。至于口水,更是不問可知,早已澤被四方矣,誰教你進入它的射程呢?

  聚談雜議,幸好不是每次都這麼危險。可是現代人的生活節奏畢竟愈來愈快,無所為的閑談、雅談、清談、忘機之談幾乎是不可能了。“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在一切講究效率的工業社會,這種閑逸之情簡直是一大浪費。劉禹錫但求“無絲竹之亂耳”,其實絲竹比起現代的流行音樂來,總要清雅得多。現代人坐上計程車、火車、長途汽車,都難逃噪音之害。到朋友家談天吧,往往又有孩子在看電視。飯店和咖啡館能免于流行音樂的,也很少見了。現代生活的一大苦惱,便是經常橫被打斷,要跟二三知己促膝暢談,實在太難。

  剩下的一種談話,便是跟自己了。我不是指出聲的自言自語,而是指自我的沉思默想。發現自己内心的真相,需要性格的力量。唯勇者始敢單獨面對自己,唯智者才能與自己為伴。一般人的心靈承受不了多少靜默,總需要有一點聲音來解救,所以卡萊爾說:“語言屬于時間,靜默屬于永恒。”可惜這妙念也要言诠。

  餘光中經典散文 篇19

  所謂知性,應該包括知識與見解。知識是靜态的,被動的,見解卻高一層。見解動于内,是思考,形于外,是議論。議論要有層次,有波瀾,有文采,才能縱橫生風。不過散文的知性仍然不同于論文的知性,畢竟不宜長篇大論,尤其是刻闆而露骨的推理。散文的知性該是智慧的自然洋溢,而非博學的刻意炫誇。說也奇怪,知性在散文裡往往要跟感性交融,才成其為“理趣”。

  至于感性,則是指作品中處理的感官經驗,如果在寫景、叙事上能夠把握感官經驗而令讀者如臨其景,如曆其事,這作品就稱得上‘感性十足”,也就是富于“臨場感”(sense Of immediacy)。一位作家若能寫景出色,叙事生動,則抒情之功已經半在其中,隻要再能因景生情,随事起感,抒情便能奏功。不過這件事并非所有的散文家都做得到,因為寫景若要出色,得有點詩人的本領,叙事若要生動,得有點小說家的'才能,而進一步若要抒情,則更須詩人之筆。生活中的感性要變成筆端的感性,還得善于捕捉意象,安排聲調。

  另一方面,知性的散文,不論是議論文或雜文,隻要能做到聲調铿锵,形象生動,加上文字整潔,條理分明,則盡管所言無關柔情美景或是慷慨悲歌,仍然有其感性,能夠感人,甚至成為美文。且以王安石的《讀孟嘗君傳》為例: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短短九十個字,回旋的空間雖然有限,卻一波三折,層層逼進,而氣勢流暢,議論縱橫,更善用五個“士”和三個“雞鳴狗盜”形成對照,再以雞犬之弱反比虎豹之強,所以雖然是知性的史論,卻富于動人的感性。在美感的滿足上,這篇知性的随筆竟然不下于杜牧或王安石自己詠史的翻案詩篇,足見一篇文章,隻要邏輯的張力飽滿,再佐以恰到好處的聲調和比喻,仍然可以成為散文極品,不讓美文的名作“專美”。

  因此感性一詞應有兩種解釋。狹義的感性當指感官經驗之具體表現,廣義的感性甚至可指:一篇知性文章因結構、聲調、意象等等的美妙安排而産生的魅力。也就是說,感性之美不一定限于寫景、叙事、抒情的散文,也可以得之于議論文的字裡行間。

  餘光中經典散文 篇20

  文學作品給讀者的印象,若以客觀與主觀兩極,理念與情感對立,則每有知性與感性之分。所謂知性,應該包括知識與見解。知識是靜态的,被動的,見解卻高一層。見解動于内,是思考,形于外,是議論。議論要有層次,有波瀾,有文采,才能縱橫生風。不過散文的知性仍然不同于論文的知性,畢竟不宜長篇大論,尤其是刻闆而露骨的推理。散文的知性該是智慧的自然洋溢,而非博學的刻意炫誇。說也奇怪,知性在散文裡往往要跟感性交融,才成其“理趣”。

  至于感性,則是指作品中處理的感官經驗,如果在寫景、叙事上能夠把握感官經驗而令讀者如臨其景,如曆其事,這作品就稱得上‘感性十足”,也就是富于“臨場感”(sense Of immediacy)。一位作家若能寫景出色,叙事生動,則抒情之功已經半在其中,隻要再能因景生情,随事起感,抒情便能奏功。不過這件事并非所有的散文家都做得到,因寫景若要出色,得有點詩人的本領,叙事若要生動,得有點小說家的才能,而進一步若要抒情,則更須詩人之筆。生活中的感性要變成筆端的感性,還得善于捕捉意象,安排聲調。

  另一方面,知性的散文,不論是議論文或雜文,隻要能做到聲調铿锵,形象生動,加上文字整潔,條理分明,則盡管所言無關柔情美景或是慷慨悲歌,仍然有其感性,能夠感人,甚至成美文。且以王安石的`《讀孟嘗君傳》例: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短短九十個字,回旋的空間雖然有限,卻一波三折層層逼進,而氣勢流暢,議論縱橫,更善用五個“士”和三個“雞鳴狗盜”形成對照,再以雞犬之弱反比虎豹之強,所以雖然是知性的史論,卻富于動人的感性。在美感的滿足上,這篇知性的随筆竟然不下于杜牧或王安石自己詠史的翻案詩篇,足見一篇文章,隻要邏輯的張力飽滿,再佐以恰到好處的聲調和比喻,仍然可以成散文極品,不讓美文的名作“專美”。

  吃飯有時極像結婚,名義上最主要的東西,其實往往是附屬品,正如讨闊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這種主權旁移,包含着一個轉彎的不甚素樸的人生觀。

  白帝城本來就熔鑄着兩種聲音、兩番神貌:李白與劉備,詩情與戰火,豪邁與沉郁,對自然美的朝巍與對山河主宰權的争逐。它高高地矗立在群山之上,它腳下,是這兩個主題日夜争辯着的滔滔江流。

  餘光中經典散文 篇21

  從小吟詠着餘光中的《鄉愁》長大,相望着的那一方的土地,滿溢着我們的思念,更回蕩着憂愁。同一片月光下的我們何時才能舉杯共邀明月,言歡共飲長江水。然而,在四川省及周邊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在哀痛與悲傷面前,讓我們強烈的感受到“唇齒相依,手足相連”的血脈親情,那是一種發自心靈的統一。

  同文同種,唇齒相依的骨肉親情,在大災難面前,愈加強烈。從5月12日汶川地震的災情-災區以及受災民衆,成為台灣社會的焦點。台灣同胞們都紅着淚眼互問:“我們可以為災區做點什麼?”台胞們的捐贈救災行動蔚然成風,催生出一幅幅感人畫面。大量人力物力湧向中國,為中國的每顆受傷的心,滴血的翅膀帶來一份慰藉與撫慰。來自台胞們急切的捐款的電話系着這一頭,在那一頭,成千上萬的那一頭也在急切地等待着,系着這頭,系着那頭,而電話服務的這一頭,恨着自己為什麼就隻有兩隻手!此刻台商都動員起來,很多台商捐了又捐,在這一刻他們決不計較着生命的豪華奢侈的投資,在生命的禮遇面前,所有世人同逝者默哀,向生命的尊嚴緻敬。平凡人的愛心,則從四面八方如洪水般彙聚而來,在陰霾裡化作縷縷溫暖的陽光,輕撫着大陸同胞的心坎。

  20多位台灣的飛行員,舍小家顧大家,紛紛主動請纓上陣,一個堅定的信念是鷹的誓言,要馳騁昨天的廢墟。回旋的氣流,記錄下你一次次最美的弧線。紅十字會的愛心團隊也在第一時間來到這片滿目瘡痍的黃土地上,青銅的光輝下,在奔跑,再争奪,這片黃土地上每個人生的權力。放飛着一隻鴿子的心,帶上溫暖與祝福,去尋找那一顆顆恐懼又膽小的.心,一路陪着天使來到天堂,在純淨與美麗中尋找快樂。從不放棄過自己的諾言,從不背棄過自己的信念-将愛傳播下去。在地獄邊上,中國的戰士不孤獨。在浸染着陰霾與紅色的世界裡,有無數條黃色的絲帶潇灑的飄揚,有着那一條條不屈的铮铮鐵骨漢子,一根根不彎的凜冽的脊梁。同一個信念,同一個誓言:希望必将與中國同在。

  餘光中經典散文 篇22

  很喜歡餘的散文。讀作家餘光中爺爺的散文總會從文裡感覺到一股淡淡的藍,這種被淡淡的藍霭氤氲包裹的氣息,又總能牽引我深深的走入文中,去感受作者的心裡世界,随着他的文路去觸摸他的天空、他的雪雨霁月、他的深深思鄉情愁……

  每篇散文裡作者無論走在哪裡,身在何方,都有他那顆熾熱的思鄉情懷總在系戀着祖國,思戀着故鄉,無論夜裡醒來的床前明月,還是夢裡陽關的大道,無不是作者行途中執着的燈盞,引領作者的.心回歸故裡田園,投入到祖國母親的懷抱。

  作家餘光中的文字貴而不浮,絢麗而不虛幻,溫婉而不俗媚,他的文字大氣磅礴,不愧稱之為文化大家。正如楊克所說:“作家餘光中是中國最好的散文家之一,他的散文浸淫着一種詩意和古典神韻,有一種中國的文化底蘊,比較華美。”

  借用楊克的話來對作家餘光中爺爺的散文簡評結筆,也正是抒出我對餘先生的景仰之情……

  餘光中經典散文 篇23

  英國當代詩人西格夫裡·薩松曾寫過一行不朽的警句:“In me the tiger sniffe the rose。”勉強把它譯成中文,便是:“我心裡有猛虎在細嗅薔薇。”

  如果一行詩句可以代表一種詩派(有一本英國文學 史曾舉柯立治“忽必烈汗”中的三行詩句:“好一處蠻荒的所在!如此的聖潔、鬼怪,像在那殘月之下,有一個女人在哭她幽冥的歡愛1為浪漫詩派的代表),我就願舉這行詩為象征詩派藝術的代表。每次念及,我不禁想起法國現代畫家昂利·盧梭的傑作“沉睡的吉普賽人”。假使盧梭當日所畫的不是雄獅逼視着夢中的浪子,而是猛虎在細嗅含苞的薔薇,我相信,這幅畫同樣會成為傑作。借乎盧梭逝世,而薩松尚未成名。

  我說這行詩是象征詩派的代表,因為它具體而又微妙地表現出許多哲學家所無法說清的話;它表現出人性裡兩種相對的本質,但同時更表現出那兩種相對的本質的調和。假使他把原詩寫成了“我心裡有猛虎雄踞在花旁”,那就會顯得呆笨,死闆,徒然加強了人性的内在矛盾。隻有原詩才算恰到好處,因為猛虎象征人性的一方面,薔薇象征人性的另一面,而“細嗅”剛剛象征着兩者的關系,兩者的調和與統

  原來人性含有兩面:其一是男性的,其一是女性的;其一如蒼鷹,如飛瀑,如怒馬;其一如夜莺,如靜池,如馴羊。所謂雄偉和秀美,所謂外向和内向,所謂戲劇型的和圖畫型的,所謂戴奧尼蘇斯藝術和阿波羅藝術,所謂“金剛怒目,菩薩低眉”,所謂“靜如處女,動如脫兔”,所謂“駿馬秋風冀北,杏花春雨江南”,所謂“楊柳岸,曉風殘月”和“大江東去”,一句話,姚姬傳所謂的陽剛和陰柔,都無非是這兩種氣質的注腳。兩者粗看若相反,實則乃相成。實際上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兼有這兩種氣質,隻是比例不同而已。

  東坡有幕上,嘗謂柳永詞隻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闆,歌“楊柳岸,曉風殘月”:東坡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闆,唱“大江東去”。東坡為之“絕倒”。他顯然因此種陽剛和陰柔之分而感到自豪。其實東坡之詞何嘗都是“大江東去”?“笑漸不聞聲漸杳,多情卻被無情惱”;“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這些詞句,恐怕也隻合十七八女郎曼聲低唱吧?而柳永的詞句:“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以及“渡萬壑千岩,越溪深處。怒濤漸息,樵風乍起;更聞商旅相呼,片機高舉。”又是何等境界!就是曉風殘月的上半阕那一句“暮霭沉沉楚天闊”,誰能說它竟是陰柔?他如王維以清淡勝,卻寫過“一身轉戰三千裡,一劍曾當百萬師”的詩句;辛棄疾以沉雄勝,卻寫過“羅帳燈昏,哽咽夢中語”的詞句。再如浪漫詩人濟慈和雪萊,無疑地都是陰柔的了。可是清啭的夜莺也曾唱過:“或是像精壯的科德慈,怒着鷹眼,凝視在太平洋上。”就是在那陰柔到了極點的“夜莺曲”裡,也還有這樣的句子 。“同樣的歌聲時常——迷住了神怪的長窗——那荒僻妖土的長窗——俯臨在驚險的海上。”至于那隻雲雀,他那“西風歌”裡所蘊藏的力量,簡直是排山倒海,雷霆萬鈞!還有那一首十四行詩“阿西曼地亞斯”除了表現藝術不朽的思想不說,隻其氣象之偉大,魄力之雄渾,已可匹敵太白的“西風殘照,漢家陵阙”。

  也就是因為人性裡面,多多少少地含有這相對的.兩種氣質,許多人才能夠欣賞 和自己氣質不盡相同,甚至大不相同的人。例如在英國,華茲華斯欣賞密爾頓;拜倫欣賞頂普呂夏綠蒂·白朗戴欣賞薩克瑞;史哥德欣賞簡·奧斯丁;史雲朋欣賞蘭道;蘭道欣賞白朗甯。在我國,辛棄疾欣賞李清照也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但是平時為什麼我們提起一個人,就覺得他是陽剛,而提起另一個人,又覺得他是陰柔呢?這是因為備人心裡的猛虎和薔薇所成的形勢不同。有人的心原是虎穴,虎穴的口的幾朵薔薇免不了猛虎的踐踏;有人的心原是花園,園中的猛虎不免給那一片香潮醉倒。所以前者氣質近于陽剛,而後者氣質近于陰柔。然而踏碎了的薔薇猶能盛開,醉倒了的猛虎有時醒來。所以霸王有時悲歌,弱女有時殺賊;梅村,子山晚作悲涼,薩松在第一次大戰後出版了低調的“心旅”。

  “我心裡有猛虎在細嗅薔薇。”人生 原是戰場,有猛虎才能在逆流裡立定腳跟,在逆風裡把握方向,做暴風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顔色的孤星。有猛虎,才能創造慷慨悲歌的英雄事業;涵蔓耿介拔俗的志士胸懷,才能做到孟郊所謂的一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0同時人生又是幽谷,有薔薇才能燭隐顯幽,體貼入微;有薔薇才能看到蒼蠅控腳,蜘蛛吐絲,才能聽到暮色潛動,春草萌牙,才能做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國”。在人性的國度裡,一隻真正的猛虎應該能充分地欣賞薔薇,而一朵真正的薔薇也應該能充分地尊敬猛虎;微薔薇,猛虎變成了菲力斯旦;微猛虎,薔薇變成了懦夫。韓黎詩:“受盡了命運那巨棒的痛打,我的頭在流血,但不曾垂下1華茲華斯詩:“最微小的花朵對于我,能激起非淚水所能表現的深思。”完整的人生應該兼有這兩種至高的境界。一個人到了這種境界,他能動也能靜,能屈也能伸,能微笑也能痛哭,能像廿世紀人一樣的複雜,也能像亞當夏娃一樣的純真,一句話,他心裡已有猛虎在細嗅薔薇。

【餘光中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餘光中散文12-02

餘光中短篇散文02-24

餘光中的散文詩鄉愁08-20

餘光中散文賞析:尋李白12-06

餘光中散文(通用20篇)07-21

餘光中短篇散文7篇02-24

餘光中散文的語言情趣06-14

餘光中散文語言有何特點01-11

關于等你在雨中餘光中散文原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