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學計劃

時間:2022-08-11 15:06:06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初中地理教學計劃(精選12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将續寫新的篇章,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教學計劃了。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份精彩的教學計劃,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地理教學計劃(精選12篇)

  初中地理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标理論的指導下,加強課堂教學,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提高使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同時,通過學習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會學地理”

  二、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七年級上半年地理學習,學生對地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對世界概況有了一定地了解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學内容,共計三章,第一章《認識大洲》概括了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等情況.第二章《了解地區》本章通過具體實例分析各地的人文特征.第三章《走近國家》具體說明了幾個國家各自特點.

  四、本期教材重點、難點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氣候特征。(2)幾個大國的人文特征

  五、總體教學設想

  1、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保障每節一練,做到全批全改。

  2、認真學習新課标理論,領會新課标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3、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制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六、完成本期教學任務的具體措施

  1、積極參加計算機培訓并不斷自學,提高課件的制作水平,争創優秀課件。

  2、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處,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台階。

  3、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

  4、認真參與集體備課,精益求精,争創優秀教案。

  5、參加聽課評課活動。虛心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6、每次月度考試後,全面做好每個學生,每個班級的質量分析。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

  初中地理教學計劃 篇2

  一、基本情況

  通過七年級上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地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對世界概況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不夠重視,知識還沒有形成系統,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我将本着認真,嚴謹的教學态度開展本期教學工作,在新的學期裡希望揚長避短,深入學生,力争取得更有效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目标:

  教完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識,讓學生具備必要的基本技能,對我們所處的世界有一個明晰的了解,對世界一些重要的國家和地區有着較為詳盡的知識掌握。

  三、本冊教材:

  本冊教材共五章:

  第六章、《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了解亞洲的位置、地形、氣候等自然環境特點,人文環境特點,

  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突出日本自然災害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日本經濟與其他國家的聯系,了解東南亞地勢變化、地形結構特點與人類活動的關系等。了解印度人口的特點。了解俄羅斯地理位置的特點。

  第八章、《東半球其它國家和地區》了解中東地理位置的特點,石油資源,宗教,歐洲西部,歐盟,畜牧業,旅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農業生産,文化習俗。澳大利亞因地制宜發展經濟。

  第九章、《西半球的國家》了解美國移民國家,農業地域專業化,高新技術産業,巴西,民俗。

  第十章、《極地地區》自然環境的特殊性,科考與環保的重要性等。

  四、教學目标

  (一) 知識與技能

  1. 鞏固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識,掌握閱讀和使用地圖、地理圖表的基本技能。學會簡單的地理觀測、調查統計以及運用其他手段獲得地理知識信息的基本技能。

  2. 運用學過的地形、氣候等世界地理的知識要素在地理環境中的形成的作用,以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認識分析世界個區域的人口、經濟、文化發展的區域差異,以及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和趨勢。

  3. 學會根據一個地區的地理信息,歸納其他地理特征。

  4. 了解人類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重大問題,初步認識環境與人類的相互關系,認識自身與環境的關系。

  (二)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各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學會根據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過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過程,形成地理概念,進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

  2. 嘗試運用已獲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

  3. 嘗試從學習和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關信息,運用有關知識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決問題的思路。

  4. 運用适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自己的學習的體會、看法和成果,并與别人交流。

  (三) 情感态度與價值觀

  1. 初步對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初步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态度和地理審美情趣。

  2. 尊重不同地區的文化和傳統,增強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地區之間的合作價值,初步形成合作意識。

  3. 增強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意識和法制意識,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逐步養成關心和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

  五、本學期教材重點、難點: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氣候特征;

  2、幾個大國的人文特征;

  六、教學措施和建議

  1、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

  A、課前準備好課,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邏輯,适當補充有關資料,培養學生興趣、愛好,考慮教法。

  B、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情感。

  2、積極參加聽課、評課活動,博采衆長,提高水平。

  3、進行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數據的強化記憶,對地理知識進行必要的儲備。同時,在本學期的教學過程中穿插回憶上學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識,讓學生對世界地理能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和掌握,也為他們今後地理知識的學習打好基礎。

  4、教學中要充分發揮雙主體的作用,采用各種形式,給學生一個學習探究、合作的空間,培學習地理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加強“雙基”的基礎上,注重過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價值觀的形成與培養。

  5、教師要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學閱讀低體等信息資源,提高讀圖能力,并且要大力開發課程資源,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習有用的地理。

  6、教學中教師要做到精講,重知識體系、結構、聯系和思維方法及解題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帶水,要講究教學技巧和藝術,提高課時效益。訓練題要做到精選、精練,鼓勵微型試題。做到講練結合,努力提高複習效率。

  7、 重點熱點抓輻射 重點據生活實際中的具體問題,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學以緻用、活學活用,切忌将教材内容重複複習一遍,應在所例舉的重點熱點專題複習中,運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學習方法,相互研讨、歸納,讓學生從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維深度的問題,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并做到“寬口徑、粗線條、廣輻射。”

  七、教學進度

  教學内容 課時安排 周次

  第六章

  第一節 自然環境 3 2

  第二節 人文環境 2 3

  第七章

  第一節 日本 2 4

  第二節 東南亞 2 4-5

  第三節 印度 2 5

  第四節 俄羅斯 3 6-7

  段考複習 3 7-8

  五一放假 9

  第八章

  第一節 中東 2 10

  第二節 歐洲西部 2 11

  第三節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3 11-12

  第四節 澳大利亞 2 13

  第九章

  第一節 美國 3 13-14

  第二節 巴西 2 15

  第十章 極地地區 2 15-16

  期考複習 4 16-17

  初中地理教學計劃 篇3

  一、班情分析

  學生進入初中後,其認知水平由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發展,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系統思維能力。通過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可以看出,學生通過小學階段的學習,并結合日常生活,已經掌握了一些比較簡單的地理學知識。同時,對學習地理知識的重要性和學習方法也有所了解,學習興趣和未知欲望顯得非常濃厚。

  二、教學目标

  完成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任務。通過本期地理課教學,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讀圖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使學生掌握學習地理知識的方法與技巧。通過地理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将地理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的能力。通過本學期的地理教學,使學生掌握地球的基本概況和基本的地理常識,全面認識地球,掌握經緯網知識,學會辨别方向等。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讓我們走進地理

  本章主要介紹地理學基本常識,介紹地理的學習内容與學習意義、地理學習的方法與途徑。學習本章内容是為今後學習地理做情感上的鋪墊與準備,引導學生熱愛并親近地理學科。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認識地球、世界的海陸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陸變遷四部分。這些内容都是學習地理的基礎知識,同時又是幫助學生确立正确世界觀、人生觀的基礎知識,蘊含着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既是地理知識的基礎課,又是人生發展的奠基課。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本章最基本的内容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數量、分布和人口問題。在此基礎上再講述人種、語言、宗教、聚落等内容,讓學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狀況,說明人口問題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正确看待世界的人種、語言和宗教,了解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懂得尊重曆史和珍惜祖先留給我文化遺産。

  第四章世界的氣候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天氣和氣候、氣溫和降水、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世界氣候類型四部分内容。通過本章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天氣和氣候的概念,看懂天氣圖、知道氣溫和降水的測定方法,會閱讀氣溫和降水曲線圖,了解主要降水類型,了解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并能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基本的氣候特點分析。

  第五章世界的發展差異

  本章引入世界的發展差異、國際合作、國際組織等政治經濟概念,為以後學習各大洲、認識國家和地區的人文地理概況起到基礎性作用。通過本章的教學,學生可以對國家、對世界有一個更深入、更完整地認識,從而通過現象了解世界發展變化的本質,理解合作與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為做一個“世界中的中國人”奠定基礎。

  四、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理清教材知識結構和教學思路,把握教材重點、難點。運用現代化教學設施,制作教學道具等,創設教學情境,設置多種課堂教學模式,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

  2、強化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鞏固學生讀圖、填圖和繪圖的能力。利用地圖、地理填充圖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強化理性認識。同時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地理常識和地理現象,幫助學生理解地理概念。

  3、培養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好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注意收集學生反饋的信息,并及時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激發學生情感,創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和融洽的師生情感,從而更好的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

  4、開展多種豐富多彩的課餘活動,充分利用電視、網絡等設施,多方位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課堂教學注入新鮮的血液。

  五、課時安排

  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情況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制定适當的課時計劃,如有實際情況再加以改變。

  初中地理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認真履行教師職責,愛國守法,愛崗敬業,認真備課上課,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新課程理論為指導,認真履行教師義務,高效的完成本學科的教學目标,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并通過地理能夠認識世界,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到利用地理的新階段。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剛接觸系統的地理知識,對于許多概念還比較模糊,難以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許多同學對于如何利用地圖不夠熟練,對地理位置判斷模糊不清。難以深入的學習地理知識。雖然充滿求知欲,但僅僅停留于新奇性,随着時間的推移和難度的加深,自控能力差,自覺性不夠就會表現出來,大部分同學容易陷入機械記憶的“誤區”,無法真正理解地理現象。七年級後期會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這些問題需要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多加關注。

  三、教材分析

  湘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包括:第一章“讓我們走進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氣候”、第五章“世界的發展差異”重在引導學生了解世界地理的區域分布、氣候特點和人文特征,編排方式由淺入深,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第一章的課題是“讓我們走進地理”。本章的重點是了解什麼是地理,能夠說出日常生活、生産建設及風士人情等方面相關的地理現象、知識。知道地圖的基本要素,能夠在地圖上辨别方向;熟悉常用的圖例。會比較比例尺的大小,會應用比例尺在地圖上量算實地距離,明确比例尺大小與表示範圍大小、内容詳略的關系。難點是學會收集地理信息,掌握開展地理考察的途徑、方法。在地圖上辨别方向、測算距離。比例尺的轉換、比較及選擇。

  第二章的課題是“地球的面貌”。本章的重點是地球的形狀和大小、自轉和公轉及産生的地理現象。認識地球儀,知道緯線、緯度、經線、經度的特點。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及特點。大陸漂移假說和闆塊構造學說的主要内容。難點是極地經緯網地圖的判讀。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的分布。運用大陸漂移假說和闆塊構造學說解釋相關地理現象。

  第三章的課題是“世界的居民”。本章的重點是運用地圖、資料說出世界入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三大人種的體質特征及主要分布地區。六種聯合國工作語言及主要分布區。世界三大宗教主要分布地區及其建築特點。城市景觀與鄉村景觀的差别。難點是世界人口分布的特點及成因。世界人口問題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不同國家和地區存在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傳統。聚落的形成與發展,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築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第四章的課題是“世界的氣候”。本章的重點是天氣和氣候的區别。氣溫和降水是氣候最基本的兩個要素。理解晝夜更替的現象。世界主要的氣候類型。難點是天氣變化與日常生産、生活的聯系。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的繪制。綜合分析影響一個地區氣候的主要因素。氣溫年變化曲線及逐月降水量圖的判讀方法。

  第五章的課題是“世界的發展差異”。本章的重點是舉例說明一些國家領土、人口、政治制度、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的差異。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地區分布特點。加強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性。難點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差異及成因。中國在國際組織中的作用。

  四、教學措施

  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時必須跟學生的生活關聯起來,引導學生去觀察地球儀、地圖等地理用具,讓學生收集某地的氣候,地勢地貌等方面的資料等,開展生動形象的地理活動課程,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欲望。

  2、把握地理學習的本質規律。

  認真備課上課,吃透教材,一定要讓學生知道地理是有規律的,地形地貌的形成、白天黑夜的變遷以及其它各種自然現象,都是在物理規律的支配下進行的。把握好了這些規律,雜亂無章的自然地理理解就會變得清晰起來。

  3、科學合理的複習。

  指導學校制定切實可行的地理學習計劃,充分利用好早中晚三個時間段的學習,避免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的幹擾,學會集中複習與分散分析相結合。知道學生持之以恒的執行地理複習計劃。

  4、将地理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

  引導學生明白學習的目的不止是為了應付考試,更重要的是,通過所學的内容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不僅要多練題,還要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地理現象和地理問題。

  5、加強課後的複習與指導。

  引導學生充分的去觀察課外的一些地理現象,搜集有關地理資料,觀看地理教材與視頻,仔細揣摩世界世界地圖與中國地圖,熟記并掌握地球儀的相關地理位置。

  6、從生活各方面入手。

  将生活中出現的比如奧運會,亞運會等,出現的各個國家的名稱,不失時機地引入地理方面的知識,分析這些國家的區域位置,人文特征,加深對世界地理的學習。

  7、學會使用比較分析法來解決地理問題。

  将南北半球、東西緯度、中外地理進行比較分析,善于使用比較分析法,可以突出各個區域的地理狀況,增強學生對區域地理的理解。

  8、進行必要的鞏固練習。

  除了基礎訓練上的地理方面的練習,還要将地圖冊上的填空問答等題進行深入的去分析和探讨,科學合理的利用地圖冊,不僅是對地理方面進行圖片的補充,更重要的是對地理方面知識的理解,持續的能夠快速準确的找到各個國家和區域的地理位置。

  初中地理教學計劃 篇5

  很多同學在剛剛進入初中學習地理的時候,就對地理這門學科沒有什麼好感。是進入初二以後同學們要記住,中考的時候會考到地理這門科目的:

  一、指導思想:

  以《地理課程标準》為依據,努力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地理,能夠對地理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通過學習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會學地理”

  二、教材分析:

  本冊内容共分五章: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單元——在前四章講述中國地理概況、自然環境、自然資源和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本章将進一步闡述我國不同地區的地理差異。要求我們從宏觀上把握區域地理的概況,認識各地區的地理差異,為學好分區地理打下基礎。

  第六章認識不同的區域——我國的省級行政區域,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别行政區在内,一共有34個。其中,北京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得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香港和澳門是剛回歸祖國的特别行政區,實行特殊的社會制度;台灣是祖國的神聖領土,是祖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是西部開發的重要陣地,是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七章改革開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在我國各省級區域内部,在自然、人文或經濟發展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富有特色的地理單元。它們各有特色、異彩紛呈,如廣東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那裡自然條件優越,極具人才優勢,經濟發展更是獨占第一。

  第八章繼往開來的天府之國——四川省——通過了解四川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區、氣候、主要河流、人口分布、主要資源;了解四川省旅遊資源的分布等,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和終身學習地理知識的願望。

  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國——中國,這隻騰飛于世界的東方巨龍下以嶄新的姿态翺翔于天宇、走向世界。

  三、學生基本情況:

  通過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材的學習,學生對中國地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對世界概況有了一定地了解。大部分學生上進心強,能夠遵守紀律,熱愛學習,個個争上進。但班級之間教學成績差距較大,有不少學生好動、貪玩,精力不集中,學習方法欠恰當,因而學習成績不夠理想。面對這種情況,作為教師要加強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四、教學設想:

  1、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保障每節一練,做到全批全改。

  2、認真學習新課标理論,領會新課标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3、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制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4、強化對基礎知識的鞏固,重視知識點與時事地理的結合,進行全方位的開放性試題訓練。

  五、具體措施:

  1、教學目标明确,每節課要緊緊圍繞目标進行。

  2、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觀點,正确無誤地傳授給學生。

  3、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抓住關鍵,詳略得當,快慢适中。

  4、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5、科學地安排教學過程。

  6、精心選擇作業,認真批改作業。

  六、教學計劃:

  第一周———第四周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單元

  第五周———第十周第六章認識不同的區域

  第十二周———第十四周第七章改革開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

  第十五周第八章繼往開來的天府之國—四川省第九章走向世界

  第十六周周至期末考試總複習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單元

  第一節北方地區——黑土地和黃土地(1課時)

  學習目标:

  1、讓學生知道我國四大地理單元及其分界線

  2、理解北方地區主要的山地、高原、平原及其分布特點

  3、了解黃土地和黃土地的農業生産和人們的生活方式

  重點難點:

  1、北方地區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2、綜合、概括、歸納北方地區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初中地理教學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全國基教會議精神,進一步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造優良的育人環境,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引導廣大教師不斷開發學生的各種潛能,培養學生的各種特長,增強自信和能力。并從教師的知識更新、方法轉變等方面展開了多次培訓、學習、展示、推廣形式的活動。使廣大地理教師的教育教學思想目标、态度方法都有了根本改變。

  地理學科在整個中學教育教學中起有着重要作用,隻有引導廣大地理教師深入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轉變教育教學思想和觀念,才能真正改變教育教學現狀。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标準,深刻理解新課程标準,做好新課程的解讀工作。塌實做好新教材的教育教學培訓,幫助每一位教師進行新教材的備課,掌握教育教學的新方法新規律,上好每一堂課。引導廣大地理教師深入鑽研本專業的知識并注意吸收相關學科的知識。努力做到:“博學多才”“博大精深”,實現從“教書匠”向“教育家”的轉變,提高吳江的地理教師整體素質。

  深入課堂認真聽課,為廣大地理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作出正确的評價和指導,使他們能不斷地明确方向和具體目标;能不斷地改進方法和措施,提高效率。建立教育教學研究網絡,使教研工作經常化、制度化、普及化,真正成為提高教師業務的有效手段。

  二、主要目标

  1、以新課程标準的實施為突破口,大膽進行地理課堂教改革。實現從“講——學”“灌——學”到“導——學”的轉變。創設“民主、和諧、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氣氛,讓學生樂學、愛學,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标。

  2、更廣泛、更有效地使用電教手段,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綜合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更直觀、生動、形象地感知地理事物;更密集地輸出地理信息;更有效的進行反饋都需要新的教學手段的使用。

  3、積極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培養一批優秀的地理教師。通過各類教研活動、培訓活動……提高廣大地理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并通過課題研究、社會實踐活動、競賽等等,使一批青年地理教脫穎而出,成為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與教壇新秀。

  4、加強課題研究,使課題研究真正為教育教學的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育教學的層次起作用。在課題研究中要把實效性、可操作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使它與教育教學實踐密切結合,并實實在在出成績出效果。

  5、探索教育教學的評價體系改革的方法。在初中和高中的教育教學評價方法上,試行一些改革,探索一些方法和思路。

  三、具體工作

  1、高中地理教研活動。

  ⑴高一、高二年級教研活動。

  地點:xx中學

  開課老師:xx

  活動的主要目标:改革高中地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用以下幾種方法:

  a、由學生來選擇學習方法進行學習。

  b、進一步探讨網絡課的開展。

  c、研究如何把課本知識與當地實際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⑵高三年級教研活動。

  研究新高考方向;制定新教學内容和複習方法;統一教學難度、深度與具體目标。

  地點:開學後定。

  2、初中地理教研活動:

  以新課程标準的學習解讀為重點,認真做好初中地理的教學研究工作。

  ⑴建立初中教研網絡:各校選派一名地理老師參加《xx》的地理部分培訓。成為學校學科聯絡員。

  ⑵各片組織學科中心組。

  3、課題研究工作的推廣:

  xx市地理課題已經結題,起揭題報告受到蘇州市有關專家的一緻好評。在此基礎上,我們要認真做好有關工作的總結、分析工作,在全市範圍内加以推廣。xx市級課題也将結題,要把已經取得的經驗展示出來。并且進行推廣。高三信息搜集、交流活動:要認真分析新的高考特點,做好資料和信息的收集工作。通過xx月份大市的高三研讨會,我們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針對我們的學生情況做出有xx特點的複習方案。

  初中地理教學計劃 篇7

  一、情況分析

  本學期,本人承擔七年級班的地理教學任務,每周每班二個課時,課時相對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和《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标準》的基本理念指導下編寫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課标、新教材、新環境、高要求給本人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學校良好的人際關系、先進的教育理念、愛的氛圍為教育教學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環境。

  二、指導思想

  在新課标理論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盡快适應網絡環境下和計算機輔助下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标。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三、具體工作

  1、抓好常規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節課,努力講好每節課,保障每節一練。

  2、認真學習新課标理論,領會新課标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3、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台階。

  4、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激發學習興趣。

  5、認真參與集體備課,精益求精,争創優秀教案。

  6、參加聽課評課活動。虛心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7、拟好複習計劃,制定複習提綱,認真組織複習。

  8、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做好備課資料收集整理工作,為備課準備充分的素材。

  9、合理使用教學必備的地理教具,課件。做好器材的登記,使用,保管工作。

  教學課時安排

  第一周:與同學們談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圖、第一節(一) 2課時 第二周: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二、三) 2課時 第三周:第二節地球的運動 單元檢測 2課時

  第三周:地圖(一、二) 2課時

  第五周:單元檢測 2課時

  第六周: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第一節大洲和大洋 2課時

  第七周:第二節海陸的變遷 2課時

  第八周:單元檢測 2課時

  第九周:第三章天氣和氣候第一節多變的天氣 2課時

  第十周:第二節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2課時

  第十一周:複習 2課時

  第十二周:期中反饋測試 2課時

  第十三周:第三章第三節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2課時

  第十四周:世界的氣候 單元檢測 2課時

  第十五周:第四章居民與聚落第一節人口與人種 2課時

  第十六周:第二節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2課時

  第十七周:第三節人類的居住地-聚落單元檢測 2課時

  第十八周:第五章發展與合作 2課時

  第十九周:單元檢測 複習 2課時

  第二十周:複習 鞏固練習 2課時

  第二十一周:複習 鞏固 2課時

  第二十二周:複習 綜合檢測 2課時

  第二十三周:期末考試

  初中地理教學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以《地理課程标準》為依據,努力使每一位學生通過學地理,能夠對地理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 。通過學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培養學生“會學地理” 。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地理主要是學中國地理,涉及的内容中有關的地理基礎知識已經在七年級學過了,因此八年級地理相對于七年級地理而言,要變得容易一些了,同時相當部分内容學生有一定的了解,學起來興趣更濃厚了,學的積極性也會更高一些 。

  經過七年級的地理教學,這個班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學地理的一些方法,掌握了閱讀地圖并通過地圖分析地理現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生地理教學大綱規定必須掌握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 。因此,學生學地理的興趣比較濃厚了,學積極性也高了,這對于學生學八年級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年級整體情況不太好,基礎打得不行 。全年級二百多名學生,有6個教學班級 。四班基礎較好些,為有效課堂教學奠定了基礎,但課堂紀律有待提高 。二班課堂反映較慢,因而學成績不夠理想,面對這種情況,要加強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每個班有5、6名學生基礎很差,學沒興趣,轉後任務很重 。

  三、教材分析

  (一)本冊教科書由以下四大部分組成 。

  第一部分是從世界看 中國,這章内容是本冊課本的總領,大體概括了中國的疆域、衆多的人口、多民族的大家庭共三個方面的内容 。為後面學中國的自然環境、自然資源以及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八年級下冊區域地理的學奠定了基礎 。

  第二部分是中國的自然環境,包括中國的地勢與地形特點,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學中國的氣候類型及其分布,中國河流與分布,區分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内流區與外流區、内流河與外流河的特點 。本章在中國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難度較大 。教學中應注意結合立體模型圖,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

  第三部分是中國的自然資源,包括總體現狀及特征,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等,學他們的分布及特點,通過學本章理解人口問題對自然資源的影響,明确節約自然資源的重要意義 。本章的教學重點是土地資源的特點,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部分 。

  第四部分是中國的經濟發展,經濟是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支柱産業,從交通、農業和工業方面分析,掌握經濟狀況,鐵路幹線、農業和工業是重點

  (二)教材圖文并茂,培養形象思維和空間思維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材,版式設計生動活潑,對地理問題的叙述,文字簡明扼要形象有趣,同時借助多姿多彩直觀生動的插圖,針對性強,十分有利于學生形象思維和空間思維的`培養 。例如,中國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圖和中國政區圖,一幅圖用不同的顔色重點點出中國的位置,一目了然,便于學生形象記憶,34個省區也是如此,用不同的顔色區分開相鄰的省區,便于學生掌握,讓學生進行感性認識,形成形象思維和空間思維 。

  (三)該教材針對初中生的特點,設置了許多學生活動,叙述式課文與活動式并列的雙系列結構 。同時還穿插課外閱讀及小資料,對學生的知識面的拓展起了積極作用,又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

  (四)教學思路(結束八年級上冊學,八下學一章内容)

  研究現狀:這學期時間短,八上需要學四章的内容再加上下冊一章的内容,内容很基礎,側重于能力 。

  四、教學目标

  通過本學期地理教學,使學生能比較熟練的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地理想想,進一步提高閱讀地圖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學生繪圖的能力 。同時,通過本期地理教學,使學生掌握地理概況,包括中國疆域概況,中國人口、民族特點及其地理分布特點,了解人口問題給社會、經濟、資源、環境帶來的壓力,掌握中國的自然環境,包括地形、地勢,氣候,河流概況,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系與影響,了解中國自然資源分布和自然資源所面臨的現狀,提高學生節能、節約的主動意識,理解我國的經濟現狀,農業分布特色,經濟特點 。

  五、教學措施

  1、強化基本技能訓練,通過識圖、繪圖、比較、分析、歸納、總結等方式,提高學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閱讀、分析、理解能力 。

  2、教學中要充分發揮雙主體的作用,采用各種形式,給學生一個學探究、合作的空間,培學地理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加強“雙基”的基礎上,注重過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價值觀的形成與培養 。

  3、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學閱讀一些信息資源,提高讀圖能力,并且要大力開發課程資源,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學生活中的地理,學有用的地理 。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 。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興趣 。

  4、教學中要做到精講,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帶水,要講究教學技巧和藝術,提高課時效益 。訓練題要做到精選、精練,鼓勵微型試題 。做到講練結合,努力提高複效率 。

  5、重點熱點抓輻射 。重點據生活實際中的具體問題,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學以緻用、活學活用,切忌将教材内容重複複一遍,應在所例舉的重點熱點專題複中,運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學方法,相互研讨、歸納,讓學生從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維深度的問題,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并做到“寬口徑、粗線條、廣輻射 。”

  6、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 。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保障每節一練 。認真學新課标理論,領會新課标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

  7、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制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

  8、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組、教導處、教科室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台階 。

  初中地理教學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标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 。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

  二、教學要求

  1、加強理論學,認真學《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充分認識到自己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斷提高自己全面的素質 。

  2、認真學、領會《新課程标準》的重要内容,在教學中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态度與價值觀,注意培養學生的各種地理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地理觀察、調查、運用圖表和數據分析等基本方法、地理思維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同時掌握好地理學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

  3、以教材中的“活動”部分内容為突破口,深入研究課堂教學模式,繼承以往教學活動的長處,并不斷深化、創新、拓展,形成多種多樣的符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有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 。

  4、注意建立過程式評價體系,注重學生的發展,給在實施新課程中的每一位學生建立成績檔案,用來記錄該學生的地理學情況,作好整理工作 。

  5、将新課程教學實驗研究進行反思,整理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想,将自己在這些年的教學工作中的好的做法,符合課程改革的理念的課堂教學或實踐活動進行總結、提煉,繼續發揚光大,并把它們記錄下來,寫成教案、活動案例、論文、實驗報告等,積累經驗,驗證《新課程标準》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三、本學期世界地理的教學目标

  1、使學生知道有關世界海陸分布、氣候和海洋的基礎知識,以及世界人口、人種和國家等概況 。

  2、使學生知道世界各大洲概況和主要國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關系,初步掌握學區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

  初中地理教學計劃 篇10

  一、概要分析:

  七年級地理是學生上初中以來起始學科,面對新教材新對象,通過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和方法,努力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良好的成績。

  二、教材的主要内容:

  本冊教材是初中地理第一冊,共分為5章:

  1、地球與地圖。

  2、陸地與海洋。

  3、天氣與氣候。

  4、居民與聚落。

  5、發展與合作。

  三、學情分析:

  學生小學已經初步了解了一些自然現象等初級地理知識,但是内容簡單且有限,遠遠不能滿足現階段學生渴望認識世界本來面目、渴望探知世界之謎的需要。這對我們的教學有利,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劣勢:如空間思維能力差,綜合能力和讀圖認知能力也相對弱,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上多下功夫,多研究學生和教材教法。

  四、教學目标:

  1、按質按量的完成區教育局規定的各項教學任務。

  2、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優秀率大幅提高。

  五、重難點及教學措施:

  教學重點:地球與地圖、天氣與氣候。

  教學難點:

  (一)地圖上的比例尺大小判斷及計算、方向的辨别。

  (二)地球部分。

  (三)天氣與氣候。

  六、教學措施:

  1、精備精講精練。

  2、尊重每一個學生,注重每一名學生的性格的培養。

  3、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并重。發現每一名學生的“閃光點”,并鼓勵其自信心。

  4、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

  七、主要教學任務和基本理念:

  1、讓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使學生學習涉及周圍、世界有關的地理知識,側重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增強學生生存能力。

  2、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學習求變化的形勢,突出人口資源、環境及區域差異向全球變化,可持續發展等内容的教學和學習有用而且為他們終身學習和發展有用。

  3、改變學生地理學習方式,依據學生心理發展規律聯系實際,安排教學内容,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曆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研究,使學生了解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态度。

  初中地理教學計劃 篇11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繼續貫徹落實新課改精神,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中心,在學校教學處的指導下,緊抓常規管理,加強對新課程與校本開發的研究,将認真貫徹學校的工作要求,團結全組教師,同心協力,努力完成各項具體工作。

  一、指導思想

  以課改為核心,以現代課堂教學為根本,有效地推進教學、教研工作,探索積累适合新教材理念的教學方法。加強各教學内容研究,以公開課的形式,開展集體評議研讨活動,提高課堂效果。

  堅持一周一次的教研活動制度,進行專題理論學習和集體備課、并結合新教材、新理念,在備課中準确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利用每堂展示課及教學研究課的機遇,不斷修正、提高自己的業務水準,鼓勵教師撰寫有關新課程的研究論文或經驗總結

  二、教法研究、學法指導的目标和措施:

  1、以集體備課的方式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用校本教研的方法解決教學活動中的常規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讨論、解決,增強自身對教學過程的反思和理解。

  2、上課時努力創設問題情景和教學情景,提倡教師在教學中要“精講,善導,激趣,引思”,讓學生“多參與”,“多思考”,“多獨立見解”,形成一種新課程理念下的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

  3、根據授課進度和教學内容,注意對練習題的精挑細選,做到“典型、啟發”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對一些考點要讓學生背過、做熟;

  注意及時批改,及時反饋。積極開展作業設計研究,推動作業形式、内容的改良,精心推敲、選取,提高作業效率,使之成為課堂的有效補充,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三、主要措施:

  1、加強新課程學習,積極聽課、說課和評課,共同學習,互相促進。

  2、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手段與地理教學相整合,擴大課容量,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地理教學的直觀性。

  3、分析學生基本情況,做好整理,采取适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4、充分利用集體備課,制作課件、研究利用計算機教學,培養學生興趣。

  5、重點做好班級學生成績的平衡工作,分層次認真做好差生的輔導工作,防止兩極分化,提高整體水平。

  初中地理教學計劃 篇12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地理備課組将繼續在學校的帶領下進一步推進課程改革、優化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課堂教育教學水平。

  二、重點工作及具體措施

  1、強化教學常規管理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以教學常規管理檢查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主陣地,做好備課、課堂教學、作業批改、教改教研等工作。嚴格執行課程計劃,不擅自調課,不随意占課或讓課;按時進課堂上課,不遲到,不拖堂,中途不無故離開課堂;堅持不懈地開展“教學評”一緻性的教學實踐活動,打造“愛心課堂”(以愛啟樂、以樂激趣、以趣生情)。積極主動地開展學校倡導的課堂教學改革活動。繼續做到學校提出的“四精四必、三不”原則,即精講、精練、精批、精評;有留必查、有查必改、有改必講、有錯必糾;不批不反饋不布置。執行教育分局新頒布的《作業布置與批改的指導意見》,加大對作業布置、批改的研究力度。作業内容有代表性、典型性、綜合性,根據學生不同層次布置作業,适當設計一定數量的探究性、實踐性作業;作業批閱及時。原則上不留課外書面作業。通過課内外輔導,滿足學有餘力的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加大學困生的輔導和精準幫扶,使學習困難的學生不斷進步;不做有償家教,抓好課堂。

  具體措施:

  (1)備課組計劃和學校安排吻合,組内成員合作共赢。發揚團隊合作精神,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集體出智慧,資源共享。

  (2)按時參加教研組主題(專題)教研活動和八次集體備課活動。教研組在第一周制定每次教研主題,集體備課制定每次活動的課題,采取“一次一題一次一課的活動方式,以“微課”微助手,每次活動不貪多求全,一次解決一個問題、一次介紹一種方法。集體備課做到“四定”即定時間、定地點、定内容、定主備人。集體備課過程做到“四有”:即有主講人、有交流、有記錄、有實效。“五統一”:即統一教學目标,統一教學内容,統一教學進度,統一作業訓練,統一檢測評價。個人備課要求提前超周備課,教案書寫方面,要求均為手寫教案。

  (3)強化課堂常規管理:嚴格執行課程計劃,不擅自調課,不随意占課或讓課;按時進課堂上課,不遲到,不拖堂,中途不無故離開課堂;堅持不懈地開展“教學評”一緻性的教學實踐活動,繼續打造“愛心課堂”(以愛啟樂、以樂激趣、以趣生情)。

  (4)嚴格作業布置與批改的管理:繼續要求教師預作業。一并納入常規檢查内容,繼續做到學校提出的“四精四必、三不”原則,即精講、精練、精批、精評;有留必查、有查必改、有改必講、有錯必糾;不批不反饋不布置。執行教育分局新頒布的《作業布置與批改的指導意見》,加大對作業布置、批改的研究力度。作業内容要有代表性、典型性、綜合性,要根據學生不同層次布置作業,适當設計一定數量的探究性、實踐性作業;作業批閱要及時,周批閱次數為周總課時減1。實行每月十五号為“無作業日”,無作業日當天不布置作業。七年級地理基本不留書面作業。

  (5)輔導管理:通過課内外輔導,滿足學有餘力的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加大學困生的輔導和精準幫扶,使學習困難的學生不斷進步;堅決杜絕有償家教。

  (6)考試與評價管理:發揮考試評價功能。把好期末考試的命題關和閱卷關,以優良的考風赢得社會和家長更高的認可。考試之後,認真地進行教學質量分析,填寫考試質量分析表,通過考試總結教學得失,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正。另外,要加強單元知識的檢測,重視檢測後的評價反饋,探索多樣化的評價的手段,實施綜合素質評價和鼓勵性評價。做好綜合素質評價原始素材的收集、整理、評價等工作。

  2、深入開展教學評一緻性教學實踐活動

  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重點是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具體措施

  1、繼續深化“定—學—探—評”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式及“教學評一緻性”,建立班級小組建設制度,完善學科合作學習小組,制定小組合作的規則和管理機制。

  2、以學校高效課堂所具備的幾個本質特征的大框架下,試推進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

  3、學習20xx年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有關“研究制訂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的概念,對核心素養有初步了解。

  階段性目标:

  1、繼續深化小組合作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教學評一緻性”“核心素養”為導引,适時引進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初一各學科、教學能手工作室和精品課項目組初步形成具有本學科特色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其他年級學科的課堂有高效課堂所具備的幾個本質特征的元素存在。

  2、學生小組合作在課堂教學中作用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凸顯、學習效率得以提高、自學能力、組織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得以發展,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出有初步認同感。

  3、争取推出能在教育分局進行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成果彙報的課程。

【初中地理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教學計劃08-18

初中地理教學計劃05-12

初中地理教學計劃05-24

初中地理的教學計劃07-03

初中地理教學計劃02-14

關于初中地理教學計劃04-01

初中地理教師教學計劃01-19

初中地理教學計劃設計03-30

初中地理複習教學計劃08-19