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雜文随筆

時間:2023-11-25 12:15:03 春鵬 随筆 我要投稿

關于母親的雜文随筆(通用11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許多人都寫過随筆吧?随筆是一種散文體裁,也可以是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為了幫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母親的雜文随筆,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母親的雜文随筆(通用11篇)

  母親的雜文随筆 1

  昨天因為一件小事情又和母親吵了一架。這次吵架和以往不同的是,我并沒有責怪母親,也沒有去反駁母親對我的指責以及我的年少無知。隻是留下母親一個人,在那裡不停地對我充滿着恨鐵不成鋼的語氣,嘴裡還不停的念叨着:這孩子真是不懂事,永遠不知道我們這些做家長的不容易。我的心裡思索着,我一個孩子憑什麼要去考慮家庭的不容易呢,可是心裡卻愧疚萬分,錯在于我,而不在母親,不在他人。

  母親對我的指責大概有一會兒,看在我沒有說話了,似乎感覺自己說話有點太重了,就試探着問了一句:“你怎麼不說話了,你平時不是很厲害嗎。”我并沒有回複母親的問話,過了好一會兒,我聽到了電話那頭父親對我母親的呵斥,孩子難免會犯錯,你這樣說孩子,他會受不了的,最後,母親隻好無奈地挂掉了電話。我想,電話那頭的母親,肯定是又恨又氣,可又有什麼辦法呢。

  本以為這件事情會不了了之,晚上一個人躺在床上,心事重重,回想着母親指責我的話語。雖說話是有些重了,但是總覺還是有那麼一些道理的。

  對于這件事情我并沒有太在意,可是今天午飯時分意外地接到了母親給我發來的信息,由于是語音信息,本以為就是母親責怪我的話語,并沒有太在意,可是仔細一聽,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母親在安慰我,語氣裡倒是點幾分認錯的意思。可是作為我,并沒有太高興,母親一個那麼要強的人,居然會跟我認錯,我想,除了有着無法言說的愛,又還能有什麼呢。

  母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在我的印象中母親高大,堅強,嚴厲。對我的學習,生活,交友都顯得格外的嚴格。哪怕是有那麼一點迂腐,卻顯得愛意濃濃。也正因為母親這樣中國式傳統的教育,才成就了我現有的價值觀。每每想起,都覺萬分感謝母親對我的教育。

  家庭方面,母親亦是任勞任怨,從來不會因為工作的勞累而抱怨,從來不會把負面的情緒傳遞給我,每次隻要需要的'東西,母親都會義無反顧的給我,哪怕自己吃點苦無所謂,絕對不能讓孩子吃苦,雖說要我節約,但從來不會吝啬。這也許就是一個普通母親的偉大吧。

  我想,無論是我的母親,還是天下所有的母親,沒有一個母親不希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的,她們用自己的雙手托起了整個家庭的希望,她們用自己的乳汁哺育自己的孩子,她們用佝偻的背,來撫養孩子的成人。也許,母親有一天會對你發脾氣,但母親對于孩子的愛,在任何時候,任何環境之下都從來不會改變,因為我們是她們的孩子,我們和她們有着血濃于水的親情,有着剪不斷的臍帶關系。

  當母親朝我們發脾氣的時候,也許是她們用最無奈的方式來教育我們,也許,我們真該好好去體會體會母親的那些,感受那一顆愛的熾熱的心。

  有一句話說得好,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對于我們的母親也是如此。

  母親的雜文随筆 2

  在我小時的記憶裡,被媽媽打得最慘的一次是幼兒園那一次。她拿着在地裡割來的被放在壩子裡曬着還沒斷水的紅薯藤在我身上使勁招呼,一下一下,邊罵邊打。而這件事的起因是我到同學家裡吃了一道中午飯。

  “梅,你到我家去玩嘛?”香同學紮着一個馬尾辮,頭發枯黃枯黃的,興高采烈的說。“要得!”而我欣然答應,于是便随她去了她家。

  她家壩子旁邊堆了一堆柴,是柑樹枝,很幹了,黑色的枝桠向外伸張。我走過去的時候被擋了一下,立即用手把枝桠拂到一邊,身子才過了去。

  走到壩子裡,便看見了她家的前面。這記憶至此還好好的躺在我的腦海裡。她家是兩層三間的黑磚房,木門,門前有一級台階。我好奇的走過去,香同學的婆婆立馬高興的.帶點詫異的歡迎我進屋,并對香同學說:“香香,你帶同學來了哦?”又對我說:“快進來,快進來,到這兒耍。”

  我好奇的走進去,香同學的婆婆連忙叫我坐下,坐下。我坐在了客廳的涼闆上,看着她家的擺設。隻記得她家有個電視,客廳有張桌子,整面牆都是灰色的,像是被煙熏過一般。而不一會兒,香同學的婆婆就笑着從竈屋走過來,手裡端着一碗稀飯對我說:“你是叫梅吧,聽香香說的,”說着把那碗稀飯放在我面前的桌上:“也沒什麼好吃的,就隻有一碗稀飯,快吃吧,難得香香帶同學到家來做客。好好耍!”

  我看着那碗稀飯,淡綠色的像翡翠一樣,裡面沉浮着幾片東鹹菜,頓時覺得很好吃的樣子,我也沒有拒絕。就拿着筷子吃了起來。香同學的婆婆在外面的小闆凳上坐着吃,香同學不知道在哪裡吃。

  而我吃到第二碗稀飯的時候,我的噩運就來了。隻聽到香同學的婆婆在外面喊我:“梅,你媽媽來了。”

  是嗎?我立馬端着碗跑出去,就看見我媽了。她罵着:“到處找你找你找不到,你竟跑到别個屋頭吃飯來了哈!看我今天不把你整死!”她又驚又怕,氣得到處看找可以懲戒我的東西,往旁邊的柴堆一瞧,伸手就折一根樹枝棍子。而我飛快把碗一放,小心翼翼的走到壩子裡離她最遠的那一方。

  香同學的婆婆還在笑着喊:“莫打,莫生氣,她隻是來這兒耍一會兒。”

  “不打,不打是怪事。找死人找不到人!到處都找遍了,沒想到在這兒吃飯來了!你走不走?!”媽媽的臉上滿是憤怒。

  我走過去她就打了我一棍,但穿得厚打不透,不是很疼,但心裡卻很害怕,我時時怕她在路上打我,然而在路上她隻是說,回去再收拾你!

  但終于到了家了,她立馬就丢了那打斷的小樹枝,去刷那綠綠的紅薯藤。很長的一條。

  我縮在一邊磨磨蹭蹭的不肯過去,外婆說不打了,不打了,她還小,一時耍起去了。便把我護着。媽媽卻說,看她今天遭不遭整。

  她立馬就去外婆背後拉我,一拉住我就往我身上打,還拉我的衣服。我連忙哭着說不去了,不去了。而她不停罵我不停打。

  “叫你中午回來吃飯,早點回來,你結果跑到别人屋頭吃稀飯。你倒還好啊,我跟你外婆兩個找死人找不到人,結果一問你跑到張家溝去了。你這是要把我急死哇!”

  “你莫跟你媽一般見識,她也是擔心你擔心狠了。你怎麼跑到張家溝去了啊?”外婆在安慰我并說不要跟媽媽一般見識。我隻擦擦眼淚,撩起衣服看着肚子上的紅痕。我走到門口,卻聽到了有哭泣的聲音。

  媽媽背着我,在哭。一聲一聲斷斷續續的。

  我也不知是什麼情緒,心裡很空,并且也有點想哭。不是因為媽媽打了我,而是因為我……讓媽媽傷心了。

  我的母親是一個極不易哭的人。我看見她哭的次數屈指可數,可沒有哪一次不是為了我們(我和我妹妹)的。她為了我們奔波勞碌,為了我們跟别人吵架,為了我們辭去工作專職照顧,為了我們才四十幾就生了白發……我生澀的詞彙寫不出我母親好的十分之一,我隻知道她對兒女的好真的是比山高,比海深。因為她我受了如此深的母愛,我永遠得感謝她。

  母親的雜文随筆 3

  今天是母親節,我的母親去年臘月已經離開了人世,一生在同輩人中活得也算有滋有味,老來皈依佛門。可是老境太過慘淡,腦梗引起的全身癱瘓,兩年後離開了這個她十分留戀的世界,享壽七十三平歲,在這個節日裡,想起母親,心情極度不好。千言萬語,無從說起,還是留在心裡吧!

  我是個紅迷,還是來說一說紅樓一号男主角賈寶玉的母親吧,也許天下的母親有共同點,也有各自的不同點。

  《紅樓夢》中的王夫人,是小說《紅樓夢》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是賈寶玉的母親,也是金陵十二钗之一的皇妃賈元春之母,賈政之妻,是榮國府的大家長。同時她又是京營節度使王子騰之妹,與薛姨媽是一母所生的姐妹。仔細分析,那真是出身好,嫁得又好,生的女兒又是皇妃,又是這個大家族的實權派,那是相當地風光無限。但誰都知道,豪門的門不是好進的,貴族之家,規矩多,禮數繁,家族複雜,很難處理好各種關系。不過王夫人也出身豪門,當然知道這裡面的行行道道。

  她雖是賈母的二兒媳,不太說話,但深得賈母的信任,這是她作為實權派的前提和基礎。需像林黛玉一樣“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太說話,她是在賈母面前,她深知“腿長擴露水,話多惹是非”的道理。

  王夫人出身名門又嫁入詩書禮儀的賈家,賈母是她的婆婆,她深知恪守孝道和婦道的重要性,王夫人對賈母不僅耐心陪伴,伺候吃飯,還事事讓老祖宗順心。黛玉初進賈府的第一次吃飯,賈母正面榻上獨坐,王夫人進羹,這是大族人家的規矩,一直得站着,賈母允許才能就坐,“賈母命王夫人坐了。”吃完飯後,賈母便說:“你們去罷,讓我們自在說話兒。”王夫人聽了,忙起身,又說了兩句閑話,方引鳳、李二人去了。也是懂得規矩,回答長輩的`話要起身,而不能直接走,還得說兩句閑話,走的要從容一些,可見王夫人的禮數十分周全。

  讀《紅樓夢》給人的感覺,賈家榮國府實際的管家好像一直是王夫人的内侄女王熙鳳。十分不解,就是王夫人不想大權獨攬,也應該交給她的長媳李纨。可她沒有,個中原因可能是她的長子賈珠死得早,李纨根本就靠不住,李纨的才能也不能勝任吧!其實,誰當這個管家,還得看娘家人的實力或者勢力。李纨的娘家根本沒有能力扶持她當這個管家。雖然王熙鳳是賈赦的兒媳婦,賈赦也好像另立了門戶,可還是讓王熙鳳當了管家。實際上也是《紅樓夢》的一個謎團。不過,一些大事鳳姐仍須向王夫人請示彙報。似乎有點王夫人是董事長而王熙鳳是總經理的意思。

  紅學愛好者認為王夫人是個假善人,雖然時常吃齋念佛,可是她心并不善,甚至很惡,也有點殘酷。她的丫環金钏和寶玉的一句玩笑話,就被她一個巴掌“打得半邊臉火熱”,還把她攆了出去,緻使金钏兒投井身亡。金钏兒死後,她卻流下僞善的眼淚,并向寶钗說,金钏兒前日把她的一件東西弄壞了,一時生氣,打了她兩下子而已。寶玉的丫環晴雯,隻因她蔑視王夫人為籠絡丫頭們所施的小恩小惠,又遭到她的殘酷報複,在晴雯“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況下,硬把她“從炕上拉了下來”,攆出大觀園,當夜就悲慘地死去。但王夫人向賈母回話時卻說晴雯又懶又淘氣,且得了女兒痨,才把她送出大觀園的。僅小小的繡春囊事件,她就指使抄檢大觀園,結果害死司棋、潘又安,逼走入畫,趕走四兒,遷散芳官等十二個小戲子,王夫人實是元兇。

  其實,王夫人做這一切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她的兒子寶玉。長子去世得早,寶玉是她将來唯一的依靠。她所做的一切,都是愛子太切的緣故。事實上,世界上男女有别,女人是感性的動物,男人是理性的動物。還有人斷言,女人思考判斷問題隻憑感覺,而不經過大腦理性的思考。還有人說,家裡不是講理的地方。實際上都是男女有别,女人不講理隻講情的結果。當然有個案,有普遍性還有特殊性。對于王夫人,寶玉一切都是對的,如果有不對,那都是别人的錯。

  《紅樓夢》如果真如紅學研究者所說是帶有自傳體性質的小說,那寶玉的母親原型當然就是曹雪芹的母親,我想曹雪芹一定是想把她現實中的母親完整地再現給讀者。

  在封建貴族之家,有那樣一個愛子如命且不講理的母親。為了兒子,她可以做出一切,那管錯與對。我們說母親偉大,王夫人在這一點上又何嘗不是一個偉大的母親。

  母親的雜文随筆 4

  丈夫有兄弟姐妹四個,公公早早就去世了,是婆婆一個人将四個孩子含辛茹苦地撫養成人。母親老了,兒女大了,眼看着孩子一個個都飛往外地打拼,母親無奈中又有欣慰:畢竟自己辛苦的目的就是希望兒女們有所作為。四個孩子有三個都在很遠的省城安居樂業,隻有最小的我們留在老家附近的縣城。

  雖然說我們離家不遠,但因工作太忙,有時也好長時間不回家一趟。也曾将婆婆接到城裡住,但是因我們都忙于工作,很少能在家陪她,大多還是她一個人,也還是孤單。所以,老人嫌整日無事可做,往往住不了幾日,還是堅持回了老家。

  前幾天是端午節,難得放假幾天,我便帶孩子一塊回家一趟。剛到家門口,就看見一群小雞正在草地上捉蟲子吃,小狗則乖乖地卧在大門口,婆婆正端着一盆水去喂小雞。婆婆見我回來,高興得不知說什麼好。她指着這些雞說是她自己買的小雞仔,現在長大了,專門散養着,這樣雞肉有營養,說是就等哪天孩子們回來,給孩子們好補一補身子。

  第二天一大早,婆婆就為我們炖好了雞湯,喝着美味的雞湯,心裡真不是滋味,她自己肯定不舍得吃,但是為了孩子她卻什麼都舍得。

  剛吃了早飯,婆婆就拿個鋤頭去她的小菜園了。我說:“媽,您怎麼就不能閑一會兒呢?”“我呀,一閑着,渾身都不得勁!”婆婆說。照理說,我們幾個都寄錢給她,她根本不用再幹什麼。可婆婆就是閑不住,就她的話說是一天不下地看看,就覺得悶得慌。于是,我也跟她去了菜地,一路上,一群小雞跟着她,到了地裡,婆婆每動一下鋤頭,每松一下土,那些小雞便一擁而上,争相用小爪子抓土覓蟲吃。一塊小菜地被這群小雞搗亂得半天才鋤完。

  我問婆婆:“你讓它們跟着幹啥,這多慢啊,把它們留家裡多好,幹活還快。”婆婆說:“我是專門讓它們跟着的,反正平時自己一個人在菜地裡,也沒人說話,好在有它們在旁邊‘咯咯’地叫着,反倒覺得挺好的。”

  聽了婆婆的話,心裡不由一酸,這幾年,年輕人都外出打工,稍年長點的也是在周邊幹些雜活,平時村裡人也少,而我們又不在她身邊。婆婆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想必也是孤單寂寞的,隻不過是她心疼孩子,從不把她的苦對我們說,所以,我們回家來她都是樂呵呵地,讓我們覺得她在家挺幸福的。

  傍晚,我跟着婆婆到雞窩裡撿雞蛋。她把雞蛋都拿出來,挑了挑又拿幾個放進去,我問她是什麼意思,婆婆說:“這些雞都是我從小就買回來一點一點養大的,白天,它們出去覓蟲子,曬太陽,傍晚回來時我再撒些玉米和小麥喂它們,然後才把它們趕回雞窩。時間久了,這些小雞就跟自己的娃娃一樣,現在這些雞都能下蛋了,我每次撿蛋都會給它們留幾個,不然,它們這麼辛苦下蛋,如果每次都撿光,它們也會難過呀,也會以為自己下了這麼多蛋,連一個也沒留在身邊,所以,每次我都留幾個,讓它們有個念想。”

  婆婆說這些,豈不是在說她自己呀,在她眼裡,那些雞蛋就像是她遠方那些不願回家的兒女。孩子大了,都走了,也意味着離開母親,離開家。她是心有體會才會這樣做的,這也算是一種精神寄托吧。

  當初,婆婆看着她的孩子一個個高興地離開家時,她的心裡充滿着甜蜜,又伴着憂傷和失落,可她不說,她會永遠把她的堅強展示給孩子。“女本柔弱,為母則剛”,這就是要強的母親所表現出的無私的愛啊!每次孩子回來說留下來陪陪她,她又會急着催孩子離開,讓去各忙各的,不用操心她。而做兒女的又往往粗心大意,叫走就走,走後忙起來就把老人給忘了,全然忘了在老家還倚在門口等孩子歸來的老母親。

  聽了婆婆那些話,我沉思良久,每個母親都是這樣“兒行千裡母擔憂”,時刻想念着不在身邊的兒女們,兒女永遠都是母親最幸福的牽挂。可我們做兒女呢,有時間在電腦前玩遊戲一坐就是半天,玩起手機聊起天來都不吃飯,也想不起給遠在家鄉的父母打個電話。周末了,甯願在家裡睡懶覺也不願回老家看看想念我們的'父母。有時候很細微的小事,我們做起來又很容易,卻能讓父母得到莫大的滿足和寬慰,可是,我們多少人又會想到去做呢?

  這次回老家,直到上班前一天,才在婆婆的催促下,帶着大包小包婆婆給拿好的東西,才坐上了回縣城的汽車。

  回到縣城,我打電話給那幾個遠在外省的兄弟姐妹,說了婆婆和母雞的事。說完後,人人都哽咽着說不出話來。最後約定,無論多忙,都要輪流回家看望母親,像那群雞一樣多陪陪老人,把我們的愛留一點給母親,讓老人有個快樂的晚年。

  母親的雜文随筆 5

  人與人之前複雜的社會關系,在母親這裡煙消雲散;與身邊人的愛恨情仇,在母親這裡唯獨剩下第一個字;任何反對你的聲音,在母親這裡,絕緣。

  小時候最不會寫的作文題就是關于母親的,為此還經常被母上叨叨:怎麼連我都不會寫……

  但即使是現在,要表達對母親的情感,我還是……寫不出來。就是再優美的辭藻,也配不上,配不上。

  我不想去談那些特例,我甯願相信天下的母親都愛着自己的孩子——哪怕隻有一天。我還知道大恩不言謝,對于母親把我帶到這世上的恩,隻有一個謝謝還是永遠不夠。

  我的母親背負了太多,從家庭到工作,而我能做的卻很少——恐怕現在的我想要體會到她的'感受,還遠遠不夠。我隻能給予我所能給予的愛,以及微笑着,面對未來的人生。

  這種細微的情感說多了反而顯得做作,不過對于母親,我還能寫很多很多,我還能寫一輩子。

  不知道未來當我過上這樣的節日又會怎樣呢……

  母親的雜文随筆 6

  現在我喜歡站在陽光下,尋找屬于自己的溫存,而這份溫暖卻是母親的懷抱,一路照耀我成長正是母愛,您給予我太多疼惜,而我卻時常成為您的牽挂,時刻成為您的包袱,但您卻說;我隻是一個受傷的女兒,既然不能讓你身上的傷口痊愈,那我會盡力給予你今生的疼惜。母愛就是你的一片天空,時刻可以為你遮風擋雨。是的,正因為您是我身後堅強的後盾,所以女兒的人生步伐裡從來不會退縮,不會臨陣脫逃,我知道這一路有着母愛的相伴,所以我不再懼怕命運給予的一切考驗。

  我感謝媽媽教會了六個大字,堅強,自信,自重,它們在任何時候都是用得上的,也是能保護自己的方式。您說我是最沒有資格哭泣的,更沒有資格抱怨,即使受委屈你也要給我忍着,憋住。我聽後感到更委屈,現在我才知道您的用意,所以現在我不會容易哭泣,不會抱怨,更不會感覺到委屈,隻會讓我更頑強的走自己的路,生活磨練成出一個堅強的自己,堅定的把自己的眼淚收縮回去,哪怕在哭泣裡找到一個微笑的自己。尤其在您母愛裡充滿着一份陽光中,它會讓女兒活得更健全,活得很的自信。每當想起我快要被侵犯時,耳邊傳來起您的話語,在婆家沒有接納你之前,你絕不能輕易自賤,聽到自賤它似乎刺動着自己的心靈,所以我懂得了隻有自愛才有資格被接納,女兒如同您日夜呵護照顧的花蕊,怎麼可以一夜讓自己成為枯萎的花兒。

  如今我已經結婚了,媽媽您也終于放心了。您的語氣更是溫柔了許多,您總是微笑的說;想不到你對自己幸福很頑固,當初我們争吵了無數次,那時也讓我們母女關系漸漸地走遠,幸好一切都是注定的緣分,第一次看到你的丈夫耐心的對待你,呵護你,疼惜你時,作為媽媽的我真的好感動,尤其看到你幸福的笑容,它是我最今生願意看到的,原他今生都是這樣對你,把你當成寶一樣的去疼惜,将來媽媽可以放開你的手,讓他成為你今生最穩重的依靠。“媽媽謝謝您大度成全女兒的幸福,當初不是真的有意去違背您,更不應該處處用語氣傷了您,但女兒的`幸福絕不能輕率的決定。我知道自己對幸福的定義是什麼,愛情與婚姻并不是盲目的去選擇,我不想在不屬于自己的幸福裡孤獨,也不想在錯的人面前一輩子歎息,甚至傷心落淚。這輩子我已經失去起飛的翅膀,如今我隻想獲得該有的幸福,找到核心自己的伴侶。而不是活着像一件物品任由人選擇要不要,也不是成為替代品成為别人的需要。”所以我甯願在别人的嫌語中找到一個堅強的自己,也不願成為别人猶豫的諷刺。

  我要像守護小煙攤似乎守着媽媽一樣,無論風雨的淋濕,我都會勇敢的面對,自己就是一根小草隻有在惡劣環境下才能卓越的成長。生活早已讓我學會微笑,坦誠的接受别人目光。别人總說,你對媽媽的這份孝心真的很感動,難為你在風雨中受着這份苦,而我卻依然記得,曾經我們在攤子裡,她緊緊摟着我,卻是我最懷念的時光,哪怕我們母女很狼狽,正是可以擋住一切風雨來襲的母愛。我仿佛看到雨水淋濕媽媽,而您依然可以為我遮風擋雨,尤其看着您騎着單車在風雨裡趕着去上班,我的已經眼淚流下來,媽媽是不是女兒讓您過得很苦,很累,但您從來沒有這樣想,每當風雨來臨,您很揪心女兒在棚子下的處境,棚子會不會翻起,媽媽您對女兒的愛很深,很深,總是第一時間擔心女兒的安危,如同别人說的,您的媽媽把你當成手中的寶,日夜守護你,準确的說,我就是您的命根子,是您今生願意疼惜惦記的女兒。您是女兒最溫暖的世界,是女兒人生的最好的階梯,隻是,我感覺能為媽媽做的事情太少了,都是微不足道的過程。

  女兒還記得第一次去黨校培訓,第一天您特意請假也要陪在我身邊,這份母愛時刻都會把我包圍着。當五天培訓完後,我咳嗽特别嚴重,每天女兒都是以吊針與藥為主,整天昏昏欲睡,您特别心疼,您最看不得我難受,每夜我咳嗽得無法入睡,您緊緊抱着我,您說如果可以您願意替女兒承受,您最害怕女兒發燒,就因為小時候的意外,徹底改變女兒的人生,因此您一直很愧疚。隻要提起我的這份傷口,媽媽您總是淚流滿面,正是這樣女兒更覺得對不住您,是女兒讓媽媽受了委屈,受盡辛苦。正如我的思想說的,麗君,正因為您的媽媽為人善良,所以上天才把你變成這樣就是安排你來到她的身邊,讓你們今生做一對有感情的母女,日夜守候在彼此身邊。請把你們的自責與内疚一起卸下吧,趁着時光好好相處你們母女的緣分。是的,我們無法改變命運,但我們卻能擁有最好的眷顧。如同您說的,希望女兒出嫁也是媽媽能看得見的地方。曾經女兒的任性,頑固,也是想一輩子呆在您的身邊,哪裡都不去,隻為更好守護您,今年我又獲得一份母愛,婆婆的疼惜正如您給予的疼愛,我的幸運就是遇到兩位善良的母親,也許我這個女兒還需要兩位媽媽的幫村,還需要媽媽的扶持與體諒。但我也會盡力去回報你們給予女兒的愛,盡量和丈夫一起孝敬你們,讓我們更好的與媽媽一起相守今生的時光,即使歲月無情為你們添加白發,但兒女們會時常陪伴您,一有時間,要記得常常要回家陪着您們吃飯,聊天,聽聽你們的唠叨,也是一種很幸福的過程。

  最後祝我兩位最愛的媽媽,笑口常開,身體健康,母親節快樂,同時祝所有天下的母親,節日快樂,幸福安康!

  母親的雜文随筆 7

  當我看到那個身材瘦小,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女人突然撲向另一位年紀比她稍長的大媽懷裡時,我看到了溫馨而又感人的一幕。那位殘疾女人在大媽懷裡抽噎,而大媽則是輕輕拍着那女人的肩膀柔聲安慰她。良久,殘疾女人才擡起頭,眼睛紅紅的,還殘留着淚水。她用枯瘦如柴的手抹去淚水,然後恢複了平靜。

  我不知她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唯一知道的是,那位殘疾女人和這位大媽是一個村子裡的人,經常到我們酒坊來買酒糟,年後有一段時間沒來,聽說她去了娘家。到底她在娘家經曆了什麼事,以至于見到大媽那一刻激動不已,全然不顧周圍人立在一旁就撲向大媽懷裡呢?我沒有細細追問。

  我可以肯定,那位大媽必定是這位殘疾女人最值得信賴的人,或許有一肚子苦楚的殘疾女人在突然間看到很久沒見到的老朋友後。感覺如同見到久别的親人,于是便有了本能的沖動,想在那溫暖的懷抱逗留,以此褪去一身的疲憊。

  這個殘疾女人絕對是個苦命的女人,看她瘦骨嶙峋的.模樣,布滿老繭的雙手,就令人心酸,而這樣一個生活在底層,卑微如同塵埃的女人,卻也有另一個人用真心溫暖了她飽經滄桑的心靈,于是,當她承受了太多苦累後,在思念中度過一段時日的她在見到那個她信賴的人後,才有了撲向懷抱的一刻。

  我無意去打聽太多,也不便于打聽,畢竟他們和我存在語言上的差異,我一個外鄉人,也不需要對本地人之間發生的某些事刨根問底。有些事,隻要能看到美好的一面,就足以讓我思緒萬千......

  看到殘疾女人撲向大媽的懷裡的那一刻,我想起了數年前的一幕,那時母親還在世。

  十九歲那年的八月,在廣東打工的我終于回到了闊别兩年之久的故鄉。我提着行李包獨自往家裡走去,因為事先沒有電話通知,一切很突然,當我走到奶奶家的小院子裡時,我見到了正在乘涼的母親,而母親也在見到我的那一刻激動不已,她飛快地朝我跑來,向我張開手臂,把我攬入懷中,泣不成聲的她一個勁的喊我的小名,說着:崽啊,你也終于回來了!

  而我,自然也是撲在母親懷裡,放聲哭起來,把我對母親的思念,把我在外受的種種委屈,全部融入到哭聲中,然後讓淚水沖刷掉一切。很久以後,母親柔聲對我說,不哭了,我們回家,我去弄吃的,肯定餓了吧?

  在母親懷裡哭夠了的我這才離開母親的懷抱,和母親朝自家屋裡輕快地走去。

  那年難忘的的一幕,從此就定格在我的腦海中,每當我想起母親見到我後,激動地把我攬入懷中,而我也在本能中撲向那溫暖的懷抱,我就感覺心裡好痛好痛!因為今生,再也不可能還有那麼溫暖的懷抱,讓我在懷抱中久久依偎,去感受那人間摯愛真情,在懷抱中讓疲倦的靈魂得到休憩,得到全所未有的滿足!

  父母去世後的這十多年裡,我也終于從當初的不堪一擊漸漸變得堅強,我不再在悲傷中自虐,也不寄希望于他人為我療傷。更多時候,我習慣了和自己傾訴,不再渴求溫暖的懷抱,因為這世上除了母親,再也沒有哪個人的懷抱會讓我産生想要撲上去的沖動。

  和母親激動不已的相擁,成了一生中最珍貴的記憶!或許,今生再也不可能還和誰深情相擁,因為有些愛,再也不會回來。

  溫暖的擁抱,看似隻是簡單的肢體動作,但所有的簡單動作,也必須有愛做鋪墊。看到殘疾女人撲向那位大媽的懷抱的那一刻,我在想,這也許就是對“心心相印”四個字的最形象的诠釋吧。那位大媽,能讓殘疾女人撲入她的懷中,必定也給過溫暖和愛。不然,誰會無緣無故撲入一個和自己無關的人的懷中呢?

  寫到這裡,讓我更加懷念和母親的擁抱!

  母親的雜文随筆 8

  母親節如期而至了。

  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母親節,我的母親已經不在了。

  早上從家裡去父親那邊,小區的電梯停電了,隻好從九樓慢慢走下來。一個人走在窄窄的樓梯上,不由自主的吹起了《母親》的口哨,略帶絲絲聲的口哨聲在樓梯間盤旋,經由回聲自然的放大,婉轉而悠揚,我完全投入在曲調和歌詞之中,等到了一樓時,才發現自己淚流滿面。

  是的,母親永遠不在了。

  突然很想回老家,去母親的墳前看一看。我是一個無神論者,但自從母親離開後,我總覺得母親就在墳墓裡面,雖然隻是一個骨灰盒,但母親就在那邊。能聽得見我說話。

  我很想一個人,去母親旁邊,坐在墳邊,和母親說些話。我有很多的話,想對母親說。

  前幾天去泗水青龍山,早上在山腳的山莊起來時,忽然有了想爬到山頂的沖動。一個人沿着石階路慢慢往上走,走了一小段,看見左側有一段開闊地,信步走進去,幾十米後是一個墓碑,墓碑上方是六十度以上的斜坡,雜草樹木叢生。幾乎想都沒想,我沿着斜坡的野路往上攀爬。走了一段,才發現這段路越來越陡峭,很不好走,且有滑落的危險。我需要仔細觀察,抓住上方的山石、小樹或雜草,每走一步都要想好下一步的路線,越走越難。扭頭向下回去已經不可能了,隻能硬着頭皮往上爬。一會到了一處滿是山棗樹的地帶,山棗樹上滿是棗針,一不小心,腿和胳膊都被棗針挂住了,手上也被紮了幾個。強忍着疼痛,把山棗樹慢慢移向一邊,用腳踏住,從荊棘遍地的棗叢中爬了出去。

  心裡很有幾分後悔,這不是自讨苦吃嗎?明明有好路,非要走野路。不過沒有回頭路了,也不知道還要走多久,隻好一邊給自己打氣,一邊仔細選擇路線,慢慢往上爬。

  如此又爬了十幾分鐘,終于看到石砌的台階路了,我像翻牆一樣,努力攀上去,大口喘着氣。

  接下來不走野路了,走石階。

  手背上紮了不少棗針,一個個拔下來。走在寬大的石階上,感覺輕松而惬意。

  青龍山不太高,一路小跑着,一會就到了一個小山頂。

  站在山頂往下眺望,雲霧蒙蒙,郁郁蔥蔥。對着空曠的山谷,我忍不住大聲喊着,“媽……”

  回聲在山谷間盤旋激蕩,綿綿不絕。

  母親,您聽到了嗎?

  爬山,走野路,呼喊母親,所有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生活依然繼續,我和往常一樣,每天忙碌于工作中的大事小情,每天也讀讀書,聽聽英語,抽時間打打球,也和朋友經常聚一聚。生活中依然還有歡笑。

  一個人靜下來時,我卻總是想起母親。手中時常拿着母親用過的頂針,輕輕摩挲,很有幾分溫潤,如同輕握着母親的手。

  我還是忍不住想起母親最後的時日,想起我照顧不周之處,想起醫生的種種失誤,十分的.懊悔和惋惜。我甚至寫了一封申述信,準備和醫生讨個說法。那封信一直沒有發出去。

  母親畢竟八十歲了,很難把責任完全推給醫生,醫生的失誤很明顯,但也不是主觀故意。我不想要經濟賠償,母親更不能死而複生,那投訴的意義又在哪裡?

  今天是母親節,我很想去母親的墳前,和母親說說話。我想知道母親的想法。

  魏晉時期的王裒,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後埋葬在山林中。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裡,母親不要害怕。"

  以前覺得上面的故事不可思議,現在我明白了,也理解了。

  我也很想這樣做。

  遠在天堂的母親,您過得還好嗎?

  母親的雜文随筆 9

  前些天回家時剛好要用到針線,我就自己到母親房裡去取,順便把針線籃拿出來拍了幾幅。

  針線籃和我小時候見過的沒有什麼兩樣,隻是碎布線頭少了點,因為近些年縫縫補補的衣服幾乎沒有的緣故,平時偶爾打個紐扣而已,不過基本配備還是很齊全的。

  媽媽說過針線籃是她當年的嫁妝之一,竹編的,十分結實,造型也很簡單。竹條上已經泛起包漿,因為經年累月的使用過,沾了手心的汗汁,微黃透紅,像母親滄桑的雙手飽含着陽光的色彩,讓我們都感到非常親切。

  在貧苦的年代裡,針線籃的用處很重要。我們都曾穿戴過縫補的衣褲,都離不開它的功勞。

  小時候媽媽在忙完勞作和家務之後還要忙着為我們一家人縫補瑣碎。要麼在夜裡要麼在雨天,在我們寫作業的旁邊,在我們閑着的時候針線籃卻和母親一樣在忙碌着,有時候在迷迷糊糊的睡眼裡也看到母親在煤油燈下圍着針線籃的背影。

  有時候媽媽會叫我過去幫忙穿線,她還會從籃子裡摸出一顆糖果來,我們七零後的童年有糖吃是多麼幸福的事。母親除了為我們的溫暖提供保障的同時,也不時的給我們驚喜,像糖果一樣甜蜜,從針線籃裡傳遞出來的愛。

  農村的小孩子都很野,特别是男孩。我們的衣服一不小心總會蹭破、劃破,在玩遊戲或者上山的時候。雖然上山撿柴火時穿的是舊衣裳,破了還得縫補,下次又可以用上,新的'衣服是絕對不可以穿到山上去的。

  小時候的我特别頑皮,經常犯錯,就像衣服一不小心的破損。爸爸總要體罰我的,母親則像縫補衣服一樣細心的教導我,用她那心靈的針線對我的錯進行修複,給我們溫暖,呵護我們健康成長。

  母親的慈愛像針線籃一樣無時不陪伴着我們生活,給予家人所有的關心如那針頭,碎布縫補着我們的春秋。

  針線籃,也叫“績筐”,和我們老家的本地話很接近。

  績筐。紡績時用以盛紗縷的筐。《西京雜記》卷四:“ 元後 在家,嘗有白鷰銜白石,大如指,墜後績筐中。”

  在我們山裡人家這是常見的家什,每家每戶都有,是女紅的必備品。

  母親的雜文随筆 10

  那年七月,讀大二的我和讀大一的弟弟放假在家。正值盛夏,水稻正是生長的季節,田畈裡自然沒什麼活兒。偶爾需要打農藥,母親親自上陣,我們并不擅長。

  天氣幹旱,菜園子裡的活兒倒是不少。拔草、澆菜園更是常事兒。可弟弟向來對這些活比較抵觸,幹不了多久就跑回屋裡去了。那是他的一方天地。有時,他在廢報紙上練習毛筆字。有時,他坐在桌前看書。我們誰喊,他也不理睬。

  我常跟了母親,去菜園子裡幫忙。母親澆菜園,我負責拔水。水井裡的水,需要用繩子一桶桶拔上來,費時還費力。有我幫襯着,母親倒是省下了不少時間,可以騰出空來挖菜地、鋤草什麼的。母親打菜藥時,我坐在邊菜地埂上擇第二天要賣的菜。我們有一搭沒一搭地聊着張家長李家短,一寸寸的時光倒也平和安然。

  天天如此,我便覺得有些乏味無趣了。但着實舍不得見母親太勞累,隻得去了。如今回想起來,關于故鄉最美的回憶,還是跟着母親幹活的那些時光呢。可當時,卻單單覺得無聊地透頂。

  那時,父親剛離開一年多,我和弟弟又都遠在外地讀書,家裡的開銷太大。母親沒有收入,隻得靠種菜賣菜。夏天的蔬菜品種很多,母親終日忙碌,一刻也不得清閑,隻想着種出更多的菜。母親幾乎每天都是挑着滿滿當當的兩大籃子菜去街上。但是,别人家菜地裡的各類蔬菜也都長出來了,所以不見得每天都能賣完。多餘的菜也吃不完。母親便想送些給姥姥家。

  姥姥家菜園子面積小,菜品種少之又少。平常,當季的蔬菜多了,母親便捆一蛇皮袋,騎着自行車,送到姥姥家。往往是蛇皮袋一卸,就調轉車頭往回走。姥姥喊也沒用,母親想早點回去澆菜園呢,園子裡的菜旱不起。那是一家收入的來源啊,任誰都曉得那片菜園對于我們仨的重要性。

  那天,行情不好,母親賣完菜回來,籃子裡還剩下了一大堆長豇豆、瓠子和荊芥。母親想讓弟弟給姥姥送去。弟弟當時正和同學聊着天。他似乎不情願,記不起母親說了什麼,他們起了争執。弟弟的原話我想不起來了,大緻是抱怨母親能力太低。因為我們讀大學期間的所有學費,都需要申請助學貸款,還要申請學校的助學金來補貼生活費。

  忽然,站在一旁的母親失聲痛哭起來,大滴大滴的眼淚從母親滄桑的臉上滑落,落在腳邊的菜籃子裡,滾到籃子裡的豇豆上。母親一邊大聲地哭着,一邊說着什麼。說到傷心處,一度哽咽。我聽得出,母親的哭聲裡,滿滿的,都是難言的無助和悲傷。

  那兩年,父親患病,離開,家裡家外都是母親一人操持,生活的艱難真是無法想象。母親一人扛起了全家的重擔,終日省吃儉用辛勞不已。我想,母親的心當真是被傷得透透的了。在那樣無情刻薄的.批判前,母親平素裡費盡心力撐起來的堅強轟然坍塌。母親也有撐不住的時候啊,那樣瘦弱的身體,怎能經受住那樣超負荷的重壓呢?

  正在擇菜的我忙站起身,不知道該說什麼安慰的話,心裡非常不是滋味。弟弟的同學也忙着打圓場,可弟弟那刺耳的話已經深深地傷害了母親的心,母親的眼淚仍舊嘩嘩地往下流,止也止不住。

  弟弟少不更事,完全不顧及母親的感受,一句話惹出了母親的眼淚。時至今日,已為人母且曆經種種的我已懂得了母親。母親累啊,苦啊,一個人,用一雙手,一副扁擔,兩個菜籃子,兩個水桶,兩個糞桶,完完全全地扛起了這個貧寒的家。生活的重擔壓在她瘦弱的雙肩,她沒有退縮。

  她怎能退縮呢?一雙兒女還在學校裡讀書,她說什麼也不會讓我們辍學的。即便我們生活拮據,但每每返校,母親總能給我們拿出一部分的生活費。常年的挑菜,挑水,挑糞,母親被一副扁擔壓得更加矮小了,身體也一日不如一日。顧不得弟弟同學站在邊上,母親的眼淚簌簌地落,我清楚地知道,她心裡的委屈,太多太多了。

  弟弟生性執拗,不願幹的活,任誰勸都沒用。在鄉下,大多人是不善表達的,我始終不知該如何安慰母親,隻得把手胡亂地在抹布上擦了幾下,跟母親說:“我去送。”慢慢地,母親止住了眼淚,幫着我捆蛇皮袋。我站在她身後,看到她的肩膀還在一聳一聳的,心裡感到非常難過。

  那時已近中午,明晃晃的太陽肆無忌憚地照着,我毫不猶豫地騎着自行車往姥姥家趕去。姥姥家離我家十幾裡地,上坡下坡很是費力。七八裡的水泥路,有兩個五六十度的斜坡,路兩旁稀疏地植了青楊樹,我卻絲毫感受不到陰涼。還有三四裡的土路,來來往往拉煤的大卡車一過,塵土飛揚,我的鼻子上、臉上全是灰塵。最後是一段山路,走在蓊蓊郁郁的松樹林間,陣陣山風吹來,涼快了很多。但忽然看到一個個墳茔,我還是有些害怕,但是想到母親那簌簌落的眼淚,便顧不得擦去臉上的汗珠,硬着頭皮趕着車,急急地走。

  到了姥姥家,快到十二點了,熱得滿臉通紅的我直接跑到電風扇下,調了最大檔,可勁兒地吹。那天中午,我也不記不清有不有在姥姥家吃飯,那天真是太熱了。隻知道姥姥心疼地切西瓜給我吃,我也顧不上,隻願待在電扇旁吹風。那一刻,心裡是說不出的輕松。

  人這一生,最易傷害的便是最愛的人啊。因為他們對我們毫不設防,我們卻将他們傷得最深。每每回想起母親的眼淚,總覺得萬分的愧疚。母親的眼淚,流進了我的眼裡,也流進了我的心裡。一年年地,我都記得清清楚楚的。像拂去了我内心的塵埃,讓我更加懂得珍惜,珍惜這份無價的親情。

  今生有幸做了母親的女兒,我很欣慰。隻是,我虧欠她太多太多。與母親隔了山,隔了水,但挂念彼此的這份心,像老家門前的急流澗河裡的水流啊流一樣,一直都在。都好好地呢,我便覺得很知足了。

  母親的雜文随筆 11

  眼看着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快要到來,可母親已走進了另一個天堂,眺望着窗外細雨綿綿,紛紛揚揚,千頭萬緒,湧上心頭,止不住的思念的淚水,刷刷刷的流啊!

  母親姓陳,人說“黃連苦中苦。"她比黃連還要苦,由于家裡貧窮,六歲就給别人當了童養媳,現在六歲的孩子還常常在母親懷裡撒嬌吧。她的婆婆是個“惡毒的婆婆",家裡就生了一個兒子,照理說一個兒子,一個媳婦,應該對媳婦好一點吧,可她不一樣,上山砍柴帶着媽媽一同砍柴,下田幹活跟着幹活,媽媽說“小孩子天生貪玩,到了外面喜歡左顧右望看稀奇,婆婆見了惡言惡語地罵,如果頂觜,輕則左右開弓甩耳光,重則拳打腳踢"。天哪!她是。一個那麼幼小的孩子,什麼都不懂啊;為什麼要打她?為什麼就不好好地教她呢?為什麼就不能把她當成自己女兒看待呢?每每想到媽媽的童年,心如刀絞,淚如泉湧!

  也許是惡有惡報吧,我媽在她家長到十九歲還沒生下一男半女,也就在那一年,惡婆婆的兒子身上長了一顆“牛痣",醫治無效過世了,年僅三十歲。媽媽正當花季年齡,雖然在惡劣環境下長大,可擋不住她天生麗質,白裡透紅,苗苗條條一米六二的個子,也是當地一美人。更重要的是她心地善良,看到婆婆傷心她更傷心。以後許多媒人紛紛上門說親,都被媽媽拒絕了,媽媽陪了婆婆,公公三年,這時那個婆婆、公公才把她看成了女兒。二十三歲媽媽嫁給了爸爸,婚後媽媽成了前公公、婆婆的女兒,他們經常聯絡走動,在我的印象中我姐生下第一個小孩,姐夫家兄弟姐妹八九個,是媽媽給姐帶小孩,我媽帶着我,帶着外甥女去了一次前爺爺奶奶的家,那時爺爺奶奶都過世了還有一個堂弟,跟堂弟家關系也處得很好,一直都來往着。

  爸家裡條件比較好,有山、有田,有房屋也是當地一地主,爸是一個很奇葩的人,男人的活兒犁地耙田樣樣會幹,女人的活兒從小的說起,做飯,做菜,篩米。從難的方面來說,納鞋底,做布鞋,繡花插朵,會裁剪男女服裝,還會縫制。爸個子高高的挺帥的,左挑右挑二十七歲了終于看上了媽,也許他們前生是情人,這一生才注定是夫妻。

  好景不長,媽開始懷了幾個小孩都沒成活,二十六歲那年才生下我大哥,生下來才三天,可恨的日寇侵華,為了躲避鬼子的殘殺,所有的百姓都躲進了深山老林,來不及躲避的,男被殺,女被奸,房屋被燒毀,千刀萬剮的日本鬼子罪過滔天!

  媽說;那一年是閏年,“閏七、閏八刀槍亂殺",哥生在閏六月,好好的六月天卻變成了陰雨綿綿的天,連天也變了。打了一個小茅房,割來濕毛草做 床墊,那時沒有膠鞋,隻有布鞋、草鞋,布鞋穿在腳上,不幾天就濕了,一個坐月子的女人怎麼經得起這樣折騰?媽說;“後來她就成了濕痨病"。在我記憶中媽體弱多病,常咳嗽,有時咳出血來,散失了勞動力。每到春天發草的季節咳得更厲害,咳得鼻青,臉腫,在我七、八歲時常常給媽端開水,眼淚老是掉在開水裡。

  媽的生命力是頑強的.,意志是堅強的,在那個年代缺醫少藥,她還活了六十三歲。媽說;"她一共懷了八個小孩,五個成活"。大哥比我大十六歲,姐比我大六歲,姐後面有個哥比我大三歲,媽四十二歲生的我,四十七歲時生下小弟。

  大哥上了初中,姐上了高中、二哥上了初中、我上了高中,小弟也上了高中。别的不說,我們能讀這麼多的書,一輩子也報不盡父母的恩啊!

  母親,雖然散失了勞動力,肩不能挑重擔,手不能提重東西,她做能所能及的事,包覽所有的家務,縫縫補補常常到夜深人靜。一個高齡産婦随時都有生命危險,母親她傾及所有,她把所有的爰,甚至生命都奉獻給了我們!

  母親,母親!你的爰是一條永不枯竭的河,雅魯藏布江再長;再長也長不過你的爰。你的情是一首永遠寫不完的詩;喜馬拉雅山再高也高不過你的情!

  母親啊,母親!千言萬語永遠也表達不了我對你的爰!有一句話說得多好:“兒女的目光總是向着最美的遠方,母親的目光總是落在兒女身上,常常會忘記自己。母親已習慣了兒女的疏忽,那顆心卻永遠追随兒女飄泊不定。

【母親的雜文随筆】相關文章:

母親的雜文随筆(通用11篇)10-23

關于節日,關于母親的雜文随筆10-02

讓的雜文随筆06-06

有關我的母親雜文随筆(精選13篇)08-09

熱鬧的雜文随筆10-02

捆綁的雜文随筆04-10

秋雨雜文随筆10-02

眼淚雜文随筆06-21

生命雜文随筆06-18

書店雜文随筆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