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時間:2023-12-07 10:05:25 芊喜 開學第一課 我要投稿

新學期2023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通用22篇)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新學期2023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通用22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學期2023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通用22篇)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1

  有朋友曾經問我:“愛國應從何做起?”看了中央二台的《開學第一課》,我知道了答案。

  在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中,分别講述了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四個關于愛的故事。其中一位藏族老人的故事讓大家頗受感動。這位名叫次仁曲珍的老人今年九十九歲了,自從西藏自治區成立那年政府給她一面五星紅旗後,這位老人每天都要升國旗降國旗,以表達她對祖國的熱愛。

  看過這個故事,我想不隻是我,全國的孩子們都會被她的行為深深感動。的确,從我們古代的萬裡長城,到去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和“神七”升空,哪個不是祖國和人民的榮耀!紅領巾,這是我們全國少年兒童的榮耀,它是無數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可是現在,我們的學校内,不戴紅領巾的少先隊員大有人在。大掃除中,紅領巾甚至成為了同學手中的抹布!難道全體少先隊員的榮耀,就是這麼被尊重的?對榮耀的不尊重,又豈能是愛國的行為?

  戰争年代,為新中國的建立抛頭顱、灑熱血是愛國;錢學森爺爺為了新中國的核事業從美國回到中國是愛國;袁隆平爺爺默默培育雜交水稻,造福億萬人們是愛國;藏族老大媽天天升國旗是愛國;我們少先隊員天天佩戴紅領巾是愛國;學校升國旗時我們面對五星紅旗敬禮也是愛國;我們在車上給老人讓座,為社會和諧出一份力也是愛國……

  愛國不是一句句空洞的口号,愛國是點點滴滴的行動,将對祖國的愛融彙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中,我們就是一個真正的愛國者。

  記住一句話:愛,讓中國更美麗!美麗的中國讓我們更可愛。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2

  昨天晚上和兒子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課堂上請來了很多熟悉了面孔給我們帶來讓人感慨萬千的故事,一個個故事讓我感受到祖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日新月異和繁榮富強!

  從成龍大哥巨星成長記,俞敏洪老師的大學夢到今天事業的輝煌,從世界珠心算冠軍王桐晶鋪滿幾百間房間的練習卷到攝影師解海龍的萬張記錄照片,都讓我明白一個人的成功從來都沒有偶然,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

  想想我自己,剛剛開始步入職場的時候隻是一個很普通的工廠員工,每天和同事一起上着朝九晚五的班。那時同事們上班的.時候就是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下班後就是玩。

  那時我問自己,我是否願意一輩子過這樣一個月拿一兩千每天上八個小時班的日子,我内心告訴自己,我不想!我想拿更高的工資,我必須要自己出來幹!

  在這個普通的行業裡我五年如一日沖着我當初定下的目标而努力!我努力拼搏的目的第一是讓我和家人的生活能變得更好,第二是想給自己的孩子樹立一個很好的榜樣!

  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定下一個大目标,然後把大目标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标,每天進步一點點,我相信終有一天,這個發目标一定會實現!

  今天的中國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各種機會和挑戰并存。十年前你根本沒聽說過美團外賣,更不敢想象移動支付一台手機可以在線付款。科技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如果你不進步就會被淘汰,十年前諾基亞有多火?出租車行業是那麼賺錢,各種零售百貨公司多麼人流攢動,現在你再回頭看看,那麼下一個十年将會是怎樣的一番風景?你我也許根本無法想象。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未來一定是屬于你們的,孩子!希望你們放下手機多去探索下未知的科學世界,當你拿起手機的時候多想想你手上的遊戲為什麼好玩?這款遊戲是如何開發出來的?十年後你手上的道具存在嗎?

  感謝科技讓我們生活更便捷美好,感謝學校,感謝祖國讓我們生活繁榮昌盛,感謝開學第一課,期待明年的開學第一課更精彩!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3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老師讓我們觀看《開學第一課》,《開學第一課》也是每個學期開學第一天必看的。今年的節目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神奇的漢字了。

  中國的漢字,有四千多年的曆史了。研究漢字的王甯教授向我們講述了數千年前的甲骨文。比如說“直”這個字,甲骨文的話就是用的圖形來表示,意思就是用眼睛看着什麼。還演示了漢字的演化和思路。我覺得真是太神奇了。我覺得漢字,就像是小河,流過我們的'筆尖,又像一株株美麗的花朵,開放在我們的眼前。

  還有一個機器人的表演,我也很喜歡。它會彈鋼琴,是不是很厲害?更厲害的是機器人跟人比彈《野蜂飛舞》的速度時,竟然用52秒比54秒的時間戰勝了人類,這是太神奇了。

  開學第一課教會了我很多中國的傳統文化,漢字的由來,圍棋的發明,科技的發展等等,我真的感覺受益很多。我們作為小學生,應該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像96歲的著名翻譯家許淵沖爺爺一樣,把中國的文化帶到全世界。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4

  今天晚上,學校組織了我們全體師生一起去觀看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是以“創造向未來”為主題,分為“夢想、探索、奮鬥、未來”四個篇章,以充滿前瞻性和未來感的設計,展現了中國人民偉大的創造精神,旨在啟發青少年的創造夢想,激勵當代青少年發奮努力去創造更好的新生活。在看完節目後的我,深感震撼,特别是對解海龍先生所拍攝的“我要上學”系列照片印象深刻,因為在我還沒有看到這檔節目之前,我都認為讀書是我自己的事情,學不學到知識根本就無所謂,反正這樣活着的我沒有礙着别人就行了,但在看到“我要上學”系列照片和聽到解海龍先生講述它背後的故事時,我的臉的發燙的,我為我自己那種愚蠢的想法而感到羞愧。

  和山區連學都上不了的孩子們相比,我比他們擁有着更好的生活環境和教育資源,但我卻沒有好好珍惜,一心隻想在學校得過且過,這樣的我真的不配坐在這個明亮的教室裡。

  在看完《開學第一課》後,我明白了愛是相互的,是平等的,永遠隻做接受者是絕對不行的,我們接受了國家對我們的培育呵護,那我們也應該要回報國,為建設更美好的祖國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為青少年學生的我們,不用為暫時還不能走上工作崗位去建設祖國而感到灰心喪氣,好好讀書就是我們當下可以回報祖國的一種好方式,隻要我們好好學習,積累更多的知識,待到我們畢業了,走進社會之時就是報效祖國之日了。我們要堅信我們的力量能夠影響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我們現在積累的知識都是在為以後建設國家更美好的未來打下夯實的基礎!

  我一直都很相信這樣的一句話:讀書改變命運,知識創造未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創造向未來”更是讓我體會到了這句話的重要性。我們一直都在追逐着更美好的未來,是因為我們一直在知道,美好的生活是要靠我們自己親手去編織,親自去實現。而這樣的前提當然就是我們要有豐富的知識和屬于自己的夢想。知識是我們實現夢想的基礎,而夢想又是我們想要去汲取更多知識的動力,它們相伴相生。

  我們永遠都不能放棄對知識的渴望,一旦沒有了學習的欲望,那我們就會跟一潭死水毫無區别,随着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神奇,社會上的工作崗位也越來越多樣化,需要的人才也是與日俱增,而我們的青少年就是這一批崗位的接班人,我們需要用更多的知識來增強自己的能力,不要以為學習是階段性的`,學習是終生的,社會不斷在發展,新的知識也在不斷地衍生,我們一旦停止學習,就會與這個社會脫軌,最後被這個社會所抛棄。

  所以,無論是為了實現我們自身的人生價值,還是為祖國的建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都需要好好學習。唯有好好學習,我們才能更好地報效祖國為我們現在的安穩美好生活的付出。而作為當代青少年,現在努力學習就是對祖國母親最好的回報!周恩來曾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覺得這句話是所有的學生都需要謹記的,國家需要我們,同樣的,我們也需要國家,所以為了我們可以擁有一個更美好的國家,更美好的未來,讓我們大家共同為中華之騰飛而讀書吧!好好讀書,報效祖國!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5

  今天晚上8點,中央電視台如約播放了《開學第一課》,這一期節目的主題是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看完後我内心十分激動,也為自己的祖國感到無比自豪!

  《開學第一課》中有一系列精彩的節目,有動人的歌舞表演,有激烈的機甲比賽,更有感人至深的國旗故事。其中的一個故事,讓我感受很深,這個故事講述了中國登山隊是如何從珠穆朗瑪峰北坡登上峰頂,他們成為了全世界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人。當我看到無腿老人喘着粗氣,艱難登上頂峰的時刻,當無腿勇士夏伯渝老人講述這些故事的'時候,我忍不住心潮澎湃。

  作為專業的登峰人士登珠峰都會遇到無法想象的困難,一位帶着義肢的殘疾人卻能克服一切困難,登上危險重重的頂峰,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毅力啊!這種堅持不懈,堅韌不拔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想想我自己,在學習中,遇到一點壓力,碰到一點困難就要向爸爸媽媽抱怨,就想着逃避,企圖退縮,想到這些我心裡十分慚愧!

  在以後的學習中和生活中,我要鼓起勇氣面對一切困難,不斷挑戰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勇敢,更加優秀!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6

  昨天晚上,老師讓在家裡觀看《開學第一課》,我看後讓我深深地感動的流了淚。

  在我觀看的工程中,最使我佩服的一個人是一位夏爺爺,他今年都70歲了,在他去年的時候,登上了世界第一高峰,就是喜馬拉雅山。他給我們講解并觀看了,他在登山的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和艱難。他的雙腿就是在有一年登山的過程中被失去了!但是他為了實現他四十多年的夢想,在去年終于登上喜馬拉雅山的山頂。他不但不怕嚴寒和困難,而且在沒有雙腳的同時,也能登上山頂。夏爺爺使我深深的感動的流了眼淚。我以後也要像夏爺爺一樣學習,勇往直前,不怕困難的革命精神,堅持到最後就能獲得勝利。

  觀看中,還有一個最讓我感動的就是一家四口人,他有兩個女兒。女孩的爸爸是一位海軍,他每天就在船上工作上班,他還說那隻船就是他的家,他還說,他和他的女兒隻見過12次面,他的女兒現在一個6歲,一個4歲,所以給他的兩個女兒起了名字叫團團,圓圓的'名字,他們一家人聚少離多,她的爸爸這樣一切都是為了保護我們的祖國。看到這裡,我突然也想起了我的爸爸,我的爸爸和這個女孩的爸爸一樣也是一名軍人,是一名陸軍,每天都很忙碌的工作。我們一家和她們一家很像,我爸爸也是很少回家,一年隻見一兩次面而已。我平時想爸爸的時候也是在手機上和爸爸視頻一下。所以我也是深有體會的,當看到這裡時,我又感動的哭了。我們的爸爸都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國家,為了我們的祖國更加的繁榮昌盛,也是值得的。同時我也感覺到了幸福和快樂!

  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後,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我更愛我們的祖國了,以後我要更加努力學習,将來要為我們的祖國進一份力。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7

  2020年9月1日,我看了開學第一課,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許淵沖爺爺;曾對戰阿爾法狗的圍棋高手柯潔,還有一位被人們稱為漢字叔叔的外國人。

  下面,我們先從許淵沖爺爺說起。他今年96歲了,他用了70年來翻譯詩歌。從中文翻譯成法文,又翻譯成英文,他曾獲得過翻譯界的最高榮譽北極光獎杯,他現在每天晚上都要翻譯一頁莎士比亞,至今也沒有一個人在翻譯界超越他的成就。許淵沖爺爺的事迹深深的打動了我。把自己喜歡的事堅持一輩子,就是一種偉大。我想到自己小時候做的一些事情,卻沒有堅持下來,比如健美操,比完賽之後覺得太累了,就放棄了,跳舞,又覺得撕腿太痛了,就再也沒有去跳過,實在是太愧疚了,如果一直努力下去,說不定将來我也可以成為像許淵沖爺爺那樣的人呢!

  我再來介紹漢字叔叔,他從小就喜歡漢字,用了40年的時間研究漢字,編了許多關于甲骨文的書,還有網站,他覺得漢字中有無盡的奧秘。我從漢字爺爺的故事裡感受到,文化是沒有國界的,隻要你喜歡一件事,并不斷去努力,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路。我想,我練習的書法和古筝,也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将來我就将它們傳播到世界各地,認識更多的外國朋友,做一個令人敬佩的古筝姐姐。

  還有一位參加過人機大戰的柯潔,他從小就對圍棋很感興趣,有一天,他下了一整天的棋,太累了,晚上吃着一個蘋果,竟然睡着了,連蘋果掉在地上都不知道。在和阿爾法狗的比賽中,第二場,柯潔因為壓力和緊張,下出了一步非常糟糕的`棋,輸給了對方。但柯潔說:機器人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所以誰赢誰輸,都是人類赢了。是呀,柯潔這種勇于挑戰和不服輸的精神真是了不起,科技在進步,機器人超越人類的,隻是題闆上的數字和編碼,卻永遠超越不了人類永不停止的進取心和這顆充滿溫情的心靈。

  看完開學第一課,我收獲很多,我們的祖國一定還有很多中國的驕傲,等着我去發現和探索......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8

  今天是9月1日,與以往的開學第一天不同,今天學校組織全校師生觀看了ccTV的直播節目《開學第一課》,感知、感受、感動……這是對我們追求夢想上的生動一課。

  李連傑老師的一句話記憶深刻,他說我們每個人都有兩隻手,一隻手托舉的是我的夢想、個人的夢想,我希望另一隻手托舉起來的是民族的夢想、國家的夢想,如果兩隻手能夠共同托舉夢想的話,那麼我們每個人的夢想就能夠彙聚成我們中國的夢想。

  後來有兩個沒有手臂的男孩子上場了。第一次以文科第一的成績考取了中山大學,第二個用一雙腳娴熟地演奏着鋼琴,他們一個殘疾的孩子都能如此出色,我們健全的人呢?眼淚不由得充溢着眼眶。第一個男孩一上台,我從他身上看到了“自信”,第二個男孩一出場,我便讀出了“陽光”,他們的經曆無疑讓所有的人震撼,他們取得了常人無法得到的如果,其實我更關注的是他們的人生的态度,“陽光心态”是所有人喜歡的,但卻是不多人能做到的。沒有了雙臂坦然于所謂的“正常人”之前已經很了不得,坦然于所謂的“正常人”之前彈鋼琴實在了不起!那個男孩說了一句話,我永遠不會忘記:因為我心理健康,所以我是健康的'!誠然如此,這是真理!

  阿裡巴巴的馬雲說:成功如果沒有汗水與淚水相伴,那不叫成功!這句話,終生受益!

  回過來,這一堂課之後,我們品味每一個人的收獲,是歌星影星給你留下了影子?還是堅強不屈,永不放棄在你心裡沉澱?一個個一閃而過的文化名人句句精彩的語言,你記下了多少?留下了多少思考!

  回過來,想一想,我們還要去掉多少虛浮才能踏踏實實地追逐自己的夢想?

  祝福所有的孩子夢想成真,從開學的第一天起,腳踏實地!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9

  開學第一天晚上,我和媽媽一起看了《開學第一課》。這次的主題是每個人自己都要有個夢想。

  開始講的是成龍叔叔的故事。成龍叔叔演過很多的電影。有一部電影拍攝時他從五米高的樹上掉下來了,當時他全身都痛,耳朵裡一直在流血,受了很重的傷,後來還在腦袋上動了手術,想想就好痛的!他說連他右臉上的肉都是妝填起來的,但電影就是他的夢想,他願意為了他的夢想付出。

  還有一位叫王晶桐的珠心算大師,她是全世界珠心算最牛的人。她九歲就開始學了珠心算,十八歲參加了國家隊,而且她是四、五、六界的第一名全勝者。主持人現場考了考他,幾個數字一下就飄過,我還沒有反應過來,她就已經算出來了,太牛了。我也要好好學習,長大像她那麼牛!

  再來說說我最喜歡的吧!就是做的'一個神奇實驗,把沒有殼的雞蛋孵化成小雞,總共經過了二十一天,他們成功的做出了第一隻在杯子裡孵化成的小雞,因為出生的杯子裡面,所以他們叫他“小茶缸”,長大了後又叫“大茶壺”,真好笑!這實驗告訴我們,隻要自己有夢想,什麼都有可能實現的哦!

  《開學第一課》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我也要為了我的夢想去努力!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10

  開學第一課,标志着新的成長征途的開啟,這堂課上學到的東西将為新學年奠定精神基調,為我們注入精神力量。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圍繞“強國複興有我”,邀請了一系列傑出人物,他們用自己的經曆、勇氣、智慧和毅力,講述了一個個新時代的奮鬥故事,激勵着我們奮發向上,為祖國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捕捉星外來客竟然靠水

  宇宙的秘密也可靠水解答,但此水非彼水,而是高純度不導電的水。原來,宇宙射線在經過高純度水時會産生折射,速度變慢,在儀器的捕捉記錄下能變成供科學家探索宇宙奧秘的數據。

  一場跨越千年的天文觀測接力

  仰望星空,是中國人刻在骨子裡的浪漫。從先民們将目光對準蒼穹開始,就同浩瀚宇宙産生了無數次的邂逅;如今的天文工作者更是借力科技的發展同宋朝天文官所記錄的星體重逢。

  原來看到的太陽是八分鐘前的

  你可知道?我們看到的`月亮,其實是一秒鐘以前的月亮,我們看到的太陽也是八分鐘以前的太陽。在我們看到之前,它們本來是什麼樣子的呢?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就能為我們逆轉時光,揭開宇宙的秘密。

  四川神秘的土堆用來捕捉天外來客

  要想探索宇宙起源的奧秘,首先你需要一個宇宙線觀測站。在四川稻城,曹臻帶領團隊曆經十四年,自主設計、獨立建設成複合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一舉成為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規模最大的宇宙射線觀測科學裝置。

  節目以實地探訪、全國各地接力的方式,帶我親身暢遊于祖國大地上空,也教會了我很多不同領域的知識。一個個故事啟迪着我們,也希望自己能以這些傑出人物為榜樣,不斷學習,不斷進取,未來我一定會努力學習更多知識,為祖國的建設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11

  9月1日晚8點,我準時在電視機前收看着2023年的《開學第一課》,今年的節目主要分為2個大闆塊,第一個是節目主舞台現場主持人撒貝甯、龍洋的主持以及有關學者到場講話,第二個就是舒冬、張舒越和王嘉甯作為主持的實景課堂。兩個時空共同講述,圍繞的主題就是“強國複興有我”。

  第一個外景就是中國國家版本館,龍洋就以外景記者的身份帶領孩子們一起做了采訪,了解了中國國家版本館的曆史知識,拓展了孩子們的眼界,讓孩子們在知識的未知海洋暢遊。在這裡,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這個外景片的創意是從小朋友對中華文明的疑問視角來展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主持人龍洋則起着穿針引線的作用。

  第二個實景課堂中舒冬到訪的是武夷山國家公園,這片繁茂的自然保護區是孩子們學習和探索生物多樣性的絕佳場所。他們沿着山路漫步,欣賞着沿途的植被和野生動物,聽舒冬講述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舒冬和工作人員以生動的案例和形象的比方,向孩子們解釋了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他告訴孩子們,如果我們繼續破壞生物多樣性,就會破壞地球的生态平衡,導緻一些物種的滅絕,進而影響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第三個實景課堂中,主持人張舒越帶着同學們去了江蘇鎮江,大家一起在魏巧的帶領下了解了農業知識,她向同學們介紹了現代農業的科技應用和發展趨勢,講述了農業科技創新如何提高農作物的産量和質量,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的挑戰,還介紹了可持續農業的理念和實踐。

  第四個實景課堂中,主持人王嘉甯帶着同學們去了國内最大的航空主題博物館——中國航空博物館,在那裡張威老師為大家講述航空知識,其中一個細節就是當張威老師在講到動情處的時候有點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淚灑現場,而攝像師也給了王嘉甯一個鏡頭,畫面顯示,王嘉甯也被張威老師的講述所感染,兩隻眼睛也是哭得紅紅的`。

  實景課堂的嘉賓們通過全新模式,帶領學生走入田間地頭、國家公園、文化地标。而對廣大中小學來說,更好地認識和認同中華文明,樹立中華民族共用體意識,以時代的建設者和佼佼者為榜樣,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努力,就是最好的“開學第一課”。

  在揮毫潑墨間感受中國人的精神天地,于廣闊天地裡寫就綠水青山的時代答卷……作為一名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我們一定要謹記祖國的重托、父母的叮咛和老師的教誨,做一名積極樂觀、努力向上、對祖國有貢獻的人。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12

  《開學第一課》是中央電視台和教育部聯合舉辦了大型教育課,對中小學生們有着獨特的教育意義。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奮鬥成就夢想,讓我大受震撼,我們在新時代非常快樂,作為這個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應該積極向上,樹立目标和理想,努力學習,不僅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我們的祖國。

  節目精選三個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國國家版本館、《儒藏》《中國曆代繪畫大系》,着眼于 5000 多年中華文明史的大範疇,貫通曆史、現在和未來。《儒藏》工程首席專家王博,為我們講述世代流傳的典籍背後的守護故事,并回顧《儒藏》編纂人湯一介先生皓首窮經彙聚《儒藏》的過程,讓我們更能感受到薪火相傳的曆史自覺與文化自信。

  《中國曆代繪畫大系》編委會委員金曉明帶領我們 " 畫中遊 ",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蹴鞠圖》到《清明上河圖》,在金曉明的.介紹下,我們細細品味着屏幕上栩栩如生的畫面。" 同學們,正是我們今天強盛的國力和先進的技術,讓寒江獨釣、孤雁北歸、空谷幽蘭,這些屬于中國人的文化印記,以數字化技術助力出版的方式,呈現在我們大家面前。"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高星通過最新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講述人類起源、演化曆史,追溯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曆史脈絡,引導青少年更好地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堅定文化自信。

  所以,觀看這期主題的《開學第一課》能讓我們内心更加深刻地感悟到,我們每個人為自己是中國人和炎黃子孫而倍感驕傲。

  強國複興,我們要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我們要有理想,有要求,要敢于實踐,勇于創新,還要擁有愛國精神和團結一緻。在世界民族之林中。

  我們青年,作為新時代的先鋒,更作為一個民族和國家正冉冉升起的驕陽,應面朝世界新局勢,喊出自己不怕風浪的口号:強國複興,吾輩自強!

  “未來屬于青年,希望給予青年,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産黨的旗幟下,一代代中國青年把青春奮鬥融入黨和人民事業,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先鋒力量。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為己任,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希望”。

  為了往後的生活和未來更好,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應當要樹立起遠大的目标及理想,努力學習,成為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人才加油拼搏,讓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加有意義。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13

  《開學第一課》是一年一度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大型公益節目,今年的主題是“強國複興有我”。9月1日晚上8點,我和爸爸媽媽準時守在電視機前,觀看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縱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在“行走的課堂”中讀懂中國曆史、感知中華文明。

  今年的節目邀請了“八一勳章”獲得者、二十大代表、時代楷模、航天員、科學家、文化學者、一線勞動者代表等,用他們富有感召力和影響力的人生經曆和奮鬥足迹傳播知識和力量,傳授美德,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些人物和事迹令我們感動的同時,也讓我充滿了積極向上的力量。

  1950年,抗美援朝戰争的爆發,不到17歲的高中生陶偉報名參軍。1953年4月,陶偉作為戰鬥機飛行員第一次參加飛行戰鬥,他瞅準時機開炮,擊傷一架敵機。一個月後,第二次參戰的他底氣更足,駕駛飛機邊滾轉邊開炮,首創了志願軍空軍120米近距離擊落敵機的卓越戰績,創造了“空中拼刺刀”的範例。緻敬老英雄!

  今年是抗美援朝戰争勝利的70周年,我們将迎回第十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空軍飛行員張威曾駕駛殲-20戰機,為搭載志願軍烈士遺骸的運-20伴飛。“請志願軍烈士們看一看祖國的領空,看一看祖國的領海,看一看綠水青山……”向志願軍忠烈緻敬!

  昔日出征肩負重擔,今朝歸家國富軍強。當殲-20與運-20列陣長空,我們以最高的`禮遇,迎接志願軍忠烈回家。雙機所飛過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海域,每一座島嶼、山峰……都在用山河無恙四個字告慰忠魂。向為國抛灑熱血的革命先烈緻敬!

  看完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我感受到了解放軍戰士不畏犧牲,保家衛國的無私精神;感受到了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而行;感受到了強國複興有我,這是每一個中國人的使命和責任。何其有幸,生于華夏。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不斷學習,勇往直前,承先輩之光榮傳統,展少年之蓬勃氣象,用實際行動書寫“強國複興有我”的壯麗篇章。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14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強國複興有我》,看完後我的感受是無比振奮和自豪。作為一名學子,我感到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身處的是一個多事之秋,面對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和挑戰,我們不能隻是觀望和受益,更需要積極主動地參與進去。唯有我們每個人的辛勤努力和真心奉獻,才能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貢獻一份力量。

  自古以來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耕文明曆史悠久,代代相傳。

  農技專家、“時代楷模”“全國脫貧攻堅楷模”趙亞夫也在美麗的田園裡,與學生們一起回顧白沙村從貧窮走向富裕的艱難曆程。幾十年前的戴莊還是一片荒山,到處都是泥濘的土地,趙亞夫大學畢業後來到戴莊,從分析土質後決定種植桃樹,到帶領農民一同打造戴莊品牌,趙亞夫和他的團隊一步步引導着大家振興家鄉、共同富裕。

  如今的戴莊村,已經打造成為更具教育意義的生态農業園區,種植果樹的同時,還養育家禽家畜、種植水稻,在适當的區域範圍内大力培養生物多樣性,水稻生長成熟後,大米作為人的糧食、米糠稻草作為豬的糧食,豬的排洩物則又能成為有機肥料,供養田地。戴莊全村13平方公裡的小流域内,水田種植有機水稻、崗坡地種植經濟林,已形成了多層次的生态農業布局。

  廣袤的土地孕育了生物,也源源不斷地為人們提供着生存所需要的各類養分,然而,索取于斯,我們卻很少關注與真正了解過這片土地。在鄉村振興楷模的事迹裡,我深深為他們親身踏上土地,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埋頭于田間地頭,呵護着土地上每一種生物的毅力和細心打動。

  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我們要為自己的祖國感到榮譽和驕傲,我也會以身邊的優秀老師、優秀同學作為榜樣,刻苦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文化水平;不畏艱難,遇到困難要勇于克服;敢于擔當,濟困扶弱,從身邊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經常參與社區志願者活動。

  時代的發展不僅是科學家的事,不僅是大人的事,更是我們青少年的事,因為我們青少年才是未來社會的主人!我們隻有認真學習,不斷努力,才能改變自己,創造更加輝煌的新時代!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15

  每年的《開學第一課》,都是一種期待,因為這“行走的課堂”,總會以新穎的形式,帶領我們一覽祖國大好河山、領略上下五千年,感知中華文明,增強愛國熱情!而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以及中華兒女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的責任與擔當。

  節目中,王博教授向我們介紹了《儒藏》是收藏儒家文獻的大寶藏,所以稱之為儒藏。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告訴我們,《儒藏》由2億字,282冊,510種編制而成,是一部非常龐大的工程。若要做完全本《儒藏》大約需要10億字,絕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很難讀完。然而,也正是因為在不同時期的一批批讀書人,他們孜孜以求、殚精竭慮,才有了五千年未曾中斷的中華文明。

  其次,我被湯一介先生的堅持和擔當所感動。湯一介是《儒藏》的編纂人之一,他在76歲高齡時,身患肝硬化,仍然堅持完成了這項工作。當有人問他為什麼要編纂《儒藏》時,他毫不猶豫地回答:“将中華文化發揚光大,是知識分子應有的對國家對民族的.擔當與職責。”他的堅守和奉獻精神讓我深受啟發。他的離世也讓我意識到,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擔當和責任是至關重要的。

  通過《儒藏》,我們可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了解影響了我們兩千多年的思想。這部巨著的整理和編撰不僅是對中華文明的傳承,更是對國家和民族的擔當和職責。正如湯一介先生所說:“将中華文化發揚光大,是知識分子應有的對國家對民族的擔當與職責。”

  《強國複興有我》這堂開學第一課讓我明白了,我們是誰,我們要到哪裡去。我們是中華兒女,我們要走向強盛的未來。隻有通過了解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我們才能更好地堅守傳統、繼承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我相信,隻要我們每個人都能擔當起自己的責任,弘揚中華文化,中華民族必将在世界舞台上展現出耀眼的光芒。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16

  假期已經結束了,又到了新學期的開始,2023年的《開學第一課》教育傳片也随着我們的開學到來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強國複興有我”。

  我們的文化曾以文字的形式,鑄刻于青銅,謄錄于絲帛,書寫于簡牍之上,它們也曾以水墨丹青繪制的畫作留存于世,它們生動地記錄下了古人的生活和豐富的精神世界。

  我們跟随浙江大學的金曉明老師一同在光影裡進行了一場“千年畫中遊”。金老師用南宋時期的大畫家馬遠的《蹴鞠圖》向我們講述了蹴鞠由戰國時期就開始了,到了宋代迅速發展起來。

  接着帶領我們細細品味了了宋代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展示了宋代人的生活細節的表現,雖然距離我們已經過去了1000年,但是畫中那栩栩如生的畫面,還是吸引着我們把它放大來細細的品味。裡面有左手拿着餐盒右手拿着筷子身上穿着圍裙的“外賣小哥”;讓我沒想到的是,在宋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租車”服務,要是路途比較遙遠的話,還能選擇牛車。

  我們如今強生的國力與先進的科學技術,讓我們有機會見到“中國曆代繪畫大系”,讓原本難以公開展覽的一些古話珍品直接展示在我們的面前。今天我們走進了“繪畫大系”,看到了一幅幅令人贊不絕口的畫作,得以接近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這節開學第一課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讓我明白了中國發展之快,也同時讓我知道了我們要傳承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我無悔身在中國,同時也為有這樣的祖國而感到自豪。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17

  強國複興有我,這是每一個中國人的使命和責任。觀看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我收獲了許多,也感悟了許多。

  節目中,王博教授介紹了《儒藏》這一寶藏級的儒家文獻收藏,讓我了解到這部巨著的編纂過程是如此辛苦和不易。《儒藏》由2億字、282冊、510種編纂而成。若要做完全本《儒藏》大約需要10億字,絕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很難讀完。然而,這個工程的意義卻遠遠超出了個人的閱讀能力。《儒藏》這個收藏儒家文獻的寶藏,不僅僅是一部巨大的文獻編撰工程,更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王博教授還向我們介紹了《儒藏》編纂人湯一介先生的故事。湯一介先生在高齡和病痛的困擾下,仍然堅持完成了《儒藏》的編纂工作。他的堅持和擔當,讓我深受感動。他的話“事不避難,義不逃責”,讓我深刻認識到作為知識分子,我們應該承擔起傳承中華文明的責任和使命。

  這節課讓我明白,中華文明的傳承離不開曆代有志之士的'守護和努力。正是因為這些才智橫溢的讀書人,中華文明才能保持五千年來的延續。他們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讓我們能夠接觸到中華文明的精髓,并且為我們提供了強大的文化自信和認同感。

  作為當代青年,我們應該立志成為中華文明的傳承者和弘揚者。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學習中華文明的精髓,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為中華民族的複興貢獻自己的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

  這節課讓我深刻認識到自己的身份和責任,激發了我對中華文明的熱愛和對國家複興的渴望。我将以湯一介先生為榜樣,努力學習中華文化,傳承中華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努力奮鬥。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18

  9月1日晚上,我和家人們共同在電視機前收看了央視的《開學第一課》節目,而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節目主題就是“強國複興有我”。

  節目一開始,首先出場的是主持人撒貝甯老師和龍洋老師,撒貝甯老師首先介紹了我們今年所取得的一些成就:河南安陽的殷墟火出圈了,國産大飛機C919商業首飛成功了,航天員在太空頻繁地會師,中華文明探索工程等。我國在取得這些舉世矚目新變化,構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

  小時候,我對天上成千上萬的星星特别感興趣,腦子總是在想,天上那麼多星星到底是誰制造出來的呢?星星到底是怎樣的形狀?現在長大後,才明白天上的星星隻是宇宙中的一份子,人類探索宇宙的奧秘不斷取得新進展。

  節目中的宇宙觀測讓我對我國的科技不斷發展感到非常驕傲,“拉索”首席科學家曹臻向同學們介紹了我國自主設計、獨立建設的複合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的前世今生,在宇宙觀測領域,中國人有了自己的聲音。通過收看節目,我才知道在我國四川稻城,有一個世界上,海拔最高,規模最大的宇宙射線觀測的科學裝置叫“拉索”。“拉索”首席科學家曹臻向同學們介紹了“拉索”的神奇之處,接着就帶我們一起到了“拉索”的現場,給我們揭開了“拉索”的廬山真面目,原來“拉索”面積有1.36平方公裡,然後介紹了“拉索”是由什麼構造的,原來“拉索”主要是由約45萬噸高純度水組成。水是我們自然界中最普遍的.一種物質,但是這些最普遍的物質卻幫助我們完成了科技的探索。我們不禁感慨,科學家們利用這些高純度水,利用它的物理原理,通過實驗,最後研制出來可以探索宇宙的先進工具。這些都離不開我國科學家的智慧,正是科學家的智慧,幫助我們揭開宇宙中的奧妙,讓我們這一代人能夠近距離,第一時間接觸到宇宙的科學知識,從而利用這些科學知識更好地建設我們美好的家園。

  科學家曹臻還跟我們介紹了當時建設“拉索”的曆程,專家們克服了高海拔,低溫等惡劣環境,終于制造出這麼一座規模最大的宇宙射線觀測站,看到這裡,我佩服這些建設工作者,他們不怕困難,面對這麼惡劣的環境,仍然不斷堅持,不斷努力,最後終于取得成功。他們之所以取得成功,因為他們心中的信念隻有一個,那就是我國必須要擁有這麼一座自主設計、獨立建設的複合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從而更好地服務我們的子孫後代,從而屹立在世界科學之颠。

  科學家曹臻最後說的這句話讓我們非常感動,他說擁有了“拉索”這樣的一個裝置之後,我們就走到了世界的前列,那麼在未來的十年,在這個領域裡頭,我們來引領着這個學科的發展,将來對宇宙怎麼描述的宇宙觀裡頭,要有我們中國人的聲音,我們中國人的智慧和我們的話語權。

  看完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們感觸良多,我們能否在未來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就要靠我們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努力學習,不斷升華自己,提升自己,才能打造出不一樣的自己,建設祖國,實現祖國的偉大複興。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19

  新學期的到來标志着新的開始,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也如約而至到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強國複興有我”,節目組邀請了文化學者、考古專家、科技領軍人、兩代飛行員、神舟十六号乘組......一批重量級嘉賓彙聚課堂,講述了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奮鬥故事,彙聚磅礴向上的青春力量。

  随着撒貝甯與龍洋兩位主持人的同學們,開學了。拉開了《開學第一課》的序幕。

  最讓我感動的是空軍某部的張威帶領着同學們講述了抗美援朝陶偉和殲-20飛機的那一段,由飛行員張威帶領我們一起去參觀殲-20,還請來了抗美援朝戰場上的飛行員陶偉老先生來與我們講述當時空戰的情形。

  陶偉當時還不滿19歲參加了空戰,首創120米近距離擊落敵機的戰績,他創造了“空中拼刺刀”範例,成功擊落了敵機七架,擊傷1架。他講述當時雙機在返航的時候遭到了敵人襲擊,沒想到敵機開炮将長機擊落,敵機突然收油門,我們很快的就沖了過去,等到發現的`時候也就五六百米,這時敵機在前方,我就向右邊把飛機拉起來,飛機一邊滾轉一邊向敵機開炮,在120米距離講敵機擊落。

  在當時的空戰中犧牲了4名飛行員,年齡最大的才29歲,最小的19歲。

  今天,我們能夠在這裡安心的學習,紀念他們,離不開他們為新中國和平而做出的偉大貢獻。 今年是抗美援朝戰争勝利的70周年,我們将迎回第十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空軍飛行員張威曾駕駛殲-20戰機,為搭載志願軍烈士遺骸的運-20伴飛。“請志願軍烈士們看一看祖國的領空,看一看祖國的領海,看一看綠水青山……”向志願軍忠烈緻敬!

  看完《開學第一課》節目,這堂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每一個人無論是在學習上、工作上還是在社會責任上,都應該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的複興添磚加瓦。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20

  9月1日晚8點,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制作的2023年《開學第一課》如約而至。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強國複興有我”為主題,聚焦傳統文化、文明探源、生态文明等多個方面,采取多地、多主題實景課堂全新模式,帶領學生走入田間地頭、國家公園、文化地标。

  大田是什麼?無人插秧機是怎麼作業的?農田裡的生态循環是怎麼樣的?看完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的實景課堂的新農人故事就知道!他們用實際行動鼓舞廣大青少年博學笃行,投身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新征程。

  今年在節目中有兩名江蘇人熟悉的身影,他們是82歲的全國脫貧攻堅楷模、農技專家趙亞夫和80後返鄉創業“新農人”魏巧。

  魏巧是江蘇省鎮江市鎮江新區姚橋鎮永興農機機械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2017年,身為土壤學碩士的魏巧和農學博士的丈夫,分别辭去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大學的工作,來到家鄉2萬多畝的農田上,成為國内最早的.一批數字化農田種植的探索者。6年過去,他們探索出一條數字化引領的現代農業管理模式。

  正是受到趙亞夫的影響,在父親的勸說下,魏巧選擇回鄉成為“新農人”。

  趙亞夫先生64年紮根農村一線,2001年退休後,趙亞夫帶領戴莊村創新發展生物多樣性農業,把一個貧困村建設成為殷實的全國文明村。30多年來,他帶領的亞夫團隊累計推廣新品種新技術350多萬畝,幫助農民增收近300億元。

  不收一分錢,幫你富起來,這誰敢信?但是64年紮根農村一線的趙亞夫就是這麼做的。農民不相信他的話,他就做給農民看、帶着農民幹,退休後,他帶領戴莊村探索出生物多樣性農業的發展道路,讓人類和大自然因為生态農業成為生命共同體。

  “魏巧是80後,我也是‘80後’,我82周歲,還有我們的小朋友。将來我們的小朋友都是沖刺實現現代化的主力軍,隻要我們能夠肯吃苦、肯堅持,我們就一定能夠把我們的農業搞好,早早地實現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趙亞夫說。

  趙亞夫先生還介紹,現在正和農民一起探索一條新的綠色發展之路——生物多樣性農業。最後,還勉勵同學“隻要肯吃苦、肯堅持,就一定能把我們的農業搞好,早早地實現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

  是啊,耕讀教育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基石。觀看完節目,我深切感受到了科教興國、科教興農的重要使命,體會到了科技農田的力量,懂得了珍惜糧食、尊重勞動者。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21

  時間總是不經意的流逝,又過了一個充實的暑假,迎來了金秋九月,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強國複興有我”為主題,向我們展示了中國的曆史文化,以及祖國的大好河山,讓我們領略到了新時代的面貌。

  在節目中,我們看到了各行各業的專家和工程師,正是因為他們的努力付出,讓我們得知背後的故事時不禁為之震撼。

  在開篇,王博教授為同學們講述世代流傳的典籍《儒藏》背後的守護故事,編纂人湯一介先生在開工時就已經是七十多歲的高齡了,而且身體狀況更是日益下降,身處肝癌晚期,但依舊日複一日的.工作,靠着自己堅定地決心和頑強的毅力完成了這項工程,讓我們感受到了老一輩人的堅韌不拔!

  另外,《中國曆代繪畫大系》工程副主編金曉明向我們展示了中國早期的繪畫,可謂是生動有趣,活靈活現,帶領着同學們“畫中遊”。

  回顧中華曆史,我們總是眼含熱淚。

  如今的中國蓬勃發展,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是無數的先烈們前仆後繼,為我們開創了這盛世的模樣。那有什麼歲月靜好,隻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

  節目中更是邀請了抗美援朝老兵陶偉講述了自己的經曆,1953年5月17号,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不滿19歲的陶偉在對敵空戰中,首創志願軍空軍120米近距離擊落敵機的戰績,創造了“空中拼刺刀”的範例,激勵着一代代空軍官兵搏擊空天,守衛長空。

  在抗美援朝這場“立國之戰”,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在長津湖、上甘嶺......這些耳熟能詳的戰場流血負傷,甚至獻出寶貴的生命。身為中學生的我們更要明白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

  看完節目,我更加堅定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奮鬥的信念,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22

  今天開學第一課風雨無阻,依然是9月1日晚上的八點鐘。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強國複興有我為主題,節目通過展示中國文明的發展曆史,向我們展示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令我影響最深刻的是介紹了文化工程,分别是《儒藏》和《中國曆代繪畫大系》。王博教授向我們講述了世代流傳的典籍背後的守護故事。我們了解到,《儒藏》的編纂過程需要湯一介先生耗費了大量的心血和智慧。這讓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曆史的傳承和文化的自信。

  我發現如果要做完全本《儒藏》大約需要10億字,絕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很難讀完,不得不感慨真的了不起。《中國曆代繪畫大系》則是金曉明老師講述,一邊聽着金曉明老師講解,一邊觀賞曆代繪畫作品,讓我深深入了解了中國繪畫的獨有的魅力。繪畫作同時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和藝術造詣。今天的節目很精彩,他們的精彩故事深深的鼓勵着我,讓我有了一份奮鬥的沖勁,同時讓我知道隻有不斷的'去奮鬥,才能實現個人的目标。

  通過觀看開學第一課,讓我感受到了中國的偉大,讓我深刻認識到我們這一代青年是國家複興的重要力量。無論将來什麼時候,什麼地點,我們都要保持一個奮鬥積極向上的精神。這樣我們才能夠肩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重任,讓我們一起努力奮鬥!我相信隻要我們肯努力去幹,就一定可以為祖國幹出一番新天地。加油吧!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相關文章: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的心得01-15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教案06-23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學習總結08-04

2022新學期開學第一課教案08-17

校長寄語新學期開學第一課06-21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教案最新12-02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班會的教案12-19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教案6篇07-11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教案(6篇)07-11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班會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